腾讯图片 摄影/吴章杰 编辑/王崴 2015-05-11
1994年2月23日,由于早产加难产,马晓秋的大儿子张航郡(左)患有重度脑瘫和严重自闭症,重度肥胖;双胞胎弟弟张原郡(右)患有中度脑瘫和轻度自闭症,轻度肥胖。身为母亲,马晓秋放弃了事业,在家专职照顾两个孩子。十年前,马晓秋为了把精力都放在照顾孩子上,主动选择与丈夫离婚,变成单身母亲,生活跌入低谷。
每天清晨到深夜,马晓秋都穿梭在两个残疾儿子之间。大儿子张航郡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每天上午,马晓秋帮他洗漱就是一个耗体力的大工程——翻身、坐正、穿衣、哄着玩,经过这一系列准备工作后,体重500多斤的张航郡才会让她给自己刷牙洗脸。
张航郡根本无法去卫生间。马晓秋自己设计、求人用旧木板做成的简易便凳,与张航郡的床紧紧相连。
便凳的开孔距床边不到1尺远,但马晓秋用尽全身力气,将500多斤的张航郡挪上便凳却要十几分钟!每天,她都要如此重复这项“工作”,结束之后都满身是汗。
为了避免张航郡患褥疮,马晓秋每天要这样为他擦身七、八次,在炎热的夏天会更加辛苦。每天,马晓秋只能睡2、3个小时,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与哥哥相比,张原郡的情况要好许多。让马晓秋感到欣喜的是,张原郡对音乐极其感兴趣;从2012年起,母子俩每周一次到沈阳儿童活动中心免费学习钢琴和唱歌,路上要坐三个小时的公交车。
沈阳儿童活动中心的罗扬(左二)和赵晨雪(左一)两位老师对张原郡的成长付出了诸多的精力和关爱。
张原郡的学习能力很强,在沈阳儿童活动中心经常被老师叫到课堂前,给其他学生做示范。
现在,张原郡不仅能独立演奏钢琴,还能用意大利语、俄语、印度语和阿拉伯语唱歌。
马晓秋一家三口根本买不起钢琴,罗扬老师便将自己的钢琴送给张原郡。张原郡每天除了帮助妈妈照顾哥哥外,多数时间用来练习钢琴。在大大小小的钢琴和声乐比赛中,张原郡获得过很多的荣誉,家里的奖牌和奖杯不计其数。
张原郡除了简单照顾自己,有时还能帮母亲做饭,干一些简单的家务。在照顾哥哥的工作中,张原郡经常会犯一些常识性错误,马晓秋总是不厌其烦地一次次教他。“我身体不好,不可能陪他俩一辈子。希望老二能多学些本事,将来有能力养活自己,并照顾好哥哥……”谈到两个孩子的未来,马晓秋如是说。
陪小儿子练琴久了,马晓秋也会弹些简单的曲子,她试着教给大儿子张航郡。但是张航郡只能达到1岁儿童的智商。他床头的风扇和马晓秋从旧物市场买来的电视必须24小时开着,否则他便会大哭大闹。
因为要照顾两个残疾儿子,马晓秋放弃了国企单位的工作,一家三口靠低保和父母接济生活,衣服破了,补补继续穿。
2011年7月,马晓秋一家三口搬进了沈阳西郊一套64平方米的政府廉租房,结束了在外租房的日子。由于一些墙面反潮发霉,张原郡便将自己的画贴在墙上遮挡。
在照顾儿子的间隙,马晓秋常会翻出旧相册,回忆过去那些时光。
在一场慈善音乐会上,张原郡一边演唱,一边向献花的母亲表示感谢。
常去看望马晓秋一家的鲁园社区工作人员练爽如此评价这个特殊家庭:“马晓秋是个坚强而伟大的母亲。她用20多年的时光,让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变成一个充满亲情和甜蜜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