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5|回复: 0

[哲史艺丛] 茶書畫︰蕭翼賺〈蘭亭序〉(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3 06: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茶書畫︰蕭翼賺〈蘭亭序〉(上)

作者﹕玉觀

来源: 茶與文學
于 6:30 PM 1/3/2015
w2.jpg

明.文徵明〈蘭亭修褉圖〉(網路圖片)


據專家考證,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也是茶文化的發祥地。相傳上古神農時代,茶就已經出現,是神農遍嘗百草時發現的。如《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及唐朝陸羽《茶經》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


自古以來,「飲茶」便是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文化與生活習俗,更是古代文人雅士的一種生活藝術。茶文化其多樣而豐富的內涵,為書畫藝術的創作,提供了豐盛的題材。歷代文人與茶墨結緣,以詩詠茶、繪茶,而從眾多古詩畫作中發現,飲茶自神農開始,到唐朝就非常盛行了。


因此,唐朝的茶藝發展蓬勃,茶事活動這一主題,也不斷的被人以詩、碑帖、畫作等不同形式呈現,不僅反映出唐人的飲茶風尚,也使人感受到茶文化對繪畫藝術的深刻影響。

茶事活動在歷代繪畫作品中都有非常生動的描繪。據考古發現,唐朝名畫家唐立本是唐朝品茶圖繪畫創作的第一人,他一生的茶畫創作共十三幅,其中以〈蕭翼賺蘭亭圖〉最為傳神,在茶、畫界占有極高地位。

w3.jpg

閻立本畫作〈步輦圖〉(網路圖片)

閻立本,唐朝萬年人,擅長書畫,尤其善畫人物肖像,官至右相,故當時有「右相馳譽丹青」之稱。他根據唐朝何延之所撰〈蘭亭始末記〉(簡稱〈蘭亭記〉)而繪製了〈蕭翼賺蘭亭圖〉,是迄今發現最早的畫作。賺,即詐騙之意,畫中描繪唐朝監察御史蕭翼,智取辯才和尚手中晉朝書法家王羲之〈蘭亭集序〉真跡帖,獻給唐太宗的故事。

〈蘭亭序〉的由來

w4.jpg

〈蘭亭集序〉(網路圖片)

東晉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正是修禊節。當時擔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邀請謝安等四十一位文人雅士,一起到會稽山陰的蘭亭過禊節。參加者引水環曲成渠,後環坐曲旁,以觴盛酒,放置在曲水上游,任其順水下流,停在何處,則由某人取觴而飲,曲水流觴,飲酒賦詩。修禊,是古代一種濯除不潔的節日,在黃曆三月上巳日,在水邊盥洗,藉以拔除不祥。

當天,流觴暢飲,一觴一飲,共得佳作三十七篇。有人提議將當日即興詩作彙編成集,這就是《蘭亭集》,眾人又推王羲之為其作序,王羲之乘著酒興,用鼠鬚筆在蠶繭紙上暢意揮毫,一氣呵成,便是〈蘭亭集序〉,簡稱〈蘭亭序〉。

w5.jpg

古代修禊盛會,會者引水環曲成渠,流觴暢飲。(網路圖片)

w6.jpg

故宮褉賞亭的流杯渠(網路圖片)


這篇〈蘭亭序〉是有塗改、修正的草稿,被譽為書法史上的「天下第一行書」,又稱為〈臨河序〉、〈禊序〉、〈禊帖〉。序中記述蘭亭景色之美,眾人聚會的歡樂之情,發抒好景不長,感歎生死之無常。全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字字精妙,其中「之」字有二十多個,千變萬化,無一雷同,不愧是中國行書的絕世佳作。

據說王羲之酒醒後又寫了數十遍,最終都不及第一遍所寫。他認為當時就如有神助般,一揮而就,所以他也非常珍惜,視為傳家之寶,一直傳到第七代孫智永。智永少年時就出家,善書法,草書尤勝。後來,智永和尚將〈蘭亭序〉傳給弟子辯才和尚。辯才和尚精通琴棋書畫,知道〈蘭亭序〉的價值,把它珍藏在臥室樑上一個特意鑿好的洞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19 04:16 PM , Processed in 0.06092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