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3|回复: 0

《图说金融》第20期:2012,银行理财之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 1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2012年,对于银行业理财来说是充满争议和“苦难”的一年,巨亏风波不断,代客理财争议此消彼长,代销产品频出事故,10月,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撰文称大多数理财产品根本上就是“庞氏骗局”引发广泛讨论,不久后,华夏银行涉及上亿元资金的代销理财产品不能正常兑付风波将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危机推向顶峰。




2.jpg
光大银行白银T+D引纠纷 投资者未能平仓致巨亏
2012年1月11日,烟台投资者柳女士称其投资的光大银行白银Ag(T+D)因不能自主平仓、最终导致被强平,不仅本金都损失掉,还倒欠银行近3万元,银行选择的强平价位偏低、风险提示不够等行为让她气愤不已。




3.jpg
光大银行白银T+D引纠纷 投资者未能平仓致巨亏
光大银行解释说,限制平仓是因为柳女士的账户保证金比例低于银行要求的警戒保证金比例,强制平仓也与此有关。宋兆明表示,柳女士尽管22日资金余额足够,但23日早晨其转走了1.9万元,致使账户余额减少,再加上22日夜盘白银价格下跌,所需保证金增多,双重因素导致柳女士保证金不足,账户被冻结。柳女士与光大银行协商多次,但对于损失责任认定、如何补偿等问题,双方并未达成一致。




4.jpg
兴业银行理财产品被指隐瞒风险 客户9个月亏8万
2012年2月11日,长沙的彭先生反映,2011年5月6日,兴业银行工作人员向他推荐一款“东风5号”理财产品,彭先生一次性投入了232000元,没想到短短9个月,竟亏了8万元。“当时宣称主要是投资证券、实业、基金、股票。由于担心股票风险大,他有些犹豫,工作人员当即表示,股票只是一小部分,且该产品的回报利率在5.7%,并做了风险控制,跌了5%,银行就会平仓止损。”亏损后彭先生跑到银行去咨询,才得知自己的钱90%被用来买了股票。




5.jpg
兴业银行理财产品被指隐瞒风险 客户9个月亏8万
记者致电兴业银行理财经理周明,她承认彭先生的资金90%是用来买了股票,也确实亏损了近8万元钱。对于彭先生所说的“跌5%就会平仓止损”一说,周明回应称,“我们不会做此承诺,也不可能强制平仓。”同时她声明,“东风5号”这款产品是银行代理销售的,银行提供的介绍资料只是一种参考,风险由投资者承担。




6.jpg
中信银行QDII到期亏近40% 客户展期后亏损加剧
“中信银行代客境外理财2号”于2007年9月发行,2010年9月20日到期清算。到清算日时,以人民币净值算只有0.6467元,亏损幅度达35.4%。很多投资者在当时都选择了展期,2月7日,该理财产品的人民币参考净值为0.5461元,投资者亏损达45.39%。




7.jpg
渣打客户买理财产品巨亏5300万 向法院上诉获胜
2008年3月,宋文洲和渣打银行签订了两份理财合同,金额约为人民币6400万元。其中一款理财产品名称为:“聚通天下”代客境外理财系列-「股票挂钩可转换结构性投资」。这一理财产品和全球经济形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在合同签订不久后,因全球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因渣打之前承诺的可以提前赎回未兑现,宋闻洲损失逐渐累积至高达约5300万元,超过本金的80%。随后宋文洲向法院起诉,最终获得胜诉。判决为赔付宋文洲因未能提前赎回产品而造成的损失,即产品自其提出赎回时至B计划第一个开放日时的亏损,两款产品共计5321万元。




8.jpg
渣打亏损5300万客户致信林清德:您伤害一群人
然而,后来宋文洲称其约450万元人民币的理财残值被渣打银行收去,双方各执一词,纷争再现。随后,宋文洲先后几次致信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总裁林清德,称理财款余值约450万元被违法侵占,称渣打伤害了“把仅次于生命的辛苦钱委托给贵公司”的“一群人”。




9.jpg
客户180万理财亏成1万 平安银行强硬拒调解
2011年4月21日,王女士与平安银行(原深发展)理财经理薛某分别作为甲乙方签署了一份委托理财协议,将180万元人民币交由薛某管理,进行黄金T+D交易,合同期限为一年。到了9月份,交易账户中却只剩下1万余元。之后,王女士多次向深发展银行总部投诉,其间,深发展总部韩女士曾与王女士取得联系并劝阻其不要打官司,并称会妥善解决。然而,从2012年7月份开始,深发展方面再没有回复过王女士,并将事件责任全部归咎与薛某个人身上,声称与银行无关。




10.jpg
浦发银行理财产品亏近20% 钻石级客户要起诉银行
2010年初,张平在浦发银行客户经理的游说下购买了一款2年期的理财产品——添富牛1号,理财经理声称该产品利率能达8%以上。但是,今年3月该款产品到期之后,张平不仅没有任何获利,反而倒亏了本金的约20%,近20万元。记者致电浦发银行动力支行客户经理赵艳,她坚决否认了对该理财产品的“保本”承诺。“我已经调职了,不负责理财产品这块。但是,对这件事情,我从来没有承诺8%的理财产品收益。”




11.jpg
广发银行贵金属客户2月巨亏62万 被收13万手续费
2012年7月14日,周先生在自称是广发银行上海分行白银期货交易员仇某承诺保本的情况下,到广发银行上海分行营业部开立100万元账户并委托仇操作,开户短短2个月,周先生在广发银行贵金属交易账户中的100万元迅速“蒸发”了62万;其中,仇某始终频繁操作,手续费用明细更达89页,仅手续费就花费近13万元。广发银行称,经过调查,客户周先生与该行上海分行员工仇小姐为私人朋友关系。此事件系个人行为,该行黄金交易管理系统未出现任何差错。




12.jpg
东亚银行理财产品被指不实宣传 5年零收益
杭州投资者骆先生称在购买东亚银行理财产品如意宝4时被客户经理的不实宣传欺骗,当初承诺的人民币升值补偿等收益没有得到兑现,2007年投入的3万美金,如今只拿回本金;而同时购买的产品利财通则亏损了70%。




13.jpg
华夏银行理财产品违约 投资者上亿资金血本无归
2012年12月3日上午,30余名投资者手持“华夏银行还钱”标语在华夏上海分行大楼前摇旗呐喊,投资人称他们在华夏银行员工的推荐下购买了相关产品,这些产品都是50万元起步,近日产品到期后,他们的本金和收益不仅没有到账,相关的银行员工还打来电话说“投资的钱打了水漂”。这些投资人中最多的损失高达几百万,涉事总金额高达上亿元。有投资人表示,当时银行工作人员向他们宣称产品的收益率高达11%,现在却血本无归。




14.jpg
华夏银行理财产品违约 投资者上亿资金血本无归
华夏银行理财风波引发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地震和监管升级,各地纷纷开始排查理财产品,各家银行展开自查,而银监会召开的2013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上提出,银行严禁销售私募股权基金产品,同时还严禁理财产品“飞单”以及误导消费者购买等。会议还特别提到,要实行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分账经营、分类管理。




15.jpg
工行员工涉私售“理财产品” 浙江村民损失400万
继华夏银行员工涉嫌违规代售理财产品遭曝光后,更多的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不规范问题逐渐进入公众视野。金华市10多位村民1200万元的拆迁征地补偿款,用来购买工行“理财产品”,不料资金遭易手和冻结,转入工行前客户经理控制范围,至今仍有400万元款项未追回。工行金华商城支行则向记者回应称,银行从未发售过涉案的“理财产品”,一切都是前工作人员背着工行私自进行的。




16.jpg
建行代销信托产品浮亏超50% 客户称被设计接盘
2012年12月,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的私人银行部部分客户群体投诉,称在去年通过建行购买其代销的建信证大金牛增长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期)“如今账面浮亏超过50%”。“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份信托类的理财产品在设计之初就存在严重问题,甚至怀疑我们的钱用来帮别人稳定股价,也就是说,我们被设计接盘了。”建行上海黄埔支行的私行部客户吴先生表示。




17.jpg
证大系信托连曝巨额亏损 招行代销致客户浮亏29%
继建行代销“证大金牛增长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期)账面浮亏50%”后,招商银行私人银行部客户李先生向记者表示,称在2011年通过招行购买其代销的《中诚信托·证大金兔1号股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该项目自2011年4月成立以来至2012年12月,很少有主动告知投资人项目运营情况的行为:“去年12月底,我收到证大公司寄来的减持报告,才发现我投入的303万元,只剩下234万元了,亏损了29%。”




18.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7 06:42 PM , Processed in 0.03593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