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0|回复: 2

[史地人物] 《活着》No.413:矸石山上捡煤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6 09: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矸石山上捡煤人

撰稿/张洁

随着矸石山综合治理,昔日此消彼长的矸石山逐渐萎缩,和矸石山一块萎缩的还有捡煤人这一特殊群体。捡煤人生活在矿山周围,靠山吃煤,一篮、一抓钩、安全帽、自制护膝、手套、矿灯和军用球鞋,就是他们每天在矸石山上讨生活的标准装备。多少年来,矸石山长长消消,捡煤人前赴后继。从2012年起,笔者将镜头对准了矸石山上的捡煤人。近三年的时间过去,如今,矸石山就要没了,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6月6日上午9时,艳阳高照,翟国华家低矮的平房客厅内却显得些许昏暗,家具不多,唯一显眼的就是一台老式彩电。美丽的翟国华被称为“矸石山上的花”,四十岁的她每次捡煤回到平顶山六矿矸石山附近的余沟村的家里,都要用“丹姿海藻美白洗颜泥”洗脸,因为香皂洗不净毛孔里的煤油。她和丈夫马国军每天骑摩托车去矸石山捡煤:夏天,马国军一般要在矸石山守一夜,妻子翟国华早上和傍晚天气稍微凉爽时再去干活。夫妻俩育有一儿一女,都在读书。家里有一亩多山地,全都种上了杨树。记者采访期间,马国军一直在说:以后矸石山架子就要撤了,不再出砟了,这活干不长久了。

据了解,随着井下煤炭筛选技术进步,随矸石一起升井的原煤越来越少。对这些捡煤人冲击最大的因素是矸石以后将不再升井。多数煤矿已经开始应用煤矸石井下充填技术,将井下采煤时产生的煤矸石,经过破碎后,直接充填到采空巷道里。

原有的矸石山也要被迁移改造。当地砖厂恰好需要矸石制砖,铲车工作时发出的巨大声音响彻整座矸石山,一辆辆重型卡车穿梭在矸石山脚下。

同样住在余沟村的陶建华已经在矸石山捡了20多年煤,今年,他整40岁。他家大门外有两个用雨布盖着格外高大的煤堆。现在,煤炭市场形势下滑,他一直在托人打听,矿上什么时候能有好转。之前,靠捡煤陶建华一个月能挣3000多块,可积压许久的20吨煤是最近托关系才卖出去的。煤卖不出去,又不能停止捡煤,陶建华很是纠结,只能把煤带回家在空地上堆起来。

昨晚,46岁的陈学在六矿矸石山上守了一夜,捡了两篮子煤,每篮仅值15元。他“在矸石山捡了一辈子煤”,在他记忆中,两年前开始煤越来越不好卖。上个月,陈学仅仅卖出去两吨煤,现在除了矸石,他什么都捡。他想过改行,“但是熬到这个年龄,没有手艺也没有经营头脑,找个看大门的工作都不容易,还是捡煤自由,”最后他选择了留下。

“已经完全没办法维持生活了,有几个年轻人的媳妇都跑了,一个月1000多块钱根本养不住家。”陶军跃笑着说,原先在矸石山捡煤的最多时有100多人,现在不到30人。为了维持生活,陶军跃捡煤之余,还捡些木头和碎铁丝。6日晚,陶军跃整夜未归,六矿矸石山上蚊子太多,搭个小棚也不能入睡,只好跟朋友侃大山,同时等着下一车出砟。

这些依附于平顶山煤矿的矸石山捡煤人基本都是矿区周边村庄的农民,大多骑摩托来矸石山。《2013年平顶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541元,增长13.6%。可是这些捡煤人现在往往全家齐上阵,每月收入不足两千元,较前几年出现严重下滑,已经低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

“山没了,以后再找出路呗。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提到以后的打算,马国军低头抽着烟无奈地说。


【完】
 楼主| 发表于 2014-9-6 09: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jpeg




1.jpeg
平煤六矿的矸石山上,一位捡煤人在倾角60度的山体上行走。矸石山是煤矿最显著的标志之一,采煤时,煤矸石会被分离出来堆放在一边,久而久之堆积成山。由于煤矸石常常会自燃,不但危险而且并不环保。




2.jpeg
陶建伟满身煤灰,他从后半夜就开始捡煤,一直干到早上八点。今年他40岁,在矸石山捡煤已有20年。依附于平顶山煤矿的捡煤人基本都是矿区周边村庄的农民,最多时有100多人,现在不到30人。




3.jpeg
捡煤不仅需要体力也需要经验,上了岁数的人要在矸石山上混,通常只能靠经验。




4.jpeg
捡煤人自制的护腿板儿,看似简单,但非常有效。篮子、抓钩、安全帽、自制护膝、手套、矿灯和军用球鞋,是捡煤人每天在矸石山上讨生活的标准装备,也是他们通过实践总结发明的安全护具。




5.jpeg
平时捡煤人会带上手套,但手套并不能完全保护双手,一天下来,捡煤人的手还是沾满了煤灰,长年累月,变得粗糙不已。




6.jpeg
捡煤人老陈在他临时搭建的“家”休息,旁边是他捡的煤。像老陈这样吃住在山上,白天夜里都干活的人,每月能捡到7、8吨的煤,煤炭形势好的时候,每吨煤能卖到700多元。




7.jpeg
平煤六矿矸石山出砟轨道两侧,许多捡煤人搭建了小窝棚临时居住。这里似乎是现代化矿山的死角,矿区内整洁有序,管理严格,这里却杂草丛生,疏于管理。捡煤人有时会聚集在一起聊天,从家长里短聊到国际局势。




8.jpeg
平煤十矿,捡煤人在矸石山边的临时住处圈养着“宠物”,这样更像一个“家”。然而宠物的生气依旧掩盖不了矸石山恶劣的环境,近几年,出于环保、安全等种种因素的考虑,越来越多的煤矿开始综合治理矸石山。




9.jpeg
如今煤炭筛选技术进步,井下采煤时产生的煤矸石现在更多被直接充填到采空巷道里,原有的矸石山则由当地的砖厂拿去制砖。矿上每天车来车往,曾经一座巨大的矸石山,现已成为一座“孤岛”,除了有经验的捡煤人,其他人很难上去。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6 09: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0.jpeg
在矸石山整治前,捡煤人会在矿上的翻矸车边等待。如今矸石山已经特别陡峭,每一车煤砟倾泻下去,都会带动山体矸石下滑,惊险万分,他们只能在山下等。




11.jpeg
捡煤人翟国华被称作“矸石山上的花”,四十岁的她看上去只有三十出头,赞她是山上最美女人时,她会开心地笑。干这一行的不分男女老少,关键看是否勤奋。




12.jpeg
翟国华家住在平顶山六矿矸石山附近的余沟村,丈夫马国军也是捡煤人。翟国华每次干活回来都要用洗面奶洗脸,她说自己对香皂过敏,而且香皂一般还洗不净。




13.jpeg
马国军在山上干了大半夜,刚刚休息了一会儿。马氏夫妻分工明确,马国军主要是晚上干活,翟国华白天上下午挑阴凉的时候各捡一次。夫妻俩育有一儿一女,都在读书,家里有一亩多山地,全都种上了杨树。




14.jpeg
最近马氏夫妇捡的煤都卖不出去,好在家里有堆木块能卖上700来元,可以维系他们接下来的生活。马国军一直在说:“以后矸石山架子就要撤了,这活干不长久了。但生活要继续,一切会好起来的。”




15.jpeg
46岁的陈学昨晚在六矿矸石山上守了一夜,捡了两篮子煤,能赚30块,回家吃饭的路上,他听着喜欢的歌。上个月,陈学仅仅卖出去两吨煤,现在除了矸石,他什么都捡。也想过改行,“但是熬到这个年龄,没有手艺也没有经营头脑,找个看大门的工作都不容易,还是捡煤自由。”




16.jpeg
老白趴在自己的煤堆上想心事。他是一个农民,但他知道,自己的日子是跟着煤炭行业的形势走,煤炭好,捡煤人的小日子也过得舒服,可眼下捡煤一个月只能挣1000来块钱,生活难以为继,甚至还有人因为养不了家,媳妇都跑了。




17.jpeg
捡了一夜的煤,老白钻进自建的小窝棚里歇下。小窝棚外面,治理矸石山的大型机械正在“蚕食”他赖以营生的矸石山。老白知道,离开这里另谋出路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18.jpeg
煤矿上的太阳刚刚升起,一辆辆重型卡车就开始穿梭在矸石山脚下,铲车的轰鸣声中,矸石山正逐渐化为历史名词。山没了,靠山吃饭的捡煤人,很快也将要离开这里。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5 02:47 PM , Processed in 0.06631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