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8|回复: 2

[史地人物] 《活着》No.396:外婆,你慢慢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6 11: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会孤独

文/赵端

大概有很多和我一样出生在80后的同龄人,在我们的童年里会出现同样一个人,发生过类似的故事:父母工作太忙,无暇顾及我们,需要另外一个值得信赖的人照顾我们。故事里这个人伴随着我们成长,给予最大程度的关爱,照顾我们的一切。在我故事中的这个人不久前因病去世,悲痛之后,仅能够使我感到稍许欣慰,也非常庆幸的是我以职业的习惯用相机记录了她生命中最后几年的时光——她是我的外婆。

我的外婆出生于1933年,一直就生活在武汉这座历经变迁的城市里。从小亲眼目睹过日本兵抄家,与外公成家后撑过自然灾害,经历了下放和文革。每每听外婆谈论这些苦日子,她总能滔滔不绝,事无巨细的当成故事来讲,对于这些历史书上不会提及的精彩故事,我自然是候在一旁仔细聆听。雨天给我送伞,留校时给我送饭,生病时闲暇中不能少了芝麻酱这件零食,作为地道武汉人,外婆对芝麻酱的痴迷是我孩童时深刻的记忆。

在外婆的照顾下我健康成长,变得强壮。而他们的身体开始因衰老逐渐变差,作为子女对父母的回报,我父母开始与两位老人一起生活,在这之后的生活中,我不再需要外婆的照顾,反过来,我可以更好的照顾他们。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8年,外公在这一年去世,外婆失去了一个可以拌嘴斗气的对象,同时也失去了一个可以照顾的人,外婆除了因疾病身体情况恶化加剧外,心境上也开始逐渐改变,平日里不再愿意与我们多说话,行动不便坐上轮椅以后不愿意出门,更多的时间是呆在自己的房间里睡觉或看电视。家里来人或是吃饭的时候才会探出头来看看,随即又回到房间里。与我母亲的对话的大多数内容都是缺什么,想吃些什么,要母亲赶紧买回来,真正买回来后却很快进了杂物箱和冰箱不再理睬。父母虽有抱怨可也能理解,每次只要外婆开口要什么都会尽量满足。   

有一天,外婆突然说,自己是不是太磨人了,便和子女们商量住到养老院去。数月的养老院生活,虽然子女们常去看望,但是外婆的脾气变得更为古怪,经常吵闹的不想继续住下去,子女们去做下工作后便又能安心住一段日子。最后一次,外婆发了很大的脾气,说到:死也要死儿子家里。只得将她接回家中。   

有了家人的照顾,身体情况却并没有好转,持续恶化的疾病给她带来了很大痛苦,手指指骨变形,体重急剧下降,甚至在临终前的一段日子里很少进食,仅靠一点茶水,汤来维持基本所需,长辈们说这是在“熬命”。
  
到今年的3月,还是熬不住了,去世的时候子女齐聚在在外婆身旁,母亲一直握着外婆的手,长辈们拉着家常,安慰地说着“还要熬几天的,不会走得”。随着外婆的气息越来越弱,家人都开始紧张起来,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母亲突然开始大哭,口中不停念着“妈,慢慢地”。  

在后来一次和母亲一同整理外婆的遗物时,谈心说到“我是不会送你去养老院的”。
   
母亲却出乎我意料的回了句“我如果以后一个人了,也会住到养老院去,人老了就要学会孤独”。说的很坚定。
   
“孤独”这种感受或许只有等到了自己有所经历,而这些经历慢慢随时间离自己远去的时候才能体会了。

【完】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1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jpeg




1.jpeg
2011年2月11日,一家人正忙着帮外婆去除背后长的痦子。2008年,外公去世后,外婆失去了一个可以拌嘴斗气的对象,同时也失去了一个可以互相照顾的人。渐渐地,她的身体也因为疾病而一落千丈。




2.jpeg
外婆出生于1933年,一直生活在武汉这座历经变迁的城市里。亲眼目睹过日本兵抄家,撑过了自然灾害,经历过下放和文革。每每听外婆谈论这些苦日子,总觉得她只是在讲述一段历史书上不会提及的精彩故事。




3.jpeg
2011年3月20日,过年期间,外婆一时兴起,和家人一起搓起麻将。




4.jpeg
2011年7月8日,母亲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做饭给外婆吃。外婆和母亲的对话内容大都是缺什么,想吃些什么,要母亲赶紧买回来,真正买回来后却很快进了杂物箱和冰箱不再理睬。




5.jpeg
2012年2月12日,外婆在窗边晒太阳打盹。外公不在了,她的心境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变得不爱和我们说话,更多的时间是呆在自己的房间里,只有家里来人或是吃饭的时候才会探出头来看看,随即又回到房间里。




6.jpeg
2012年2月12日,外婆边看电视,边吃着瓜子,这就是她平时的消遣。因为腿部病痛,外婆难以正常行走,只能依靠轮椅出入家里的各个房间,所以她也不爱到处走。




7.jpeg
2012年4月2日,外婆来参观我的新房。小时候,我在外婆的照料下长大,现在,我可以反过来给予外婆更好的照料。




8.jpeg
2012年4月2日,外婆难得出次门,趁机吃碗热干面解馋。作为地道武汉人,外婆对芝麻酱的痴迷是我自孩童时就有的深刻记忆。




9.jpeg
2013年3月17日,我带着刚刚降生的儿子探望躺在床上的外婆,外婆看着小曾孙,脸上都是笑意。




10.jpeg
2013年10月13日,外婆住进养老院后,就时常一人在过道里呆着。外婆说,自己是不是太磨人了,便和子女们商量住到养老院去。数月的养老院生活,虽然子女们常去看望,但是外婆的脾气变得更为古怪,经常吵闹的不想继续住下去。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1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eg
2013年10月13日,恶化的病情使外婆上下床都必须依靠护工的帮忙。




12.jpeg
2014年1月10日,在和子女们发了一次脾气后,外婆从养老院被接回家里,由子女轮流照顾。外婆说:“死也要死儿子家里。”




13.jpeg
2014年1月10日,外婆从养老院回到家中,由于病情恶化,外婆的身体消瘦,行动非常困难,大多数时间只能躺在床上休息。




14.jpeg
2014年1月30日,年夜饭,照老规矩,外婆会给已经过世的外公准备一碗饭菜。这也是外婆最后一次跟我们一起吃年夜饭。




15.jpeg
2014年3月5日,外婆的身体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状态,子女齐聚在家里守候在她身旁。




16.jpeg
2014年3月5日,弥留之际,外婆的眼角流下泪水。虽然从养老院回来后,外婆有了家人的照顾,但身体情况却并没有好转,甚至在临终前的一段日子里很少进食,仅靠一点茶水和汤来维持基本所需,长辈们说这是在“熬命”。




17.jpeg
2014年3月5日,外婆去世前,母亲一直紧握着外婆的手,家里的长辈安慰地说着“还要熬几天的,不会走的”。但随着外婆的气息越来越弱,家人都开始紧张起来,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母亲突然开始大哭,口中不停念着“妈,慢慢地”。




18.jpeg
2014年3月5日,外婆去世后,家中设起灵堂。从小牵着我的手伴我长大的外婆,就这么离开了我。




19.jpeg
2014年3月7日,外婆在殡仪馆里出殡,遗体火化前,我们这些亲人来看外婆最后一眼,泣不成声。




20.jpeg
2014年5月22日,我和母亲开始慢慢收拾房间、整理外婆遗物。我对母亲说,“我是不会送你去养老院的”。然而母亲却出乎我意料地说,“我如果以后一个人了,也会住到养老院去,人老了就要学会孤独”。也许是外婆的死,让她真正明白了外婆晚年的那一份孤独。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5 06:47 PM , Processed in 0.06556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