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85|回复: 22

[我爱我家] 【探索·发现】手艺(第一季,201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4 05: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简介:通草又名通脱木,五加科子乔木,茎中的髓颜色洁白,有丝绒的质感。把这种植物树心切成薄薄的切片,薄而半透明,可以用来作画,所谓通草画就是指绘制在这种材质上的水彩画。19世纪兴起于广州,主要用于出口,题材以反映清末的社会生活场景和各种形色人物为主,诸如官员像、兵勇像、杂耍图、纺织图、演奏图等。作品造型生动,色彩浓艳,人物刻画惟妙惟肖。由于采用西方绘画原理,又反映中国本土风情,所以深受当时西方人的喜爱。不过由于通草纸很容易破裂,所以很少有大尺寸的作品,加上难以保存,目前传世不多。近年来,通草画市场价格逐渐上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对研究中国早期的西画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探索·发现 2011年 第139期 )


手艺:通草奇画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05: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简介:本片以龚扇的第五代传人龚倩为线索,展示扇子制作的程序和龚扇艺术家精益求精的态度以及龚扇的高贵、典雅、精美和超群之处。(探索·发现 2011年 第140期 )


手艺:龚扇细语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05: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简介:杆秤是中国传统度量衡的三大件之一,曾在商品流通中但当重要角色。造称修称也是一门古老的手艺行当,看似简单的杆秤,凝聚着代代杆秤匠人的聪明智慧。这幅名为《执杆图》中的杆秤是中国最早的杆秤图形,距今1500多年。(探索·发现 2011年 第141期 )


手艺:杆秤岁月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05: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简介:蛋壳厚度只有0.3毫米,一碰即破,却成为雕刻艺术家展示自己指尖技艺的舞台,艺术家们在雕刻时如履薄冰。本期节目走进雕刻家蔡忠贵,给我们介绍了蔡忠贵对雕刻的热爱、研究和独特见解,并给我们展示了他高超的雕刻技术,把易碎的弹壳雕刻成华丽的传奇。(探索·发现 2011年 第142期 )


手艺:指尖之舞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05: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4-8-24 04:20 PM 编辑

简介:中国人自古喜好养鸟,在养鸟人的眼中一只精致秀雅的鸟笼,就是自己心爱鸟儿的空中花园。作为一种中国传统工艺,鸟笼有着雕棘镂褚只奇巧,每个环节无不展现着传统竹雕、竹刻工艺的设计和构想。在用工具雕刻的时光里,制笼师们用一生的实践,娴熟驾驭了竹材的性能特点,制作出巧夺天工的鸟笼,将鸟笼文化推向世界“非遗”的殿堂。丹寨县卡拉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南部,是一个苗族聚居的民族村寨,在苗语里卡拉是好的意思。世代聚居在这里的苗族同胞素以编制鸟笼而闻名。(探索·发现 2011年 第143期 )


手艺:卡拉鸟笼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05: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期节目走近山东省潍坊地区的潍坊核雕,2009年2月9日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上,一个小小的用桃核雕刻的栩栩如生的作品核舟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雕刻这件作品的人来自山东潍坊核雕,名叫王绪德,他是潍坊核雕的传承人之一。节目介绍了核雕的历史和艺术,讲述了潍坊核雕的历史传承。(探索·发现 2011年 第144期 )


手艺:桃核天工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05: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简介:在福建漳州,有位老人叫徐竹初,老人以雕刻木偶为生,从清朝嘉庆年间的徐梓青开始,徐氏木偶雕刻传到徐竹初和他弟弟徐聪亮手里,已经是第六代了,徐竹初老人用自己的这双手演绎着中国历史人物的故事,将一块块朽木雕刻成各式各样的木偶。(探索·发现 2011年 第145期 )


手艺:千年木偶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05: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简介:张广义的修笔店,只有10平方米左右,里面摆放着不同种类的钢笔,很多都是老牌老款,连摆放笔的笔盒都保持着几十年前的原样。半个世纪来,张广义的人生岁月都打磨在一支支钢笔上,经他修理过的钢笔,有四十多万支。(探索·发现 2011年 第146期 )


手艺:笔尖沧桑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05: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节目内容为:青铜器是一部被镌刻在金属上的文明史和艺术史,它们代表着权力、信仰和尊贵的符号、象征。它们代表着中国青铜时代无以匹敌的艺术造诣,当它们重见天日的时候曾经是如此残破不全,岁月的沧桑让它们满目疮痍。有这样一种技艺,在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中让它们重现辉煌。也是这种技艺在默默地守护者青铜的传承。(探索·发现 2011年 第147期 )


手艺:守护青铜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05: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简介:赛鸽训练专家郑毅洁近年来耗费巨资从国外引进名贵血统的赛鸽,希望培养出具备世界竞争力的中国品种。他有一只心爱名贵的雨点赛鸽,但是在2011年3月29日,这只赛鸽在鸽棚里死去了。在正常条件下,死亡的鸽子一天之后身体开始腐烂,一周之后羽毛脱落,为了留住这只心爱的赛鸽,郑毅洁对他进行了冷藏,希望保留住它的身体。郑毅洁经过多方打探,决定把鸽子带到武汉大学,因为这里有一个世代制作动物标本的传奇家族。(探索·发现 2011年 第148期 )


手艺:复活生灵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05: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节目介绍了中国贵州安顺的古老村落--歪寨村。布依族韦姓村民住在这里。村民相传自己是三国演义故事中藤甲军的后代,有跳藤甲舞蹈的习俗。一套藤甲衣有藤甲胄、藤甲衣、藤甲裙、护腕和盾牌组成,平均重量约9公斤。藤甲衣选用青藤,采用手工制作而成,经水不湿,刀剑步入,但有一个致命弱点是怕火。 (探索·发现 2011年 第149期)


手艺:藤甲装备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05: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4-8-24 04:44 PM 编辑

本节目内容为:位于北京东三环的北京古玩城,有一家只有十平米的古董钟表店,这家店的主人就是赵成元。修表、卖表或是与收藏者交流,赵成元一生跟钟表结缘,这也是他的兴趣所在。(探索·发现 2011年 第150期)


手艺:钟表记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05: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节目内容为:木头之间的撞击闪烁出第一缕中华文明之光。天涯海角的少数民族延续古老的传统文化,原始森林中隐藏着传承数千年的生存技艺。本期节目介绍钻木取火的技艺。(探索·发现 2011年 第151期)


手艺:钻木取火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05: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4-8-24 04:49 PM 编辑

本节目主要内容为:杨志谱老人是老手艺的传承人,他制作的天门糖塑在江汉平原远近闻名。糖塑故称糖供,旧时人们把祭祀当做极为隆重的大事,祭天地、社稷、祖先和各路神仙,祭祀时要用上好的供品,糖供就是其中之一。 (探索·发现 2011年 第152期)


手艺:天门糖塑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05: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节目主要内容:在云南傣族聚居区,几乎每一个村寨都有佛寺,佛寺里保存着大量由贝叶记载的南传上座部佛教经文,傣语称为“坦兰”,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贝叶经,以前佛寺里的和尚与佛爷必须要掌握制作贝叶经的手艺,但是近年来由于受现代文明的影响,贝叶经已经很少有人能够熟练的制作了。 (探索·发现 2011年 第153期)


手艺:贝叶古韵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05: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山黑水之间,聚居着一个只有四千人的少数民族--赫哲族。特殊的生存环境迫使他们具备了独特的技能。他们做衣服的原料竟然是我们餐桌上的佳肴--鱼,于是便有了“鱼皮部落”的别称。本集主要介绍鱼皮变成衣服的过程以及传说中的“鱼皮部落”。 (探索·发现 2011年 第154期)


手艺:赫哲鱼衣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05: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节目主要内容:2011年5月1日,由江苏省泰州市老行当文化研究与保护协会所主办的传统手艺展示活动在泰州老街拉开帷幕,有一个摊位从始至终被人群包裹,摊位主人是王振海,他在向人们展示一种叫锯瓷的手艺,锯瓷就是用锯子修补破裂的陶瓷器,而“锯子”指通常用铜或铁达成的扁平的两脚钉。明代的意大利教士利玛窦在《中国见闻札记》中对于瓷器的修补的手艺有着这样的记载:这种瓷器还可以耐受热食的热度而不破裂,而尤其令人惊异的是如果破了再用铜丝熔合起来就是盛汤水也不会漏。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老行当已经渐行渐远,但是仍然有人在坚守着,也许他们的坚守会为这些老行当在新的环境里觅得生机。 (探索·发现 2011年 第155期)


手艺:锔瓷无痕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05: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节目主要内容为:汉剑在两千多年的汉朝曾经成为王者的象征,也是冷兵器发展史上最具代表的武器。2005年浙江龙泉市人周正武亲手打造出来的龙泉八面汉剑,作为中国唯一入选澳门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国际铸刀大师作品展的物品,奠定了中国精品刀剑在国际上的地位。千锤百炼的龙泉剑,锋刃锐利成为千古之谜,钢化火锻的铸造技艺出神入化,传承千年生生不息。 (探索·发现 2011年 第156期)


手艺:百兵之神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05: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期节目主题:手艺·古画新生。明代周嘉胄的《装潢志》中有一句话“古迹重裱,如病延医”,由此可见装裱的重要性,然而时至今日从事古画修复装裱这一古老行业的人却寥寥无几,屈指可数。本期节目对民间裱画师杨志贵先生进行了专访并详细讲述了他从事古书画修复这一行业的亲身经历和成就,杨志贵19岁开始拜师学习裱画手艺,50年如一日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成功修复了很多古画作品,实现了古代书画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探索·发现 2011年 第157期)


手艺:古画新生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05: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为:一个勇敢的民族用世界上最毒的树加工衣服,一个智慧的民族,用木制造出布,开始了纺织的先河。在神奇的海南岛,我们采访到数量仅存的江民,重现四千年前先人制作衣服的历史过程。 (探索·发现 2011年 第158期)


手艺:远古树衣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5 09:53 AM , Processed in 0.07793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