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1|回复: 1

[史地人物] 《活着》No.335:留守老人的另类旅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6 05: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6-23 08:52 PM 编辑

留守老人的另类旅行

摄影/《广州日报》乔军伟 编辑/邹怡


途径繁华的广州天河城,你会经常碰到这样的几个人:他们身穿古代的盛装,涂抹着浓浓的妆容,有时扮演成帝王将相,有时演绎着才子佳人,在现代化的大都市里,唱着古老的戏文,颇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戏剧感。在他们的面前,一块布上写着“老艺人求助”几个大字,一个塑料桶里零乱地放着一些散钱。

据介绍,他们是来自河南周口太康县的一群老艺人,都是当年剧团的红角儿,随着豫剧在乡间的没落,剧团解散了,他们只好返乡务农。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发现了这种“旅游”的方式,于是,就结伴而来,一路南下,边走边唱边乞讨,“走走玩玩,随处唱唱,挣点生活费,虽说老了,趁着还能走得动,在农闲的季节,到处逛逛,也长长见识。”

80岁的徐家志老人是他们中的一个,年龄最大,见识最广,他说他走遍了全国的30多个省市,“话说当年,咱在几千人的大礼堂里唱戏,扮演皇帝,一嗓子喊出来,全场人叫好,那排场,咳咳咳……”还没有说完,一边的陈秀英撇着嘴打断了他的话:“别吹了,上次你说你还给国家主席唱过戏呢?现在不也一样和我们一起到处流浪卖艺吗?”“流浪卖艺?我这不是流浪,也不是卖艺,我这是旅游!旅游,你懂吗?以前唱戏的时候知道皇帝都讲究巡游大好河山,现在,俺也是像皇帝一样到处巡游呢。”“哈哈哈哈……”破旧的房间里充满了他们的笑声。

他们住的房子,是冼村的待拆迁房,房子有部分结构被拆除了,原住户也已经搬离,房租每个月80块,四个人一间,一张小床,一块木板铺在地板上当做另一张床。夏天的晚上,蚊虫肆虐,冬天的夜里,寒风呼啸。晚上收工后,他们在路边的小档口买点饭菜,回到这样的家里,烧一壶开水,冲一些奶粉,一天中最丰盛的晚餐就这样开始了。

“其实,我们也不知道那些路过的人能不能听懂我们唱的戏,估计大部分都听不懂,他们给钱也许就是因为看到我们这几个人年龄大了,可怜一下我们吧。”陈婶说,“刚开始的时候,大家感觉我们这样很新鲜,给钱的很多,半天时间,就有大半桶,有时候还有100块的、50块的。现在,到这里唱戏的人越来越多了,大家见得也多了,给钱的也少了,半天也就有个几十块,仅仅够吃饭和房租水电等开支。”

尽管钱越来越少了,徐家志老人一进入角色,还是十分投入的,似乎并不在意路人能否听懂他们唱的是什么,他唱《刘墉下江南》的时候,滑稽的动作会让他的伙伴们都笑起来,而一旦开唱《诸葛亮吊孝》,他更是不顾80高龄,跪在坚硬的水泥地板上,声情并茂的哭唱起来,一声声哀嚎,一句句怨词,围观者往往会因此动容,并多给一点儿钱。

“儿子女儿也很孝顺,大都在东莞深圳打工,他们都劝我不要再这样唱了,一者是感觉挺丢人的,更重要的是担心我的身体受不了,但是,我不想放弃这个老本行啊,唱了一辈子的戏,一下子不让唱了,我着急啊!”徐家志老人说,“我这样唱,也不会很累的,累了我就停下来歇歇,只当是玩儿的,挣钱多少无所谓了,自己能照顾自己就不给孩子们添麻烦了。”

尽管他是这样认为的,可是今年的这一次“冬游”,几个老搭档却不愿意带他一起来了,“80多岁的人了,腿脚也不灵便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怎么办啊?”

但是,腿脚不灵便的徐家志老人还是和第二批南下的队伍来广州了,“不来广州更糟糕啊!家里冷了,没有事儿干,只能天天躺在床上,越躺越不想动,几天不动,身子就硬了,如果不出来走走,说不定过不了这个冬天呢!”老人说。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6 05: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高楼林立的广州天河城,一群老艺人每天穿着古装在街头卖唱。他们来自河南周口,农闲时节组团一路南下,卖唱赚钱成为了这群留守老人们另类的旅游方式。摄影/《广州日报》乔军伟 编辑/邹怡




2.jpg
建筑工地旁,老人们在表演豫剧。他们都曾经在县级剧团里呆过,随着豫剧在河南乡间逐渐没落,剧团解散后,他们只好回乡务农。如今年龄渐老,趁着还能走动,便外出一边卖唱乞讨一边旅游。




3.jpg
徐家志今年80岁了,他的伴奏搭档韩清江也已经69岁。他们两个一个年龄大,一个腿有残疾,本来不应该到处走动,徐家志说,“家里冷了,没有事儿干,只能天天躺在床上,越躺越不想动,几天不动,身子就硬了,如果不出来走走,说不定过不了这个冬天呢!”




4.jpg
徐家志老人十分投入地演出着,王侯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他已经唱了很多回。“以前唱戏的时候知道皇帝都讲究巡游大好河山,现在,俺也是巡游呢。”说着,他哈哈大笑起来。




5.jpg
徐家志老人唱完一段戏后,坐在一边抽烟休息,老人烟瘾很大,一天就要一包烟。




6.jpg
天气突变,大雨欲来,老人们连忙收拾家当跑去躲雨。在高档的天河城商场里,他们的这身穿着还曾遭遇保安驱赶,只能站在门外避雨。




7.jpg
豫剧的凤冠浓妆配上眼镜,总能引来路人异样的目光,对此老人们早已习惯。




8.jpg
城管执法,老人配合地收拾东西。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禁止卖唱,所以城管也不会刻意刁难他们,一般换个地方继续唱就没事了。




9.jpg
早在2011年,老人们就曾在天河城“巡游”。这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在广州用这种方式乞讨,路人给的钱也越来越少了。之前每天都可以有个一两百块的收入,现在一天也只有几十块钱了,这仅仅够他们吃饭和房租水电等开支。




10.jpg
遇见外国人,老人们热情地招呼“哈喽”,以期能得到多点打赏。




11.jpg
很多过路人听不懂豫剧,更别说驻足观赏。剧团的陈秀英老人说,“他们给钱也许就是因为看到我们这几个人年龄大了,可怜一下我们吧。”




12.jpg
老艺人们住在冼村,从天河城步行过去,正常人走路需要20多分钟,但老人们拉着家当走走歇歇,大概需要一个小时才能回到家里。




13.jpg
回家路上,陈婶顺路买了点炒粉,等回到家里配上开水冲的奶粉,就成了一顿他们心中丰盛的晚餐。




14.jpg
出租屋是当地待拆迁的村民留下的旧房子,有的房子甚至窗户都已经没有了。房租每个月80块,四个人一间,一张小床,一块木板铺在地板上当做另一张床。




15.jpg
徐家志和韩清江在出租屋里逗鹌鹑玩。这只鹌鹑是徐家志在老家河南周口逮的野鸟,他用铁丝和酒盒子做了一个鸟笼,带到广州来,用来打发时间。




16.jpg
对于留守老人们来说,卖唱的过程里,游玩的乐趣远大于辛苦。徐家志老人的子女大都在东莞或深圳工作,并不希望他继续卖唱,老人可以理解但却不想放弃。“唱了一辈子的戏,一下子不让唱了,我着急啊!”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8 03:02 PM , Processed in 0.06785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