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5|回复: 2

[史地人物] 《活着》No.329:泛舟求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 10: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6-23 08:45 PM 编辑

泛舟求学

摄影/《黔中早报》符光周 编辑/邹怡


一条河,让孩子们的上学路困难重重。一条船,实现了孩子们求学的渴望。黔东南州台江县革一乡排生村,是一个苗族村落,这里是清水江支流巴拉河的下游,没有班车经过,村子与外界往来,都得靠一座铁索桥。年前,这座连接外界的铁索桥被电站蓄水后淹没,排生村便成了一座孤岛,村民进出都要渡船。村里的孩子每天都要起很早走到渡口等,如果错过渡船,这条离学校直线距离最长不超过3公里的路,得翻山越岭走上四五个小时。阻隔了外界的大河,摆渡的铁船成了孩子们上学途中的单调风景。相对于外界动辄数亿元投资兴建桥梁的大手笔而言,排生村人现在最迫切的愿望就是能另外找一块地建一座新校舍,更长远的目标则是,能再建起一座桥。

唯一铁桥2009年被淹

14岁的张家梅,是杨光伦每天接送的40多名学生中的一个。

张家梅从家里走到渡口要30分钟,为了能赶上渡船,她每天早晨6点就要起床,吃完早餐后7点30分准时出门。“错过杨爷爷的船,就得自己划木船去学校。”张家梅说,她很怕划船,因为之前自己划船上学时出过事。

“3年前的初秋,我在家门口的教学点读完三年级后,要转到排生小学读书。原本学校离我家不远,走半小时再过一座铁索桥就到了。”张家梅说,可2009年,铁桥被水淹了,大家只能划船过河。

“那天我要去学校报名,于是鼓足勇气解开父母用麻绳拴在岸边的小木船,好不容易让船前行了十多米就害怕了。”由于从没划过船,张家梅不知道怎么用浆拨水,最后是回寨叫上一名男孩,才把船划到对岸。

也就是那天,张家梅差一点出事。她回忆说,当天报完名已经是下午3点,回家路上热得直冒汗,于是她便跳进河里玩水解暑,可刚下河她就后悔了。“我从来没在这么大的河里游过泳,河水一直往我嘴里灌,我吓到了。后来我拼命地游向木船,拉着船檐才上了岸。”

不能让孩子独自划船

张家梅口中的那座铁索桥横跨两岸,是全村人与外界的唯一通路。2009年,岩寨电站库区开始蓄水,河面最宽处达到100多米,最窄处二三十米,水深50-60米,很多田地被淹在水下,铁索桥也被水淹没了。

没了铁索桥,排生村成了一座孤岛。很多划船上学的孩子,夏天也会像张家梅一样跳进河里洗澡,危险随时可能发生。

去年,一名12岁的学生在上学前因为贪玩迟到了。为了尽快赶到学校,他一个人跳进船舱,熟练地握住铁环套住的绳索向学校划去。快到学校时,他的左脚被绳索拌住,身体失去平衡,跌入河中,幸好他会游泳才没有造成意外。虽是虚惊一场,这个学生的家人知道后,还是被吓坏了。

家长的担心最后慢慢变成了无奈,没有桥,孩子们上学除了划船,没有更好的办法。

村民杨光成觉得,不能让孩子们每天都独自划船,生活在危险中。于是,他凑足了11万,找人建造了一艘机动船,用这艘船每天送孩子们上下学。

杨光成的船重7吨,长22米,宽2.4米,一次可以接送40名学生。这个大家伙每天接送学生要跑14公里,耗费9升柴油,政府每月给他2500元作为补贴。

刚开始,杨光成觉得“工资”还蛮高。其实仔细算下来,除掉油费,杨光成每天也就赚36块钱,“虽然收入少了点,但娃娃们安全了”。

现在,负责接送娃娃上下学的船增加到了两艘。杨光成自己的船负责接送台水、岩寨、青岗三个寨子里的孩子,杨光伦的船则负责接送排生新村寨子里的上学娃。

渴望走出大山的孩子

70多岁的杨光伦老人每天在河面上来回几十趟,负责接送学生和村民出行。杨光伦说,接送娃娃时最怕的是他们下河洗澡。县海事局要求,娃娃不能坐船头船尾,不能下河,但船是敞开的,很多孩子趁他划船的时候到处走,弄得船左右摇晃,很不安全。

天热时,孩子们把衣裤都丢在船上,跳下河游到对岸,等船靠岸了才到船上取衣服。

这种现象被学校一名老师发现后,学校组织老师开会,决定每天安排一名老师护送孩子们上下学。

排生小学的老师李林波说,学校有116名学生,除了挨着学校的学生不用坐船,80%以上的学生上学全靠渡船。如果天气不好,船不能接送,孩子们只能翻山越岭走路上学,最远的要走四五个小时,到学校时都是中午了。

“学校规定8点钟上课,但学生迟到是常有的事。”李林波说,就算每天安排的船能顺利接到孩子们,也不能保证他们准时准点上课,早读课更是开不起来。

上学的不方便,简陋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学习更加刻苦。采访中,孩子们向记者吐露心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来能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这里的孩子想走出大山,需要一座桥,世代居住的村民更需要一座桥。村民们说,没有桥,有的东西船根本没办法运送。春耕到了,需要牛到河对岸耕种庄稼,但木船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家里养了一头肥猪,想拿到乡里去卖,但靠船也不可能把猪运到河对岸……

村民们开始商议筹集资金修桥,但上百万的资金让他们望而却步。

“不过,娃娃的上学条件马上就要得到改善。”台江县教育局局长龙峰说,自库区蓄水后,排生小学的搬迁就摆上日程。目前已筹集资金100万,只是苦于找不到一块平整的地面盖学校。为了选址,龙峰去了13次、花了1年时间,请了三批地质专家到排生勘测,新校址初步定在原校址对面的一个小山丘上。

台江县政府部门还规划,在排生修建一座铁索桥。到时候,娃娃上学就方便多了,不用每天再渡船。

不久之后,排生村的上学娃就可以搬到新学校上课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0: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位于黔东南州台江县革一乡的排生村是一个苗族村落。曾经,一条铁索桥连通了村子与外界。后来,电站蓄水将桥淹没,村落成了孤岛。排生村的孩子们,不得不每天早起去渡口坐船上学。一条小船,承载了孤岛中孩子们求学的梦想。摄影/《黔中早报》符光周 编辑/邹怡




2.jpg
水库的对岸就是排生小学。排生村位于清水江支流巴拉河的下游,2009年,岩寨电站库区开始蓄水,很多田地被淹在水下,铁索桥也被水淹没了。学校紧邻河岸,下面就是水库,库区水位高时,河水离球场仅隔两三米。




3.jpg
一个家庭条件差的孩子,裤子上已经破了好几个窟窿。要想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排生村不能没有一座桥。村民们说,春耕到了,需要牛到河对岸耕种庄稼,但木船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家里养了一头肥猪,想拿到乡里去卖,但靠船也不可能把猪运到河对岸。




4.jpg
早上7点,住在山里的学生们来到渡口,在上船点等待接他们的船。住得比较偏远的学生,需要步行1个小时左右才能到达上船的地方。




5.jpg
下山时,孩子们都会捡一些柴火供食堂使用。他们中午在学校吃饭,有时候也会自己带一点米和菜,但大多数时候都是由学校负责采购食物。




6.jpg
70多岁的杨光伦老人每天在河面上来回几十趟,负责接送学生和村民出行,每天他大概要接送40名学生。




7.jpg
孩子们乘坐的船是由政府出钱租的,每个月的租费为2000元。除了学生之外的乘客,都要收费。




8.jpg
排生村的孩子们坐在渡船里,水上风光成为了他们单调上学路上的一些点缀。除了住在学校附近的学生外,学校八成以上的学生需要坐船上学。




9.jpg
如果接送学生的大船出现了故障,孩子们就要自己划小木船到学校。去年,一名12岁的学生因为贪玩错过了上船时间,便一个人划船去学校。快到学校时,他身体失去平衡,跌入河中,幸好孩子会游泳才没有造成意外。虽是虚惊一场,但还是吓坏了家长。




10.jpg
为了防止意外发生,保护学生的安全,每天早上都有老师轮流跟船出去接学生。有些住在村子里的老师,也乘渡船去学校。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0: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排生小学是60年代建成的木房子,多年来的风吹日晒,有些木头的根部已经开始腐烂。学校只有6间教室,供6个年级使用。目前校内共116名学生,7名教师。




12.jpg
学校没有电铃,上下课还得靠敲击铁圈发出声响。铁圈旁的柱子上贴着孩子们的作息时间表。由于渡船很容易受到天气原因的干扰,虽然学校规定8点钟上课,但学生迟到是常有的事,早读更是开不起来。




13.jpg
排生小学的教室十分简陋,只有歪歪斜斜的桌椅和一块小小的黑板。二年级的杨胜勇说,“下雨教室就漏水,要将桌椅不停地移动,才能找到避雨的地方。冬天,刺骨的冷风吹得让人坐不住。”教室最后一排的凳子坏了,一名学生只能站着上课。




14.jpg
为了能战胜冬天的寒风专心听课,孩子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用铁丝拴住一个铁盆,往里面装上木炭,放在桌子下面取暖。这样,上课的时候就不会冷了。




15.jpg
现在,学生们都从家里提着火盆、带着木炭来上学。如果火不够旺,下课后他们就提着火盆来球场上转几圈,烧旺的火焰会高高蹿出火盆。




16.jpg
由于当地贫困,教学条件差,没有一间像样的宿舍,排生小学很难留住老师,更别说招募优秀教师。李林波,26岁,同时担任了排生小学的语文和英语老师。毕业于师范大学的他,是近几年特岗教师招考中,唯一留下来的大学生。




17.jpg
50岁的姜海清高中毕业时,也怀揣着走出大山的致富梦。但因为当时小学缺老师,他便被乡里安排到排生小学。工作第一个月,12块5毛的工资让他心生退意,但村民们热切的期待,让他一留便是32年。“我不后悔。在我带的孩子中,有上百人走出大山,想到这些,我就很满足。”姜海清说。




18.jpg
水库边的亭子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娱乐场地。上学的不便,简陋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学习更加刻苦。孩子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来能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8 10:27 AM , Processed in 0.07187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