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3|回复: 4

[史地人物] 《围观》第59期:癌症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9 10: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3-11-29 09:40 PM 编辑

1.jpg
湖南省肿瘤医院附近,有一条长不到500米的名为嘉桐街的街道。为了治病,一些人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住下,然后又离开。在长沙,他们大多只去过两个地方:这里,以及湖南省肿瘤医院。 潇湘晨报杨旭/摄




2.jpg
从附近的一处高楼向下望去,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条被夹在湖南省肿瘤医院和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中间、长度不足500米的小街。 潇湘晨报杨旭/摄




3.jpg
狭长的水泥路两侧,一边是医学院足球场,另一边是医院高高的围墙。 潇湘晨报杨旭/摄




4.jpg
若天气晴朗,很多肿瘤患者会在球场外面观看比赛。41岁的廖桥辉是湖南宁乡人,在政府的免费检测项目中检测出患有子宫内膜炎,她的丈夫刘小毛感叹到“幸亏发现的早,要不再拖一拖说不定就变成癌症了” 。丈夫经常陪她站在围栏边看球。 潇湘晨报杨旭/摄




5.jpg
隔开肿瘤医院和嘉桐街的水泥墙上留着一个小门,一头是烟火气息十足的街道,迈过去,就是医治绝症的地方。这个狭窄的台阶上总有出出入入的人:住院的病人和家属,出这个门来这条街买点日常用品。住在这条街的病人通过这个门去医院挂号检查。 潇湘晨报杨旭/摄




6.jpg
走到这条街的一半,来来往往的人群和各色的店铺才出现。道路两边挤挤挨挨的小摊使本就狭窄的街道更加拥堵,小汽车通过这条街时只能小心翼翼地慢慢往前移动。 潇湘晨报杨旭/摄




7.jpg
嘉桐街上最多的,一是餐馆,二是旅店。不长的街上就有18家餐馆。店家的收入来源依赖着住在这儿的来来去去的几百个癌症患者,以及在这里照顾他们的家属。街上大部分餐馆都会把洗好的筷子放在太阳底下照晒消毒。 潇湘晨报杨旭/摄




8.jpg
嘉桐街的小餐馆还开发了一项特色生意——给那些想自己做饭的病人提供煤气炉和锅加工饭菜,收费标准是荤菜三元、小菜两元、饭一元一盒,炒菜用油需要病人自带。 潇湘晨报杨旭/摄




10.jpg
凌清丽在表姐的陪伴下来到嘉桐街的小餐馆,炖了只鸭。 潇湘晨报杨旭/摄




11.jpg
32岁的她是湖南怀化人,也是一名淋巴癌患者,在表姐的陪同下第5次来湖南肿瘤医院做化疗。“一开始得知自己的病情心情低落,想死的心都有,上吊死、割腕死还是喝农药死,但想想当妈才几年,这么年轻就死了感觉太不值”,她觉得癌症就是绝症,经过医生劝导,才明白一切都还来得及,这才开始逐渐接受治疗。凌清丽说值得庆幸的是,老公还是一如既往的对她好,5次化疗之后她还没有成光头。 潇湘晨报杨旭/摄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9 10: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3-11-29 09:22 PM 编辑

12.jpg
凌清丽对嘉桐街有很深的感情,她称这条街为“老地方”。和其他病友不同的是,她觉得来长沙像旅游一样,每一次来到这条街都充满了希望。凌清丽说以前一些在网上聊得来的网友,在听到自己得癌症后,就以各种借口疏远自己。在这里,“你不说我我也不说你,大家在一起相处好的很,相互之间也没有那种异样的眼光,经常和病友相互交流相互鼓励”。 潇湘晨报杨旭/摄




13.jpg
陈女士,老家在常德,患有宫颈癌。来肿瘤医院治疗两月,效果“比较好”,感觉身体比之前好了很多。她和病友一起来到嘉桐街合伙买了一只鸡,补补身子。 潇湘晨报杨旭/摄




14.jpg
嘉桐街上,除了餐馆,最多的就是旅馆。患者住在这里是为了方便治疗,一两个月后便会离开,空下来的房间会满上被新的房客填满。旅店里住的患者大都是女性。 潇湘晨报杨旭/摄




15.jpg
很多患者在租住旅馆房间时都会选择价格相对便宜的不带厨房的,他们会在走廊的临时灶台做饭。 潇湘晨报杨旭/摄




16.jpg
为方便租住在这里的“特殊”的租客,嘉桐街一家旅店的老板把自己的冰箱腾出来,给大家储存药品,为避免药品混淆,每盒药上都写了租客的名字。 潇湘晨报杨旭/摄




17.jpg
70岁的李慈英2个月前发现小肚子胀痛,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宫颈癌中期。李慈英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家里人都骗她说是小肿瘤。女婿带着她到省肿瘤医院办完治疗手续后,她住进了嘉桐街的这家旅馆。租客们一起聊天时,一位租客说:“来这边的一般都是癌症,不是癌症就不会住这了”。听到这句话的第二天,李慈英跑去医院亲自找医生,确认了自己的病情。图为李慈英在租住的房间内看电视。 潇湘晨报杨旭/摄




18.jpg
得知自己得的是癌症,李慈英很难过:“要知道是癌症就不会来了,反正年纪也这么大了,也该走了”。李慈英家中有两儿一女,据老人说,子女们的光景都不好,大儿子被判了刑,小儿子在20岁时喝农药死了。回忆起这些,李慈英哽咽地说“感觉儿子还是生少了”。 潇湘晨报杨旭/摄




19.jpg
与李慈英不同,与她租住在同一个旅馆的龚四妹则有着强烈的求生观念。龚四妹今年66岁,今年8月份被确诊为宫颈癌中晚期和阴道癌,同时还患有糖尿病,心脏病,胃糜烂,脑动脉硬化,肝功能不良等其他疾病。刚被确诊时,家里的许多亲戚都劝她不要治了,治了也白治,到时候人财两空,还不如花钱享受生活。但她自己坚持要来长沙治疗,龚四妹说“努力一把,就算花了钱到最后没治好,也不会有遗憾”。龚四妹每天晚上都会失眠,过不了几个小时就会醒来然后用手电照照手表看看几点,一晚上会这样反复好几次。 潇湘晨报杨旭/摄




20.jpg
早晨6点多,天刚蒙蒙亮,龚四妹就会爬起来洗漱,然后自己先煮面吃。 潇湘晨报杨旭/摄




21.jpg
吃完面,龚四妹会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这是每天的例行公事。久病成医,她的注射手法已经颇为娴熟。 潇湘晨报杨旭/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9 10: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3-11-29 09:29 PM 编辑

22.jpg
因为年纪大了记性不好,龚四妹每天都会把当天要做的事记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龚四妹说自己对康复挺有信心,她相信自己不会这么早就死,因为年轻时有算命先生给她算过命,说她能活到80岁。 潇湘晨报杨旭/摄




23.jpg
62岁的陈妹珍来自湖南怀化,今年8月份在家劳动时发现下体流血,来医院检查发现患有宫颈癌。她和老伴麻先必是二婚,她有三个儿子,老伴有三个女儿。在长沙这段时间,老两口跟病友的儿子一起去过烈士公园,麻先必说“景色虽然很美但没心情欣赏,因为心里不畅快”。夫妻俩合影时,陈妹珍都不会直视镜头,每次都会微笑着把头偏向另一边。 潇湘晨报杨旭/摄




24.jpg
51岁的顾爱群今年8月份被确诊为宫颈癌中期。这次是她第三次来长沙,之前两次是做手术和做化疗。化疗后,她的头发都掉光了,这次她专程来到嘉桐街上的假发店里挑选一顶合适的假发。嘉桐街的商店里售卖大量各式样的假发、假胸和睡衣。 潇湘晨报杨旭/摄




25.jpg
这次来长沙,顾爱群和老伴把小孙子带在了身边,因为这段时间治病花了太多钱,家里压力太大,以前在家修房子的大儿子为了赚钱在10多天前去广东打工了,把孙子留在了他们身边。 潇湘晨报杨旭/摄




26.jpg
顾爱群去医院看完病后就不想出去,老伴罗元跃想尽办法让她走出去活动,自己劝不动就会让小孙子去劝奶奶,“一般孙子的话她都会听的”——这一招屡试不爽。把孙子带在身边给他们乏味的治疗生活增添了一丝乐趣,但有时孙子的哭闹也给他们带来很多的烦恼。 潇湘晨报杨旭/摄




28.jpg
余强(化名)是嘉桐街上为数不多的男病友。半年前,他被确诊为鼻咽癌,来长沙一个月,治病已花了三四万积蓄。患病后吃什么东西都没味道,妻子做的蛋汤喝了一口就不想喝了。 潇湘晨报杨旭/摄




29.jpg
余强有个即将参加高考的儿子,为了不影响他的学习,一直瞒着他。由于医院里没有床位,只能租住在旅馆中。 潇湘晨报杨旭/摄




30.jpg
余强平时喜欢在这条街闲逛,一天几个来回。由于鼻咽癌已经影响了左边的眼睛和耳朵,他左半边脸常常胀痛不堪。在闲逛的时候,余强时常习惯性地用手捂着眼睛。 潇湘晨报杨旭/摄




31.jpg
既然是病人聚集的区域,小诊所和药店也不会少。68岁的袁世伟,来自湘潭,是建春肿瘤医院在嘉桐街设的免费咨询窗口的一名工作人员。平时的主要工作就是给活动在这条街上的癌症患者做免费咨询,“告诉患者治疗方法是化疗或放疗,鼓励他们完成这些治疗方案,若患者需要进行中医的治疗,给他们介绍我们医院的治疗方式和效果”,他身后墙上挂满了患者送的锦旗。袁世伟说来他这的大都是年老的患者或家属,年轻人不太相信,一般很少来,来了也是跟他抬扛,不是诚心来咨询的。 潇湘晨报杨旭/摄




32.jpg
嘉桐街的地面上,经常零散地飘落着介绍抗癌方法的传单。 潇湘晨报杨旭/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9 10: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3.jpg
一位顾客在灵芝店里仔细地挑选货品。 潇湘晨报杨旭/摄




34.jpg
夜幕降临,嘉桐街上的铺面和旅馆都渐次亮起了灯。 潇湘晨报杨旭/摄




35.jpg
结束一天的奔忙,旅馆里的患者或家属经常聚在一起搓麻将,调解一下乏味的生活。38岁的麻大姐来自吉首,经常在楼下看其他病友玩牌,但从来不自己玩,“她们打得太大了,没钱玩”。 潇湘晨报杨旭/摄




38.jpg
麻大姐有个18岁的儿子,虽然年纪轻轻但已在外面闯荡4年多了,初中没毕业就跟同乡的人出去打工,搞装修,每月能赚六七千左右。虽然工资算高但基本没存下钱,“去一次酒吧三四千就没了,花的很快”。这次听说妈妈得了癌症,就从安徽赶回来了,天天陪着妈妈。为了帮妈妈解闷,他在手机里下载了一些“斗地主”“军棋”之类的游戏,让妈妈玩着消磨时间。 潇湘晨报杨旭/摄




39.jpg
麻大姐和儿子一起在走廊做饭,儿子时不时帮她打下下手。儿子说这次回来没能在经济上给妈妈提供帮助,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只能在身边多陪陪她,给她一些安慰。 潇湘晨报杨旭/摄




40.jpg
夜色中,嘉桐街上灯火通明,不远处肿瘤医院的招牌分外显眼。再苦再难,生活还要继续下去。 潇湘晨报杨旭/摄




42.jpg
晚上8点多,热闹了一天的嘉桐街上行人寥寥,昏暗的灯光下,这条街看起来那么宁静。 潇湘晨报杨旭/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30 02: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8 03:18 PM , Processed in 0.0460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