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5|回复: 0

《大西洋》月刊:耻辱感推动中国近现代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29 06: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西洋》月刊:耻辱感推动中国近现代发展

2013-10-29 11:25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 耻辱感在过去很长的中国历史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一直到毛泽东主席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真正终结被称作“耻辱的世纪”。


参考消息网10月29日报道 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10月25日刊登题为《耻辱感是怎样推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的文章称,1840年6月,在与清政府就在中国领土上进行鸦片贸易的谈判破裂后,一支英国军队占领了广州城,并沿着海岸线北上,进入了中国中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在两年时间里,大不列颠彻底击败了中国,并且在随后签署的和约中迫使清政府作出了巨大让步:移交香港控制权,开放更多通商口岸,并给予在华英国公民治外法权——这一特权不久后也被美国和法国政府获得。

文章称,这些事件共同组成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战争的失败在中国开启了一段新的时期,被称作“耻辱的世纪”。一直到毛泽东主席1949年10月1日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延续了109年的“世纪”才真正终结。

文章指出,自那时起,“耻辱的世纪”就一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神话的核心组成部分。这一神话简单地说是这样的: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近几个世纪被拥有先进技术的西方超越,这一不平衡状态在鸦片战争失败后达到临界点。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以及世界任何国家——历史上最为动荡不安的一个世纪,充斥着连续不断的战争、割据和革命,一直到中国共产党在1945至1949年的内战中取得胜利,这一动荡的世纪才宣告结束。

文章称,对耻辱的描述并非中国人首创。夏伟(Orville Schell)与鲁乐汉(John Delury)在他们共同撰写的新书《富强》中写道,事实上,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之所以袭击北京的圆明园,就是为了羞辱中国人。地处首都西北角的圆明园拥有大量精美的建筑、湖泊和园林,并且是皇室的主要居所。在鸦片战争期间,它没有丝毫军事价值。但在中方绑架并谋杀了数十名英法联军士兵后,英军决定袭击圆明园以示报复。

夏伟与鲁乐汉写道:圆明园被毁“完全是为了报复”,英军司令额尔金如是说。额尔金说,这种报复行为不会让任何人流血,但却损害了皇帝的“自尊和感情”。的确,在外国远征军抵达北京前,年轻的咸丰皇帝已经与他的妃子(即后来闻名于世的慈禧太后)一同逃往了位于满洲的避难所。由于天子“北狩”,英法联军的士兵打算给清政府一个永世难忘的教训:即英国国王不允许英国人的权利被侵犯,即使在遥远的中国也不行。历史学家詹姆斯·埃维亚解释说:“作为一个故意的羞辱行为,烧毁圆明园对于其他有可能考虑挑战英国权力的人来说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文章指出,对这些拥有大量无价珍宝的建筑进行的有组织掠夺一直持续到1860年。当掠夺结束时,英国人意识到,他们已经赢得了对中国人的心理胜利。英国远征军沃斯利中校指出:“中国人最脆弱的是他们的自尊。圆明园被毁对于中国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是最重大的打击。”摧毁这座花园是“我们强大力量的最有力证明”,并且“能够让所有中国佬放弃对皇帝至高无上权力的信仰。”

文章称,在一个半世纪后,中国共产党仍然保留着圆明园的遗迹,以铭记英国人的掠夺。战争史中有着许多这样的例子,即一方为了在心理上击败对手,向一处没有战略意义的目标发动袭击。但夏伟与鲁乐汉对圆明园被毁的描述概括了耻辱感在过去两个世纪的中国历史中发挥了多么大的作用,以及毛泽东在永远结束这种耻辱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对他的看法。(编译/陈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12 11:00 PM , Processed in 0.02596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