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日报╱编译赖美君/综合外电】
2013.07.22 04:15 am
昔日运送珍贵香料、珠宝与丝绸的亚欧贸易要道丝路,在没落近六个世纪后,如今靠铁路东山再起,运送的是中国制的平板计算机与周边产品到伦敦与巴黎等欧洲大城市。
纽约时报报导,惠普(HP)在新丝路的复兴扮演先驱者的角色。随著横跨中亚的铁路快车班次增加、且时速提升至每小时50哩,惠普过去两年已经由这条从罗马帝国时代就享有盛名的贸易路线,运送大批平板与配件到欧洲商店。
经过夏季月份的实验后,惠普现在至少每周靠这条全长7,000哩(11,26万公里)的铁路运货一次,需求高峰时甚至达到每周三次。惠普计划在整体冬季都靠丝路铁路运输,并已采取特殊措施来保护货物因应零下40度的气温。
经济地理学的变化是新丝路兴起的主因。随著中国东部大城的劳工成本攀升,制造商竭力将产地西移至内陆以削减成本,从中国内陆到欧洲走新丝路将可节省大量时间。
惠普四年前率先将生产从上海西移,目前重庆代工厂雇有8 万名员工,每年制造2,000万台平板与150万台打印机。
不过,从内陆运货至港口的成本高昂且速度缓慢,高油价导致空运费用节节攀升,也促使全球货柜船业者大幅放慢航速。
虽然新丝路对中国到欧洲制造业的整体出货仍占一小部分,其它企业已开始效法惠普。
中国当局17日宣布,从制造业重镇河南省郑州市开往德国汉堡的郑欧国际铁路正式开通,由新疆省阿拉山口市出境,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抵达德国汉堡,总里程约10,214公里,用时16-18天,比货物从郑州经海运抵达欧洲的时间缩短约15天。今年预计开六个班次,计划明年增至50个班次,载运货物价值达10亿美元。
本月从中国出发的首班列车已装载150万美元的轮胎、鞋品与衣服等货物,回程将从德国运回电子产品、营建机器、汽车、车用零件与医疗设备等货物。
多家货运业者表示,惠普在电子业的若干对手已开始实验这条从中国出口的路径。也开始尝试新丝路运输的华硕董事长施崇棠表示,藉著将海运改为铁路运输,库存成本与前置时间都有明显改善。
快递业者DHL 6月20日宣布,从中国成都经哈萨克斯坦到波兰的铁路货运快递服务已每周出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