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9|回复: 0

[史地人物] 美国人建起的中国乡音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6 0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年20岁的Michael Wu是北京大学的一名学生,他从小在上海长大。当他想和海南的那些亲戚们交流时,他得拉上自己的妈妈来当翻译去解释谈话内容。

海南的亲戚们说着两种不同的当地方言。Michael Wu说:“他们说的那两种话,我真的都听不懂。让我(试着)跟他们交流,我实在是做不了。”

Phonemica
“乡音苑”网站首页截图
在中国,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地方方言差别如此之大,它们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语言──据统计,全中国可能有超过3,000种的语言变体。这也是标准普通话变成中国的学校、商界和政府通用语言的原因之一。但这种融合统一是有代价的:其中很多方言都快速消失了。

而现在,有两个美国人担起了这项艰巨的重任:赶在这数千种中国语言和方言消失之前,试着将它们全都录下来。

语言学家史蒂夫•汉森(Steve Hansen)和凯伦•帕克(Kellen Parker)正在招募志愿者,希望他们能深入到中国各地,记录下全国2,862个县、34个省区的语言和故事。去年建成的乡音苑(Phonemica)网站现在拥有约200名中国志愿者和会说中文的外国志愿者,他们都在等着录下自己的朋友、父母还有祖父母用方言讲的故事。

汉森说:“我们的想法是把所有的内容都录下来。能将这一想法付诸实践的唯一办法就是通过众包的方式来完成。我们想方设法让那些会回到故乡记录亲友说话的人都参与进来。”

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中国语言文学教授维克托•梅尔(Victor Mair)在邮件中说:“这种方式真的相当独特。目前还没有别的什么人为了中国的语言而尝试去做这些。”

但乡音苑所剩的时间不多了。学者们说,从现在起往后过不了几代人,全中国都将把标准普通话当成第一语言来说。普通话是以北京方言为基础的,在学校里统一教授,也是迁往城市的新移民和各省商务人士的通用语言。

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的中文教授理查德•范内斯•西蒙斯(Richard VanNess Simmons)说,过去20年间,中国的经济已开始起飞,“普通话已经成为能让你有所成就的一种语言,也成为父母希望子女去学习掌握的一门语言”。即便是那些说地方方言的父母也更喜欢自己的孩子在家说普通话。

他说:“这一切发生得如此之快,快得几乎无法将其记录下来。”

西蒙斯还称,中国政府也开始担负起记录各地方言的任务,但政府的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Chinese Language Resource Audio Database)还处在“调研”阶段。西蒙斯说:“据我所知,迄今为止还没有什么结果公布。”

音频集:用中国方言讲些小事
西蒙斯表示,此前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在90年代也做过一些工作,做出了一个包含了约20份方言记录的小系列,这些内容被人用录音带和书本的方式保存了下来。中科院后来又出版了这些资料的DVD版本,但需要用户安装一个老版本的Windows浏览器,所以“这些努力最终并未以特别实用的数字形式呈现出来”。

在云计算时代,存储几无上限意味着乡音苑可以记录下它想记录的所有方言,而无需担心技术会过时。乡音苑面临的更大挑战是难以招揽到足够多的志愿者来制作方言记录。

这个网站的原型是由弗吉尼亚州乔治梅森大学(George Mason University)创建的语言口音档案(Speech Accent Archive),该档案记录了几百名说英语的人用不同的口音──从布鲁克林人到德裔宾夕法尼亚州人所说的各式口音──朗读同一段英语文章的情形。但汉森和帕克认为,以“故事团”(StoryCorps)的方式将家族故事记录下来也很有意义。“故事团”是一个档案库,包涵了美国民众口口相传的45,000个故事。

迄今为止,乡音苑已收录了50个故事,话题从年轻人谈论他们最爱的中国明星到祖父辈们回忆文化大革命时期下乡劳作的往昔。来自台湾屏东县61岁的谢先生就用四县客家话讲述了一个故事。帕克说,母语为客家话的人口超过三千万,但说四县方言的人就少得多了,他们大部分都生活在台湾西北部。来自湖北房县50岁的宋宏成用房县方言讲了一个故事,房县话是中原官话的一个分支,目前有30万人在说着这种方言。

以非正式顾问的身份服务于乡音苑的西蒙斯说,到目前为止,这个项目还是太过依赖于年轻人──学生采访同学──没有获得年长一辈足够的支持和贡献。西蒙斯建议乡音苑尝试去收录那些年过30的人,最好是年过60的老人所说的话。毕竟,那些年轻些的人,就算他们说的是一门方言,也会时不时掺杂着一些标准普通话的词语,而他们爷爷奶奶讲的方言会更地道。

现年40岁的Leonardo Liu已录下了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几位同事讲述的故事。他说,这个项目让他不禁想象孔子的声音会是什么样子。“1,000年或2,000年以后,我们就全都变成了古人。如果这个网站能将我们的声音和口音一直保留下去的话,那就太棒了。”

Debra Brun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6 06:59 AM , Processed in 0.03750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