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7|回复: 1

用“大数据”算出的“纸牌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18 03: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用“大数据”算出的“纸牌屋”

日期:2013-05-17 作者:王磊
来源:文汇报



a640.jpg 图片说明:《纸牌屋》是用数据“算出”来的? 为了打破传统的美剧播放模式,Netfli x在网站上一口气播出了《纸牌屋》的第一季全13集,如此炒作加上凯文·史派西、大卫·芬奇的明星效应,再贴上一个大数据时髦的标签,不火都很难。 过去两年间,大约有11.7亿美元流向了119家数据库软件公司,用以研发新型数据工具。德国的大型数据公司,通过数据库软件的销售,年盈利近4亿欧元。但是,即便有《纸牌屋》这样成功的案例,大多数业界人士依旧认为,大数据还没法分析、挖掘直接变现的能力。



a641.jpg 图片说明:《毒林》(上图)是Netfli x继《纸牌屋》之后推出的又一部自制剧,完全没有了“大数据”的影子,转而以司空见惯的名导演、重口味作为新剧的叫卖重点。 对于目前的影视制作而言,导演、编剧、明星演员依旧是最可靠的市场要素。比如美国有线电视网络媒体公司HBO,就采取对导演强烈的个性“完全信任”的态度,以导演为中心,让导演去挑选制片、编剧、演员团队。“替观众做主”显示的是创业产业领域的一种市场策略:“我是引领时尚的艺术家”。而“大数据”让观众的潜意识做选择,等于给影视主创限定了框框。(资料图片)




a642.jpg 图片说明:图为国内某网络自制剧剧照。国内视频网站自制剧每部的投入成本在500至1000万之间,这与购买电视剧版权而言,价格相对较低,且能够几乎无限制地植入广告,所以视频网站对此乐此不疲,这就导致了视频网站出品的电视剧数量虽多,但却缺乏精品。 虽然国内视频网站积累的数据规模堪称“大数据”,但是真正对其精确分析,甚至由数据分析决定导演、演员,目前还很难做到。(资料图片)



用“大数据”算出的“纸牌屋”

  本报首席记者 王磊

  美剧《纸牌屋》正在撬动影视圈由明星名导决定收视率的基础。由于拍什么、谁来拍、谁来演,由数千万观众的收视统计决定,《纸牌屋》因此一夜成名,成为“大数据”时代,首部“算”出来的电视剧。专业数据随即也成为全球影视行业的热词,不少中国视频网站也开始行纷纷效仿《纸牌屋》模式,表示将以数据为依据,推出自制影视剧。

  不过,《纸牌屋》的出品方Netflix日前却回归明星名导说了算影视剧创作“传统”,和大牌制作人导演签约高调推出4部新剧,避而不谈“大数据”模式。有人认为“大数据”概念不过被借来做了一次品牌广告而已。

  ●“大数据”性价比高吗?有人测算《纸牌屋》的制片费用,需要Netflix新增100万一年期合约付费用户才能收回,相当于增加3%的用户。

  ●影视行业该信导演的灵感还是被数据牵着鼻子?大多数制作机构“完全信任”导演,让导演去挑选制片、编剧、演员团队。

  

“大数据”只是《纸牌屋》的广告词

  由于搭上了“大数据”这个热词,《纸牌屋》和Netfli x眼下是影视圈、财经界,甚至技术领域的大红人,《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经济学人》等颇有影响力的海外媒体,都将其视作“数据革命”的代表。不过,在《纸牌屋》利用“数据”一炮而红之后,Netfli x却在4部新剧的宣传中闭口不提大数据,而是回到了吆喝明星甚至重口味的“传统”。

  “警告:本剧有大量十分恶心的恐怖镜头和正面全裸的情色镜头,不适合在工作场合观看,也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定级为最高限制级……”这是Netflix在《纸牌屋》之后推出的新剧集《毒林》的“敬告观众”。

  《毒林》走的完全是重口味吸引人的路线。剧集故事开头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悬念凶杀:有人在古德弗利家族的旧钢厂附近发现一名年轻女孩的尸体。小镇上因此流言四起,17岁吉普赛少年皮特和古德弗利家族的继承人罗曼成了主要嫌疑人。两位年轻人决心联手调查真相,为自己洗清罪名。不过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会发现小镇上充斥着“超自然”的生物:皮特是一个狼人,古德弗利家族的女主人则是150岁、长生不老的女人……

  在《毒林》以“最高限制级”为卖点的同时,Netflix公布将和《黑客帝国》、《云图》的导演拉娜·沃卓斯基和安迪·沃卓斯基合作,开发新剧《Sense8》。目前,制作方对剧情的形容只有一句“扣人心弦的,发生在世界范围的,关于思维链接和灵魂猎杀的故事”……

  为什么Netflix忽然放弃了一战成名的“大数据”,转而以司空见惯的名导演、名角、重口味作为新剧的叫卖重点?

  “‘大数据’或许只是一种噱头。”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对于目前的影视制作而言,导演、编剧、明星演员依旧是最可靠的市场要素。比如美国有线电视网络媒体公司HBO,就采取对导演强烈的个性“完全信任”的态度,以导演为中心,去挑选制片、编剧、演员。同样,国内的视频网站,每每推出自制剧时,也都有自己的团队替观众做主选定导演、挑选剧本,其流程和普通的电视剧制作公司并没有不同。“Netflix发现20年前的英国老剧《纸牌屋》依旧是点播热门,而点播该剧的用户群,也几乎和网站上大卫·芬奇、凯文·史派西的粉丝圈重合,于是决定投资重拍,并由大卫·芬奇导演、凯文·史派西主演该剧。”一位电视剧制作人对记者说,“《纸牌屋》和大数据之间的关系,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是抹去‘大数据’,大卫·芬奇、凯文·史派西以及经典英剧改编,有这些理由的《纸牌屋》能不红吗?”

  还有业内人士为Netflix算了一笔账,认为1亿美元买下的《纸牌屋》总共2季26集,几乎就是一种“豪赌”。这1亿美元是用“大数据”算出《纸牌屋》的额外成本?对比艾美奖得主《广告狂人》、《斯巴达克斯》等美剧200万美元左右的制作费用,《纸牌屋》400万美元的单集平均成本大大超过了制作标准,有人测算,目前拥有3000万注册用户的Netflix,需要新增100万一年期合约付费用户才能收回《纸牌屋》的成本。

  

数据分析让投资方更了解观众?

  “与其说是投资方做的决定,不如说是3000万观众要求重拍《纸牌屋》。拥有大数据分析能力之后,投资方比观众更了解观众。”有美国剧评人认为,大数据将成为影视产业的生产力,被收视率埋葬的好剧不胜枚举。但是Netfli x如何利用大数据跑赢收视率却始终云里雾里,令大数据的性价比成为业界讨论的重点。

  《纸牌屋》是一部美国政治题材电视剧,剧本改编自1991年首播的英国广播公司BBC同名剧集,由视频网站Netflix投资1亿美元制作。敢于斥巨资老剧重拍,是因为Netflix在分析3000万用户影视消费“大数据”后,认为其中有利可图。

  知名电影人大卫·芬奇曾拿着《纸牌屋》的改编剧本,找过美国多家电视台,却没有一家敢掏钱,因为谁也说不准一部20年前的老剧是否还有市场。Netflix也有类似的担心,于是进行了“电视剧消费习惯数据库”分析。最终,Netflix发现老剧《纸牌屋》依旧是点播热门,而点播该剧的用户群,也几乎和网站上大卫·芬奇、凯文·史派西的粉丝圈重合,于是决定投资1亿美元重拍,并由大卫·芬奇导演、凯文·史派西主演该剧。

  相比传统收视率统计只抽取数千个样本户,“算”出《纸牌屋》的数据库却包含了3000万用户的收视选择、400万条评论、300万次主题搜索,是名副其实的“大数据”。这些数据源自Netflix数年来积累的数据资源。财经刊物《中国企业家》报道称,当一位用户通过浏览器登录Netflix账号,Netflix后台技术将用户位置数据、设备数据悄悄地记录下来。这些记忆代码还包括用户收看过程中所做的收藏、推荐到社交网络等动作。在Netflix看来,暂停、回放、快进、停止等动作都是一个行为,每天用户在Netflix上将产生高达3000多万个行为。

  Netflix是目前美国最大的在线视频点播商,主营业务类似我国的视频网站,拥有3000万活跃用户。在用大数据算出《纸牌屋》一战成名之前,它也经历过一段转型期。Netflix的主营业务曾是通过邮寄方式租赁DVD,不过拥有实体载体的内容行业,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衰败,转变盈利模式的Netflix逐渐开发了流媒体播放业务,为付费用户提供电视、计算机、智能手机的影像节目视频。相比以往的租赁业务,提供视频内容不仅需要更高昂的版权费用、技术开发、服务器投入等额外成本也相当可观,Netflix转型后即遭遇营收增速放缓、成本费用激增。有财经媒体称,Netflix不被投资人看好,去年第三季度,营收和收益虽超过预期,股价却依旧暴跌。

  有人分析,Netflix的数据库是个大宝藏,但是很难在一时间找到数据开发的工具。就像知道脚下有石油,却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开采提炼一样。早在《纸牌屋》之前,Netflix也曾使用数据分析,选择播出的影视剧。法国电影《不要告诉任何人》,在美国的票房只有600万美元,Netflix却利用数据分析发现,其中有文章可做。2011年时,Netflix播放《不要告诉任何人》,影片播放排名位居节目排名第四位。

  有财经评论分析称,无论是否真正运用了“大数据”,Netflix都赢了,不仅拥有了新增用户,还借机开拓了上游市场,找到了知名导演编剧,摆脱好莱坞版权的困扰,走上了自制剧之路。

  

用数据“算出”中国的电视剧,为时尚早

  有了《纸牌屋》的案例,不少拥有大量用户数据的公司,都宣称将采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根据用户喜好订制内容。对于视频网站、电子书、社交网站而言,应该用什么工具、从什么角度去开发已经积累的海量数据,目前依旧停留在理论和尝试阶段。业界表示,国内视频网站,数据分析、资金投入都还在门槛之外。

  海外媒体报道,亚马逊正在效仿Netflix制作《纸牌屋》的模式,同时运作10余个电视剧项目。不甘人后的还有微软、谷歌、苹果、英特尔和几家社交网站,它们都有计划通过大数据分析,制作影视剧或其他类似产品。有人分析,好莱坞的独家授权费用越来越高,版权成本上升导致视频网站的资本开支加大。与此同时,内容竞争日趋激烈,Netflix正在面临美国家庭电视广播网、亚马逊、Hulu、YouTube的竞争。

  不过,至今没有人知道《纸牌屋》的点击量,Netflix也守口如瓶没有透露究竟如何分析积累的数据,重点和变量是哪些。有海外评论人士“唱衰”大数据分析模式:大数据并不能准确知道用户按下暂停键时的确切原因,所以能“算”出哪些因素组合在一起能跑赢收视率,却不能“算”出为什么能跑赢收视率,而不清楚消费需求的分析方法并不靠谱,依旧是一场“赌博”。

  海外媒体披露,为了找到分析大数据的方法,Netflix没有少花功夫。首先,千万级别的用户对网站提供的影片给出1至5星的评级,几年下来相关数据的总量超过百亿条。要找准用户推荐新影视剧,识别观众品位需要一个“算法”。然而要将巨大的数据转化为生产力并非易事。长年以来,为了提高算法精准,Netflix一直举办大型比赛招贤纳士,以此拓宽数据挖掘处理能力。几年前,Netflix还以百万美元奖金征集算法,开放了部分数据库,向全球数学家和IT人士借力。虽然要求很简单,只需要让网站的推荐系统的能力上调10%,但是开放的数据竟然包括近50万个匿名用户、2万部电影、10亿次评分。“超级富矿”的体量已经大到很难咬下第一口。

  那么国内的视频网站是否能制作出中国的用数据算出来的电视剧?记者在采访搜狐、乐视等视频网站时发现,国内视频网站很早就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性,并且积累了大量数据。比如乐视网通过分析用户收看时间,搜狐则利用购买的大量正版海外影视剧积累用户评价数据,不过,业界人士也表示,虽然积累的数据规模堪称“大数据”,但是真正对其精确分析,甚至由数据分析决定导演、演员,目前国内的视频网站还很难做到。

  首先,视频网站的内容由资本的兴趣决定,但是国内的视频付费市场并不成熟,目前的主要盈利模式还是广告投放,很难完全以用户为中心决定影视剧的“配置”。业内人士认为,付费收视覆盖成本,多屏融合加速之后,视频服务才能突破网络计算机的范畴,成为“客厅文化”,才有可能实现由数据说了算的定制服务。其次,营销必须和内容相关联,根据观众喜好定制的节目,不但可以被定向推送给关联观众,而且可以根据观众群的定位“定制”广告。最关键的因素则是国内的数据分析习惯并没有形成,一方面“万恶的收视率”“收视率造假”等收视率统计风波不断,另一方面精确的数据分析始终未能纳入影视剧投资成本,往往一本糊涂账,更不用提“算出”一部剧。

  一位国内视频网站的负责人说,“你能算出凯文·史派西、大卫·芬奇是影视圈呼风唤雨的人物,但是你还得有个优秀的故事把他们装进去,不过,大数据却算不出一个故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5-19 12: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9 01:03 PM , Processed in 0.03144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