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1|回复: 2

[史地人物] 《看客》第239期:漫漫“三通”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7 0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3-4-27 01:29 PM 编辑

1.jpg
1993年4月27日,“汪辜会谈”举行,“三通”问题正式提上日程。20年过去,伴随着民间强烈合作意愿的,却是两岸官方的谨小慎微。劫机事件、台海危机、经济纠葛,都曾使“三通”进程步履维艰。编辑/闻烜 封面摄影/CFP/许海峰





2.jpg
两岸“三通”是指“通邮、通航、通商”。早在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时,周恩来就曾提到双方“通邮”,并留下了“传邮万里,国脉所系”的题词。1949年之后,连续的几次台海危机让“三通”迟迟难以提上议事日程。图为1954年,第一次台海危机,国民党派遣增援部队赶赴金门。Getty/Three Lions/Fernand Gigon





3.jpg
1958年8月23日,金门炮战爆发,史称第二次台海危机,双方海军舰艇和空军发生了多次战斗。但10月初开始,大陆宣布放弃封锁,采用“单打双停(逢单日炮击,双日不炮击)”的方针,逐渐减少攻势。图为1958年,战火中的国民党运输机。Getty/Time&Life/John Dominis





4.jpg
大陆方开始“单打双停”战术后,台湾方面也基本宣告成功守卫金门。图为1958年,国民党发动心理战,用气球带着传单等飘向大陆。 Getty/Time&Life/John Dominis





5.jpg
金门炮战是国共双方陆海空军迄今最后一次大规模较量,自此之后,双方的军事冲突仅维持在海上并逐渐减弱。图为1958年,国民党向大陆方向炮击。Getty/Time&Life/John Dominis





6.jpg
金门炮战一直维持到1979年,期间双方一直“默契”保持交战状态,以零星炮击和互发宣传弹替代了大规模炮击行动。图为1969年,国民党士兵放飞装满传单的气球。 Taiwan Getty/National





7.jpg
1979年1月1日,徐向前发表了《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的声明》,历时21年的金门炮击划上句号。整个80年代,两岸交往进入持续调整发展的阶段。图为1972年4月,金门高中的学生坐在一副巨大的中国浮雕地图前。AP/Horst Faas





8.jpg
1990年到1991年,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先后成立,两个组织为解决渔业纠纷、民事纠纷等经常进行接触,但因为接触层级较低,政治影响力很小。为改变这一局面,双方决定促成一次高层次负责人对话,即随后在新加坡举行的的“汪辜会谈“。图为1993年4月27日,”汪辜会谈“会场外,新加坡警方用警犬嗅查会谈场内外。中新社/贾国荣





9.jpg
在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斡旋下,定位为“民间性、事务性、经济性与功能性”的”汪辜会谈“在新加坡海皇大厦召开,由时任海协会会长的汪道涵与任海基会负责人的辜振甫主持。这次会谈是是两岸高层人士在长期隔断之后的首次正式接触,受到了世界性关注。图为1993年4月27日,台湾电视把卫星直播“汪辜会谈”的指挥现场开设在会谈场外的草坪上。中新社/贾国荣





10.jpg
会谈中,除了基本的经济合作意向外,“两岸三通”开始被提上议事日程。经过三天时间的密集协商,双方在4月29日上午签署了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等四项事务性协议。对“汪辜会谈”,江泽民也有较高评价,称“具有相当深刻的政治意义”。图为1993年4月27日,汪道涵(左)与辜振甫(右)在会谈期间握手互致友好。中新社/贾国荣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02: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但“汪辜会谈”也遭到了相当程度的抗议,时任民进党立法委员的施明德等人率领十多名民进党公职人员抗议,表达反对国共片面和谈的立场。图为1993年4月28日,台湾民进党人士在“汪辜会谈”场外以文化衫形式表示抗议。中新社/贾国荣





12.jpg
真正两岸关系缓解却并没有马上到来,反而在1995年前后陷入一个低谷。1995年6月,李登辉访问美国,此举引发大陆不满,第二次“汪辜会谈”所做的准备中断,两岸关系趋于紧张。图为1995年,一队军车在金门岛巡查。Getty/Gamma-Rapho/Alexis DUCLOS





13.jpg
1995年到1996年间,大陆方面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演习,美国紧急调动两个舰艇编队应对,第三次台海危机发生,台海一时间战云密布。图为1996年3月7日,北京军事博物馆外的广告牌前站着一名男子。AP/Greg Baker





14.jpg
军事演习并没有能够改变李登辉当选“总统”的结果,但双方的直接联系却因此变得不稳定,两岸遗留的各种问题悬而未决。图为1997年6月11日,台湾新竹县,一名保安正在看守大陆非法移民,总共有253名非法入境者持有在该中心等待遣返中国。AP/Eddie Shin





15.jpg
直到1998年10月,辜振甫带团访问北京,两岸才再次恢复协商对话的共识,第二次"汪辜会谈"也重启。图为1998年10月18日,北京,辜振甫接受陈云林的礼物:一幅“相逢一笑泯恩仇”书法作品。CFP/小燕





16.jpg
第二次“汪辜会谈”虽然艰难举行,但周边仍然充满着不稳定因素。图为1998年10月28日,台北国际机场停机坪上停着一架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飞机,官员称飞行员因为不满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劫持了飞机。AP/Eddie Shih





17.jpg
2000年,台湾民进党执政,两岸关系持续紧张,第三次“汪辜会谈”一直到2005年两人先后去世也始终未能实现。但随着两岸民间交往的增多,“三通”路逐渐打开。图为2000年4月11日,台湾海峡妈祖岛附近海域,一名大陆渔民和一名台湾渔民进行私下交易。尽管官方禁止,但此海域间渔民的私下交易并不见少。AP/Wally Santana





18.jpg
2001年6月8日上午11时30分,从台湾高雄直航厦门的“金门快轮”抵达厦门和平码头,这是第一艘从台湾本岛直航大陆的台湾客轮。CFP/谢明飞





19.jpg
除了“小三通”(金门和马祖与福建沿海实现客运直航)外,2000年,台湾海峡的海底光缆铺设,两岸直达通信路由建成;2003年春节期间,两岸达成包机直航协议,两岸直航仅象征性通过香港。图为2004年6月22日,一名游客在厦门通过望远镜观看对岸的金门岛,他身后的标语上写着“一国两制统一中国”。Getty/MCT/Miranda Mimi Kuo





20.jpg
“小三通”开放过后,厦门、金门地区的旅游业也得到了高速发展,不少人会特意来看一些“历史遗迹”。图为2004年3月28日,金门岛附近,一艘旅游船在厦门-金门附近海域行驶。AP/Ng Han Guan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0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0a.jpg
2005年1月29日,中国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中国国际航空的空客330下,一群舞狮队进行传统表演。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陆与台湾之间的直航已经开始。Getty/Adrian Bradshaw-pool





21.jpg
2005年1月29日,台湾桃园国际机场,一个大陆广东出发的航班直接到达台湾,这是大陆航班第一次直飞台湾。AP/Wally Santana





22.jpg
2008年7月4日,两岸实现周末包机,飞机需要绕经香港飞航情报区,但实质上仅为象征性经过,而无需完全飞入,更无需停靠香港。图为2008年7月4日,台北,一群大陆游客在观看祭奠孙中山的纪念仪式。AP/Chiang Ying-ying





23.jpg
2008年12月15日,两岸实现直接通航和常态包机;两岸实现海上货运直航;两岸实现直接通邮,各封包局可直接交换邮件,而无需经过第三地。图为2011年6月28日,台北101大厦,来自厦门的游客在89楼向下拍摄风景。REUTERS/Nicky Loh





24.jpg
两岸“三通”基本实现,如今更多人将目光放在了旅游、留学、医疗等方向。相对于两岸官方的谨慎,两岸民众用实际行动诉说并推动了“三通”进程。图为2011年8月22日,一个女孩在金门岛的石滩上,这里是台湾和大陆距离最近的地方,最近的地方仅1.5公里。Getty/LightRocket/Alberto Buzzola





25.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3 03:14 PM , Processed in 0.08287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