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9|回复: 0

[史地人物] 《看客》第236期:非洲淘金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8 06: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他们既非传教士,亦非慈善工作者,而是一群嗅到了金钱味道的“淘金客”。2007年起,摄影师Paolo花费数年时间,探访12个非洲国家和中国,记录下了这些改变非洲面貌的中国面孔。编辑/闻烜 摄影/Institute/Paolo Woods





2.jpg
王鑫(音)是赞比亚谦比希铜矿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负责人之一。他与两名赞比亚代表前来调查这个巨型项目,其中包括他们身后正在建设的耗资3亿美元的铜冶炼厂。但因当地工人罢工抗议每月工资不足200美元,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一度放缓。





3.jpg
罗辛庚(音,右)是中国国有巨头中国有色金属矿业公司子公司NFC非洲矿业公司的负责人。NFC公司拥有赞比亚谦比希铜矿的一部分,雇佣了2000名赞比亚员工和500名中国员工。





4.jpg
在赞比亚谦比希的中国有色金属矿业公司的办公室外,巨大的海报把象征中国的长城和象征赞比亚的维多利亚瀑布拼接在一起。





5.jpg
刚果主要的商业和石油城市黑角港的海滩上,杰西卡·叶的家庭。2000年4月,抵达布拉柴维尔身无分文,但7年后,家族的80名成员加入了她。她在各个领域都很活跃:餐厅、夜总会、商店零售、水泥进口等……她的丈夫张克谦(音)曾是中国新华社驻布拉柴维尔的记者。中间的小姑娘是他们的女儿,名叫棒棒(音)。






6.jpg
张克谦在黑角港的家中,这里曾经是德国领事馆官邸。张克谦辞职后创办了一家名为Sicofor的木材公司。该公司在刚果有800多公顷的特许伐木权。





7.jpg
李先生(Chua Booan Lee,右)在他管理的Sicofor木材公司。公司将木材处理成薄片,然后制成胶合板出口中国、美国和欧洲。刚果法律规定,木材公司80%的木材必须在刚果国内加工处理,但没人尊重这条法律。将木材运至中国加工利润要大的多。





8.jpg
一名中信-中铁建筑公司的中国工人在修理阿尔及利亚一条高速公路旁的管道。中铁集团中标建设这条长528公里的高速公路,建设速度预计花费40个月。这条公路建设是阿尔及利亚最大的工程,于2012年4月通车,74881名工人参与了建设,其中包括近万名中国工人。





9.jpg
中信-中铁国际财团驻地,一名中国工作人员挥手阻止持有阿尔及利亚授权的摄影师在中国宿舍区拍照。工作人员认为这个驻地和大使馆一样,是中国的领土。





10.jpg
中信-中铁国际财团的工人正在阿尔及利亚的住所吃午饭,当天他们的午饭是鱼肉和羊肉。中国工人会把吃剩的饭喂猫狗。阿尔及利亚媒体指责个别中国人会吃这些猫狗,这在穆斯林看来无法接受。





11.jpg
伍德(Wood)与保镖在雪佛龙石油公司总部附近的施工现场勘查,伍德1948年生于上海,上世纪70年代末抵达尼日利亚开始建立他的工业王国。如今他的王国包含15家工厂,1600多名工人;并兼营建筑公司、旅馆和饭店。他是总统的正式顾问,获得了非洲酋长的称号,被授权可以使用警车。他甚至可以调用警察作为自己私人保镖。





12.jpg
伍德的妻子(中)所经营的金桥饭店有五层高,可容纳1500个客人。议员安东尼·索坦正在此宴请嘉宾,庆祝他的70岁生日。这位伍德夫人是伍德的大老婆,伍德还有一位更年轻的中国妻子,作为非洲酋长,他可享受多妻制。





13.jpg
尼日利亚拉格斯,联合钢铁厂的中国技术员和尼日利亚工人商讨工作。中国技术员穿着工作靴,而尼日利亚工人只穿着拖鞋。当地的底层劳工对他们的中国雇主并不满意。低廉的薪资和恶劣的工作环境并没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实质性的改善,文化习俗的差异也令他们对中国人相当排斥。





14.jpg
尼日利亚拉格斯,联合钢铁厂的中国技术员和尼日利亚工人商讨工作。中国技术员教授尼日利亚工人实际操作。在非洲基础建筑设施建设的竞标中,以中国公司的低价位,鲜有西方公司可以与之竞争。西方公司也找不到中国工人那样发疯似工作的员工。





15.jpg
阿尔及利亚郊区阿尔杰,中国中建总公司的技术人员对新住宅进行查验。这是阿尔及利亚首次建设15层高的住宅项目。面对阿尔及利亚的住房短缺,中国建筑总公司在该国建成了3万到5万5千栋公寓。





16.jpg
阿尔及利亚郊区阿尔杰,一名男子牵着骆驼走过街头,背景的楼盘即中建总公司的住宅项目。





17.jpg
王叶昌(音)是15年前到尼日利亚发展的电子工程师。他负责Nabisco饼干厂的生产线,每天生产70吨饼干,这只是尼日利亚全国饼干需求的1%。饼干厂于上世纪60年代由英国人建立,先后由印度人和尼日利亚人运营,但都以倒闭收场。2001年由中国人接手后,一周七天,全天24小时开工,分两个12小时班次,雇佣大量当地劳力,很快成为尼日利亚的盈利大企业。





18.jpg
在尼日利亚拉格斯的“张先生“餐馆,当地的中国企业家协会每个月都有一次聚餐。协会有200多个中国人,他们通常都很年轻,20多岁,但都很有钱,生意也很好。餐馆服务员所穿的中国制服也都从中国进口。





19.jpg
刚果共和国首都布拉柴维尔以北200公里英布鲁坝,中国国家机械装备总公司(CMEC)的中国工人与刚果同事在休息。该公司凭借其120兆瓦的电力生产能力,将使刚果全国电力生产量增加一倍。在当地,为示区分,CMEC要求中国工人戴着黄色安全帽,本地员工戴蓝色安全帽。当地员工一天的薪资是3美元。





20.jpg
刚果共和国布拉柴维尔,中国技术人员和刚果工人交谈。中国威海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WIETC)在当地兴建了40栋欧式风格别墅。公司最头疼的问题是中国工人与刚果工人之间的关系。刚果工人每天的工资是3.5美元,也没有合同,并且抱怨仅仅一些小错误就被殴打。





21.jpg
刚果房屋建筑和计划部长克劳德·尼斯楼视察巴贡贡的工地。尼斯楼本人也是一个建筑设计师。中国公司WIETC在此建造的别墅即由他设计。刚果政府没收了几百户人家的产权建设这些别墅。这些豪华的房屋将成为刚果中产阶级家庭的新家。





23.jpg
刚果布拉柴维尔,一名非洲妇女接受名为“中国美”的护理项目。这家店在当地非常成功,卖假发、做指甲、售卖中国传统药物、甚至春药,也提供中国按摩和纹身服务。这家店的美容产品是中国制造的,店主同时也是刚果总统恩格索妻子的美容师。





24.jpg
弗南·德·布拉扎高中是刚果首都最好的学校,但是其校舍急需修补。让·马兰加是中文教授,正在给学生们讲解期末考试的内容。马兰加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学习,除了当老师,他也为中国老板们在建筑工地上当翻译赚钱。





25.jpg
安哥拉,罗安达和洛比托之间,一名中国工人和在沿海公路修建间隙休息。中国国际基金(CIF)在安哥拉投资了不少项目,包括这条连接了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和洛比托的公路。





26.jpg
中国建筑公司江苏分公司在安哥拉的总部,值夜班的中国工人和他的女伴在休息。该公司负责人称,中国工人如果和当地妇女发生性关系被发现,将会被立即遣送回国。





2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3 11:59 AM , Processed in 0.04210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