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4|回复: 1

[史地人物] 《活着》No.266:穿起大褂说相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8 12: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6-23 07:35 PM 编辑

穿起大褂说相声

作者/刘筝 游思行 编辑/邹怡

2012年平安夜,星期一,天津,“津味相声旗舰店——西岸相声会馆”人民公园店内人声鼎沸,230人的茶座早在一个月前已经预定一空。在这里驻演的天广乐相声社团为五小时跨夜演出准备了8个改编或原创的新段子及相声剧“那些年,我们上过的学”首演。

圣诞节对于天津的相声市场来说,已成为一年中最火爆的档期之一,每名演员都卖力演出,争取在这一天完成一年中最华丽的表演。

“天广乐”是一支组建仅1年多的年轻团体,团员平均年龄25岁。2006年,中国第一个相声广播在天津人民广播电台诞生,2011年,相声广播发出“集结令”,要组建自己的相声团。大学生来了、相声票友来了、曲校的学生来了,再加上电台总监亲自出马挖掘的人才,仅仅两个多月时间,就招齐了人马,并计划于8月19日正式演出。

 

与相声有关的奇妙人生

平安夜当天,社团所有成员连同主持人都参与了演出,生怕首演的段子出啥问题,既兴奋又紧张。凌晨1点左右,演出圆满成功,看着观众心满意足、意犹未尽地离开,演员们一颗颗忐忑的心才终于放回肚里。演出前,演员王震怕自己养的蝈蝈在住处冻死,特地把它揣在怀里带来。

“如果天广乐招人的时间早半年或晚半年,我可能就不会在这里了,人生就是这么奇妙”。王震来自山西太原,生于1988年的他从小喜欢相声,高考时就想到曲艺之乡天津上大学。“我心想,不管什么专业,我一定要去产生了相声的天津去看看”,就这样,他走进了天津农学院水利工程系。

大学里,他参加了学校的浮生文艺社,与同学合说相声,“搞得还不错”,却根本没奢望过能以相声为职业。2011年暑假,上大三的他在相声广播里听到招聘相声演员的消息,就拉着搭档杜健去应聘了,面试后,他们是唯一留下来的在校大学生组合,做梦一样成为了相声演员。

如今,他租住在一间十几平米、每月900元的伙单里,“虽然没有暖气,但离单位近,环境比格子屋好多了”。在简单又整洁的小屋里,一张床、一张桌子、几个格子柜,喜欢的书、蝈蝈、电暖气和每天几小时来自南面温暖的阳光陪伴他度过这个28年来最冷的冬天。

“做相声演员有时挺孤单的,思维模式和常人不一样,走出这个圈子,生活中常常没什么朋友”,台下的王震有时很安静,微博中常常写出一段有感而发的诗词,述说着自己的故事。

“他总是有独到的见解”,同伴们这样评价他。王震最胖的时候230斤,现在减了6、70斤,以前的衣服都穿不了了,最近又配了隐形眼镜——“因为相声演员的表情很重要”,王震说:“我现在的目标是保持身材。当然,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能把相声当成一辈子的事业去做。”

 

出人意料的走红

“这(天广乐)只能说是个民兵团体,可总监要求我们干特种兵的活”,“天广乐”团长、27岁的康建翊说。这位身材微胖,淳朴敦厚的年轻人是天津大学精仪学院光电子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大学时就因相声说得好被收进相声社团,在一次集体拜师会上,被现在的相声广播总监于显光看中,“阴差阳错”地从一个“未来的科学家”成为了相声演员。

“当时领导对创新的要求很高,招进来的人在一个月内就进行了大更换,因为马上要面临‘十一’旺季,需要大量的新段子,还要编相声剧。就这样又从别的相声团挖来了几个有经验的演员。没想到,在那个‘十一’我们就离奇地火起来了。”

按照规律,一般新的相声团体都要经过少则半年的“热场”才能渐渐被观众接受,可“天广乐”仅用了一个多月。“现在想,可能就是因为我们的年轻,思维活跃,创新快,和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生活很近,像‘骑马舞’刚流行我们就用在相声剧里了,如果老先生们跳就是件挺难的事。就这样,来听过一次的观众几乎都留了下来。”

和天津其他相声团体老中青结合不同的是,“天广乐”里全部都是年轻人。89年出生的郝梦春2010年退伍后,找到了做生意的张斌说相声。几个月后,正赶上天广乐招人,他们就去了。郝梦春说,“当初就是觉得这个园子有发展,给演员上五险。这对于我们年轻人是一个保障啊!真没想到现在会火成这样”。

一举一动都让人想笑的郝梦春从小学快板,相声是自学成材,他和张斌两人靠着天赋的幽默感赢得了观众,成为社团中最受欢迎的组合之一。

“当相声演员其实特不容易,有时淌着没膝的雨水去演出,有的观众却是为避雨才进来听相声的。这时候,我们就会更卖力地说,争取让他们下次还来。”郝梦春说。

郝梦春和张斌最近的目标是拜相声泰斗马三立的孙子马六甲为师,“把马氏相声的精髓发扬光大”。在天津,“马氏相声”是津味相声的代名词,看似节奏慢,其实一直在坚守着相声的这块阵地,真正保留了相声的韵味和真谛,有着“无人不宗马”之说。

“马氏相声讲究铺平垫稳,三翻四抖,在相声技巧不流失的前提下,加进符合时代的新鲜元素,而不是像有些演员,为了迎合市场已经丧失了相声最基本的技巧和原则。”说起这些,郝梦春非常罕见的严肃起来。

 

灯光亮起,你是一个相声演员

“天广乐”的两位著名助演演员于丹和搭档裘英俊是相声界学历最高的一对搭档。裘英俊是南开大学金融系本科毕业生、现相声广播主持人,于丹则是南开大学政治学博士、现留校任教。

于丹2002年还是本科生的时候创办了南开国乐相声协会,当年也是他把极有相声天赋的新生裘英俊招致麾下,至此两人开创了一段黄金组合时代,逐渐成为天津相声青年中的佼佼者。

凤凰网曾在一篇对裘英俊的报道中,用“欣其俊秀,咀彼英华”来形容他的优越条件。北京一家知名社团曾邀他加入,但他更愿意在故乡天津这片土壤中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就。毕业那年,裘英俊面对银行和相声广播两份合约时选择了后者,“这是意料之外的理想生活”。

但他的搭档于丹却有着另一个情结。

对于丹来说,演出只是他的业余爱好,对于相声,他想过“舍弃”这个词。在他心里,真正无法割舍的其实是国乐相声协会。国乐对于他,是每个人都有的一份情感、一份关于青春最纯粹的记忆,“我想这个东西对于修复我们被现实撕碎的灵魂,还是很重要的……这里是家。”

从本科生到博士生再到教师,于丹从未离开过南开园,不管身份如何变化,他始终是国乐相声协会的策划、编剧、表演指导、演员、工作人员,尽管每次创作相声剧都像“一滴一滴耗尽自己的心血、油尽灯枯了”。

当12月14日晚国乐十年庆典3个半小时的原创相声剧《乐在南开深处》顺利落幕的时候,于丹背起背包满足地悄然离去,就像他说过的那样:“永远不要骄傲!给你快乐,我也快乐。看似简单,实则含义深刻。”

相声,从最初穷苦艺人撂地摆摊作为糊口的技艺,到登上千人的礼堂接受观众的掌声,经过了上百年的流传,能“逗人笑”却是相声演员始终如一、也是最简单的愿望。如今,年轻人正在成为相声界的主流声音,这些80、90后的演员们,脱下长衫,就和所有年轻人一样,喜欢玩,喜欢一切时尚的东西,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苦恼。

可当他们穿上大褂的瞬间,就成为了一名演员,无论他们是穷是富、健康或残缺、失恋抑或生病,都会因为舞台灯光的亮起,而肃然起敬。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2: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2012这一年,天津的相声市场火爆。这是天津天广乐相声团演员张斌(右)、郝梦春在西岸相声会馆演出的画面,两人表情丰富,幽默感十足。“天广乐”是一支组建仅1年多的年轻团体,团员平均年龄25岁。郝梦春说,相声团会火起来,完全在他的意料之外。(摄影/刘筝 游思行 编辑/邹怡)





2.jpg
2012年,19年未登舞台的马三立之孙马六甲重新穿起大褂,与67岁的父亲、相声大师马志明携手参加“老骥新驹——马氏相声新作品展演”,共同为传承”马氏相声”做着努力。为了这次演出,天津五位师出名门的相声名家及80后相声新秀都拿出新段子全力演出,帮这对父子圆梦。





3.jpg
这场“老骥新驹——马氏相声新作品展演”还请来了77岁的著名相声艺术家田立禾,他带着单口相声新段子来参加演出,后辈们纷纷请老先生签名留念。田立禾一直致力于相声教育以及传统相声的挖掘整理上演,如今年近八旬的他依然活跃在舞台上。





4.jpg
如今,越来越多年轻的面孔出现在相声舞台上,为相声表演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天,天广乐相声团原创相声剧《嘻游记》首演,临时化妆师往扮演唐僧的赵魁然头上贴胶布,以做出光头的效果。演出前演员们既兴奋又紧张,生怕出什么乱子。





5.jpg
《嘻游记》是天广乐相声团原创相声剧,演员们扮成西游记里的人物,常常一出场就引起满堂大笑。天广乐对创新的要求很高,也正是因为这些年轻人思维活跃,创新快,所以这个成立没多久的新团,很快就被观众们接受了。





6.jpg
天广乐的演员们几乎每一次演出都会加一些新鲜元素进去,受到热烈欢迎的相声剧《西天好声音》根据火爆一时的《中国好声音》创编而成,刚刚兴起的航母style“走你”就被用做了这一天的演出结束动作。





7.jpg
24岁的相声演员王震来自太原,他养着一只蝈蝈,是“伴儿”,也是乐趣,天气冷的时候,他会把蝈蝈揣在怀里带来。王震从小喜欢相声,还没毕业就被天广乐相声社团录取。虽然独自一人在天津生活有些艰苦,但他觉得,能做自己最喜欢的事已是一种幸福。





8.jpg
相声是一门需要琢磨的艺术,也是需要在台上随机应变的艺术,台上一分钟,台下练苦功。王震常常一个人在家中推敲段子中每句话的表达。王震说,“做相声演员有时挺孤单的,思维模式和常人不一样,走出这个圈子,生活中常常没什么朋友”。





9.jpg
虽然生活里寂寞,但在相声团内部,气氛却非常热闹。在西岸相声会馆天广乐相声团日常演出时,常常是台上就两个人说,后台却是一片欢乐。有对词的,有家属团陪演的,有时比台上还欢乐。





10.jpg
《嘻游记》首演的后台中,扮演孙悟空的郝梦春和扮演八戒的胡博在候场。胡博是90后,来自辽宁辽阳,在天津过着独居的日子。他是团里人见人爱的小胖子,扮演八戒“无需装扮太多”。在他的微博里,虽然签名是“希望我的梦某天会发光”。但内容却有不少是有关梦想和现实的迷茫,以及想家的内容。





11.jpg
扮演孙悟空的郝梦春和搭档张斌是社团中最受欢迎的组合之一,他们靠着天赋的幽默感赢得了观众。郝梦春说,“当相声演员其实特不容易,有时淌着没膝的雨水去演出,有的观众却是为避雨才进来听相声的。这时候,我们就会更卖力地说,争取让他们下次还来。”





12.jpg
张斌在排练新相声剧《那些年,我们上过的学》的间隙,舒展一下有些疲劳的身体。他和搭档郝梦春最近的目标是,拜相声泰斗马三立的孙子马六甲为师,“把马氏相声的精髓发扬光大”。因为“马氏相声”是津味相声的代名词,真正保留了相声的韵味和真谛。





13.jpg
天津相声青年中的佼佼者裘英俊是天津相声广播《包袱抖不完》的主持,他毕业于南开大学金融系。曾拒绝了德云社邀请的他,渴望在家乡天津开辟自己的一番天地。他说,“这是意料之外的理想生活”。





14.jpg
裘英俊和搭档于丹是相声界学历最高的一对搭档,裘英俊是南开大学金融系本科毕业生、现相声广播主持人,于丹则是南开大学政治学博士、现留校任教。他们的段子紧跟时事,很受观众欢迎。即使在2000人的大剧场演出,也能很轻易地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





15.jpg
像裘英俊这样热爱相声的,还有盲人相声社“闻笑轩”的成员们。这个由一群80后盲人青年创办的相声团,尽管观众很少,但只要有一个舞台,他们就感到无比快乐。7岁的穆德佳和母亲刘淑旭是这里的成员,小德佳天分很高,和母亲合作的《锵锵母女情》还入选了天津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16.jpg
如今,年轻人正在成为相声界的主流声音,在后台,年轻的演员朱明鑫和女朋友玩起了iPad。这些80、90后的演员们在台下和所有年轻人一样,追逐时尚,同时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苦恼。





17.jpg
与此同时,相声表演的观众年龄也在逐渐得年轻化。目前观众以中青年为主,他们既欣赏传统相声,又渴望听到新包袱,对演员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考验。但对于年轻的演员来说,只要能“逗人笑”,再苦也值得。当他们穿上大褂,站上舞台灯光的中央时,便入境为一名相声演员。





18.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2 02:06 AM , Processed in 0.05248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