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 Neil/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3款宝马M5
制 造汽车,任何一辆汽车,都是件充满了未知数的工作。看看汽车厂商年复一年发出的召回令就知道。这就是制造商耗费大量财力进行测试和认证的原因。越神勇的汽车越要经受极端的测试,因为你不能──你就是不能──在某个倒霉的赛道日由于A柱下端断裂或者后差速器过热而让顾客失望。
是的,不能让顾客失望。对于像宝马公司(BMW)的新M5这样的车──我喜欢称之为挪威海怪(the Kraken)──管理层不得不订购更多的防弹材料。
  Dan Neil/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图片:2013款宝马M5 我在查看这家巴伐利亚公司新出厂的这款560马力、时速190英里的超级轿车里的速度计时发出了一连串的感叹:呀!我的神呐!不会吧!与原厂改装车大战中的竞争对手一样──奔驰(Mercedes-Benz) E63 AMG S型、奥迪(Audi)RS6、凯迪拉克(Cadillac) CTS-V、捷豹(Jaguar) XFR-S──M5是一辆动人魂魄、让世界变得模糊的激情尤物,一辆为真正的汽车狂人(他们的自负可以让自己呼风唤雨)打造的高速汽车。
与上述其它车不同的是,这款M5──由宝马公司内部的M分公司对宝马5系汽车进行了彻底的改头换面,用双涡轮增压的V8发动机替代了之前的V10发动机──将澎湃的动力表现与迷惑人的异乎寻常的平静气质结合起来(这种机械上的深度静音显得近乎无趣),至少在警察把你拦在路边之前是这样。慕尼黑最近的超级跑车性能体验班为报班者(每年有来自全球的大约2,000人)提供了差不多一切:能让假发甩掉的弯道;让人开怀大笑的加速、惊心动魄的制动(15英寸的一体式辐射径向6活塞卡钳前刹车盘);一条难看的大帽带;连续数日使用的轮胎;五花大绑的整体装束;极端的激情。德国人就是这样践行男性中心主义的。
我只希望美国公路上的行车速度不像现在这样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在美国的道路上开着这样一辆车就会明白看守金刚(King Kong)的人是何种感觉了。
让我拿一些我们在《人车志》(Car and Driver)杂志工作的朋友提供的数据给你看吧:0-60英里时速加速时间为3.7秒;最初1/4英里加速时间为12秒;0-150英里加速时间为18.3秒。我敢肯定这辆售价90,000多美元、4,387磅重的五座行政级轿车在你附近的普通公路上飞驰时会比法拉利F430快上一圈。我虽然不是什么神学家,但如果做到了这一点,有人就得见上帝去了。
 Dan Neil/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3款宝马M5 基本售价:90,200美元 测试车价格:10万美元(估价) 动力系统:双涡轮增压、中冷直喷4.4升可变气门正时及有效排气技术V8发动机;7速双离合自动变速箱;后轮驱动,后差速器具有主动闭锁、扭矩定向传递功能。 功率/扭矩:6000转560马力/1,500-5,750转502磅英尺 车身长度/车重:193.3英寸/4,387磅(估值) 轴距:116.7英寸 0-60英里时速加速时间:3.7秒(带起步控制系统) EPA燃油经济性:14/20英里/加仑,城市/公路 行李箱容积:14立方英尺 问题显而易见,宝马公司也深知这一点,而且知道这种情况有好一段时间了:等到M分公司像对小提琴进行调校一样用全新的铝合金悬架连杆、弹簧和减震器对宝马5系车进行了加固,增加了相当于平板架的强化结构,配置高强度的差速器支架以及用最昂贵的不可得元素定制的前后副车架,装备扭矩超大的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噢,我的天哪,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都没有这样强的影响力……
等到他们做完这一切,然后反复测试,使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达到最大程度,此时他们就已经造出了一辆实质上惊艳无比却不适合在美国道路上驾驶的汽车,在美国,它无异于浴缸里的汽艇、镀金笼子里的猎鹰。
在美国境内,你根本无法将这辆车的潜能发挥到极致。你可以试试看,钻进这辆清道夫,一下刹车也不要碰。M5的自适应转向系统──与普通5系车一样是液压而非电动助力的──反应如蜜蜂翅膀般优异,坚实而精准。20英寸的前轮抓地力好,让你转向自如。有那么片刻时间让人觉得底盘就要翻滚过来。不过现在,M5画了个圆弧、肩一沉、然后停下来一动不动。加油后退,重心悄然转移到车辆后部。M5增强型的主动闭锁、扭矩定向传递的后差速器(主动M差速器)会出色地判断后轮之间的牵引力。
剩余变量中首先是设定所有多模式动力切换的部位(转向器、减震器和油门系统每一个都能为高效(Efficient)、运动(Sport)或运动+(Sport-Plus)模式提供算法数据)。然后电脑会向动力系统通报所需的扭矩数值、车轮空转和横摆角速度。现在,先生们,你想向侧面行驶多大角度?小角度就轻踩油门,大角度就多给点油。
此时此刻,你可能只用上了这辆车性能的十分之三。
你也许在想,那在赛道上驾驶这辆车会是何种情况呢?这就让我们说到了M5绝对的致命弱点上了:轮胎磨损。是的,宝马这款大型轿车也许跑一圈下来比3,300磅重的法拉利还快,但是车身重量(差一点就到4,400磅,比前款的M5重200磅)会让整套米其林(Michelin)轮胎很快磨损,更别说制动器了。
别扭之处在于,M5在赛道上开太重了,在街上开又太快了。
在这方面,但就这方面来说,前款的M5更好一些:配备了一台做工粗糙、左右晃荡的顺序变速箱(SMG)和一台5.0升500马力超高转速(每分钟达8,200转)的V10自然吸气发动机,前款M5给人相当华丽而又未脱俗的运动驾驶体验,你明白自己能够掌控。
奇怪的是,M5在车速提升、精益求精加以完善之后驾驶的震撼感却降低了。我想这是不可避免的。
让我们来看看硬件。引擎盖下面是宝马公司进行了调校的动力十足的双涡轮增压4.4升V8发动机,这款发动机要是再智能化一点,就会产生意识了:直喷;双重双涡旋增压器(每平方英尺增压21.8磅);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系统(宝马公司的Valvetronic技术,通过去掉节气门体的蝶形阀来加快进气);还有很多其它标准的改装器件,比如,加大的双壁导管、将空气冷却成水的超大尺寸的中冷器以及提升了的压缩比。
这台发动机具有强大的扭矩,从柴油机一样低声的1,500转提升到5,750转时,产生的扭力达502磅英尺。配合宝马公司加强版的7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这台发动机可以在4.3秒之内就将车速从每小时60英里迅速提升到每小时100英里;而提速那么轻松(见上文:扭矩及多重变速箱),如行云流水般顺畅,你可能根本就觉察不到。交管部门当然是会注意到的。
因此,不出意料的是,一辆为极端理想的德国高速公路制造、测试认证的汽车在美国有点无用武之地的感觉。此外,驾驶M5产生的费用,加上90,200美元的制造商建议零售价(MSRP),可绝对不是小数目。
Dan Ne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