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79|回复: 3

[好摄之徒] 2012年告别人世的摄影大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3 05: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环球网综合报道】你可能不会细读这篇报道,但是你会记住这些照片。

  在2012年的岁末,《LIFE》整理了在这一年离我们而去的32位摄影大师。那些通过他们的镜头记录下的影像,会永远被大家铭记在心。

  89岁去世的摄影师Dody Weston Thompson,她曾经作为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和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的助理工作多年,并和她的丈夫Brett Weston合作进行创作。接近50年的职业摄影生涯(从20世纪40年代到21世纪初),她与本世纪很多伟大艺术家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例如:Minor White, Imogen Cunningham, Georgia O’Keeffe等。而她也一直乐观生活,不断寻求艺术上的创新。

  另一位强大的女性是Eve Arnold,2012年一月在英格兰逝世,享年99岁。她是和卡帕在同一个时代的女摄影师,因为给玛丽莲·梦露和玛琳·黛德丽拍摄私影而在业界出名,她还给政界人士、文化名人(例如:美国黑人领袖马尔科姆·艾克斯、杰奎琳·肯尼迪、詹姆斯·卡格尼等)还有被剥夺了公民权的人群(例如流动打工者和性工作者等)拍摄照片。她1913年出生于费城(Philadelphia),1946年在纽约一家照片洗印工厂工作,并开始她的摄影生涯;1948年毕业于纽约The 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摄影专业。Arnold最初在1951年加入玛格南图片社,1957年成为正式成员,整个50年代都在美国工作,1962年后移居英国,并曾造访中国——1980年她的首个重要个人影展便以其在中国拍摄的作品为主题;同年,摄影画册《In China》获得国家图书奖,个人获得美国杂志摄影师协会终身成就奖。此后,Eve Arnold不断获得各种荣誉和奖项:1995年成为皇家摄影协会成员,并被纽约国际摄影中心推选为摄影大师(Master Photographer);1996年,《In Retrospect》获得Kraszna-Krausz Book Award;Eve Arnold还是美国国家摄影图书馆的顾问。

  Michael Rougier为《生活》杂志工作了24年,根据《生活》杂志的报道,他是唯一一名从没有走进过《生活》杂志办公室的被雇佣者,并拍摄了大量关于战争题材的照片。他在南极洲还有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山峰。今年1月,86岁的Michael Rougier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同月去世的还有《生活》杂志的另一位摄影师Lee Balterman(91岁),他用镜头记录了一个动荡的60年代(1968年芝加哥公约和底特律骚乱事件),用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去诠释美的定义。

  乐坛幕后摄影师肯•里根(Ken Regan)在11月份去世,没有人知道他确切的年龄,但对于约翰•列侬、乔治•哈里森、保罗•麦卡特尼和林格•斯塔一行四人横穿阿比大街(Abby Road)的经典画面,我们自然再熟悉不过了。这就是他的作品之一,肯•里根曾在《时代周刊》、《纽约时报》、《滚石》、《生活》等多家媒体供职。他将乐坛过去四十年里的珍贵影像编纂成册,取名为《零距离:肯•里根的摇滚影像》。基斯•理查兹(Keith Richards)为该书撰写了序言,米克•贾格尔和詹姆斯•泰勒(James Taylor)则分别写了引子和后记。该书中刊载了400多幅照片,通过抓人眼球的新闻摄影作品真实呈现了知名音乐人的百味人生。他还为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许多知名人士拍摄过照片,比如狄伦、滚石乐队、亨德里克斯、拳王阿里等。

  著名战地摄影师Horst Faas于2012年5月10日在德国慕尼黑去世,享年79岁。他为美联社工作了近半个世纪,为重新定义“战地摄影”应该是什么样的做出了贡献。他曾两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而就在今年二月,法国年轻战胜摄影记者奥奇利克(Rémi Ochlik)在报道叙利亚城市霍姆斯市的一次武装冲突中丧生,年仅28岁。他刚刚以一组在利比亚拍摄的照片获得2012世界新闻奖(第55届荷赛)一般新闻类一等奖。

  另一位战地摄影师马尔科姆•布朗(Malcolm Browne)由于帕金森病5月在美国去世,享年81岁。在他的职业拍摄生涯中也凭借1963年在越南胡志明市拍摄的“自焚的僧人”这一作品,赢得过“世界新闻摄影”大奖(荷赛)和普利策奖。

  除了战地摄影师,艺术领域的一些著名摄影师也在2012年相继去世,他们包括:美国新泽西州摄影师扬.格鲁佛(Jan Groover),崛起于上世纪80年代的杰出女摄影家之一,她的作品现在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纽约国际摄影中心、科克伦画廊等地展览。她拍摄的对象多为生活中不为人注意或很不起眼的东西。她认为生活周边的事物只要仔细观察,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她每天接触的厨房就有丰富的素材可拍,厨房中的菜刀、瓶罐或蔬果,从不同角度、位置去观察和改变它们的面貌,花样百出。

  自学成才的印度加尔各答摄影师Prabuddha Dasgupta的时尚作品已流传了30多年。

  加拿大摄影师Arnaud Maggs,在时尚界工作30多年,他的肖像作品为他在全世界都赢得了好评。

  马丁•弗兰克(Martine Franck),布列松的第二任妻子,也是布列松基金会的主席,因癌症于今年8月16日在巴黎逝世,享年74岁。作为马格南图片社少有的女性成员之一,她20世纪60年代早期就开始了自己的摄影生涯,并为马格南图片社效力了30多年,期间她协助《生活》杂志伟大的摄影师Eliot Elisofon和Gjon Mili的工作。马丁•弗兰克以其独特的气质和女性的敏感为马格南的哲学注入了人文主义的气息。她的黑白照片,不管是丰富多彩的孩子活动画面,街头的狂欢,具有激情的景观,还是令人惊讶的实验性作品,都得到了国际上的承认。这些作品出现在著名的《生活》、《时尚》以及《时代》等杂志上,同时还出版了不少专辑,并且在世界各地展出。马格南图片社主席Alex Majoli用简单但又感人的话语赞扬她:“失去了马丁•弗兰克,图片社就如同失去了一个参考的标杆,失去了一盏灯塔,失去了我们社一位最有影响力也是我们最爱的成员。”

  今年9月,Pedro Guerrero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去世,享年95岁。20世纪50年代中期,Guerrero从一所艺术学校辍学后,与Frank Lloyd Wright合作了50多年,开始了用照片记录建筑师的项目。

  法国出生的Michelle Vignes生于1926年,于10月5日去世,享年86岁。她一直从事她热衷的纪实摄影事业,所拍摄的照片无不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状及历史事件。她对美国黑豹党、美国印第安战争“伤膝河大屠杀”、越南战争抗议运动等事件的报道更是深入人心。同时,她的一生,还参与创立了国际纪实摄影基金会和Fotovision组织。她在50年代担任马格南图片社图片编辑,并用极大的热情倡导纪实摄影。她被认为是20世纪60至70年代重大社会运动的最重要的新闻记录者之一。

  Richard Gordon于10月逝世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享年67岁。他的作品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盖蒂博物馆、科克伦画廊及其他重要机构永久珍藏。

  智利马格南元老级街拍摄影大师塞尔吉奥•拉莱(Sergio Larrain),于今年2月7日早晨在智利家中去世,享年80岁。Larrain是一个喜欢使用竖幅构图并利用景深来表现各种街道画面的摄影师。1949 年,他在欧洲和中东的旅行中发现了摄影才能,并一直致力于街道的拍摄。他主要的拍摄地点集中在故乡智利和英国的伦敦街头,尤其是伦敦,他在当中投注了不少拍摄的热情,并出版了他人生中唯一一本摄影书籍《伦敦1958-59》。在照片中,我们不乏看到陡峭的楼梯、狭窄的街道、街道尽头的港口还有从中掠过的路人。不少翻阅过他的作品的人都会有一种回到童年生活的城市一般,每一个镜头都充满了回忆与即将发生的故事。由于他独特的视觉与理解,他于1959年受聘于马格南图片社,担任助手一职,并于1961年成为认证摄影师。但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他放弃了摄影,目的是为了成为一个隐士,去实现更高的精神追求。

  另一位拉丁美洲的摄影师,来自阿根廷的Horacio Coppola,在20世纪30年代早期用文件证明了自己是布宜诺斯艾利斯人。他于六月逝世,享年105岁。

  Walt Zeboski曾报道过四位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和加州其他政坛要员,还为美联社报道了美国前总统里根在1980年参加总统大选的经过。他逝世于11月12号,享年83岁。

  日本重要摄影大师、日裔美籍的石元泰博(Yasuhiro Ishimoto)今年2月6日下午在医院因中风去世。享年90岁。石元泰博是日本摄影史早期重要的摄影大师之一。石元泰博1921年6月14日出生在美国旧金山,三岁随父亲回到日本的高知县并在那里念完了高中。1939年石元泰博返回美国,并在两年后进入到了著名的芝加哥设计学院(即德国包豪斯芝加哥分校)跟随摄影大师Harry Callahan和Aaron Siskind学习摄影。并拍摄了著名的“芝加哥,芝加哥”系列。他第一次学习摄影是二战期间,在科罗拉多Amache俘虏收容所实习的时候。他是战后运动的重要人物(在所有艺术方面),并见证了东西方的情感融合以及偶尔的冲突。石元泰博一生获过很多大奖,包括两次“莫霍利·纳吉”大奖。

  就在今年2月14号,在情人节的当天,时尚摄影界的幽雅女王,Lillian Bassman,以94岁的高龄优雅地离开了我们。留给我们的,是她从事摄影70年来,那些梦幻般、静止如水却又带着怀旧与感伤;定格着优雅光影的作品。“如果这世界所有的黑白,都是Lillian Bassman式的黑白,我并不介意因此患上色盲。”在上世纪的40年代到60年代,Lillian Bassman一直活跃于时尚界的前沿,她的黑白时装摄影作品,以柔和的感性形象及浪漫主义的实验性风格,为当时时装界带来了新的精致优雅的审美感。当60年前人们依旧认为“女人,就应该站在镜头前任人拍摄”之时,她已经带着镜头英姿飒爽地站到镜头背后,为当时最有名的《时尚芭莎》杂志掌镜。Bassman完成的最后一项拍摄任务是2004年为德国版《Vogue服饰与美容》拍摄的照片。她的时尚摄影作品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首先被刊登在《时尚芭莎》杂志上,她一直致力于摄影工作到90岁,并使用现代数字技术修改自己的作品。

  旧金山湾区的摄影师Larry Keenan首先因标志性摄影作品在1965年12月被知晓,比如:“击败时代”的传说迈克尔·麦克卢尔(Michael McClure),艾伦·金斯堡和其他旧金山文化地标性书店“城市之光”等——当年他只有22岁,之后他致力于摄影事业长达40多年。他是一位有学问有修养的商业摄影师。曾经,当“反主流文化”(60和70年代美国青少年中盛行的一种思想)从20世纪60年代发展到21世纪的过程中,他从一个切入点持续拍摄将其记录下来。

  波兰职业摄影师威尔曼•布莱斯(Wilhelm Brasse),2012年10月23日在波兰去世,享年94岁。曾经是一名摄影师的他,在1940年到1945年之间,拍过几万张照片,但这些照片都不是为了个人兴趣或谋求生计所拍的,而只是为了活命。二战期间,他还曾经在奥许维茨的监狱里待过。他被纳粹党卫军强迫记录下狱中的每件事——从其他狱友的一举一动到可怕的药物试验。这些事情都由臭名昭著的集中营里的纳粹党医生管理。

  刚刚52岁的摄影师Paula Lerner,3月份因为癌症去世。她常常拍摄商业摄影作品,从而来挣钱维持自己热爱的的新闻拍摄任务。她的新闻摄影主要记录了阿富汗的妇女和儿童。

  南非摄影师Alf Kumalo在他50多年的职业摄影生涯中,一直坚持记录了种族隔离制度下的弊端和暴行。他在10月份82岁高龄时去世。

  摄影师Bettye Lane最先知名于她的记录20世纪70年代女性运动的照片和这些运动高调的领导人(例如:Steinem, Friedan, Abzug等)。她还报道那个时代中的其他人和事件,包括反战集会和现代环保运动等。Bettye Lane于九月逝世于曼哈顿,享年82岁。

  建筑摄影师Susan Carr于九月初逝世于芝加哥,享年49岁。她是美国媒体摄影师协会教育计划的领导者之一。

  Robert McElroy在今年2月22日去世于纽约白原。他为《新闻周刊》(Newsweek)工作了将近20年,摄影作品以“happenings”出名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

  美国前合众社(UPI)摄影师Stan Stearns,3月2日因肺癌病逝,享年76岁。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摄于1963年11月25日美国前总统肯尼迪葬礼上,三岁的小肯尼迪向父亲棺木敬礼的那个历史性瞬间。但是这张照片曾被美国另一个著名摄影师Joe O'Donnel盗用署名多年,直到Joe O'Donnel去世才被指认出来。

  34岁的纪实摄影师Juan Antonio Serrano(同时也是厄瓜多尔内政部长Jose Serrano的哥哥),在厄瓜多尔南部城市昆卡被杀害。有确凿证据表明,凶手不是因为他的摄影工作而杀害他。(实习编译张思琪)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05: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无题》(1979)Jan Groover, 1943 - 2012





2.jpg
  《影星理查德·波顿和伊丽莎白·泰勒在英国酒馆》(1963)Eve Arnold, 1912 - 2012





3.jpg
  《日本年轻人为“东京披头士”尖叫》(1964)Michael Rougier, 1926 - 2012





4.jpg
  《前印度总理 尼赫鲁》(50年代中期)Homai Vyarawalla, 1913 - 2012





5.jpg
  《芝加哥》(1959-1961)Yasuhiro Ishimoto, 1921 - 2012





6.jpg
  《西西里的小女孩》(1959)Sergio Larrain, 1931 - 2012





7.jpeg
  《丽莎·佛萨格弗斯》(1961)Lillian Bassman, 1917 - 2012





8.jpg
  《艺术家Lucas Samaras》(1960)Robert R. McElroy, 1928 - 2012





9.jpg
  《在坦克前祈祷的埃及人》(2012)Remi Ochlik, 1983 - 2012





10.jpg
  《小约翰肯尼迪向父亲棺木致敬》(1963)Stan Stearns, 1935 - 2012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05: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喀布尔冬天》(2005)Paula Lerner, 1960 - 2012






12.jpg
  《芝加哥示威者》(1968)Lee Balterman, 1920 - 2012





13.jpg
  《卡洛尔·金》(1971)Jim McCrary, 1939 - 2012





14.jpg
  《越南》(1965)Horst Faas, 1933 - 2012





15.jpg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商店》(1936)Horacio Coppola, 1906 - 2012





16.jpg
  《赫耳墨斯(希腊神话人物)》(2007)Prabuddha Dasgupta, 1956 - 2012





17.jpg
  《麦克·卢尔、鲍勃·迪伦和艾伦·金斯堡》(1965)Larry Keenan, 1944 - 2012





18.jpg
  《尼泊尔12岁小活佛》(1996)Martine Franck, 1938 - 2012





19.jpg
  《释广德》(1963)Malcolm Browne, 1931 - 2012





20.jpg
  《北京街头》(2010)Juan Antonio, 1976 - 2012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05: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静物》(2003)Susan Carr, 1963 - 2012





22.jpg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1947)Pedro Guerrero, 1917 - 2012





23.jpg
  《纽约妇女解放运动》(1970)Bettye Lane, 1930 - 2012





24.jpg
  《跳舞的夫妻》(1981)Michelle Vignes, 1926 - 2012





25.jpg
  《帕洛阿尔托(美国旧金山附近城市)》(1971)Richard Gordon, 1945 - 2012





26.jpg
  《黑色沙丘》(1952)Dody Weston Thompson, 1923 - 2012





27.jpg
  《温尼·曼德拉》(1963)Alf Kumalo, 1930 - 2012





28.jpg
  《囚犯证件照》Wilhelm Brasse, 1917 - 2012





29.jpg
  《Lynette Fromme(臭名昭著的'曼森家族'成员)》(1975)Walt Zeboski, 1929 - 2012





30.jpg
  《玛琳·黛德丽》(1948)Cornel Lucas, 1920 - 2012





31.jpg
  《约瑟夫·博伊斯(雕塑家)》(1980)Arnaud Maggs, 1926 - 2012





32.jpg
  《鲍勃·迪伦》(1975)Ken Regan, d. 2012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1 02:27 PM , Processed in 0.06570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