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
巴•高隆(Prabal Gurung)带着他美轮美奂的女装设计在纽约时装周上大出风头。可能很多人没有留意到,他在秀场启用了五位亚洲模特,比起他2月份的时装秀又增加了两位。


Associated Press / Catwalking/Getty Images
图片:纽约T台上的亚洲面孔
纽约时装周上有一大批的知名设计师在不断地让他们的T台变得多元化,以期迎合更广泛的受众,特别是针对那些有助于增长品牌销售业绩的亚洲和巴西的客户们。高隆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的秀场里另一个高光时刻,是由琼•斯莫斯(Joan Smalls)担任至关重要的开场秀模特。斯莫斯是一位有着黑人血统、棕色皮肤的波多黎各超模。
对于这个传统上就并不那么多样化的产业,一点小小的改变也会立刻突显出来。曾经对于设计师们来说,在秀场里启用超过两位亚洲模特就是非常罕见的事情。然而今年有好几位设计师,包括迈克高仕(Michael Kors)和华裔设计师吴季刚(Jason Wu)在内,都用到了三位甚至更多。总的说来,在10场主要品牌的时装秀里,一共出现了26位亚洲模特,比这些品牌在之前2月份的纽约时装周上所用的亚洲模特多出了八位。这个总数还包括那些走了好几场秀的超模。
高隆说,“多样化是很重要的。现如今,中国、亚洲其他一些国家还有巴西的购买力更强,你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作出反应。”
亚洲模特变得越来越不可忽视,尤其是在过去的一年。在模特网(Models.com)的排名中,目前有六位亚洲模特跻身排行榜前50。而在五年前,榜单里仅有两位模特来自亚洲。今年,中国模特刘雯成为第一个闯入前五的亚洲超模。
模特网主编斯蒂芬•莫斯科维奇(Stephan Moskovic)说,“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无疑是提升亚洲模特签约率的主要推手。中国超模们的异军突起已成为一个显而易见的强劲趋势。”模特网在综合考虑演出合同签约率、各类宣传活动、杂志封面、其它期刊覆盖率及走秀场数等因素之后,为行业提供了一份有影响力的模特排名榜单。
时装和美妆类品牌越来越多地雇用亚洲模特作为其品牌形象代言人。模特雎晓雯担任了迪奥(Dior)2012秋季广告大片的主角。这个月,资生堂(Shiseido)签下中国模特何穗作为其化妆品系列的全球代言人。雅诗兰黛(Estee Lauder)在2010年便发掘了中国模特刘雯担任其品牌形象大使,她是该品牌启用的首位亚洲籍模特代言人。
对于时装公司来说,模特的多元化有着良好的商业价值。由于各大时尚品牌在美国和欧洲市场的发展停滞,它们渴望扩大其它消费市场。依据贝恩咨询公司(Bain & Co)的数据,单单中国消费者(也包括在境外消费的中国游客),就在为全球超出20%的奢侈品销售买单。而亚洲消费者,包括日本、韩国和东南亚消费者在内,消费总量更是超过50%。如今全球奢侈品销量有30%集中在新兴市场。

Getty Images
马克•雅可布(Marc Jacobs)2013春夏时装秀中有三名亚洲模特登台,游天翼是其中之一。
伊万•巴特(Ivan Bart)是IMG模特经纪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该公司专门负责模特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他说,“归根到底,要想把顾客吸引到你的品牌来,你就必须有相应的面孔来回应消费者的需求。”
其他一些非白人模特也实现了职业生涯的跨越。比如波多黎各裔模特斯莫斯,这个月早些时候她成为模特网排名世界第一的超模──这是这一殊荣第二次被有色人种模特得到。她也在2010年成为雅诗兰黛的形象大使,也是该品牌第一位拉丁裔的模特代言人。
当然,仍然有相当多的纽约时装秀,第一拨走上T台的十来个模特儿全是白人。在前文提到的用了更多亚洲模特的10场主秀里,非洲裔和拉丁裔的模特数量就比2月份的时装周少。并且,仍然很少见由非白人模特担任开场秀或闭幕秀。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在吴季刚的发布会上,来自马提尼克岛(Martinique)的模特科拉•伊曼纽尔(Cora Emmanuel)就成为了整场秀的压轴模特。斯莫斯则为德里克•林(Derek Lam)的秀划上了圆满句号。
IMG的巴特承认这个行业还可以做得更好,他说“这方面做得越来越好了”。
詹姆斯•斯卡利(James Scully)是一名选角经纪人,在这届纽约时装周上为包括吴季刚、奥斯卡•德拉伦塔(Oscar de La Renta)在内的秀场工作。他认为亚洲模特的数量“每一季都在增加”。模特经纪公司通常会将模特们的个人档案(即数据包)发给选角经纪人和设计师们,斯卡利说他注意到“比起以前,越来越多亚洲模特的资料出现在数据包里。”

Getty Images
图为波多黎各超模琼•斯莫斯(Joan Smalls)在纽约时装周上为拉巴•高隆(Prabal Gurung)2013年春季时装系列走秀。这个月早些时候她被评为模特网排名世界第一的超模。
中国姑娘秦舒培开始她在美国的模特生涯快五年了。她说,“早先,只有很少几个,而现在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亚洲姑娘,她们不仅来自中国,有的也来自韩国和日本。”
为奥斯卡•德拉伦塔走秀的雎晓雯也同意这个观点。她说,“去年我还是个新来的亚洲模特,今年就已经是‘老人’了。”当然她并不是对此感到不满意,她说,“这是一件好事儿,因为这样我们就不孤独了。我们待在一起,一块儿吃晚餐,一块儿吃饺子。”
贝斯安•哈迪森(Bethann Hardison)是时尚界第一位备受瞩目的黑人模特,活跃在上世纪70年代,现在她是一名模特经纪人,也倡导模特应该多元化的主张。她说她很乐意看见亚洲模特们在T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她说,“之所以(亚洲模特)能活跃在T台上,是因为这些品牌需要中国市场,但我不管原因是什么,我只是乐见其成。”
时尚界总是变幻无常的,没人知道对亚洲脸孔的追捧能在这个圈子里持续多长时间。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呈现了疲软态势,这就意味着也许时尚界也得跟着“转型”,转而去开拓其他战场。
挑选一名模特需要多方面的考虑,包括设计师追求的感觉、模特的体型,甚至是她们的肤色等。很难确定地说哪一类人种更能满足这一系列条件。但对于高隆来说,他的一些选择就纯粹出于个人的喜好。
高隆说,“我并没有那么刻意,比如说,‘去找些亚洲模特来’。但对于本身就是少数族裔的我而言,不论出于个人还是专业的角度,我一直认为美女可以出现在任何一个人种里。”(高隆出生在新加坡,在尼泊尔长大。)他说,“我有一个六岁的侄女,要不了几年她就会开始关心我设计的这些东西了,所以我希望能有足够多不同类型的模特可以让她参照比较。美女就是美女。”
RAY A. SM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