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因其自身具有的一些内在特质,如跨越空间限制、互动沟通传播便捷、信息来源多样及相对传统媒体的综合性等(卡斯特,2003;赵鼎新,2006),吸引了许多研究社会运动学者的关注。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有相当多的文献探讨互联网与社会运动的关联。从内容上看,对西方社会的研究主要关注互联网在环境保护、女权主义、反全球化和跨国运动等新社会运动方面的运用(von de Donk et al., 2004; Garrett, 2006),而对国内的研究则散见于网络异议、网络民族主义、网络事件、网络救助(Yang, 2009)和业主在线抗争(黄荣贵、桂勇,2009)等主题上。就作用机制而言,则主要探讨了互联网在组织动员、改变机会结构和认知框架形塑等方面。在方法上则运用个案研究、问卷调查、内容分析和网络分析等方法(Garrett, 2006)。
在西方社会,传统的劳工运动因其自身拥有中心等级化的组织、强有力的领导力量和紧密的人际关系网络,而不被研究以互联网为介质的集体抗争的学者重视(von de Donk et al., 2004)。而在中国,代工厂工人作为信息中下阶层(邱林川,2008),其对于信息技术在动员社会运动方面的潜能也没有受到太多关注。但中国的新工人,从信息来源上看,缺乏类似于中产业主由异质性的人际关系网络和较高的文化程度带来的多种信息获取渠道;在组织资源方面,缺乏国外劳工抗争表达利益诉求、领导动员集体行动的成熟组织,相比之下国内的业主也被允许成立自己的业委会;就政治机会结构而言,也不如国内的一些新社会运动如环保运动那样被政府默许,而因关涉维稳大局、资方和地方政府利益而面临被镇压的危险;最后,在抗争规模上,往往因沟通联系纽带的缺乏也难以逾越单个企业层面形成更强有力的反抗浪潮。随着以手机互联网为主的低端信息传播技术与信息中下阶层的紧密结合(邱林川,2008),新工人集体抗争可倚赖资源的匮乏正好蕴含着这类技术被充分运用的可能。本研究将借助三厂的罢工材料来展示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与通讯技术在破除新工人抗争中面临的信息获取渠道、组织资源、对外沟通等方面困境时所蕴含的巨大潜力。
在西方的社会运动中,互联网在组织动员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作为正式组织的补充,方便运动动员时内部的沟通和协调(von de Donk et al., 2004)。但是,在缺乏正式组织的情况下,互联网就不仅仅是一种补充和辅助的工具了,互联网本身就要产生出一个去中心、非层级化的临时组织。本文尝试着将互联网对劳工集体抗争的组织动员机制归纳为:建立联系、商讨策略、分享经验以及即时动员。在上述的三个案例中,三个厂都主要通过QQ群来组织罢工,但A厂的运用最为成熟全面,因此这里仅以A厂为例展示互联网在组织动员中的可能作用。
参考文献:
蔡禾、李超海、冯建华,2009,《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争行为研究——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载《社会学研究》 第1期。
蔡禾,2010,《从“底线型”利益到“增长型”利益——农民工利益诉求的转变与劳资关系秩序》,载《开放时代》第9期。
陈峰,2011,《罢工潮与工人集体权利的建构》,载《二十一世纪》(香港)总第124卷。
黄荣贵、桂勇,2009,《互联网与业主集体抗争:一项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载《社会学研究》第5期。
黄荣贵,2010,《互联网与抗争行动:理论模型、中国经验及研究进展》,载《社会》第2期。
黄岩,2010,《脆弱的团结:对台兴厂连锁骚乱事件的分析》,载《社会》第2期。
具海根,2004,《韩国工人:阶级形成的文化与政治》,梁光严、张静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曼纽尔•卡斯特,2003,《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潘毅、陈敬慈,2008,《阶级话语的消逝》,载《开放时代》第5期。
潘毅、卢晖临等,2009,《农民工:未完成的无产阶级化》,载《开放时代》第6期。
潘毅、卢晖临、张慧鹏,2010,《阶级的形成:建筑工地上的劳动控制与建筑工人的集体抗争》,载《开放时代》第5期。
裴宜理,2001,《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刘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邱林川,2008,《信息社会:理论、现实、模式、反思》,载《传播社会学刊》第5期。
任焰、潘毅,2006,《跨国劳动过程的空间政治:全球化时代的宿舍劳动体制》,载《社会学研究》第4期。
任焰、潘毅,2006,《宿舍劳动体制:劳动控制与抗争的另类空间》,载《开放时代》第3期。
郭于华等,2011,《当代农民工的抗争与中国劳资关系转型》,载《二十一世纪》(香港)总第124卷。
佟新,2006,《延续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一起国有企业工人集体行动个案分析》,载《社会学研究》第1期。
赵鼎新,2006,《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郑松泰,2010,《“信息主导”背景下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和身份认同》,载《社会学研究》第2期。
Barboza, D. and Bradsher, K., 2010, “A Labor Movement Enabled by Technology,” The New York Times, June 17, 2010, http://www.nytimes.com/2010/06/17/business/ global/17strike.html.
Chan, Chris, 2009, “Strike and changing workplace relations in a Chinese Global Factory,” Industry Relations Journal 40.
Chan, Chris and Pun Ngai, 2009, “The Making of a New Working Class?A Study of Collective Ac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South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198.
Chen, Feng, 2004,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Workers’ Resistance in China,” Modern China, Vol. 29, No. 3.
Chen, Feng, 2006, “Privat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in Chinese Factories,” The China Quarterly 185.
Cheng, Chung-tai, 2008,“Floating Workers: The Socio-cultural Meaning of Contact Numbers to Migrant Workers in South China,”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grations, Diasporas, and ICTs in Udine, Italy(November).
Gallagher, Marry, 2011, “Changes in the World’s Workshop: The Demographic, Social, and Political Factors Behinds China’s Movement,” “中国劳动关系发展现状分析”国际研讨会,北京师范大学劳工问题研究中心。
Garrett, R. Kelly, 2006, “Protest in an Information Society: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Social Movements and New ICT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9.
Garrett, R. Kelly and Paul N.Edwards, 2007, “Revolutionary Secrets:Technology Role in the South African Anti Apartheid Movement,”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25.
IHLO, 2010, “A Political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Strike in Honda and the auto parts industry in China,” http://www.ihlo.org/LRC/W/000710.pdf.
Lee, Ching Kwan, 1995, “Engendering the Worlds of Labor: Women Workers, Labor Markets, and Production Politics in the South China Economic Miracl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0.
Lee, Ching Kwan, 2007, Against the Law: Labor Protests in China’s Rustbelt and Sunbelt,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Qiu, J. L., 2008, “Working-class ICTs, Migrants, and Empowerment in South China,”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8.
Qiu, J. L., 2010,“Mobile Phones, The Bottom of The Pyramid and Working-Class Information Society in China,”The Electronic Journal on Information System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44.
Scott, A. and J. Street, 2000, “From media politics to e-protes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3.
Silver, Beverly J., 2003, Forces of Labor: Workers’ Movements and Globalization since 187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rrow, Sidney, 1996 “States and Opportunities: The Political Structruing of Social Movements,” in McAdam, D., J. D. McCarthy, and M. N. Zald (eds.), 1996,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 political opportunities, mobilizing structures, and cultural framing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41-61.
van de Donk, W., B. D. Loader, P. G. Nixon and D. Rucht (eds.), 2004, Cyberprotest: new media, citizens, and social movements, New York: Routledge.
【注释】
① IHLO, 2010.
②《大连停工潮7万人参与波及73家企业,以工资涨34.5%告终》,凤凰网,http://finance.ifeng.com/news/special/cxcmzk/20100919/2636845.shtml。
③当然部分公司管理层未经谈判就答应了工人的要求,甚至有些工厂未等工人罢工就主动加薪。
④最高的工资加了800元,相当部分企业加薪幅度在400至600元之间,参见罗文胜:《寻找平衡点,维权与维稳并重》,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7月28日;IHLO, 2010。
⑤当然这种承诺并不可靠,有些工厂在罢工过程中及之后以各种理由辞退或为难罢工积极分子。
⑥南海本田工人今年通过工资协商加薪611元。黄应来:《南海本田工人加薪611元》,载《南方日报》2011年3月13日。
⑦截至2010年12月,中国网民已达4.57亿,其中手机网民已达3.03亿。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dtygg/dtgg/201101/P020110119328960192287.pdf。
⑧文中涉及到的城市、企业和人物名称均按学术规范,以化名代替。
⑨一级普工在罢工前底薪只有700多元,算上职能工资、加班费等再扣除各种保险费用,到手的也就只有约1200元,三年时间公司只对员工的工资做过几十元的微调,许多员工甚至要借钱度日。
⑩管理层在最初得到工人罢工的消息后表示蔑视,这也进一步激怒了罢工的工人。
11一级普工基本工资900元左右,算上加班加班费、住房补贴等再扣除各种保险费用,实际到手的只有1100多元。
12几乎所有接受访谈的工人都表示只要公司能在之前主动加100~200元,工人就不会罢工。而罢工前几天,几个罢工积极分子也通过管理层向公司表达过加薪的诉求。
13该车间工人所需培训时间长,难以替代。
14公司起初决定给工人加薪500元,但被持股35%的当地镇政府制止了。
15几位罢工积极分子随后没有答应厂方,但为家人安全计躲了起来,随后被公司开除。
16有很多是民族大义方面的谴责。三厂的工人在罢工中都不同程度地利用反日情绪和话语动员罢工。
17并不是所有的工人都加入QQ群,至少有一部分被访者表示自己没有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