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5|回复: 0

[百家杂谈] 尘世随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3 10: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紫灵


生命如一页页日历,数着整个的人生,睁眼的片刻就要撕掉昨天的过往,亲眼目睹日历变薄,青春的遗失,无法追忆的惆怅,心会顿觉空空荡荡,那是眷恋过去的血肉,惊慌着迷失的生命。

当我疲惫的躺下,被偷走的肉身只剩下空壳,只好靠着灵魂做思维的漫步时,曾经的记忆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万物伊始天地顿开时的两仪四象,从而生成的八卦,天地水火山泽雷风所演绎的宇宙社会和人生。“就像每一滴酒回不到最初的葡萄,我回不到年少,”我的宿命应在茧里,那里才是我灵魂安然的地方。

如今,我延着空旷的山间小径行走,踩着地衣,纳着山髓之凉,眶目里的苍天翠柏高高在上俯视着众生。在山林掩映中,在空旷溪流的回音里仰望苍穹,我有着跪地膜拜的冲动,曾经被夸父追太阳的故事所触动,为其疯狂逐阳渴死而惊恐。

如果宇宙能让我看到大自然的特殊现象,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那一定暗示有不变爱的永恒,那我一定会去求,成就上天赋予的荣光。而今,我只好让自己回到宿命的壳里留在属于自己的安静领地,静静地抽丝剥茧,捋顺偷回来的记忆,这也许是我唯一的美丽。

年少时爱做逐江泛舟的梦,向往“青箬笠,绿蓑蓑,斜阳细雨不须归的悠然”,也有着“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情窦初开的莲女野性的浪漫。想象着顺流而下,随婉延喘息的溪流出航,观赏诗句点湿的秀锦山峦,望山前的白鹭悠然的飞翔,身临渔歌唱晚的意境,举杯邀月,咀嚼品味《诗经》中的风、雅、颂的美妙,穿入时空,能从多维空间里感受李白杜甫的诗情。一路心潮畅涌,心舟荡漾驶入江南的水乡,入画于小桥流水人家的画意之中。我更向往着不期而遇的爱情,向往着不可理喻的那个弱水三千,只求一瓢饮于我的恋情。

当我入梦,我有进入山林中,以大自然为床榻,以月光为覆被,枕的是地衣,纳的是自然山风之清凉,梦中神游一次永不可及的天宫。当我梦醒时,眼前的帷幕是绿色中荡漾的纱帐,那一定是心旷神怡飘然若仙的美妙心境。

春天如绸,那带来的风一定如剪刀。而如今春风来了,将女绸裁剪,横竖成碎片,如灵魂的野鬼游动,以缝合不回完整美丽的嫁装。如今,面对大海的宽广我想哭,我的心胸做不到忘我,忘不掉所有的痛。行于风雨中,雨线如针,撑起的伞能否减缓千疮百孔的疼痛,沙石注入鞋中,在抖落的过程中能否忘掉尘世中的种种,重撑起的这把伞是否能再给我头上一片蔚蓝的天空,能否?

人在尘世间行走,行的是尘,足的是土,那溯廻的是马后烟,折越的是沟坎荆棘。人的灵魂就像一匹绸缎,在浮尘中梦游,在浮尘中飘落。而我一个行走在如隔世的女绸,如何包裹沉重,在浮萍中负载人生之行囊。

“青山几度变黄山,世事纷飞总不干,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这是日本人梦窗园大师的禅悟。人间沧沧桑田,一切变异无常,如果一个人真正能找到自我,就不会受外界的干扰,心就是一方净田,只有找到真正的本性,才能从尘世种种困惑中解脱出来,就会做到顺其自然的随遇而安。

“尘网依依三十春,昨非今是不须论,息交岂独忘知已,为爱吾庐夏木阴。”这是明朝莲池大师初入佛门学道时的心得,他是说在尘世中劳苦了三十年,就像在网里苟活为生,迷失了自己的本心,他觉悟到自己错了,他要做回自己,要把过去的一切全部放下,不仅要抛却至亲好友的牵挂,还要忘却原来的自己。禅悟中的人能做到,做为在尘世中浮尘的我能做到吗?

“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本无树和明境亦非台的境界我是有些懂的,可是无论如何也弄不清楚“本来无一物”,为什么还会有朝朝的礼佛之事?我真的无法做到“云水随缘”那样的“逍遥自在”!也许只缘身在尘世中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1 10:48 PM , Processed in 0.04836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