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3|回复: 0

中国空军进口某先进导弹 曾遇战机无法使用难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7 06: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随着中国引进苏-27和苏-30,一大批进口机载武器也进入了中国海空军。图为苏-30MKK配备的Kh-31空对面导弹。(中国军网图片)

日前,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七部委批准,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冯金富教授,被确定为2009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在冯金富艰难的科研攻关航迹上,有多少惊涛拍岸,我们摘取浪花几朵……

世纪之初,为适应现代战争需求,空军引进了某型增程型导弹,作为杀手锏武器。然而难题也出现了——当时的战机不具备使用该型导弹的能力,先进武器的性能无法充分发挥。

“我们一定要掌握核心技术,实现自主改造!”面对空军首批新战机挂载改型导弹适应性改造研制任务。冯金富主动请缨,决心啃下这个硬骨头。

该系统技术难度相当大,国内又没有科研基础。外方专家笑他自不量力,业内同行也为他捏了一把汗。

无数个日夜,他反复实验、分析,带着课题组连克多道核心技术难关……

看着战鹰与导弹实现了完美对接,整个科研团队激动得热泪盈眶。2005年1月,技术鉴定会上,专家们对此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

目前,他所在教研室承担了很多引进战机的悬挂装置修理任务。在许多重大演习保障任务中,他们保证了武器装备完好率100%,被誉为“悬挂装置的救护队”。

冯金富常说:“要有超前思维,还要舍得超前投入。”对于能够提升部队战斗力的项目,他就大胆尝试。

几年前,某型战机武器控制系统自动检测国产化项目,因为没有人做过,很多科研单位都没有把握。当时只有3家单位敢竞标,承诺只是“试试看”。

2.jpg
苏-30MKK配备的俄制R-27空空导弹(中国军网图片)

部队很着急:国产化如果行不通,就只能引进国外装备。

“我给你们立军令状!”冯教授满怀信心。不足一年,冯教授和他的团队就实现了该项目国产化,并获得了军科二等奖。

“获了奖并不代表着结束。”他敏锐地发觉到,某武器管理系统是伴随某新战机引进的,当时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要通过一个武器控制系统让战机成为‘武术全才’,让武器即插即用,提高战机的作战效能。”冯教授暗自下决心。

这是一个极具挑战的任务,涉及到管理学、系统学、机械、电子等10多个学科,技术难度可想而知。冯金富开始了在时间夹缝里的急行军。他带领课题组20余次到部队实地调查研究,整理了大量的第一手技术资料,记下了数万字的笔记。

经过不懈地努力,一套武器管理系统体系雏形建立起来,开创了悬挂物管理体系的新起点。同时,他还完成了国内第一本悬挂物管理系统的教材,为悬挂物管理体系掀开了全新的一页。

正是凭着超前眼光和对科技前沿的敏锐,他结合空军未来20—30年的发展方向搞研究,开展了未来更新型战机的课题项目先期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未来战争变幻莫测,海陆空天磁五维作战系统成为军事未来的发展方向。”冯金富正是基于这样的前瞻思维,瞄准科技前沿,模拟实战状况,紧扣军事变革的发展脉搏,开展科研攻关,破解技术难题。

目前,他发挥院校前沿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优势,已经牵头完成每年全国仅有4项的军口“863创新基金”的三期研究任务,并由此孵化成专项课题,填补了学院在该领域的空白。  (任培林 刘小红 刘文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25 04:42 PM , Processed in 0.0516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