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1|回复: 0

[转贴] 《中國通-李晶》【經濟復甦尚未穩固,退市時機尚未成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4 10: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2008年金融海嘯席卷全球以來,各大經濟體紛紛推出刺激方案,並相互協
調,動作十分一致,體現了有很強的協同性。時隔一年,隨著就業指標與增長指標逐步好轉,經
濟復甦勢頭日漸凸現。日前,澳大利亞及挪威先後上調利率,使經濟刺激措施「退出」成了投資
界關注的焦點。 
  我們認為,盡管中國經濟率先於其他經濟體觸底反彈,但目前談經濟刺激措施「退出」,還
言之過早,實體經濟的反彈後勁需要時間觀察。

             *全球範圍內的退市不會一蹴而就*

  最近幾個星期內,澳大利亞,挪威,印度及中國政府分別採取利率上調,提高準備金率或收
緊個人貸款政策,向市場發出收緊貨幣政策的信號。隨著經濟復甦步伐逐漸穩定,市場預期短期
內部分國家會退出寬鬆貨幣政策,影響資產價格的上揚趨勢。
  由於各國自身情況不同,目標不同,在治理金融危機時對本國的影響不同,因此在退出的時
間與方式選擇上,我們認為會存在明顯差別。
  如歐美國家,他們是本次金融危機的發源地,其救助手段主要針對金融機構,因此救助及刺
激方案的退出便可能根據拯救對象的現有情況的不同,分步驟、有針對撤出其支持性政策。
  對於像澳大利亞這樣受金融危機牽連較輕的國家,其政府的強力刺激措施及中國大量的大宗
商品進口已有效解除經濟危機。當地經濟復甦,投資品價格開始飆升,刺激措施如果持續過久,
有可能形成新的經濟泡沫,造成新一輪的危機。針對這樣的情況,採取類似加息的舉措是不錯的
一種選擇。目前著手退出寬鬆貨幣政策的國家,主要是在金融海嘯中受傷較輕或經濟復甦步伐較
快的國家。如澳大利亞,過去一年多,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僅一個季度為負,基本可以
說並未陷入嚴重衰退;後者如印度,政府預估,截至2010年3月的財政年度,印度經濟增長
幅度將達6﹒5%-6﹒75%。

              *中國今年內上調利息可能性非常低*

  對於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而言,雖然並未受到金融危機的直接衝擊,但在全球消費需求大
量縮減的背景下暴露了其經濟對出口的過度依賴,促使政府進行經濟刺激和結構性調整的政策安
排。我們認為,在私營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成為主要的增長動力之前,國家還是需要保持一定程
度上的經濟刺激措施,確保經濟增長的勢頭。
  從目前的情況看,全球主要央行的跟進加息還需要比較長的一段時間,當前各國主要擔憂的
仍是經濟復甦的可持續性,通脹壓力顯然也不迫切。關於寬鬆貨幣政策的退出時間,各國將根據
自身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應變。但這種退出不應是一蹴而就,而可以採取逐步微調的方式。
  雖然當前中國經濟表現好於年初預期,但不確定性仍然較多,因此在當前經濟企穩回升的基
礎還不穩固的前提下,貨幣政策仍要堅持適度寬鬆的取向,保持銀行體系有較為充足的流動性,
引導貨幣信貸合理增長。雖然市場有通脹跡象出現,但這在經濟復甦時期是一種普遍現象,與經
濟高速發展時期的通脹在本質上不同,風險也不能相提並論。因此中國今年內上調利息的可能性
非常低。
  政府也明確表態,目前談退出措施,還言之過早,因為中國內地的救市方案與美國及歐洲市
場不同,內地的救市資金並不像歐美那樣,花在金融體系之內去挽救受到大批有毒資產侵襲的銀
行體系,而是主要投放於基建以及加速行業整合的領域。內地目前難言「退出」的另一層原因是
,雖然房地產市場和股市已經先行出現反彈,但是實體經濟的反彈後勁如何尚需觀察。

                 *中國市場面臨機會*

  毫無疑問,全球金融危機衝擊了過去的金融市場秩序,也給各經濟體金融市場的此消彼長提
供了機會。目前中國是最大也是最為亮眼的新興市場經濟體,是全球發達國家所聚焦和期待的開
放發展中的重要金融資本市場。
  中國是金融危機一個潛在的受益者。金融危機衝擊較嚴重的地區,是金融市場最發達、信用
擴張工具運用最多的市場。與歐美市場相比,中國受到金融危機的衝擊要小得多。中國政府和企
業也充分利用這次機會加強外交合作,增加在受金融危機嚴重影響的國家和企業的援助與投資,
為中國市場的國際化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即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強大財力和良好發展前景的中國,預計能加快對外投資,
吸引更多外國直接投資和增加與其他國家合作的機會。

          *新興國家較快退出寬鬆貨幣,對資產市場短期負面*

  相對於「退市」,當初各國央行「入市」的初衷是為了提供流動性,提升信心及穩定市場。
應該說現在市場的流動性問題已經初步解決,那各國央行逐步回收流動性應該是一個大趨勢。經
濟復甦應該更多從「特殊時期」的流動性角度考慮,逐步向「一般時期」的企業盈利,就業率及
進出口等角度考慮。
  儘管多國貨幣政策依然寬鬆,未來12個月內,產能過剩和失業率的問題會使全球通脹率保
持溫和-市場普遍預期G10和亞洲國家2009及2010年的通脹率在0﹒5%-0﹒8%
和1﹒4%-2﹒6%之間。基於溫和的通脹預期,退市措施相信會是一個循序漸進過程。
  市場普遍認為,世界主要經濟體如美國,歐洲,日本已開始走出谷底,但因為海嘯前較高的
負債率,復甦過程也相對緩慢。我們估計新興國家會快於發達國家退出寬鬆的貨幣政策,屆時會
對資產市場有一定的短期負面影響。

               *明年一季度A股值得期待*

  從今年三月以來,投資市場信心漸漸恢復,各國的低利率政策促使信貸增長和較高的資產估
值。由於新興市場經濟復甦速度較快,資金流入量也相對比發達國家多,使股市和樓市價格大長
。貨幣政策收緊會對企業盈利前景有一定的影響,促使投資者從新調配資產。這過程有可能帶來
一輪短暫的價格調整,但我們相信從長期而言,新興國家較高的經濟增長前景會帶來比成熟市場
更好的長遠投資機會。
  近期來看,中國市場會受到海外經濟體不斷退出之聲的影響,股市可能出現震盪波動。但是
不斷改善的企業盈利基本面、逐漸明顯的宏觀經濟復甦信號、依然充裕的市場流動性和日益活躍
的民間投資奠定了此輪以維穩為基調的A股長期上漲趨勢。另外,可能影響中國短期市場走勢的
還包括近期創業板股票的集中上市。未來幾個月我們還是看多中國A股市場,我們認為在
2010年一季度A股值得期待。
《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兼中國證券和大宗商品主席 李晶Jing Ulric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2 12:25 PM , Processed in 0.04205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