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回复: 1

近80年来伤亡最严重火灾,香港为何还在用竹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27 08: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80年来伤亡最严重火灾,香港为何还在用竹棚?

来源:观察者网  曲乔乔
2025-11-27 17:47:42

z42.jpg 【文/观察者网 齐倩】香港大埔宏福苑大火致重大伤亡,震惊全国。

综合《大公报》、东网等港媒消息,11月26日下午2时51分发生火灾,下午6时22分升为五级。截至27日上午7时许,火势已减弱,部分高层仍有零星火星。

11月27日下午2时50分许,香港消防处发布最新数据,本次火灾已造成55人遇难(包括一名殉职消防员),72人受伤。另有逾200人失联。此外,香港警方已拘捕3名涉嫌“误杀”的男子,包括负责维修工程的公司负责人。

英国广播公司(BBC)称,从伤亡人数来看,此次大火是香港1948年以来最严重火灾。1948年的西环永安仓库大火导致176人遇难,69人受伤。

目前官方暂时未确认火灾起因。经香港警方初步调查,建筑物外墙有保护网、防水帆布、塑料布,疑未符合防火标准,同时不排除窗外的易燃发泡胶是火情迅速蔓延的原因。此外,不少当地居民在社交媒体上反映,过去曾见过棚架(也称“脚手架”)上的工人吸烟。

与此同时,大埔宏福苑大楼外墙搭建的竹棚及棚架安全,引起社会舆论关注。

《大公报》指出,特区政府3月曾要求新建公共建筑项目中50%需使用金属棚架,但效果有限。在香港,当前竹棚占工程80%以上,金属棚架则占约20%。

竹棚是诱因?相关行业回应

公开资料显示,宏福苑共8座大厦,每座有31层高,共有1984户居民。该住宅区于1983年落成,火灾发生时正在进行外墙翻修,被竹制脚手架和绿色防护网覆盖。

多家港媒同时指出,现场片段显示,起火初期并没有火警声响起,火势沿棚架、棚网蔓延速度非常快。这令舆论指向宏福苑外墙搭建的维修竹棚,网民纷纷质疑竹棚架是否具备应有的阻燃性。

z39.jpg

港媒


香港资深电机及屋宇装备工程师何永业分析指出:“因为起火的是外墙的竹棚,竹棚能烧着,火苗灰烬有大有小,有些可能手掌大、可能带有火苗。当有风吹过灰烬,四处飘扬,飘去另一座大厦,外墙竹棚及围网有机会燃烧旁边的楼宇。”

还有港媒注意到,尽管起火原因仍未确定,但已有许多外媒关注竹棚易燃问题。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起火大厦外架设竹制棚架。此种竹棚在香港广泛用于建筑施工和维修,与许多其他大城市使用的金属架不同,竹子易燃。

英国广播公司(BBC)也谈到,竹棚是钢制棚架的替代品,因其轻巧、搭建快速且坚固。

“竹子在香港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不仅用于建造新建筑,每年还被用于旧建筑的翻新,”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指出,近年来,竹棚技术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正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竹子虽以其柔韧性著称,但也易燃,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腐烂。

面对质疑,香港行业协会纷纷出面回应,否认竹棚存在易燃问题。

香港建造业总工会理事长周思杰26日表示,金属棚架的确较难起火,但竹棚亦非容易燃烧,不论金属棚架或竹棚,若管理欠佳,在棚架上有太多杂物或易燃物,都可能引致棚网起火。

港九搭棚同敬工会理事长何炳德则质疑工程负责人没有使用阻燃网。他说:“一张维修棚的阻燃网是90港元一张,普通网只是50多港元……如果查到没用阻燃网可以检控,就不会有人铤而走险了。这是侥幸心态,就是因为没有人来查。”

z40.jpg

火灾现场


类似事故并非首次

相关行业协会的回应,并未平息香港市民和媒体的质疑声音。

有港媒指出,随着香港大楼老化,越来越多大厦需要大维修,然而工程防火马马虎虎,为市民带来火警隐患。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香港并非首次发生类似火情。

2012年,香港东区鲗鱼涌一幢维修中的旧楼,因大厦外围棚架及围网着火,演变成四级大火。

去年2月,香港启德医院一处地盘发生致命工业意外,竹棚架突然倒塌,导致2死3伤。同年10月,香港劳工处修订的《竹棚架工作安全守则》(《工作守则》)正式生效。

上月18日,中环华懋大厦也发生了三级火灾,同样涉及外墙搭棚工程,造成至少4人受伤送院。当地屋宇署当时通报称,要求立即检视建筑物外墙工程,所使用的保护网、保护幕及防水油布等材料的阻燃性能。

港媒称,有关棚架、棚网易燃容易引发“火烧连环船”之灾,早在10多年前已引起关注,然而香港一直没有法例,规定棚架、棚网必须符合防火要求。港府以作业守则及指引,仅提出“建议”,但这种依靠业界自律自重的做法,难以保障公众安全。

香港《大公报》则指出,目前,国际和内地许多城市均在建造工程中常采用金属棚架。特区政府早前推广应用金属棚架,3月曾要求新建公共建筑项目中50%需使用金属棚架,但效果有限。港府7月曾表示,根据今年招标的项目数量,目前只有一至两个项目会采用金属棚架。

CNN也注意到,港府的相关声明引起了行业人士和部分市民的强烈反对。有许多市民指出,竹棚是一种需要保护的文化遗产。对此,一名英国工程公司奥雅纳的结构工程师表示,“我们需要找到克服这个问题的方法”,例如可以用环氧树脂或塑料溶液涂覆竹竿以防止侵蚀。

经观察者网查阅,2021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危及生产安全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淘汰目录(第一批)》的公告,为防范化解重大事故隐患,禁止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使用竹(木)脚手架。

另据《新闻晚报》消息,早在2007年,上海建筑业管理部门重申,由于毛竹脚手架引发的伤亡事故和火灾事故,所有工程禁用毛竹脚手架,部分项目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才可使用。

z41.jpg

住建部公告截图

港府早有号召,不过…

“为什么香港坚持使用竹制棚架?”26日晚,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的建筑专家埃桑·诺鲁齐内贾德在美媒《The Conversation》刊文,将此归纳为三个原因:速度、成本,以及传统。

首先,是速度。经验丰富的团队可以快速地“包裹”建筑物,因为立柱轻便,且可切割成不规则形状。这在起重机作业空间有限的狭窄街道上至关重要。

其次,在于成本。竹材的价格远低于金属,因此承包商可以降低报价。此外,竹材易于在当地采购,这使得日常维修和重新粉刷的费用能够控制在预算之内。

第三,传统与技艺。据悉,香港至今仍对竹棚工匠进行培训和认证,这项技艺仍然是香港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竹子可以再生,意味着对气候的总体影响较小。

文章同时称,干燥的竹子易燃,覆盖在脚手架上的棚网也容易燃烧,这就造成竹棚存在火灾风险。

其实,港府早就意识到这一风险隐患。据“文汇网”和“东网”,3月份,香港发展局向多部门发出内部通告,要求新批出的公共建筑工程最少一半采用金属棚架,以推动本港逐步减少用竹棚。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7 08: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5-11-27 08:31 AM 编辑

香港发展局表示,若因工地限制,例如工地环境狭窄而未能应用金属棚架,政府负责管理相关建造合约的部门会容许采用金属棚架以外的方案。局方强调,此次未要求楼宇外墙维修合约必须采用金属棚架,承建商可因应相关维修工程工地的需要,选择采用竹棚架或金属棚架。

港媒称,当前,竹棚占工程80%以上,金属棚架则占约20%。

当时,何炳德回应表示,希望港府不要一刀切推行,以免影响现时4000多名竹棚师傅的生计。

他说,香港本地约有1万人已考获金属搭棚资格,但由于市场未普遍使用金属棚,加上相关师傅的薪酬较低,实际上从事金属搭棚的师傅数目不算很多。他担忧,未来更多公务工程转用金属棚后,会导致输入更多相关工人来港工作,并质疑此举为输入外劳铺路。

何炳德还提到,使用金属棚架有不少局限,包括成本较贵、约为竹棚的两至三倍,要有较大储存空间,金属棚在夏天会烫手,旧楼设计亦难以应用到金属棚。

他指出,香港地理环境特殊,单幢楼地方狭窄,无法使用金属棚架;而竹棚更易修改尺寸,适合香港地方狭窄。“加上金属棚架较竹棚贵两至三倍,住户更难负担。”

z43.jpg

z44.jpg

香港建筑物外搭建的竹制脚手架 港媒

此外,今年1月,香港竹棚业持续发展关注组、香港建造业分包商联会、香港棚业商会、竹棚业香港联会、香港中小型棚业协进会、港九搭棚同敬工会多行业联合发文指出,竹棚搭建在中国是一项传统建筑技术,在香港已有百多年历史。

文章指出,事故最大原因是施工程序上安排不恰当,其次是棚架结构被人为破坏,这完全是地盘安全管理问题,绝非被标签的“竹棚架结构上不安全”。文章呼吁业界研究长远而全方位的发展蓝图,建立安全及健康的工作环境,减少工业意外的发生, 能够让竹棚搭建行业继续薪火相传。

文章还提到:“倘若大家一意孤行,决心扼杀业界发展,那就将打烂工友的饭碗,影响四千多名工友及家庭生活。”

“你自己不自律,官方就会出手”


11月26日,全国政协委员佘德聪发表署名文章称,大埔宏福苑严重火警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震惊全港。事故暴露出建筑工地棚架材料及施工管理的严重漏洞,外墙维修所用竹棚架易燃、防火物料不达标等问题,是火势迅速蔓延的重要原因,亟需全面检讨并推动改革。

他提出三点建议:全面淘汰竹棚架,改用钢管棚架;强制使用认证防火物料;严格规管动用明火作业。

佘德聪称,特区政府应以宏福苑惨剧为镜鉴,痛定思痛、果断决策,会同建筑业界及相关监管部门立即行动,将棚架施工现代化、安全化改革纳入紧急议程,以最坚决的态度、最务实的举措,全面根除竹棚架安全隐患,筑牢城市建设安全防线,切实保障市民与工人的生命安全。

不过,不少香港业内人士认为,竹棚并非此次惨剧的主因。

何炳德向媒体表示,承建商为求降低成本,铤而走险选用非阻燃棚网。

他还认为,宏福苑的维修工程风险评估不足,没有分期维修,“楼里面住满了人,不理解为何会允许连续性、一次性8座大厦同时搭棚、同时施工”。

被问到有声音要求港府加快取缔竹棚,香港注册专门行业承造商联会常务副会长苏汝恒则认为,其实一旦金属棚架出现意外,杀伤力更大;只要监管充足、安全作业,竹棚也会很安全。他慨叹,行业内不少承建商得过且过,老师傅安全意识不足,才会令竹棚被污名化。

“你自己不自律,肯定会令整个行业灭亡,逼到官方出手取缔。”苏汝恒如此表示。

11月26日,香港建造业议会发表公开声明,强烈呼吁承建商立即检视及确保所有为遮盖外墙而装设的保护网、保护幕、防水油布或塑胶帆布均具有符合认可标准的适当阻燃性能,以防止一旦火警发生时火势蔓延,影响工地及附近区域人士的安全。

声明还呼吁业界仔细检查工地,进行动态风险评估,并于工地采取适当的防火安全预防措施,包括禁止在工地吸烟、提供足够火警探测设备、委派防火专员进行巡查,以及定期进行消防演习等。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27 01:24 PM , Processed in 0.05878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