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回复: 0

[知识] 泉州获评世界美食之都,最着急的可能是山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9 10: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泉州获评世界美食之都,最着急的可能是山东

Screenshot 2025-11-19 at 9.36.29 PM.png
世界美食之都,就差山东了
👆这是2023年8月9日,我发布于食味艺文志的一篇文章。
文章里我说: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四川成都、广东顺德、江苏扬州和淮安、以及澳门特区这五座城市,既代表了中国在地饮食的最高水平,也为大家列出了一张寻味城市的心愿地图。

一个耐人寻味的现实是,中国四大菜系里的川菜有了成都作为代表,粤菜有了顺德和澳门作为代表,淮扬菜有了淮安和扬州作为代表。而曾经名声最大、排行最靠前的鲁菜,在世界美食之都的平台上,至今还是一片荒芜。

两年过去了,广东潮州和福建泉州,又分别于2024年和2025年加入世界美食之都俱乐部。

IMG_0222.PNG

很显然,世界美食之都的评选,并没有遵循中国“一碗水端平”的场面上的传统。不仅川鲁粤淮扬四大菜系里单单漏了鲁菜,现在连闽菜城市都入榜了,让鲁菜在看台上坐冷板凳。

大写的尴尬。

更尴尬的是,山东方面的豪言壮语一直没停过。

IMG_0223.PNG

🔺济南剑指世界美食之都檄文,又是文化又是菜品。

IMG_0224.JPG

🔺烟台创建世界美食之都研讨会,单看在座嘉宾的衣着与发型,就能想见讨论的内容了。

IMG_0225.PNG

🔺济南某部门对世界餐桌、鲁菜之都的高瞻远瞩。

IMG_0226.PNG

🔺山东本地报纸的谆谆嘱咐。

大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识抬举,没有看到山东领导们的殷殷期盼。今年又把荣誉很扫兴地给了泉州。

呵呵呵呵呵。

NO.1

查阅“鲁菜”的互联网百科词条,很容易发现一个逻辑上的漏洞:“鲁菜是唯一自发型菜系”。

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的四大菜系、八大菜系里,只有鲁菜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别的菜系均是在其他菜系的影响下发展而来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直接说,鲁菜是淮扬菜、粤菜、川菜的祖宗呢?

哪位鲁菜专家、鲁菜厨子敢这么说,恐怕立刻会被其他省份的同胞们喷成筛子。

拧巴的是,鲁菜从业者们又特别执着于这个历史悠久、文化源流的概念,百般妥协之下,才出现了“唯一自发型菜系”这个拗口的,欺负别人看不懂的,颇有自娱自乐色彩的“自我介绍”。

事实上,在传统的中华文明核心区里,齐鲁大地也确实曾是物产最丰富、烹饪艺术最发达的地方。相比气候干旱、冬季高寒,且一直饱受黄淮泛滥之苦的中原腹地,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土地平旷肥沃的胶东半岛,既适合种植各色瓜果蔬菜、也能捕获丰富的海产品。

上古时代,在同一种面食变着花样吃三顿的中原百姓眼里,山东这样的地方,当然应当有繁荣的经济、昌明的文化和多元的饮食。这是齐桓公任用管仲,称霸中原的地理基础,也是后来鲁菜称雄中国的文化源头。

但是,“中国”这个概念,一直在进步。

随着魏晋六朝以来的南方大开发、宋元时代对西南地区的征服、以及岭南地区一直以来的对外贸易、移民,淮河、长江以南的中国南方广大地区逐渐被纳入“中国”的概念里,并以黑马的姿态,逐渐成为这个国家更发达的经济支柱。

而这些地方,也是后来诞生川菜、粤菜、淮扬菜的土地。

鲁菜确实是最早的能代表中国饮食水平的地区,但却不是后来包罗万象的中华味道的唯一源头。

广府菜里一道简单的酥皮,也许融汇了阿拉伯酥的烘焙技艺和法式酥点的起酥手法;潮汕牛肉火锅的沙茶蘸酱,来自南洋地区滋味丰沛的烧烤沙嗲;川菜脍炙人口的冷盘夫妻肺片里,加入了原产美洲的辣椒、原产地中海的茴香、原产爪哇的丁香、原产越南的八角;淮扬菜里的大煮干丝、文思豆腐,则来自明清之后,江浙文人们因为富庶的生活环境,对切配技巧精益求精的追求……

取法世界,而孕育于在地。你说鲁菜是这些菜系的祖宗?呵呵了。

很遗憾,直到今天,很大一部分鲁菜的从业者和拥趸,还没有意识到,时代变了。

NO.2

不合时宜和崇古尚尊,直接导致了鲁菜体系对如今这个时代的误判。

“世界美食之都”的评选标准很有趣,一共有六项,分别是:

在城市中心地区有高度发达的美食行业;

充满活力的美食社区中有数量众多的餐厅和厨师;

拥有在工业时代科技进步情况下依然留存的当地烹饪诀窍、方式和方法;

举办过美食节、烹饪比赛、相关奖项等活动;

尊重当地传统产品的生产氛围;

注重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仔细拆分,并没有一项标准与“好吃”有关。

事实上,好不好吃是每个人主观的认知,而一个城市的饮食业态够不够发达,餐饮从业人员数量和质量是否足够多,独特的烹饪方式是否足够丰富,本地百姓和政府对饮食是否足够重视,才是更有现实意义的标准。

这是“世界美食之都”比某珍珠、某其林等榜单,对大众旅行者们更具参考的价值所在:餐厅榜单更多指向的是评委们个人口味的偏好,或是商业操作下的既得利益者;而美食之都,则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整体饮食水平,和食物丰富程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味觉舒适区,在一个内蒙孩子眼里,琳琅满目的潮汕生腌海鲜一定没有一大碗羊汤、一张焙子好吃满足;在一个重庆娃儿眼里,精工细作的扬州狮子头、苏州三虾面,也不如一碗加了藤藤菜的小面更巴适。追求“妈妈的味道”应该回到老家,而出门旅行的目的,则是为了拓展自己的味觉宽度,尝试更多的可能性——世界美食之都的评选,很精准地切中了这一点。

简言之,餐厅榜单是给人们的味觉舒适区提供保护伞,而世界美食之都,则给予人们在一定范围内逛吃的自由和寻觅的乐趣。

但山东的鲁菜从业者们显然没有意识到这点。在众多关于烟台参评世界美食之都的政府文件和官方活动中,最多见的用词是“提升高端餐饮水平”“启动鲁菜文化场馆设计”“推动鲁菜非遗传承人评选”……

IMG_0227.PNG
IMG_0228.PNG

显然,这种政治运动式的“造神”,确实有可能在短期内创造出一批高级饭店、几位“传奇”大厨、甚至是鲁菜之旅网红打卡点。但对于社会餐饮的整体水平、街头小吃种类的丰富程度和独特程度,以及食材的质量,没有任何作用。

很遗憾,在迄今为止所有关于打造鲁菜世界美食之都的官方文件里,找不到任何关于食材溯源、种植养殖独特性、增加年轻餐饮从业者创造力和鼓励社会餐饮多元化的相关内容。

照此趋势发展下去,山东的某其林餐厅和某珍珠餐厅,这几年应该会新增不少,而世界美食之都的称号——我看悬。

IMG_0229.JPG

IMG_0230.JPG

🔺某其林、某珍珠双料上榜鲁菜餐厅,出品和烹饪大量借鉴了法餐、日餐和粤菜,甚至台州菜风格。

IMG_0231.JPG

🔺传统宫廷菜,无论排盘审美还是烹饪技法,都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

NO.3

不仅世界美食之都的评选举步维艰,更广泛意义上,鲁菜的没落,也与山东地区紧抓“中华主流文化”有莫大关系。

众所周知,元明清三代,随着少数民族与赤贫阶级轮番登上中国政治的最高舞台,唐宋以来士大夫与君王共治天下,民主制度萌芽的历史进程被打断。宋以前的“臣以为”变成了清朝的“奴才在”。

从更广泛意义上理解,这实际上是社会多元化被扼杀,越来越追求“唯一标准答案”的趋势。

相比天高皇帝远、商贸环境发达的川中、岭南和江南,山东在地理上更临近元明清三代的帝国中枢,经历的文化冲击更大、受落后观念的影响更深。

今天,有口皆碑的山东“官本位”,很多山东人挂在嘴边的“朝中有人好办事“,山东大学生对公务员考试的无比热情,都是这种“唯上命”价值观的具象呈现。

这种价值观也反映在吃喝上,很多高级鲁菜餐馆需要“托关系打招呼”才能吃到好味道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而面对普通游客,“好客山东”拿出的却是几十元一只的天价大虾和上百元一杯的扎啤。

哪怕是火爆一时的淄博,“进淄赶烤”的游客们也心知肚明,被廉价食材和工业制造的小饼加持之下的“烧烤之都”,更大程度上只是关于性价比的无奈选择——在预算充裕、假期充足的前提下,谁不知道广东的粤菜更精美、新疆的烧烤更奔放。

淄博烧烤越火,越是从侧面证明了山东味道的贫瘠。

也可以问问那些鲁菜“大师”们,淄博烧烤在鲁菜里的地位,看对方会不会露出轻蔑的嗤笑和白眼。

看不上市井平民的内容,也做不好与时俱进的精致料理,沉迷于“鲁菜就是地道官府菜”里不可自拔,叫嚣“皇上吃的才是最好的”“贡品的味道你们不懂”的那些守旧者,活该被时代淘汰。

IMG_0232.JPG

🔺香酥绵糯的把子肉,极少登上高级鲁菜的厅堂

说到底,鲁菜里那些秘而不宣的“吊汤”技法;那些繁复的干炸、酥炸、软炸技法;那些独特的爆炒、清炒、滑炒技法,在文盲率90%以上的清末民国,确实能独步一方。但在今天这个互联网发达、短视频满天飞的时代,还会是不得了的独家秘笈么?哪位训练有素、科班出身的川菜、淮扬菜、粤菜大厨不会吊汤、不会炸炒?

而除了这些“吃老本”的过去的荣光,今天的鲁菜,还剩下什么呢?

大人,大清早就亡了。

-END-

根据不完全统计,2026年世界美食之都的评选,国内至少有江苏徐州、福建福州、广东汕头、山西大同、浙江台州、河南信阳等城市与山东同台竞技,这还不算国外的,也有意向于此项殊荣的城市。

在这些耳熟能详的城市面前,山东有没有希望拿下一个世界美食之都?如果这项评选能继续保持公允客观,其实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20 02:40 AM , Processed in 0.05169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