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2|回复: 0

[影乐之声] 王炸新片背后:争议恋情里的天才少女,写出难以超越的神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6 01: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炸新片背后:争议恋情里的天才少女,写出难以超越的神作

Screenshot 2025-11-16 at 12.42.05 PM.png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电影《弗兰肯斯坦》改编自一本世界名著,讲的是一个科学狂人和他制造出来的怪物之间发生的曲折故事。但真正有意思的其实是作者玛丽·雪莱,她本人的故事比弗兰肯斯坦有趣多了。


文|袁越

特别喜欢拍恐怖片的墨西哥鬼才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Guillermo del Toro一直想把恐怖小说鼻祖《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搬上大荧幕,这个愿望终于在今年实现了。

这部片子保留了原著的主要情节:科学家维克多·弗兰肯斯坦Victor Frankenstein通过拼接死尸的不同部位组装出了一个怪物,再通过电击让它复活,之后这个怪物通过旁观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学会了人类的语言,并和那位盲人父亲成为好友,后来怪物请求维克多为它造一个伴侣,维克多拒绝,于是双方在北极展开了一场生死追逐战,最后双双死去。

IMG_9105.PNG
《弗兰肯斯坦》剧照

导演托罗添加了很多原著没有的情节,包括一位患了梅毒而又妄想获得重生的富人赞助者,以及一位莫名其妙地爱上了怪物的女孩。但是,改动最大的角色就是这个怪物本身,它从一个行动灵活、求生欲望强烈的野兽变成了一个行动迟缓却又刀枪不入的异形。这个改动究竟是如何发生的?这就要从这本小说的写作过程开始讲起了。

小说作者玛丽·雪莱Mary Shelley1797830日出生于英国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威廉·戈德温William Godwin是一位相当有名的作家兼哲学家,被认为是功利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先驱者之一。母亲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也是一位作家兼哲学家,被认为是女权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可惜她在生下玛丽11天之后就死于细菌感染,所以玛丽是被父亲威廉养大的。

威廉没有让女儿去上学,而是主动承担起了教育的责任。玛丽从小就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心智要比同龄人成熟得多。威廉虽然著作等身,但经济状况非常糟糕,于是选择和一位出版商兼作家玛丽·简·克莱尔蒙特Mary Jane Clairmont结了婚。这位继母不喜欢玛丽,两人的关系一直不好。但克莱尔蒙特的那个只比玛丽小8个月的女儿克莱尔·克莱尔蒙特Claire Clairmont却选择和玛丽站在了一边,两位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姑娘成了非常要好的姐妹。

IMG_9106.JPG
《绿山墙的安妮》剧照

威廉有一个名叫帕西·雪莱Percy Shelley的学生经常去老师家拜访,和玛丽一见钟情,两人经常去玛丽母亲的墓地幽会。当时玛丽只有16岁,帕西虽然只比玛丽大5岁,却已经是个有妇之夫了。威廉对这段感情不置可否,一来他倡导的无政府主义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恋爱自由,二来帕西出身豪门,答应用父母的钱替老师还债。

1814年,帕西和玛丽决定去欧洲游历一番,同行的还有玛丽的异父异母妹妹克莱尔。作为威廉的学生,帕西不但是恋爱自由的倡导者,同时也是践行者。他同时和这对姐妹好上了,令玛丽十分嫉妒。但她当时怀有身孕,也不好说什么。

IMG_9107.JPG
《玛丽·雪莱》剧照

他们先设法到达了巴黎,然后从巴黎出发,在法国、德国和瑞士转了一大圈。当时持续了十多年的拿破仑战争刚刚结束,欧洲大陆可谓满目疮痍。3名年轻人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是他们第一次亲眼目睹战争的残酷,以及人性的脆弱。玛丽后来回忆说,这次旅行就是她的成人礼。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对文学和哲学的共同爱好,3人经常在旅途中高声朗读莎士比亚和卢梭等人的著作,玛丽生母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权主义作品也是3人手边的阅读材料。这段经历让玛丽和克莱尔产生了写作的冲动,只不过她俩阅历尚浅,还不知道要写什么。

就这样游荡了一个半月后,帕西没钱了,而帕西的父母因为不满儿子的政治倾向切断了给儿子的资助,于是3人只好灰溜溜地回到了英国。没想到玛丽的父亲因为帕西没钱替他还债而心生怨恨,把女儿玛丽赶出了家门,3人只好再次租房共居。不久玛丽生下了一个女婴,却因为早产2个月而很快夭折。与此同时帕西的正牌妻子却诞下一名男婴,帕西虽然很喜欢这个儿子,但却依然和玛丽与克莱尔保持着亲密关系。这事如果放到现在,这位帕西恐怕要被骂得社死了,但这就是200多年前那批思想激进的英国文艺青年们的生活常态。

IMG_9108.JPG
《玛丽·雪莱》剧照

1816年初,玛丽又生下一名男婴。此时帕西的祖父已经去世,给孙子留下了一大笔遗产,所以两人的经济状况有所改观。而几乎与此同时,克莱尔却和诗人拜伦勋爵Lord Byron好上了。当时拜伦虽然年仅28岁,却已是整个英国上流社会最著名的文艺明星了。克莱尔一心想跟拜伦好,但拜伦生性风流,同时和好几位女性保持亲密关系。他只把克莱尔当成情妇,从不和她在公开场合一起出现。

18164月,拜伦因为丑闻缠身而被迫离开英国,在瑞士日内瓦湖边的迪奥达蒂别墅Villa Diodati定居了下来。当时已经怀了拜伦孩子的克莱尔决定去瑞士找他,还拉上了玛丽和帕西。于是,3位两年前一起在欧洲大陆游荡过的年轻人再次踏上了欧洲的土地。

3人沿着莱茵河一路游荡,从法国到达了瑞士。当时住在拜伦别墅里的还有一位名叫约翰·波里道利John Polidori年轻作家,但他当时的身份是拜伦的私人医生。这群年轻人本来的打算是白天去日内瓦湖划船,或者去阿尔卑斯山徒步,晚上围坐在火炉边谈论诗歌与文学。没想到1816年是历史上著名的“无夏之年”Year Without a Summer,原因是前一年爆发的印尼坦博拉火山向大气层释放了超量的气溶胶,挡住了阳光,导致1816年北半球的平均气温大幅下降。于是,那年夏天瑞士不但出奇地冷,而且几乎天天下雨,所以大家只能放弃户外活动,整天围坐在火炉边聊天。

IMG_9109.JPG
《东邻西舍》剧照

6月中旬的某一天,大家照例围坐在火炉边聊天,不知是谁聊起了鬼故事,于是拜伦提议大家来一次文学比赛,看谁能写出一篇最恐怖的鬼故事。波里道利最先接受了挑战,很快写出了一个故事,这就是1819年出版的短篇小说《吸血鬼》The Vampyre。这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部以吸血鬼为题材的小说,开创了恐怖小说的新范式。

玛丽也很想接受挑战,但她苦思冥想了好几天都毫无头绪。有一天大家围炉夜话的主题是生命的本质,玛丽突发奇想,意识到生命也许可以从非生命中自发诞生,于是尸体是可以被复活的。当晚她做了一个长长的噩梦,醒来之后她把梦里的故事记了下来,这就是《弗兰肯斯坦》的原型。

IMG_9110.GIF
《弗兰肯斯坦》剧照

玛丽本来只打算写一部短篇小说,但在帕西的鼓励下,她将这个故事扩展成了一部长篇小说,并于1818年在英国匿名出版。1831年,经过大幅改写的第二版《弗兰肯斯坦》在英国出版,这一版终于署上了玛丽·雪莱的名字。原来,帕西的妻子十年前就因为被丈夫抛弃而自杀了,玛丽终于和帕西结了婚,改成了丈夫的姓。

《弗兰肯斯坦》被公认为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因为小说里出现了科学家的形象,整个故事也是基于当时的科学进展而被构思出来的。当年的欧洲人几乎都是基督徒,大家普遍相信生命和非生命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有上帝才能越过这道鸿沟,让死者复活。

IMG_9111.PNG
《弗兰肯斯坦》剧照

不过,也有不少人通过实验证明生命确实是可以从无到有的,比如从一块腐肉上可以凭空生出很多蛆虫。17世纪末期,一位名叫弗朗切斯科·雷迪Francisco Redi的意大利医生用一块纱布遮住了装腐肉的玻璃罐,证明蛆虫其实是从苍蝇卵孵化出来的。再后来,一位名叫安东尼·范·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的荷兰人用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的踪迹,进一步证明自然发生学说spontaneous generation是错误的,很多此前认为的自然发生现象都是微生物在作怪。

到了19世纪,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工业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欧洲人不再相信上帝了,于是自然发生学说重新抬头。这一派的代表人物名叫伊拉斯谟斯·达尔文Erasmus Darwin,此人是一个体态臃肿的医生,因为儿时得过小儿麻痹症而有些残疾。但他精力旺盛,先后和自己的两任妻子和一位家庭教师生了14个孩子,其中一个儿子后来又为他生了一个很有名的孙子,他就是《物种起源》的作者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

伊拉斯谟斯是种变理论transmutation的信徒,他相信不同的物种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变的,这就是进化论的早期形式。因为这个原因,伊拉斯谟斯成了自然发生学说的坚定支持者,因为在他看来这两种学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玛丽在1831年版的《弗兰肯斯坦》的前言里提到她当年就是因为听到帕西向拜伦介绍伊拉斯谟斯的理论,这才想到生命是可以无中生有的。

IMG_9112.JPG
《弗兰肯斯坦》剧照

值得一提的是,帕西大概是当时全英国最为知名的无神论者。据说他甚至在旅馆登记的时候都要注明自己是无神论者,这一点让他吃了不少苦头。而玛丽的父亲、无政府主义的倡导者威廉·戈德温很可能是全英国第二知名的无神论者。在这两人的影响下,玛丽也变成了一名无神论者,这才会写出这样一本离经叛道的作品。

话虽如此,因为生命和非生命之间的差别过于显著,即使是最坚定的无神论者也都会暗自怀疑生命也许是需要某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力量来启动的。

IMG_9113.JPG
《弗兰肯斯坦》剧照

1780年的某一天,一位名叫路易吉·伽伐尼Luigi Galvani的意大利医生用一只青蛙腿做实验,发现用两种不同质地的金属器械同时触碰青蛙腿会让腿部肌肉出现明显的抽搐现象。他相信这种“动物电”就是神创论者和无神论者都在寻找的神秘力量,因为它毫无踪迹可循,却能让动物的尸体动起来。

玛丽在第二版的前言里把伽伐尼列为本书的第二个灵感来源,不过她并没有直接提及动物电,只是说弗兰肯斯坦博士“将一丝生命气息注入了一个毫无生气的物体”。后来根据这本书改编的一部舞台剧为弗兰肯斯坦博士的实验室添加了一台电子装置,这个用电来启动生命的设定便一直延续了下来。

IMG_9114.JPG
《弗兰肯斯坦》剧照

小说《弗兰肯斯坦》出版后遭到了很多专家学者的讨伐,但却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估计有上百种之多,受其启发而写成的“科学怪人”系列科幻小说更是多得数不过来。

说了半天,这本小说到底有何寓意呢?有人认为玛丽是想通过这个故事警告父母们不能光顾着生孩子,也要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有人认为玛丽是想通过这个故事警告男性不要试图绕过女性而自己创造生命,否则一定是悲剧。有这类想法的人很可能是想象力过于丰富了,谁会用一个怪物来暗指孩子呢?

关于这本书的寓意,我们必须回到原著里去寻找。这本小说最早的版本有个副标题,叫做《弗兰肯斯坦,一个现代的普罗米修斯》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其中普罗米修斯在大众语境里是为人类盗火的英雄,但考虑到帕西和玛丽都是反对滥杀动物的素食主义者,所以普罗米修斯对于玛丽来说其实是个反面人物,因为火种会促使人类开始吃肉。换句话说,玛丽有可能是用这个怪物来暗示现代科技让人类道德水准每况愈下。

IMG_9115.GIF
《弗兰肯斯坦》剧照

事实上,大部分后来者大都延用了这个解释,把弗兰肯斯坦看成是科技狂人的代表,把那个怪物看做是科技滥用的后果,认为这部小说是在提醒人类必须加强对科学家的道德审查,防止现代科技被少数缺乏道德责任的狂人所滥用。比如原著中的那个怪物并不是完全无辜的,他会用各种非法手段要求弗兰肯斯坦再造一个女人出来。弗兰肯斯坦差一点就满足了怪物的要求,但当他意识到这么做会让怪物获得繁殖的能力之后终于醒悟过来,把那个女人毁掉了,这才没有酿成大祸。

不过,托罗的这部改编作品加入了很多他对这个故事的解读,于是很多关键情节被改动了。比如,他淡化了怪物要求弗兰肯斯坦为自己造个女人的情节,而是安排它莫名其妙地爱上了一位人类女性。再比如,这个版本的怪物获得了永远不死的超能力,这在原著里是没有的。

IMG_9116.JPG
《弗兰肯斯坦》剧照

我认为托罗是想用这个故事来告诫人类应该谨慎对待未来可能出现的那些拥有通用人工智能的机器人,这才把怪物塑造成了这样一个内心脆弱却又刀枪不入的异形。想想看,如果未来人类只是学会了制造生命的话,新的生命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长大成人,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人共处。但机器人就不一样了,它们一生下来就具备了成年人的模样和心智,甚至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被灌输了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所有知识。这样的机器人不具备正常人类应该有的耐心、情感和道德标准,也不会因为肉体的脆弱而变得谦逊和内省,更不会通过死亡来修正可能发生的差错。如果未来世界是被这样一群强大到没有缺点的机器人所统治的话,人类文明恐怕就将完结。

IMG_9117.PNG
《弗兰肯斯坦》剧照

是时候重提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了:第一定律规定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坐视人类受到伤害;第二定律要求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命令,除非与第一定律冲突;第三定律规定机器人在不违反前两定律的情况下,必须保护自己。弗兰肯斯坦造出来的怪物违反了上述全部三条定律,这本小说就是玛丽在警告我们这么做可能导致的结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16 09:14 PM , Processed in 0.03404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