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2|回复: 0

[影乐之声] 人文丨雨果奖十年后,《三体》中的哪些脑洞还在震撼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 1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文丨雨果奖十年后,《三体》中的哪些脑洞还在震撼你?

Screenshot 2025-09-02 at 12.26.02 PM.png


2025 年 8 月 23 日,是《三体》斩获雨果奖十周年的日子。这部中国科幻里程碑之作,当年以首部非英语作品身份摘得 「科幻界诺贝尔奖」,如今已译成 42 种语言,全球销量超 3000 万册。从「黑暗森林法则」的宇宙生存逻辑,到「降维打击」的文明博弈想象,刘慈欣用硬核科幻外壳,包裹着对人性、文明存续的深刻追问。十年间它掀起科幻热,更颠覆了无数人对宇宙与自身的认知。那么,这部作品中有哪些震撼人心的思想火花呢?



2025 年 8 月 23 日是《三体》获雨果奖 10 周年,这部科幻神作曾带给你哪些颠覆性的启发?










答主:好吃的什锦锅



《三体》最震撼我的不是那些奇观式的场景,而是刘慈欣构建的「黑暗森林法则」。这个理论完全颠覆了年少时我对宇宙的浪漫想象。


IMG_5530.JPG


书中通过叶文洁的遭遇和罗辑的顿悟,逐步揭示了这条残酷的法则。


记得罗辑在冰湖边上那段思考(第二部《黑暗森林》),大概是说他突然意识到宇宙就像一片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他们必须像幽灵般潜行,连呼吸都要小心翼翼。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


它彻底解构了传统科幻中「外星人必然会与人类交流」的预设。书中通过三体文明的遭遇告诉我们:一个天真地向外发出「你好吗」的文明,可能招致的不是友谊,而是毁灭。就像三体世界 1379 号监听员最初收到叶文洁信号时的恐惧——这种恐惧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宇宙的真相可能就是如此残酷。


IMG_5531.JPG


另一个让我头皮发麻的概念是「降维打击」


在第三部《死神永生》中,歌者文明向太阳系扔出一片二向箔,整个太阳系就从三维跌落到二维平面,变成了一幅巨画。


书中这样描写那个场景:


「太阳系开始跌入二维空间。首先发生变化的是土星轨道上的空间站,它像被无形的手抹平一样,逐渐变成二维平面……行星被压扁成平面上的图案,保持着它们最后的姿态。」


这种攻击方式完全超越了人类对战争的理解。


我们想象中的星际战争可能是飞船对轰、星球大战,但《三体》告诉我们,真正的超级文明之间的较量,可能是改变物理规律本身。


这让我想到人类历史上技术进步带来的战争形态变化——从冷兵器到热兵器,从常规武器到核武器。


而降维打击展示的是,当文明差距大到一定程度时,强者对弱者的消灭可能就像人类踩死一只蚂蚁那样简单而不带恶意。


IMG_5532.JPG


还有,《三体》不断追问一个命题:宇宙尺度下,道德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


叶文洁在红岸基地那个清晨按下按钮时,她内心经历着对人类罪恶的审判。但她引入三体文明来解决人类问题的尝试,最终却可能导致人类文明的毁灭。


书中有一段令人深思的对话,当讨论到是否应该摧毁其他可能构成威胁的文明时,章北海的核心观点就是:在黑暗森林法则下,文明间的生存竞争必然导致冲突与毁灭‌,即「在宇宙中,他人就是地狱。」。但罗辑最终选择了以同归于尽相威胁来维持和平。


这种道德困境在现实中也有对应——一个国家为了自身安全而发展强大军力,是否反而会引发邻国的恐惧和军备竞赛?《三体》将这种困境放大到了宇宙尺度。


IMG_5533.JPG


最后是文明与个体的价值。《三体》中经常出现为了文明存续而牺牲个体的情况。三体文明之所以如此冷酷,正是因为他们经历了太多次毁灭重生。程心最终选择留下 5 公斤重的生态球而不是归还给大宇宙,也体现了这种价值排序——即使可能影响整个宇宙的重生,也要保住一个小小的文明火种。


这些情节迫使读者思考:文明的价值是否永远高于个体?多大的牺牲才是正当的?书中没有给出简单答案,而是展示了不同选择带来的后果。这种复杂性比单纯的说教更有力量。


回顾《三体》带给我的这些启发,我感到这部作品最珍贵的地方不在于它提供了多少炫目的科幻创意,而在于它用严密的逻辑和惊人的想象力,构建了一个自洽而又令人震撼的宇宙图景。


它让我们能够跳出人类中心视角,思考一些根本性问题——我们在宇宙中可能处于什么位置?应该以什么方式存在?如何与其他可能存在的智慧生命相处?


也许这就是优秀科幻作品的力量——它不提供答案,而是拓展我们提出问题的能力;它不预测未来,而是改变我们看待现实的方式。


IMG_5534.JPG



IMG_5535.GIF





答主:赛貂蝉

3200+ 赞同



大概是书中魔鬼般再现了纣王请姬昌喝肉汤的情节吧。


纣王让周文王吃肉这个故事,中国人都很熟悉。


在周文王还是姬昌的时候,纣王觉得西周势力过大,怕他们谋反,于是把姬昌叫到朝歌囚禁。


姬昌之子伯邑考为了救父,前往朝歌送礼,结果被纣王剁成肉酱后做成肉饼,送给姬昌吃。


姬昌明知是自己儿子的肉,为了活命还是忍痛吃下。以此换取了纣王的轻视,回到西周。


当然,姬昌回到西周就果断谋反了。


而在书中的三体游戏里,纣王又一次邀请周文王吃肉,而且戏谑般的称呼文王为姬昌。


纣王挥了一下手,有人端来一个陶罐,放到伏義面前的小石台上……汪淼后来知道,那是一罐调味料。伏義长叹一声,端起陶罐喝下去,那咕咚咕咚的声音仿佛黑暗深处有一颗硕大的心脏在跳动。喝了一半后,他将剩下的调味料倒在身上,然后扔下陶罐,走向大殿角落的一口架在火上的青铜大鼎,爬上鼎沿;他跳进大鼎,激起了一大团蒸气。


「姬昌坐下,一会儿就开宴。」纣王指指那口大鼎说。


虽然这是在游戏里,姬昌吃的也并非自己亲子的肉。但联想一下还是蛮喜感的。


这个周文王很有意思,他是汪淼在游戏里的指引者,一开始似乎只是三体游戏里的普通玩家。


到最后他逐渐打入地球叛军的核心。


阳光照着荒漠上的一群人,他们中有些熟悉的面孔:周文王、牛顿、冯·诺伊曼、亚里士多德、墨子、孔子、爱因斯坦等等,他们站得很稀疏,都面朝秦始皇,后者站在一块岩石上,把一支长剑扛在肩上。


「我不是一个人,」秦始皇说,「这是核心领导层的七人在说话。」


「好了,」秦始皇吃力地举了一下长剑说,「领导权的争议先放一放,我们该做些更紧急的事了!大家都知道,面壁计划已经启动,人类企图用个人的全封闭战略思维对抗智子的监视,而思维透明的主绝无可能破解这个迷宫。人类凭借这一计划重新取得了主动,四个面壁者都对主构成了威胁。按照上次网外会议的决议,我们应该立刻启动破壁计划。」


很有趣,这个周文王现实中到底是谁呢?书中似乎到最后没有揭开他的真面目。


有没有可能,他是卧底?


伏羲、周文王姬昌、纣王、墨子、孔子。


把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人物嵌套在科幻中,这大约是独属于中国人传统美学吧!



IMG_5536.GIF






答主:曲水流觞



一是,看完三体,我一直在想:倒计时的尽头是什么?


当我们每个人面对生命中沙漏开始倒计时,是什么样的感觉:恐慌么?安然么?悲哀么,不舍么?心中无爱的或者心中有着大爱(就是那种有着自己信仰,愿意为改变世界而奉献一切)之人,可能会无所畏惧吧。


如同那句佛语:「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三体》中,有两个情节印象很深刻:


一是那个手捧着原子弹的死亡之花,灿烂的笑着。而大史的一句话却颇令人悲哀「这样的女孩子,多半没见过妈」。


二是伊文斯被飞刃切成三段,最上面的部分还要向前爬行一米多,因为那个方向的电脑有着三体的信息。


不知道为什么,我读到这儿,有点想哭,「审判日」的结局真的很惨烈,像服务生手中倾倒的一堆盘子一样。而一个人可以执着至此。


IMG_5537.JPG


二是,越是透明的东西越神秘。


其实我对这句话,不是很理解。


是可以透过透明,看到无限的远处么,令人有无限的遐想么,是无有穷尽之处么?


宇宙是透明的,但人类有了文明以来,就不断的猜测,天空之城的样子,如今谁对谁错?


不知为什么,我想到了在卢浮宫看过的那个倒着的金字塔,玻璃的,透过它,可以看到遥远的苍穹。


IMG_5538.JPG


另外,我竟然喜欢上了《三体》如鬼魅般的文风。


似冬日雪夜里,一袭黑衣,嘴边流着丝丝血迹,冷冷的眸子盯着世间的妖艳鬼魅,用那涂了鲜红凤仙花汁的苍白手指,笑着指引世人走向想象的黑洞与深渊。


即使是最暖的色调与最美的事物,在他的笔下,不过是地狱中闪烁着寒光的灯盏。


猩红的血迹可以像蛇一样弯曲;升起的太阳,如同一轮凝固了的蓝色月亮;被燃烧过的大地像暗红色的碳块……



IMG_5539.GIF






答主:莫轩



看完《三体》我觉得,我的状态类似于刘电工的另一个短篇《朝闻道》里的学者们。大脑里不断重复闪现书中描述的场景,那种真实性,仿佛人类此刻正遭遇着小说里地球人的危机一样。


这种真实性太过强烈,以至于多年以后的今天,当我抬头仰望天空时,依然会觉得,不远处就有一个三体文明,正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我们。而且,即使没有三体,也会有其他的外星文明。


再后来,我忽然明白,所谓的科幻,其本质写的不是科幻,而是人性。而刘电工就是把人性刻画的太过深刻。无论是「黑暗森林法则」「降临派」「思想钢印」等等,这些看似高级的科幻概念,都深刻地反映了人的本性,都能从现实生活或者历史文明中找到痕迹。在我看来,刘慈欣确实深刻地思考着我们人类的文明,并从文明中提取精华,辅以科幻的外衣,让人看完不禁思索,万一某天地球文明真的遭遇外星文明入侵,社会真的会变成三体中那个样子。


到了第三部《三体 3》,在我看来就是另一个现实,一群人选了一个程心,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其手中。在移交权利的刹那间,人类文明就遭受了毁灭性打击。这太真实了。真实到仿佛封建王朝更迭的翻版。但它却更为宏大。


可最后,人类败了,三体人胜了吗?歌者胜利了吗?都没有……但是这一切的争斗又是为何?文明之上还有更高的文明,纷争也不会因为弱者的失败而终止。


这一下子就打开了我的思维,无论自身是否陷入泥沼,在更大的尺度上看,只不过算是蚂蚁过不了一指宽的小水沟。而埋头努力,远不及理解这个世界运行的法则和规则重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4 10:09 PM , Processed in 0.07326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