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首次有公开报道称,激进投资集团埃利奥特管理公司已持有慧与科技价值15亿美元的股份。自那以后,两家公司对此事均保持完全沉默。
这笔投资据悉属于多头头寸,而非做空该公司的空头押注。对慧与科技及其CEO安东尼奥·内里来说,这笔投资关系重大。据路透社报道,在埃利奥特入股各公司并要求与董事会谈判后,已有14位CEO被迫离职。
《财富》杂志曾向两家公司请求置评,但两家公司均不愿就双方之间正在发生的事情发表公开评论。慧与科技(《财富》美国500强第143位)提供了一份简短声明,称“我们重视所有股东的建设性意见”,但拒绝透露具体细节。
然而,《财富》杂志采访的消息人士指出了几个隐藏在明处的线索,揭示了埃利奥特可能对慧与科技的诉求。
今年3月,慧与科技公布了第一季度财报,导致公司股价当天暴跌近16%,当时便出现了最明显的预警信号。内里在接受CNBC采访时承认,公司在核算库存成本时犯了错误,这损害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内里表示:“临近季度末,我们意识到库存成本略高于我们定价中的成本。这是我们的失误,这种事本不该发生。”
这种说法其实是轻描淡写。这次失误使慧与科技的市值蒸发了逾30亿美元。
这也让慧与科技的股价受到了关注。
在埃利奥特寻求介入该公司的消息爆出当天,摩根大通(JPMorgan)分析师萨米克·查特吉及其团队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称埃利奥特很可能是在:“(1)解决慧与科技作为独立实体相较同行企业的股票交易折价问题;以及(2)改善慧与科技的执行力和效率,以更好地对标戴尔(Dell)和思科(Cisco)等顶尖同行。”
查特吉还发布了一份残酷的表格,比较了慧与科技与戴尔、思科和NetApp的业绩数据。表格显示,慧与科技每名员工仅创造49.4万美元收入,而戴尔为88.5万美元。
在美国司法部放弃对其收购瞻博网络(Juniper Networks)计划的调查后,慧与科技的股价近期有所上涨。但即便如此,自2018年以来,慧与科技的股价仅上涨了48%,至略高于每股21美元。与此同时,标普500指数上涨了135%。对于一家本应能从人工智能热潮中获益匪浅的科技公司来说,如此表现可谓惨淡。
内里担任CEO已有七年。与此同时,慧与科技的12名董事会成员中有6人任职已达10年或更久。董事会主席帕特丽夏·F·罗素自2015年起任职。这意味着或许是时候注入新鲜血液了。
但罢免内里可能并非埃利奥特的计划。
另一个选择是慧与科技给予埃利奥特一个董事会席位,并就公司实现逆转的战略达成一致。在埃利奥特的另一次行动中,其对炼油公司Phillips 66发起攻势,该投资基金曾向股东发出呼吁,表明它实际上更倾向于与公司达成相互协议,而不是通过股东代理投票升级为全面内战。
埃利奥特当时表示:“过去15年里,我们与200多家公司合作,达成了互利共赢、提升股东价值的解决方案。在此期间,我们仅在其他三次情况下不得不推进到美国代理权之争这一步,因此Phillips 66是一个极端的特例。”
虽然目前尚不清楚慧与科技与埃利奥特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慧与科技董事会很可能正在与这个新股东进行谈判。
慧与科技对《财富》杂志表示,它对此举表示欢迎:“慧与科技及董事会就一系列问题与股东保持持续对话。虽然我们不对可能与任何股东进行的特定沟通发表评论,但我们重视所有股东以及其他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建设性意见。”(财富中文网)
译者:刘进龙
审校:汪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