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消息,指数午后探底回升,三大股指尾盘集体翻红。板块方面,教育板块持续强势,全通教育(6.980, 1.16, 19.93%)、传智教育(9.940, 0.90, 9.96%)(维权)等涨停;人形机器人(20.340, 0.88, 4.52%)板块午后走高,四川金顶(7.210, 0.66, 10.08%)、奋达科技(8.430, 0.77, 10.05%)等盘中涨停;智能医疗板块延续涨势,泓博医药(44.330, 7.39, 20.01%)、美年健康(7.150, 0.65, 10.00%)、成都先导(19.210, 1.71, 9.77%)等集体涨停;影视院线板块持续回调,光线传媒(29.660, -5.07, -14.60%)领跌,横店影视(15.120, -1.68, -10.00%)午后跌停;有色股集体下跌,贵金属方向领跌,玉龙股份(11.530, -0.92, -7.39%)跌幅居前;AI语料概念高开低走,居然智家(5.010, -0.56, -10.05%)触及跌停。总体来看,个股涨多跌少,上涨个股超3600只。
截至收盘,沪指报3355.83点,涨0.27%;深成指报10791.06点,涨0.39%;创指报2226.62点,涨0.51%。
盘面上,教育、农机、人形机器人板块涨幅居前,影视院线、贵金属、短剧游戏板块跌幅居前。
热点板块:
1、智能医疗
泓博医药、成都先导、诺禾致源(19.330, 2.23, 13.04%)、迪安诊断(19.820, 1.68, 9.26%)等多股上涨。
东吴证券(7.880, 0.00, 0.00%)表示,AI技术在医疗服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涉及健康管理、医疗数据分析、辅助诊断、医保支付等多个环节。AI技术助力医疗知识库积累,减轻医生工作负担,提高就医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降低人为操作风险,并实现基层医疗机构远程会诊,提高服务覆盖率。目前,AI医疗较为成熟的领域包括影像、制药、机器人、临床决策系统、基因检测等。未来,AI医疗领域的投资机会将包括AI制药、AI医疗服务、AI检测、医疗信息化、AI慢病管理等多个分支。
2、人形机器人
汉威科技(33.000, 4.36, 15.22%)、安培龙(91.930, 10.92, 13.48%)、骏创科技(50.640, 7.08, 16.25%)、震裕科技(138.930, 11.59, 9.10%)等多股活跃。
中信证券(28.290, 0.05, 0.18%)表示,人形机器人进入落地阶段,机器人产业链标的确定性显著增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标的迎来飞跃拐点,优秀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经加紧布局,他们凭借出色的供应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将能够在人形机器人的浪潮中打造出自身的新的成长曲线。
消息面:
1、【哪吒2进入全球票房前十】据网络平台数据(灯塔专业版),《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已超过《狮子王》,成功进入全球影史票房前十。
2、【全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驶上“快车道” 数量超1300万台】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今天(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超1300万台。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25年1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321.3万台,同比上升49.1%。1月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9.5万台,同比上升49.5%。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18.1万台,同比增长222.5%,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21.4万台,同比上升2.9%。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表示,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区域较为集中的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等10个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桩占比达到67.9%。
3、【产销量同比双增 1月我国乘用车产量达215.1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今天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月份,我国汽车行业迎来平稳开局。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5.1万辆和213.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和0.8%。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01.5万辆和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29.4%,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8.9%。
4、【TrendForce:库存去化、厂家减产及AI效应驱动 预计下半年NAND Flash价格反弹】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调查显示,今年第一季NAND Flash市场持续面临供过于求的挑战,导致价格持续下滑,供应商面临亏损困境。集邦咨询认为,NAND Flash市场供需结构将有望在下半年显著改善,包含原厂减产、智能手机库存去化、AI及DeepSeek效应等因素将推升NAND Flash需求,从而缓解供过于求的局面,预期下半年也将迎来价格回升。
机构观点:
星石投资表示,目前看,热点信息为股市提供短期弹性,政策等积极因素积累为股市中期表现提供支撑,市场情绪对股市表现的影响仍处于较高水平。虽然,随着部分板块和市场接近去年10月的阶段性高点,短期情绪变化和股市波动可能会有所增加,但从中长期角度来看,此次国内技术突破增强了市场对中国科技发展和突破潜力的信心,带来的估值修复行情和股市中枢上移具有内在动力,这将是一个较长的演化过程,叠加当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合理水平,股债收益比显示权益类资产仍具有较高的中期投资性价比,因此我们对A股市场中长期表现持较乐观态度。
融智投资认为,市场维持逐步攀升的态势,其中港股走势更强,结合海外的情况来看,在美国CPI超预期,美联储加息预期推后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说明春节前悲观情绪已经化解,市场信心明显恢复。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后,2025年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望加大,同时财政政策也有望前置。对于化债和地产稳定政策预期也是市场关注的重点,本周金融地产的表现也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在下月两会前,市场可能会维持偏强运行格局,因为对宏观和产业政策预期升温,以科技、成长为代表的小市值品种可能会保持活跃,大盘蓝筹股可能会稳中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