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犯了一个典型错误:
误以为一个复杂系统能正常运行、很少出错,是因为系统的机制设计得足够精巧、完美,而不是系统中的各个因素牺牲了部分权益、提高了部分效率,从而提高了系统整体的容错率。
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为什么学生时代的课间休息只有 10 分钟,但是很多人能去一趟小卖部,再去个卫生间,再去隔壁班借个书,都不迟到?
你以为是这 10 分钟设计得非常科学、真的能充分覆盖学生课间休息的各种需求么?
错,是因为去小卖部、卫生间、到隔壁班借书,全程都是一路小跑,根本不是正常的节奏。
为什么上班以后老板今天下班要方案,明天就要看到,打工人总是能够按时完成?
你以为是老板给的工时科学合理、一份方案真的只需要一个晚上就能出来?
错,是因为打工人熬夜加班牺牲了睡眠时间,而且这份方案烂得一塌糊涂,将将能够交差而已。
切莫把过程当作结果,把结果视为理所当然。
| 答主:万答通
其实恰恰相反,你反而应该感谢那些「在过道上站着等 10 分钟」的人。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些人,所有人都等高铁停了再起身,会怎样?
车厢外等候上车的人看见没人下车,就会带着大包小包进来。
然后,他们就会和你们下车的人堵在过道中,让也不是,退也不是。
有些小站只停 2-3 分钟,一旦发生拥挤,就会造成误车。
正因为有这些在愿意过道上等待 10 分钟的人,是他们先下车开道,帮你留足了下车时间,你才能从容不迫的等车停稳了,再取行李、下车。
你不仅不应该鄙视他们,反而应该感谢他们,他们简直就是活菩萨。
| 答主:花燃山色
以前也是不理解,每次最后下车,从容淡定,但是有一次,等我慢吞吞走到打车点时,排了好久的队,才知道早点下车可以先打到车……
| 答主:不知名砖家
「女士们,先生们:列车运行前方到站是 XX 站,请下车的旅客提前整理好自己的行李物品,做好下车准备,下车时请从前部车门下车,先下后上。」下车时间 2 分钟。
「女士们,先生们:飞机已经降落在 XX 机场,外面温度 XX 摄氏度,飞机正在滑行,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先不要站起或打开行李架。等飞机完全停稳后,请你再解开安全,整理好手提物品准备下飞机。从行李架里取物品时,请注意安全。」下机时间 30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