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9|回复: 0

[转贴] 伤亡接近德军3倍,二战苏联打赢卫国战争,仅仅是靠人数取胜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8 09: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伤亡接近德军3倍,二战苏联打赢卫国战争,仅仅是靠人数取胜吗

 孙毅 历史学堂君 2025年01月15日 20:46
作者:孙毅
编辑:莉莉丝


1945年4月16日,苏联红军集中250万兵力向德国首都柏林展开总攻。经过惨烈激战,苏军以伤亡30万人的巨大代价攻克了德国法西斯的最后巢穴,取得了苏联卫国战争的最后胜利。一面鲜艳的红旗在柏林国会大厦楼顶迎风飘扬。


苏德战争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伤亡最为惨烈的战争,德军动员兵力1420万人,伤亡1180万。苏军动员兵力3460万人,伤亡2960万人。苏军伤亡接近德军的3倍。其坦克、火炮、飞机等重武器的损失也不计其数。尽管苏军伤亡极其巨大,经济损失极其巨大,但苏联军民仍然咬紧牙关坚持到卫国战争的最后胜利。


那么,苏联打赢卫国战争胜利的背后到底有哪些深层次原因呢?


IMG_7956.JPG

IMG_7957.JPG

上图_ 1941-1942年,列宁格勒前线的苏联士兵


第一,反法西斯盟国的支援是苏联打赢卫国战争的重要外因。


苏联卫国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卫国战争爆发前,苏联就为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而不断地努力。


上世纪30年代,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德国希特勒政权快速崛起,其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扩军备战。远东的日本法西斯发动918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威胁苏联安全。面对德日两个法西斯国家的公开威胁,苏联成为了欧洲地区第一个倡导建立集体安全体系,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国家。


1933年12月,苏共中央就通过了在欧洲地区建立集体安全防御体系,共同对抗法西斯的外交战略。苏联政府和外交部门为建立集体安全体系和英法等国反复谈判磋商。由于绥靖政策的影响和德国的反对,苏联建立集体安全体系的战略落空了,但苏联的行动让全世界看到了苏联政府和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


IMG_7958.JPG

上图_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和北非战场


1939年9月1日,德军公开入侵苏联,二战欧洲战场全面爆发。1940年春夏之交,德军兵锋袭击了丹麦、挪威、荷兰、法国等欧洲10多个国家,整个西欧地区仅剩下英国孤军奋战。而德国的潜艇战更是直接威胁到美国的核心利益。


面对人类共同的敌人法西斯,英美等国的领导人终于领悟了苏联“集体安全体系”的重要性,英美苏等国领导人携起手来,共同应对法西斯的威胁。


IMG_7959.JPG

上图_ 西方盟国共向苏联援助的P-40战斗机


1941年6月22日,德军入侵苏联。苏联人民开始了伟大的卫国战争。英美等国公开站在苏联一边,向苏联提供其急需的军用物资、粮食和其他战略物资。根据战后统计,美国向苏联提供了14000多架军用飞机、6100多辆坦克、2000多门火炮、3100多辆装甲车等武器装备,35000多部电台等重要军用物资。英国向苏联提供了部分坦克、飞机等武器装备。美国对苏联的援助总额达到了109亿美元。


更为重要的是,英美的援助物资还帮助苏联红军解决了很多作战中的“疑难杂症”。比如,苏联红军坦克之间的联络缺少先进的通信设备,在本国通信设备无法用于战场的情况下,苏军就使用美国提供的电台架设到苏军的T34和IS2坦克上,满足其坦克作战的通信需求。


IMG_7960.JPG

上图_ 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向苏联援助物资的路线及吨位示意图


除了在物资上给予援助,美英等国还在军事行动上给苏联予以直接支持。从1941年开始,英国皇家空军和美国陆军航空队集中数量众多的B24、B25和B17、兰开斯特轰炸机,对德国本土的城市和军事工业展开了大规模空中轰炸。1943年,英国皇家空军连续发起鲁尔空中轰炸、汉堡轰炸和柏林轰炸三场大规模空中进攻战役,美国第8航空队加强对德国本土的白天轰炸。整个轰炸行动达到了高潮。


盟军的空中轰炸起到了两个直接效果:其一,削弱了德国的战争潜力。其二,迫使德国空军从东线抽调战斗机部队返回国内参加国土防空,减轻了苏联东线战场的压力。盟军的连续轰炸让东线德军油料短缺,德军前线坦克等重武器被苏军击毁,后方的工厂在盟军的轰炸下无法向东线德军及时提供武器补充损失。这样一来,盟军的轰炸就在客观上给苏联打败德国提供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盟军为此付出了损失4万架,牺牲空勤人员9.8万人的巨大代价。


IMG_7961.JPG

上图_ 维堡战役


除了轰炸行动,盟军还在地面战场给苏军以巨大支持。1944年6月到8月,苏军发动维堡战役、斯维里-彼得扎沃斯克战役和白俄罗斯战役。而盟军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开辟第二战场。苏军的东线战场和盟军的第二战场互相配合,让德军首尾不能呼应。这一战略配合一直持续到1945年5月德国投降。


苏军和盟军的战略配合还可以在阿登战役中找到答案。1944年12月,垂死挣扎的德军在法国北部的阿登山区向盟军展开反击,盟军被打得措手不及。为了减轻盟军压力,苏军于1945年1月12日发动维斯瓦河奥德河战役,迫使德军部分部队驰援东线,加速了阿登战役的结束。


所以,我们研究苏德战争,一定要把苏德战争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整体层面上进行研究。既要看到苏联军民英勇抗击法西斯的功绩,又要看到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对苏联的支援。对反法西斯阵营支援苏联的作用,我们既不能无限夸大,也不能刻意贬低。


IMG_7962.JPG

上图_ 列宁格勒围城时民众抢救伤员


第二,雄厚的人力和强大的工业是苏联打败德国法西斯的直接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很多战场证明,如果本国人力资源占有优势,一旦爆发像苏德战争那样的举国动员战争,本国的人力资源就能转化成军队的兵员和后方的生产劳动力,为打赢战争提供最直接的支持。


二战爆发前,苏联人口有1.8亿人,其军队总数有537万人。苏德战争爆发后,由于各种原因,苏军准备不充分,导致其兵力和武器损失惨重。仅基辅战役,苏军西南方面军就损失兵力60多万人。


然而,苏联很快从战争初期的巨大损失中挺了过来。苏联的战时征兵制迅速发挥作用,从后方征集的兵员很快抵达前线,补充一线部队的损失。很多民兵师和后方部队更是直接开赴前线,成为苏军新的作战部队。根据战后统计,截止到1941年年底莫斯科战役反攻打响后,苏军已经动员兵力800万人。整个战争期间,苏军动员2960万人参军参战,战争结束后,苏军仍然有1160万人的作战部队。


IMG_7963.JPG

上图_ 苏联民众在后方的工厂生产


除了人力,苏联工业也为打败法西斯起到了很有效的作用。1924年,列宁去世,斯大林成为苏联新的领导人。为了让苏联变成现代化国家,同时为西方阵营可能发动的侵略战争提供物质支持,斯大林于1928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全国力量发展工业。经过2个五年计划的不断发展,苏联已经成为比肩美国的工业化强国。


斯大林发展重工业有深刻地时代背景:1905年,俄军被日军打败。1914年,俄军参加一战。由于俄军的工业生产能力不如其他欧洲强国,再加上俄军的战术相当落后,导致俄军在一战的诸多战役中损失惨重。要不是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及时退出战争,俄国可能就打崩溃了。日俄战争和一战的深刻教训让斯大林警醒:没有重工业,外国就会欺负苏联。没有重工业,苏联就会很难打赢可能爆发的反侵略战争。


事实证明,斯大林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策在苏德战争中起到了巨大效果。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本国的重工业全速加力生产军工武器。其为苏军生产了13.41万架飞机,10.28万辆坦克和82.52万门火炮。这些机械化装备为苏军打赢战争提供了最直接的物质支持。


IMG_7964.JPG

IMG_7965.JPG

上图_ 苏联的雅克-9战斗机


更为重要的是,苏联军工还积极进行技术革新。比如,在苏德战争初期,苏联空军的I15和I16战斗机在和德军BF109战斗机的对决中损失惨重。苏联本国的航空工业加速新型战斗机的研制。到了1942年后,苏联新研制的拉5、拉7、拉9、雅克3等型号的战斗机迅速装备部队。这些新型战斗机逐渐夺取了东线战场的制空权。


在德军的虎式坦克对苏军T34坦克构成直接威胁后,苏军坦克工业迅速拿出了自己的重型坦克——IS2坦克,以及以IS2坦克为基础研制的ISU122、ISU152等自行火炮。这些重型坦克和自行火炮在1943年后陆续投入战场,给德军装甲部队以沉重打击。


苏德两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对比在生产坦克方面一目了然。在整个二战期间,德国生产了23000多辆坦克,苏联生产了10.28万辆坦克,其坦克生产总数是德军的4倍以上。如此强大的坦克生产能力不仅能及时补充一线部队的巨额损失,还给苏军大规模扩编坦克集团军提供了物质支持。在库尔斯克会战中,苏军损失坦克6000多辆,德军损失坦克1500多辆。虽然苏联的损失超过德国好几倍,但苏军损失的6000辆坦克很快被后方生产坦克的所补充,而德军损失的1500辆坦克却没法得到及时补充。


IMG_7966.JPG

IMG_7967.JPG

上图_ 二战苏军坦克部队


在苏联工业在进行全面战时动员后,整个苏军和德军战役坦克数量对比出现了逆转:在战争初期的很多战役中,苏军和德军参战部队的坦克数量对比,往往德军占据优势。比如莫斯科保卫战,苏军774辆坦克,而德军有1300辆坦克。


但随着苏联以举国之力进行工业动员生产坦克,在库尔斯克会战之后的诸多战役中,苏军坦克数量已经超过了德国。比如,在1944年6月的白俄罗斯战役中,苏军4个方面军就能集结52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参战,而德军只能集结9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抵抗苏军。这在苏德战争初期是想都不敢想的。


IMG_7968.JPG

上图_ 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图哈切夫斯基(1893年2月16日—1937年6月11日),苏联最早的五名元帅之一


第三,先进的作战理论为苏联打赢战争提供指导。


德国闪击欧洲和苏联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其闪击战思想起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而苏军打败德军也有其作战思想的支持,这就是大纵深作战思想。


大纵深思想由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提出,在卫国战争中得以全面发展。在库尔斯克会战之后的苏军诸多大反攻战役中(包含苏联十大突击),我们都能看到大纵深作战思想的身影。


IMG_7969.JPG

上图_ 苏联民众在登记处参军报名


第四,苏联人民坚强的抵抗意志是苏联打败法西斯德国的根本原因。


盟国支援,本国工业生产全力支援固然重要,但没有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苏联军民是很难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但整个战争期间,苏联有2000多万人报名参军,更有数以千万计的青年在后方参加生产,积极支援前线。


在战争中,苏联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比如被德军围困900多天不屈服的列宁格勒,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斯大林格勒的巴甫洛夫24勇士,苏联空军女飞行员莉莉娅等等。


IMG_7970.JPG

上图_ 将胜利红旗插在柏林国会大厦顶上的苏军


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苏联各族人民团结在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政府周围,同呼吸共命运,以伟大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同侵略者战斗到底的决心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不管是前线的将士还有后方参与生产的老百姓,每一位经历卫国战争的苏联人都是世界各国人民敬佩的英雄。


根据战后统计,苏联有1.16万人被授予苏联英雄的称号,700万苏联军人获得各种奖章。“苏联英雄”的称号和各种奖章,就是苏联人民以坚强的抵抗意志打败法西斯的真实证明。


IMG_7971.JPG

上图_ 战后的柏林帝国大厦


总而言之,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是苏联人民的胜利,更是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伟大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大团结的胜利。我们要牢记抗日战争,牢记苏德战争,牢记各国人民共同战胜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更要以实际行动捍卫来之不易的二战胜利果实,共同守护世界和平,共同守护世界的平安。


参考资料:《画说二战之苏德战争》徐焰 化学工业出版社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21 11:13 PM , Processed in 0.03499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