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回复: 0

中美角力下,中国股市正在经历脱胎换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11 12: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美角力下,中国股市正在经历脱胎换骨

 刘兰香 财富FORTUNE 2024年12月10日 07:02

中国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后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并购重组相关概念股平均涨幅超过了50%,且诞生了十余只翻倍股。并购重组这次火热,是又一次短暂喧嚣还是长期蜕变的起点?

1.jp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对比过往中国股市出现过的并购重组宽松周期,会发现这次有一个明显的不同点:随着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中美之间的角力进入新阶段。从贸易到科技,中国经济挑战重重,而当前中国政府实施的一系列综合性措施旨在应对资产负债表衰退问题,推动产业升级换档,并改变国内外对中国经济前景的负面看法。尤其是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引发的全球竞争中,企业在内生增长之外,需要通过并购重组来实现外延式扩张,“并购六条”应景而生。因此并购重组有望成为本轮牛市的本质特征,也是投资者应该锚定的投资主线。

同时,政策鼓励并购重组除了被外部中美角力持续以及内部产业升级换档所推动,也反映出地方政府寻求转型“股权财政”的逻辑。这一逻辑需要良性的资本市场退出机制以完成“投资-产业招商-退出-再投资”的闭环,也是并购重组概念成为中国股市“显学”的一个鲜明注脚。

“资本市场一个全新循环的开启”


“期盼春天来临,这次有点像真的!”

“并购六条”发布后,华泰联合证券董事总经理、并购业务负责人劳阿毛(劳志明)在微信朋友圈如此感慨道。他在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讲授并购实务课程七年之久,每年都畅想美好未来,“但并购市场却越来越冷,冷得直打哆嗦。还好,最近并购新政来了,给了市场强心剂,从监管到中介再到上市公司,都在做各种积极的探索,希望今年是真正转折的年份”。

他的期盼已经部分得到市场验证。证监会主席吴清11月在一场峰会上透露,目前全市场中与战略新兴产业相关的上市公司数量接近2700家,而自9月份“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已经有260多家公司披露了资产重组相关事项,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并购重组中的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讲话中,吴清对于备受关注的境内IPO只字未提。国内PE/VC退出高度依赖的IPO近两年受阻,尤其是新“国九条”后IPO迎来最强监管,IPO申报变得谨慎,终止IPO企业数量也在激增。据Wind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平均每月境内IPO企业仅8家,融资额53亿元,而2023年同期为29家、360亿元。

“并购六条”的发布,为投资机构退出提供了另一种选择,有助于激活创投市场。不过,政策的逻辑显然不止于此,这其中两个关键点耐人寻味:首先,政策大力支持上市公司跨行业并购以及收购尚未盈利的资产,表明对并购重组目的或动机的开放态度;其次,政策强调增强对产业整合的支持,既包括激励上市公司进行垂直或水平的整合并购,也包括支持私募股权基金依法收购上市公司。

通过并购重组来做大做强部分经营不佳甚至濒临退市的上市公司,实现中国资本市场的脱胎换骨,这一战略目标呼之欲出。

“并购女王”刘晓丹所创立的晨壹投资(张勇从阿里巴巴卸任后加入)近期发文称,战略目标改变意味着资本市场不能单纯靠IPO和再融资来配置资源,并购重组应成为上市公司寻求成长的重要手段和资本市场新陈代谢的主要工具,这标志着“资本市场一个全新循环的开启”。

地方政府“见风使舵”,加速转向

在政策的暖风下,地方政府也“见风使舵”,从过去不惜花重金和堆资源以推进本地企业上市,加速转变到大力鼓励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上市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整合。

多个地方政府最新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中,IPO不再是突出的重点,并购重组成为了高频词。以资本市场交易最为活跃的上海和深圳为例,两地近期先后发布了并购重组行动方案,尤其是深圳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完成并购重组项目超100单、交易总价值突破300亿元,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深圳方面分析指出,当前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趋势呈现三大特点:一是产业并购成为市场主流,2024年1—6月已完成的并购重组交易中90%以上的交易为产业并购;二是“硬科技”并购成为新增长点,半导体、电子设备、机械设备、生物医药等“硬科技”含量较高行业的并购重组数量和占比有所提升;三是国企成为并购市场的重要力量,今年披露的超过130起重大重组事件中,地方国有企业或中央国有企业占比超46%。

从“硬科技”的并购来看,一个典型案例是深圳华星光电,这家由深圳市政府和TCL集团合资成立的高科技公司9月宣布,拟通过支付现金108亿元人民币收购境外上市公司LG显示的控股子公司乐金显示,这是“并购六条”发布以来A股上市公司公告启动并披露交易规模最大的并购项目,也是今年以来国内企业收购境外企业在华资产规模最大的项目。

深圳的另外一个典型案例涉及产业转型跨界并购。主业为塑料制品的上市公司至正股份于10月份发布了重组预案,拟收购全球前五的半导体引线框架供应商AAMI 99.97%股权,同时剥离原主营的环保电缆材料业务。本次交易完成后,该公司将完成向半导体业务的全面转型。

这些公司都因并购重组消息的刺激而迎来了一波股价暴涨,也是并购重组概念领跑A股的一个切面。

政策的鼓励 Vs 监管的趋严


虽然有政策和市场逻辑的支撑,但并购重组概念带飞一批“小烂差”公司的股价,也引发一些市场人士对过度炒作的担忧,交易所也开始提示“伪重组”和内幕交易等风险。

11月初,上交所发布了近年来沪市比较有代表性的30个并购重组案例,并专门选取了“内幕交易防控不当”、“标的公司财务造假”、“蹭热点式重组炒作股价”以及“盲目跨界标的失控”等4种负面类型对应的12个案例。这意味着监管层在鼓励并购重组的同时,也会对各类“借重组之名、行套利之实”的不当并购交易高度关注和从严监管。

无独有偶,上海支持并购重组政策出炉后首例抛出并购计划的上海建科集团,却很快收到了上交所的问询函,关于关联收购、标的亏损以及无形资产溢价较高的问题都受到了“拷问”。12月4日,上海建科也发布了对问询函的详细回复。

窥斑见豹,对于有并购重组意图的上市公司,政策的鼓励和监管的趋严是其必须适应的一体两面。长期来看,也只有监管层立足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制度安排,才有可能通过并购重组实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推动资本市场稳健发展的战略目标,而非再次演变为市场短暂喧嚣过后“一地鸡毛”的境况。

以芯片行业为例,面对台积电停供等外部挑战,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来整合资源和提高技术自主可控能力已成趋势。除了开拓芯片小型化、先进封装、EDA工具等方向,一些晶圆厂已
在试图通过并购设计服务、封装测试类企业,以此来提升自身的流片能力和整体运营效率。

而在涉及并购重组的协同效应等市场议题上,监管机构的角色可能类似于婚姻登记机关,其职责是确保婚姻的合法性以及信息的透明度,而不是保证婚姻永远幸福美满。这涉及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监管理念:一种是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另一种则是对交易结果的过度干预。并购重组要成为中国资本市场长期蜕变的起点,真正的考验或许在于理念的更新。(财富中文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11 05:33 PM , Processed in 0.03055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