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8|回复: 0

前5月全国税收下降5.1%,多家银行招聘催收人才 | 财经日日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24 08: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5月全国税收下降5.1%,多家银行招聘催收人才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4-06-24 19:21 


前5个月全国税收同比下降5.1%


6月24日,财政部公布的今年5月财政收支情况显示,2024年前5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全国税收收入分别为96912亿元和80462亿元,同比下降2.8%和5.1%,扣除特殊因素后可比增长2%和0.5%左右。

今年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一季度经济增长5.3%,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税收收入出现明显下滑。一方面,中国在2022年出台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部分缓税,这部分缓税收入集中在2023年前几个月入库,抬高了基数,使得今年前几个月相关税种收入同比增速出现下滑。也有专家解释称,税收收入的结构与GDP的结构有差异,即不同税种的税基增长与GDP的增长有比较大的差异,因此两者增速不能简单类比。(第一财经)

|点评| 税收收入下滑的背后是一系列减税政策的实施,这些措施在短期内对税收收入造成了影响,但也能反映出今年以来人们收入没有普遍得到提高的感受。此外,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速的统计口径存在差异,税收受通胀和物价变动而影响,而GDP增长是按不变价计算,不受物价变动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经济整体呈现恢复态势,税收增速也可能低于GDP增速。


值得一说的是,近期网上流传税收“倒查三十年”“电商加强税务稽查”等传闻,或许不是来自统一部署的专项行动。但可以看到,财政部门在面对税收收入下降的挑战时,会有通过多渠道增加税费来弥补财政缺口的冲动。在经济基础尚不稳定的背景下,有必要延续疫情期间的一系列减税降费优惠政策,给广大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喘息机会,“颗粒归仓”很可能变成涸泽而渔,“活水养鱼”才能细水长流。


26省前5月卖地收入下滑



6月24日消息,财政部公布2024年5月财政收支情况。今年前5个月,地方政府性基金中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2810亿元,同比下降14%,降幅较前4个月扩大3.6%。地方土地出让收入持续下滑,主要是近些年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开发商资金紧张,居民购房意愿不足,使得地方土地出让量价齐跌。

另根据粤开证券研究院数据,前5个月30个省份土地出让成交价款(与上述土地出让收入口径不同)中,26个省份出现负增长,其中15个省份同比下降超过30%,其中广东(-57.5%)、四川(-42.7%)、江苏(-42.6%)等地跌幅较大。土地出让收入下滑对地方财政也造成一定的压力。一些地方财政官员坦言,土地出让收入下滑加剧了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第一财经)

|点评| 卖地收入持续下滑,而且降幅有所扩大,说明房地产市场提振有限,企业信心有待提高,资金仍然捉襟见肘。此前,虽然也有个别地方拍出了高地价,但从总体来看,仍属于个例,多发生在热点城市的核心地块。这也越加反映了房地产市场的分化日趋严重。

土地收入减少,将直接造成地方财政持续面临压力。特别是沿海几个省份如广东、江苏等地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跌,除了影响地方财政收入,最终也将影响到上缴中央财政的部分。这对那些严重依赖转移支付的省份来讲,更是一个“雪上加霜”的消息。但是,且不说土地财政的利弊,国内明显是回不到靠卖地维持公共开支的年头了,为今之计,只有做好收入结构调整与转型的准备。


中方反对美国限制对华高科技投资新规


6月24日消息,商务部就美国财政部日前发布的对华投资限制拟议规则进行了回应。发言人表示,美方反复强调无意对华“脱钩”,无意阻挠中国经济发展,但却执意发布拟议规则,限制美方企业对华投资,打压中国产业正常发展,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坚决反对,将保留采取相应措施的权利。

近日,美国财政部公布了“拟议规则”的草案,该草案旨在限制美国实体在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三个高科技领域对华投资,并列出了详细的规定。美国财政部将进一步公开征求意见,并于8月4日后公布最终的实施细则和生效日期。去年,拜登曾签署了一项行政令,要求限制美国在上述领域的对华投资,并命令美财政部制定可实施的政策措施。(澎湃新闻

|点评| AI浪潮加速了中美之间的科技竞争。高科技领域已经成为未来国家安全和全球竞争力的支点,美国的封锁行动反映了其对中国科技快速发展的担忧。近几年,美国正寻求更多手段来加强对中国技术发展的遏制,被美国决策者视为是保持科技领先地位的关键一环。


对中国而言,这种限制会给国内高科技产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尽管中国已经在一些关键科技领域取得进展,但对全球科技产业链仍存在依赖性,特别是在高端芯片和先进制造设备等方面。所以,形势越是复杂多变,越是要保持沟通与协商,同时要加快自主研发和国产替代的步伐。


南方持续强降雨各地全力应对灾情


6月24日消息,中国南方多地持续强降雨,主雨带集中在贵州至长江中下游一带。由于降雨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致灾风险高,经综合研判和应急会商,中国气象局于23日将暴雨三级应急响应提升为二级。中央气象台本周一发布了今年首个暴雨红色预警,预计本周,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持续发力。

据悉,由于降雨量大,杭州灵隐寺庙门口亭子旁边变溪流,灵隐、九溪景区内,水流湍急。江西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南昌、景德镇、上饶先后发布暴雨红色预警。长沙部分站点单小时降雨量达65.1毫米,打破当地6月单小时降雨量纪录。长沙将全市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地铁2、3号线全线(含西环线)停止运营服务。(综合央视网)

|点评| 北方旱情尚未结束,南方却面临洪涝灾害肆虐,“南涝北旱”的特征在今年夏天体现的尤为明显。洪水不仅对南方城市的排水设置形成新一轮的考验,影响市民出行,更是给农作物种植带来严重影响,被洪水席卷后的农田,农作物遭遇摧残,留下的泥浆也将影响到未来继续种植。养殖业则面临牲畜发病率上升、饲料霉变等多重影响。暴雨天气给制造业也带来不小的麻烦,厂房排水、员工安全、货物运输等多方面都需要谨慎安排。

全球变暖的概念已经被提出多年,近几年全球对保护生态的重视度不断提高,然而人类对环境的破坏短时间内很难扭转。现阶段要尽力做好应急救援工作,尽可能提前预防极端天气对经济社会带来的损害。


多家银行拟招聘催收领域人才


6月23日消息,三湘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拟招聘催收领域人才。最先引发舆论关注的是三湘银行。该行此前发布的一份招聘公告中表示,将面向全国引入“高级催收管理人才”和“高级电催人才”。均要求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备法律、金融、财会、经管相关专业背景。华夏银行发布的零售信贷部贷后催收管理岗要求更加严格,需要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金融、管理、经济、数学、统计等相关专业。

据招聘网站信息显示,民生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银行近期均发布了催收岗位的招聘信息。还有部分银行密集招聘运营及执行环节的催收人才,岗位划分上更加细化。根据银登中心披露的数据,2023年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个人业务本金回收率仅在6.1%至12.7%之间。(第一财经)

|点评| 任何贷款基本都有本金要不回来的风险,银行开展放贷业务之前通常都会预设一定比例的不良贷款率,提前准备好少部分本金损失的准备。并且,通常银行催收都委托第三方机构,一来想要从长期不还钱的用户手中抠出钱来难度极大,付出的成本和收益不符,二来尽可能避免因催收给银行形象产生的不良影响。


现在不少银行亲自下场催收,除了实际不良贷款率不断提升外,银行手里缺乏余粮也是重要因素。银行存贷利差收窄已有很长一段时间,银行主营业务收入承压,只能从其他地方想方设法地找补。话说回来,专业催收机构本金回收率都极低,银行自己催收能将本金回收率提高多少,还要画个问号。


腾讯DNF手游不再上架部分安卓商店



6月24日消息,腾讯代理发行的明星IP游戏《地下城与勇士:起源》(DNF手游)发布公告称,DNF手游将不再上架部分安卓平台的应用商店。据悉,不再合作的安卓应用商店包括华为、OPPO、vivo和小米等公司。而前三家手机企业也是“硬核联盟”的成员。该联盟正是手机厂商与游戏公司5:5分成规则的最初制定者。

DNF手游于今年5月21日开服,上线后表现异常亮眼,连续29天位居iOS畅销榜榜首,交银国际和国海证券等机构纷纷预测DNF手游首月流水或超过30亿元。近几年部分游戏公司在发布新产品时,已经不再与“硬核联盟”合作。他们大多是中小型公司,旗下每年只有一两款新游戏上线,数量少,并不引人注目。(界面新闻)

|点评| 30%抽成比例的“苹果税”一直备受质疑,国内部分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店抽成50%却鲜有讨论。手机自带的应用商店下载游戏十分方便,省去了打开网页和寻找资源的步骤。并且,早期第三方应用商店因为软件版权问题多数都已下架,手机厂商们在应用分发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与游戏开发商谈论分成时底气十足,游戏开发商们面对50%的高额抽成比例敢怒不敢言。


腾讯不是第一家终止与手机厂商合作的游戏公司,近几年来,受限于版号、竞争激烈、玩家充钱意愿降低等多种因素,游戏公司盈利压力增大。也因如此,米哈游、网易等知名游戏厂商都曾选择不与“硬核联盟”合作。如果“五五分成”的比例不改,未来或将有更多游戏厂商退出“硬核联盟”的朋友圈。


三大交易所全面恢复IPO受理



6月23日消息,北交所受理了3家企业的IPO申请,这是北交所时隔3个月之后恢复IPO受理。此前,沪深交易所各受理了1家IPO申请,这是沪深交易所时隔半年后再次受理IPO。这也意味着,三大交易所IPO受理全部恢复。与此同时,三大交易所IPO上市委会议也已经全部重启。沪深交易所在5月重启,北交所在6月重启。

据悉,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宣布阶段性收紧IPO节奏。随后,IPO受理步伐开始放缓。沪深交易所上一次受理IPO企业还是在2023年12月末。半年之后,沪深交易所的IPO受理终于重新开闸。(华尔街见闻)

|点评| 现阶段,沪深交易所的IPO审核节奏较慢,北交所则率先恢复至正常水平。从首批被受理的IPO企业类型来看,三大交易所的受理企业大部分都侧重于绿色能源以及科技方向,其中不乏细分行业龙头。证监会以及各方监管层近期针对严审上市问题频频喊话,将过去“宽进严出”的模式扭转为“严进宽出”,不断优化场内上市公司质量,优化A股市场的投资氛围。


投资与融资是资本市场的两大功能,健康的市场要靠两条腿走路,投资和融资功能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过,在A股当前的位置,过快恢复和接受IPO受理这样的正常行为,却可能再次挑拨市场的脆弱神经。


周一两市低开低走沪指跌1.17%



6月24日,市场全天低开低走,三大指数均跌超1%。指数黄白分时线明显分化,中小盘股普跌。盘面上,电力股开盘拉升,PCB概念股局部活跃。下跌方面,科创板次新股集体调整,锴威特跌超10%。板块方面,无一板块上涨,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科创板次新、MR、脑机接口、电商等板块跌幅居前。全市场近50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成交额共计6956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760亿。

截至收盘,沪指报3963.1点,跌1.17%,成交额为3186亿元;深成指报8924.17点,跌1.55%,成交额为3770亿元;创指报1731.51点,跌1.39%,成交额为1743亿元。(财联社)

|点评| 周一两市延续弱势调整,午盘前后以上证50为首的大盘股异动拉升,对个股的带动效应较差。从盘面上看,场内抛压并不仅限于权重股,个股普遍走弱,好在市场中暂时没有出现明显的恐慌性抛盘,跌停个股数量不算太多。然而,缺乏流动性的情况下,少量主动卖盘足以迫使个股持续走低。再加上权重股反弹对场内仅有的流动性带来的虹吸效应,个股回调幅度远比指数更大。

部分沪深300ETF成交量继续放大,为市场提供的增量流动性有限。情绪的负反馈循环尚未彻底形成,两市信心急需得到有效提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21 11:10 PM , Processed in 0.03416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