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1|回复: 0

大藏经史与佛教未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27 10: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藏经史与佛教未来
杨新宇 阅藏分享 2023-12-28

图片_20231228114404.jpg

图片_20231228114411.jpg

图片_20231228114426.gif


       从东晋到现代,大藏经的整理工作一直在缓慢但持续地发展。这可以理解为一项巨大工程,一项以千年计,需要很多代人接力完成的工程。工程的逻辑很清晰,就是收集、整理、保存、复制佛教经典,但因为工程浩大,每一代人只能完成一轮迭代,这样一路完善下来就到了现在。以《开元录略出》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主要是收集整理,《开元录》之后主要是保存复制。后期又分为两阶段,《开元录》到开宝藏是大藏经形成阶段,开宝藏之后到元代是刻藏阶段。明清两代是转向期,也是大藏经发展的低潮。原来的需求基本解决,新的需求未形成广泛共识,发展停滞,但先知先觉者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方向,做出努力,如《阅藏知津》。然后是近现代大藏经的发展,新一轮成果涌现。今天还在这个进程中。

       比起佛教史的其他部分,大藏经的历史比较沉闷。1600年,80到100代人,持续做一项大工程,没多少故事。它是佛教史上一个最稳定的元素,一直在持续积累和迭代。别的方面有波动和起伏,而大藏经基本上是单调增长,有停滞,但没有衰落,却也始终没有兴盛。


图片_20231228114414.jpg


       按照大藏经的发展逻辑,最终方向应该是在充分收集整理资料后,有很多人能系统阅藏,然后充分研究探讨,对佛法形成全面系统的理解。但这是一个特别长周期的事业,至今还看不到完成的希望,要发展到能方便的系统阅读和理解佛经,进而系统解释佛法那一天,可能还要有上百年,甚至数百年。那时候这个特别漫长的周期才走完一轮。而在这期间,很多宗派已经走完了一轮兴起和衰落。这个周期太长了,所以在佛教史上一直影响不大。因为它要在更长周期上积累力量,产生作用。

       这一路线到实修的距离太远。读经与禅修一直是推动佛教发展的双轮。但通读佛经后再实修有成,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要等到阅藏变得容易之后,再有天才人物从很小开始精进用功,才有可能在一生中完成。所以,这条路线注定要很晚才能成功,而在有成功案例之前自然不会有什么影响力。在此之前不能一直等着,只能先读一部分经典形成某种理解之后就开始实修,而所依经典不同,理解自然有异,于是形成不同宗派。从佛教传入中国到现在,一直是宗派佛教时代。

图片_20231228114417.jpg


       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期。传统宗派逐渐衰落,对实修的指导作用下降,而要全面系统阅读理解大藏经遥遥无期。如果不能在一段时间内解决大藏经的阅读理解问题,这口气接不上,佛教的前途令人堪忧。不得不说,清代没有延续明代的趋势,没有在理解经典上接力积累,是造成现在青黄不接局面的部分原因。清代训诂学发达,如果当时佛教出一些人才,能把佛教的“训诂学”——音义的解释发展起来,也能为今天打下很好基础。可惜没有。当时佛教总体衰落,已经没有人才推动这些工作了。

       大藏经一直是个工程发展的历史,发展方向比较容易预测,就是按照工程逻辑,继续迭代完善。从明代开始的这一轮转向,其最终目标就是让阅藏变得更容易,直到让普通学佛者都有机会阅读理解。而青黄不接的局面告诉我们已没时间耽误,必须加快脚步,尽快达成明代已经开始,至今越来越明确、越来越紧迫的目标。


2022年12月15日星期四
2023年12月20日星期三改


图片_20231228114426.gif

·推荐阅读·

· 大藏经发展简史:从一切经到《大藏经》,从一图书馆书到一套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2 01:34 AM , Processed in 0.02846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