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消息,大盘早间高开后全天维持高位震荡走势,沪指涨近1%收复3100点。板块方面,汽车产业链集体走强,汽车整车领涨,长城汽车(28.140, 2.56, 10.01%)、众泰汽车(3.540, 0.32, 9.94%)、隆基机械(7.990, 0.73, 10.06%)、圣龙股份(17.670, 1.61, 10.02%)等多股涨停,锂矿、风电等新能源赛道股展开反弹,江特电机(9.990, 0.91, 10.02%)(维权)、吉翔股份(10.110, 0.92, 10.01%)等涨停,医药股延续涨势,海辰药业(27.650, 4.61, 20.01%)20cm涨停,景峰医药(3.270, 0.30, 10.10%)、莎普爱思(11.540, 1.05, 10.01%)、百花医药(9.260, 0.84, 9.98%)等集体封板,大金融板块受汇金公司增持四大行利好刺激表现活跃,中国太保(29.890, 1.32, 4.62%)、中国人寿(37.860, 1.59, 4.38%)涨近5%;下跌方面,传媒、游戏股陷入调整,恺英网络(10.920, -1.21, -9.98%)(维权)跌停,油气股下挫,贝肯能源(12.500, -1.20, -8.76%)再度跌停。总体来看,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3300股上涨,今日成交额为8313亿元。
截止收盘,沪指报3107.9点,涨0.94%,成交额为3259亿元;深成指报10168.49点,涨0.83%,成交额为5054亿元;创指报2019.1点,涨0.76%,成交额为2267亿元。
盘面上,汽车整车、小金属、汽车零部件板块涨幅居前,光刻机、传媒、游戏板块跌幅居前。
热点板块:
1、汽车整车
众泰汽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15.270, 0.94, 6.56%)、中通客车(10.110, 0.50, 5.20%)、江铃汽车(17.600, 0.66, 3.90%)等纷纷走强。
消息面上,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82.9万辆,同比增长23.0%,环比增长4.2%。今年以来累计批发590.4万辆,同比增长36.0%。
2、风电
泰胜风能(9.630, 0.62, 6.88%)、东方电缆(41.940, 2.47, 6.26%)、海力风电(60.970, 3.83, 6.70%)、大金重工(26.700, 1.48, 5.87%)等表现活跃。
消息面上,截至目前,据各省市发改委公告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国共计有21个海上风电项目通过核准批复,总装机容量达10.1GW。海通证券(9.960, 0.15, 1.53%)认为,2023年海风项目集中进行用海审批,批量项目获核准,为2024年海风需求释放做铺垫,2024年海风装机可期。
消息面:
1、【硅业分会:本周M10单晶硅片价格周环比降幅10.03%】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数据,本周硅片价格大幅下跌。M10单晶硅片(182 mm /150μm)成交均价降至2.78元/片,周环比降幅10.03%;N型单晶硅片(182 mm /130μm)成交均价降至2.88元/片,周环比降幅9.72%;G12单晶硅片(210 mm/150μm)成交均价降至3.7元/片,周环比跌幅为9.09%。本周硅片价格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供过于求,目前来看原材料价格并未出现大幅调整的情况下,各家保价情绪较高。
2、【贝莱德基金总经理:贝莱德不会改变在中国的投资 与所谓清盘基金没有关系】在“2023上海全球资产管理论坛”上,贝莱德基金总经理张弛再次澄清此前市场传闻,表清与所谓清盘基金并无关系,并称在中国增加注册资本金,不断招兵买马,这都反映了贝莱德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机构观点:
中信建投(24.790, 0.20, 0.81%)发布研究报告称,底部区域,比的是耐心。Q3市场大致是两个政策底的过程:7月中上旬市场持续缩量调整,在触及前低后迎来第一个政策底(7月24日政治局会议重磅定调),而后投资者信心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再度回落,北向资金持续大幅净流出,指数连续下跌并创年内新低,随后迎来第二个政策底(8月27日资本市场政策“四箭齐发”),虽然此后市场再度震荡缩量回落,但市场热点的赚钱效应已经凸显,投资者等待经济修复信号明确。
中信证券(21.760, 0.25, 1.16%)研报指出,汇金公司此次增持四大行,一方面考虑在近期A股整体量价表现低迷背景下,稳定投资者信心,带动更多增量资金入场;另一方面银行投资的不利因素逐步落地,优质银行步入配置渐进期。汇金入场增持一方面显示了对四大行经营和估值修复的信心,另一方面对全市场有“平准”作用,不排除后续增持其他金融股或市场个股的可能性,进而带动市场信心修复和增量资金入场。板块投资而言,下阶段关注重点是地产信用风险缓释和城投化债模式落地等。个股方面推荐:1)业绩增长和估值位置带来的投资回报明确,主要包括未来三年业绩增速确定性强、估值回落至低位的机构重仓银行;2)个体进入资产质量拐点周期的估值修复;3)受益于资本市场政策的大型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