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6|回复: 0

[中式点心] 糍粑越打越黏,日子越过越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6 0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糍粑越打越黏,日子越过越甜

 赵欢 三联美食 2022-09-02 08:00 Posted on 北京


*本文为「三联美食」原创内容


0.jpeg

在乡土中国的广袤田野与街巷之间,人们对生活的期盼,就跟糍粑本身一样简单、平凡。


作者 / 赵欢


中秋之际,月饼将统治中国人的胃。天南地北,都能找到月饼的影子。苏式月饼、广式月饼、滇式月饼……形形色色的品种和口味,好不热闹。但在饮食文化丰厚热烈的巴蜀之地,除了盛行全国的月饼之外,还有另一种乡土风味浓郁的节令食品——糍粑。


在繁忙的现代都市生活中,糍粑始终扮演配角,主要以小吃的形式存在于火锅店与街头巷尾。对川渝人来说,吃火锅往往少不了两样小吃的点缀。一是炸酥肉,二是红糖糍粑。此外,成都街道上,至今仍有老一辈人骑着自行车,沿街叫卖热糍粑。他们把洁白鲜糯的热糍粑装进金属箱里,客人购买时,就手持片刀把热糍粑切分成一个个的小球。

1.gif

纪录片《中国特产》


热糍粑主要有两种吃法,或是淋上浓郁的红糖,或是放入黄豆粉中翻滚——等糍粑周身沾满黄豆粉,老板便会用漏勺筛去多余的粉末,将糍粑装进小碗中。在成都阴云密布的寒冬下午,若是能吃几小口,暖意便会随着绵实糯软、清甜弹牙的糯米糍粑送入腹腔。另外,在四川人热爱的夏日糖水——冰粉之中,豌豆大小的糍粑作为调节口感的配料同样受人喜爱。


事实上,即便作为小吃,糍粑也在逐渐淡出年轻人的视野。说起糍粑,人们更多注意到其本身的“老成都”“老四川”“儿时味道”的身份。这的确也是我的切身感受。跟搅搅糖、棉花糖等街头零食类似,糍粑的美味,在很大程度上有着怀旧光环的加持。在某种意义上,它跟家乡有关。看见糍粑,便会生出亲切之感。

2.jpeg

图 / 摄图网


糍粑在许多西南的小村镇中,地位不容小觑。在我位于川渝交界处的家乡,中秋节可以没有月饼,但不能不吃糍粑。我的二伯是个饮食手艺人,曾经营着一家小店。每到传统节日,小店里都会售卖新鲜制作的节日食物。元宵节,卖汤圆、揉粉子、捂醪糟。端午节,包粽子。到了中秋,就得打糍粑。


糍粑是一种极简的食物,原料仅仅为新鲜糯米。打糍粑的手法和力度,决定着糍粑的口感与香气。所谓“打”,其实就是“舂”。我对糍粑最深的记忆,正是小时候站在二伯身边看他用木槌敲打糍粑。在正式舂打糍粑之前,二伯母会提前用温水将新鲜的糯米泡上几个小时。泡好之后,加水稍微没过糯米,开大火把米蒸熟。


由于做出来的糍粑是用来卖的,因此二伯家每次都会蒸上至少二十斤米。家庭小灶吃不消,还得用上老式的柴火灶,配上木甑子。二伯母不时会到灶前加柴探火,凭经验判断糯米的情况。蒸制糯米时,有一个注意点,就是切忌在中途揭开锅盖查看情况。否则蒸汽逃散,会影响到食物出品的香气。

3.jpeg

图 / pixabay


制作糍粑的糯米不必蒸到软烂,刚刚熟透即合适。唯有这种状态下的糯米,其支链淀粉的分子结构才更能在木槌敲打下表现出筋道、粘糯的口感。糯米蒸好之后,更具有挑战性的舂打环节就开始了。这时候,二伯和二伯母就变成彼此配合的“打手”,用力敲打从纱布里取出来的烫手的糯米。他们会把蒸好的糯米放进两尺见方的石头碓窝(方言叫“对窝”)里,各持一根木槌,铿锵有力地敲打糯米。


打糍粑的声音并不干脆果断,木槌砸下去后,被柔软厚实的糯米团接住,似乎起了某种缓冲作用,最后发出类似“嘭”的一声。在儿时的我眼中,看二伯他们做糍粑是件乐事。看起来,他们像得到了什么武林秘籍,正在练习武功,可能还跟气功有点关系。


捶打糍粑时,他俩还会从丹田运气,边吼边打。在小孩眼里,这一切都很神秘——糯米变成了细腻弹牙的糍粑,这简直是变魔术,而魔术的过程,就是靠他们不间断地用力捶打。我从来没有问过他们到底用的是蛮力还是巧力,估计二者兼有,唯有经验之人才知其中奥义。对我而言,负责吃就行了。

4.gif


热糍粑是最常见的吃法,也是新鲜糯米香气最足的吃法。然而正因为这种香气短暂,温度降下去之后,口感大打折扣。于是聪明的劳动人民便发现糍粑的另一种可能性——冷糍粑。与滚烫的热糍粑相比,冷糍粑有着截然不同的风味呈现。除了售卖新鲜的热糍粑,二伯家还会留有一部分用来制作方便储存的冷糍粑。


冷糍粑的做法很简单,就是趁糍粑还热着的时候,可塑性高,将糍粑按照两斤左右的重量扯成团,再用擀面杖碾成圆饼状。由于糯米性黏,为了糍粑饼不粘上异物、杂质,二伯他们还会在糍粑饼的表面抹上薄薄一层淀粉。从乡村前来镇上赶集的居民,除了购买解嘴馋的热糍粑之外,最中意的便是这种糍粑饼。


冷却的糍粑饼完全失去弹性,密实紧凑的支链淀粉性状再次发生改变,使得这时的糍粑坚如磐石,只有尤为锋利的菜刀才治得了。中秋节晚上,当月亮从地平线升起之后,空气中凉意渐显,二伯会把糍粑送到爷爷的厨房。


对从事厨数十年的爷爷而言,这道小吃可以说没有丝毫难度。他只需手握最顺手的切刀,将糍粑切成约一公分厚的薄片,然后一片片下入近两百度高温的油锅之中炸制。高温之下,糍粑片会发生有趣的变化。遇热膨胀,糍粑片的中间会鼓出来,像一块微型枕头。这使得它的口感在表皮的酥脆之下,依然留有蓬松软糯的质地。

5.gif


这种炸糍粑,我们那边的吃法一般是蘸白糖。炸好后,一定趁热享用。油炸赋予糍粑焦黄的品相,蘸上细细一层砂糖,送入口中。牙齿轻轻一咬,便发出吃薯片一般清脆的咔嚓声,转而带着干净甜味的糯米香便直顶口腔。是一道不错的餐前小吃。


比起月饼,这种白色的糍粑圆饼在外形上其实更像中秋的满月。中秋节那天,人们抛却不快,一大家子共享一个糍粑饼,也诠释了亲人之间的分享与情谊。糍粑的极简品质,其实也意味着朴素。它不如月饼那样,有着万千变化的可能。


它属于那种并不能在第一时间给人惊喜的食物,但正因其口味的内敛和清淡,才会千百年来一直流传,喂养着朴素的人群。如今,糍粑依旧融入许多民族的生活之中,成为低调的经典。


在乡土中国的广袤田野与街巷之间,流传着一句朴实无华的俗语:“糍粑越打越黏,日子越过越甜”。人们对生活的期盼,就跟糍粑本身一样简单、平凡。


Image
END
   本文作:赵欢
        微信编辑:孙孙Boy

   微信审核:然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8 12:58 AM , Processed in 0.04623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