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8|回复: 0

[素质培养] 如何有效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25 03: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jpeg

如何有效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作者 / 玫瑶老师

以前人们总说孩子是一张白纸,但当我真正成为一个幼儿教育领域的工作者,10 年里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孩子和家长,再加上养育自己孩子的经验,让我我越来越觉得:孩子生下来并非一张白纸。

不同气质类型的孩子,有不同的社交方式。如果我们能看到他们个性的不同,针对性的给予合适的帮助一定会事半功倍。

一、孩子不是一张白纸,每个孩子生而不同,社交方式也不同

尽管后天家庭成长环境会极大的改变孩子,但是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明,婴儿生下来,就已经带着许多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

比如我的朋友 Sara,有一对 5 岁的双胞胎,两个孩子从小在同样的家庭环境里成长,父母和周边环境也是一样的,但是两个孩子性格和社交方式截然不同。

面同样的社交冲突,(比如被其他孩子抢玩具)姐姐是采取主动行动,她会一把抢过来,大声地说:这是我的,你不能抢我的玩具!而妹妹正好相反,遇上冲突,她的方式是嚎啕大哭,等待姐姐或者其他家人来帮忙。

除了双胞胎,我们甚至可以在新生儿的身上看到不同气质类型的特点。养育两个孩子的妈妈一定深有体会:同一个妈妈生的两个孩子,怎么会如此不同?以前大宝是个高需求宝宝,对喝奶、睡觉、玩耍的环境要求很高。好不容易哄睡了,妈妈把孩子一放下,眼睛马上就睁开了。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可以让他们再次醒来,必须得重新哄睡。

而二宝却截然不同,他很容易有较固定的睡眠作息,就是我们常说的“天使宝宝”。孩子经常吃完奶了就呼呼大睡,醒来了也是笑眯眯很快乐的状态。

这些,都是孩子们生下来所带有的“先天气质”。

气质类型有很多种流派,而最具有高水准研究水平的,应该属 19 世纪 60 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A. Thomas)和儿童心理学家切斯(S.Chese)提出的。托马斯博士指出: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从出生下来的那一天起,就带着他独特的天生气质,展现出属于他自己的表达方式,与身边的每一个人互动。

托马斯和切斯博士用了 14 年的时间,对 141 名新生儿进行追踪研究,最终得出以以下几个维度来衡量孩子不同的气质类型。[1]

活动水平、规律性、趋避性: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吃饭、睡觉等身体运动时的活动量水平怎么样?有些孩子连在睡觉的时候身体动作也很多,而有些孩子吃辅食都是慢条斯理的;

有些孩子的吃饭、排泄、起床时间都很规律,而有些孩子则需要花很多精力才能建立起作息规律;

对新鲜的环境或刺激物的第一反应,有的孩子是大胆、主动靠近,而有的孩子害羞、退缩。

适应度、反应阈值、反应强度:

孩子在面对转变时的适应状况怎么样?对待不是他所预期的转变,可以欣然接受吗?还是极度抗拒、嚎啕大哭?

外界的刺激要达到多大的程度才能引起孩子的反应?在班级里有些孩子对生人很警惕,而有些人孩子,甚至连班上来了新同学都没有发现;

我们还可以观察孩子用了多少力气在他事情的反应上面。当他和朋友在一起觉得快乐时,是夸张的哈哈大笑还是抿抿嘴会心一笑?当他的玩具被弄坏了,是嚎啕大哭还是小声哭泣?

情绪质量、分心性、注意力广度和持久性:

孩子和朋友们在一起时经常都是快乐的状态吗?还是经常多愁善感,悲伤秋月?

有的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如看书、练习一项运动)很容易因为干扰而中断,而有的孩子天生不容易。

孩子从事某项活动的时间长还是短?能顾及的事情有多少?孩子是否很容易被周围的刺激所吸引?还是通常都对周遭事情视若无睹,非常专注在自己的活动上?

二、通过孩子的社交方式,判断自己的孩子属于哪种气质类型

1.活动量大的孩子,用身体说话。

每一个孩子的活动量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活动量会非常大,活动量大的孩子容易让父母感觉总是精力很充沛,怎么也安静不下来。活动量大的孩子非常活跃,放得开,人多的时候还特别兴奋。

我们小区有一个叫小步孩子,就是这样的类型,每次看到自己喜欢的小朋友,音量会不自觉的提高,还会紧紧的把别人抱住。而我们家的孩子正好完全相反,几次下来之后,我们家孩子看到小步就躲的远远的。其实小步的内心愿望是好的,只是他的社交方式,动作幅度比较大,是用“身体说话”,并不会照顾到别人的感受。

对于活动量的大孩子来说,当还有剩余的能量没被发泄掉的话,他是没办法安静下来做静专心做事情的。

2.害羞退缩、人际过度敏感的孩子,容易感到社交焦虑。

我们家的孩子,是相对慢热的孩子。有一次上早教课,熟悉的老师刚好请假,临时换了一个男老师,孩子马上变得警惕起来。那节课是在周末,孩子和大人都比较多,我们家孩子开始有些不知所措起来。再加上老师不停的热情邀请孩子,反而让孩子一直往我身上躲。那一刻,我意识到:孩子有些焦虑了。

对于害羞退缩、且人际关系比较敏感的孩子,交朋友的过程就容易感觉到紧张;如果这类型的孩子再加上反应强度太弱,就容易被团队忽略,很难交到朋友。

3.主动好奇、适应度高的孩子,容易跟着别人走。

主动好奇的孩子,去到新环境时,什么都想摸一摸,什么都想看一看,甚至把别人的东西当作自己的东西。他是大人眼里的好奇宝宝,有着充足的求知欲望。

他看到人就会主动打招呼,常会讨得身边人的喜欢,但是因为对所有的新事物都比较好奇,什么事都喜欢大胆尝试,有时候不知道回避危险。别人给他一颗糖,就开心的跟别人走了。

4.情绪反应强,坚持度高的孩子,希望别人都听他的。

“你这样不对!要像我这样”,是这类孩子的口头禅。他们认定的事情,一定要坚持做到底。他们也经常因为小事情而反应强烈。

有一次我们家的孩子幼儿园放学后,在学校外面的空地上吃手指饼干。那是孩子最喜欢的零食,还可以蘸上巧克力酱呢。当他打开包装正要吃,班上的另外一个同学看到了,说“你还吃啊?别吃了,再吃就变成胖子啦!”然后就走开了。

孩子的脸色马上变了,板着一副黑沉沉的脸,大声地说“我才不是胖子呢!”说完自顾自地吃了起来。他就是很典型的对事情发生的情绪反应比较强,会喜欢坚持自己意见的孩子。

三、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一刀切的社交方法会对孩子带来身心压力和伤害

每一个孩子与生俱来都拥有不同的气质类型。它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程度上的差异。

如果一个气质类型比较害羞退缩的孩子,我们为了让孩子更快的融入环境,就把孩子向外推,说“去吧,你自己去和小朋友们玩”,孩子不会变得积极主动,反而会更往后退缩;

而如果一个个性文静的妈妈,希望从小培养孩子的美感和艺术,于是经常带孩子去参加各种音乐会,参观博物馆,学习茶艺和书法,但是孩子的气质类型是属于活泼好动型的,在这种比较要求安静和自我控制的活动下,孩子经常坐不住、跑闹,可能就会影响环境。如果孩子长期处在消极负面的评价中,他就会觉得自己是个没用价值的人,其他的同学朋友也会排斥他。

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环境周围的人如何对带孩子的方式和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如果我们能看到孩子独立的气质类型,因材施教,孩子的社交发展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巧用气质教育因材施教,多方助力,全面培养孩子的“社交商”

孩子的社交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经验习得。你一定听过“智商”、“情商”等词汇,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社交商”。早在 1920 年,心理学家桑代克就首次提出了“社交商”的概念。他给“社交商”下的定义是:

理解人类行为和处理彼此关系的能力。

拥有“社交商”的孩子,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遇上社交问题时会开动脑筋,想出解决办法。他们能理解别人,也能尽量让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

  • 具体类型具体分析,循循善诱,帮助各种气质类型的孩子提高“社交商”

1.活动量大、活泼好动的孩子,需要发泄多余精力,帮助孩子意识自己的行为以及对他人的影响是社交的重点。

当孩子太兴奋,开心地把别的孩子抱得太紧时,我们可以说:你好喜欢 *** 小朋友啊,我们可以轻轻地和他握个手,他可能会感觉更舒服哦!

当孩子好奇地想去摸其他孩子的玩具时,可以提醒孩子,这是 ** 的玩具呢,如果要玩可以先问问对方是否同意,不然他会难过的。

通过语言,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的影响,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界限,找到更合适的方式与他人互动。

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活动量大的孩子也需要给予孩子更多体能活动的空间,让孩子发泄多余的精力,满足他生理的需求。以下是可以帮助活动量大的孩子的社交游戏:

a.体能类的游戏。如老鹰抓小鸡、放风筝、抢板凳。

b.体育竞技类游戏,如玩平衡车、跳绳、踢球。

c.自我控制类。如一二三木头人、二人三足。

2.害羞退缩、人际过度敏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热身运动”,父母“递梯子”可以帮助孩子达成社交行动。

气质类型害羞退缩的孩子,需要更多的时间观察环境里的人和事。他们需要不断的确认环境,直到感觉到环境是安全的、可靠的才会慢慢开始社交和行动。很多父母带孩子去上早教班或者兴趣班,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参与,就直接带孩子离开,或者强迫孩子做,这些都不能帮助孩子的社交发展。其实孩子并不是不参与,他只是比较小心谨慎,需要更多的时间了解情况。

a.提前热身。

每一次我们带孩子参加聚会或者活动,可以先带孩子去到目的地,和孩子先在那里玩一会,让孩子提前适应环境。

在这个热身的过程中,其他的孩子是慢慢到来的,慢热型的孩子也不至于感到一下子需要面对很多人的社交压力,而是有一个温水慢慢煮沸的过程。这样的方式让他感觉到安心,并且有一种掌控感,帮助他更好的与他人社交。

b.循序渐进的给孩子“递梯子”。

而对于父母来说,害羞退缩的孩子需要父母更多的耐心、陪伴和相信。采取“递梯子”式的陪伴,可以帮助孩子逐步的完成社交挑战,逐步获取自信,相信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一把梯子,从底部到顶部,有很长的距离,要达到这样的高度并不容易。但是如果分解难度,循序渐进的帮助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完成挑战。

当孩子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挑战,选择退缩时,我们可以这样梯子:

-- 抱着孩子,帮他说吃内心的感受:“新的环境和朋友有点陌生,让你有点害怕,是吗?”(接纳孩子,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感受)

--“没关系,深呼吸。我们可以先在旁边看一看,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排解社交焦虑的方法)

-- 当孩子看了一段时间,稍微放下紧张之后,我们可以说“上次你去参加一个派对,一开始也是很紧张,后来我们不是也交到很多好朋友吗?”(回顾孩子成功的经验,唤起信心)

-- 观察孩子,给予孩子时间,直到他自己愿意迈出第一步。当孩子愿意迈出第一步时,不要忘记给孩子鼓励!(陪伴、相信、正向循环)

3.主动好奇、适应度高的孩子,提高孩子的自我警惕度,做出独立判断是培养社交的重点。

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主动好奇、适应能力强,社交能力能力那么棒,也就没大人什么事了,让孩子自己去玩就好。但是事实是,这类型的孩子,反而容易成为“问题孩子”。为什么?因为孩子很容易融入环境,随环境做出改变。

如果遇上品性比较差的问题孩子,也很容易适应环境,融入环境被同化,价值观也容易有偏差。而对于低龄年段的小朋友,也容易被陌生人亲近,没有危机意识,容易被拐卖。

因此这类型的孩子,我们可以试试:

a.多问孩子:“你是怎么想的?”鼓励孩子多多输出自己的见解想法。

b.通过过家家的方式进行情景演练,预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让孩子看到事物的两面性。

4.情绪反应强,坚持度高的孩子,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帮助他们读懂“社交信号”。

一点点的小事情,就容易发脾气的孩子,情绪的反应比较强,我们需要更多的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以及他人表现出来的“社交信号”。

比如,如果孩子大吼大叫的时候遭到另外一个孩子给他很难看的脸色,或者白眼,孩子是否能够意识到,并且能停止大吼大叫?对方的反应,就是一种强有力的“社交信号”。

如果不能读懂这种“社交信号”,孩子仍然我行我素,坚持做自己的,长此以往会影响孩子的社交。这种“社交信号”,不是孩子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与他人的互动中习得。

帮助情绪反应强、坚持度高的孩子意识到这一点,可以帮助他同理他人,同时用更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同理他人的过程,孩子需要做到:

a.专心听别人说话。如果孩子没有听,我们可以当一次复读机,比如说:“刚才小步说了,那是他的玩具”

b.帮助孩子留意他人的行为,(洞察“社交信号”)试着理解别人行为背后的传递的原因。比如说:“我看到小步脸都黑了,他可能不大喜欢你一来就把他的玩具拿走”

c.想象别人的感受。“小步的玩具被抢走了,他觉得特别难过。”

d.用更恰当的方式回应。“我们可以问问小步,我可以和你交换玩具吗?”

在不断的练习当中,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同理他人,他也会更加敏锐的观察到别人的社交信号,调整自己互动的方式,让自己的需求更容易得到满足。他也会开动脑筋想办法,让自己更成为一个更加积极主动的孩子。

  • 巧用技巧,帮助孩子快速加入其他伙伴当中

有些孩子可以很自然的就加入到其他小伙伴的游戏当中一起互动,而有些孩子,“万事开头难”,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却被拒绝了,就会感觉很挫败。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给予孩子一些简单的策略,帮助孩子更好更快速的融入到其他伙伴里去。

a.先观察、等待、聆听。看看别人是怎么玩的,听听别人在说什么、做什么,了解游戏的规则。

b.从一个孩子开始。鼓励孩子寻找一个看起来“好说话”的小伙伴,而不是全部的小伙伴,可以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

c.用非正式的方式直接加入。比如说,别人在玩你追我赶的游戏,孩子也进去在后面跑一跑,很容易就融入了。

d.在家中通过角色扮演,练习加入伙伴。我的孩子最喜欢和我在家玩过家家的游戏,连玩乐高,他都可以扮演平时和其他孩子们的互动。而这就是一个练习如何加入其他活动的好时机。

总而言之:

社交能力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与社会、集体和他人联接的一项重要技能。培养孩子的“社交商”,不同气质类型的孩子,有着不同的方法。我们需要看到孩子气质类型的独特性,如果我们能学习着去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因材施教,一定发展孩子个性,顺应天性,孩子一定会拥有更加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走向更美好的人生!

1.jpe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21 11:00 PM , Processed in 0.03559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