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1|回复: 0

[转贴] 最美上海名媛“剁手”往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5 04: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美上海名媛“剁手”往事

 蓝钻故事编辑部 蓝钻故事  2022-01-28 10:50


百年前大部分中国人贫苦、食不果腹,但那时也有极少一部分富豪、名媛走在世界尖端,办时装秀、开名车、建百货公司,引领消费时尚。快过年了,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段浮华如梦、楼起楼塌的“剁手”往事。




IMG_7591.PNG

 引领时尚

 

1936年的某个冬夜,上海国际饭店,人声鼎沸,中间大厅秀台,两个身材窈窕的模特,正在展现身上紧致的旗袍。

 

秀台旁边,是各类名媛、贵妇,以及看热闹的饭店客人。在这群观众中,有两人穿着时髦、夺目,俨然她们才是这场秀的中心。这两人都是东方面孔,也是这场秀的组织者和设计者,分别叫张菁英、黛西。

 

模特在舞台上走着,她们两人则用纯正的英文小声地交流着看法,指尖掐着香烟,慵懒地躺在旁边沙发,不时呷一口咖啡。

 

亲证了这场秀的《时事新报》记者形象地描述道:

 

“在这一阵阵的掌声间流淌着的,是咖啡与蛋糕,以及香水香粉的香,是‘英语’和琴音,是软洋洋的灯光和带着疲情的富丽的装置,是白色的轻雾,那一层层的烟圈”。

 

在30年代的上海,这种时装秀非常稀少。除了张菁英和黛西定期办的时装秀外,就数社交名媛陆小曼和唐瑛办的时装表演更为知名了。

 

应该说,这在当时是开风气之先、引领消费时尚的大事,过去在国内没有。


后因为战争,这类走秀表演中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受香港“港姐”选美比赛影响,改革开放后的广州才重启类似的走秀表演。

 

张菁英和黛西办的时装秀,比较特别。因为模特身上衣服都是她们自己选材设计。当然价格也相当昂贵,一件,大概在50元-80元之间,甚至高达100元左右,普通人家消费不起。

 

当时作家茅盾在商务印书馆《小说月报》任职,月薪也不过100元左右。

 


 

IMG_7594.PNG

出身富贵

 

张菁英、黛西什么来头,为何有能力引领中国最繁华都市的消费时尚呢?

 

先说张菁英。

 

她本人的名字,很多人可能没听过,但要说到他父亲张静江,相信很多人就知晓了。这位大佬,出身豪门,他们家以前是著名的江南丝商,富可敌国。张静江本人,比较热衷于政治,被称为“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曾是孙中山闹革命的“钱袋子”。孙中山称他为“革命圣人”,蒋介石赞他为“革命导师”。

 

张菁英是张静江最小的女儿,掌上明珠。


这大小姐不是一般人,留学美国,受西式观念洗礼,打扮时髦,作风前卫,指甲涂着黑色的指甲油,指尖还加了绿色,在许多人都没见过汽车的年代,她却能开着车到处兜风,一个月耗尽的汽油费,比矛盾一个月工资还多。

 

她在美国学服装设计,1935年回到国内后,就找上了中学同学黛西,提议办时装沙龙。她负责时装设计,黛西主管运营,两人一拍即合,办了这叫“锦霓”的时装沙龙。

 

跟这么牛的姐们做朋友,黛西当然也不能是一般人。


IMG_7609.JPG

黛西

黛西的父亲叫郭标,是永安百货创始人之一。

 

一次世界大战前,郭标跟兄弟郭乐,自广东漂到澳洲谋生。两兄弟颇有生意头脑,开水果行赚了大钱。一次大战那会,因为土澳出现越来越严重的排华情绪,两兄弟决定回国发展。

 

恰好,那时到处筹革命经费的孙中山,也邀请他们回国主持造币厂,于是两兄弟就在1917年搬到了上海。

 

1917年,黛西只有8岁,只记得父亲跟她说:“是来上海一家餐厅吃饭。”


刚搬到上海那会,黛西几乎不会讲中文,也没有中文名字,暂时就住在先施百货大楼的东亚酒店。这酒店,是黛西母亲马氏家族的产业。

 

从酒店的窗外望出去,是一栋正在建设中的大楼,一层层叠加的竹子脚手架,预示着很快要竣工了。这就是郭标、郭乐兄弟筹建的永安百货大楼。

 

当时的百货公司,属稀有事物,就跟十几年后黛西办的时装沙龙一样,瞄准的是富人或至少中产以上的消费市场。

 

世界上最早的百货公司,出现在郭乐和郭标以前奋斗过的澳大利亚,是一叫山姆·何顿的英国殖民者后代在1886年开的。郭氏兄弟回国之前,曾特意去观摩过。

 

所谓百货公司,最大的特点,是它为大型零售店,价格固定,不还价,现金买卖,允许顾客自由出入、不满意可退货。


这跟过去的商品专卖店,以及讨价还价的菜市场,消费体验完全不一样。

 

百货公司永远走在消费最前端,大楼墙体外一般树立着巨幅广告,同时还有各类漂亮的橱窗展示商品,到了晚上,霓虹闪烁、映衬着最新款的商品,非常时髦,顾客走在马路上就能看见。

 

所以百货大楼也是一座城市的“都市感”最重要标志。

 

 

IMG_7603.PNG

全新购物体验

 

黛西,在郭家几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四”,家里人都叫她“四小姐”。

 

它平时穿英式洋装,吃西式甜点。一家人虽然定居上海,但保持过圣诞节这样的洋派传统。每到节日,家里礼物从起居室一直堆到客厅,晚餐包括火鸡、梅子布丁、蛋糕等,地道西式风格。

 

她父亲将她送入上海最有名的贵族学校——中西女塾,宋庆龄和宋美龄的母校,上海大世界老板黄楚九的女儿黄惠宝,以及张菁英都在该校念书。学校为纯英文教学,藏书室里不仅有当时最流行的美国小说,还有英文版《资本论》。

 

在同学的建议下,仿照当时以笔名冰心闻名的作家谢婉莹,黛西给自己起了中文名:郭婉莹。少女时代的黛西,沉浸在幸福的蜜罐里,脸上洋溢着欢快,微微发胖,脸色明亮红润。

 

她家的百货大楼,在她来上海的第二年开张了,生意异常红火,撞上了上海中产消费大爆发的热潮。

 

不过竞争也很激烈。当时上海,一共有四家百货公司。一是1917年由黛西母亲家族马应彪开的先施百货;1918年郭氏兄弟开的永安百货;1926年由前先施高级员工开的新新百货;1936年由前先施香港分公司员工蔡兴、蔡昌办的大新百货。

 

这就是上海滩著名的“四大公司”。这“四大公司”的创始人,都来自同一个地方广东中山。但他们之间的竞争,可不讲老乡情谊。从百货大楼的设计,到销售的货品种类,再到推陈出新的营销手段,相互之间斗得热火朝天。

 

比如以各自大楼的外观为例。


最先建设的先施为五层高楼,是当时南京路最高的楼房,尔后永安盖了六层高楼,压过先施,新新加盖到7层,最后建的大新更把楼盖到了10层。


IMG_7611.JPG

永安百货大楼

 

它们的外观设计也非常讲究美学,均采用当时世界上最流行的古典巴洛克风格,以外挑阳台、窗花雕饰、圆柱支撑为特点。

 

林立的百货大楼让整个城市都看起来洋气而现代化。

 

1936年,赚了大钱的永安公司,重新盖了一栋新大楼,取名永安新厦,设计师为美籍设计师哈莎得和飞力柏斯,灵感取自纽约地标建筑熨斗大厦,大楼分前后两栋,中间以天桥相连,前栋高24层,后栋高10层,楼顶装置“永安”两字霓虹灯,气魄逼人,颇有睥睨群英之感。


IMG_7612.JPG

永安新厦

这一下,算彻底把其他家给比下去了。

 

除了大楼外观外,百货公司的营销手段,也非常前卫。至今一些百货公司玩的营销手段,都他们玩剩下的。

 

比如橱窗展货。


永安公司在四周和走廊两旁设有40座橱窗,每月更换布置一次,靠南京路旁的橱窗依照时令季节,不定期更换布置。后来发展出“情景式”橱窗,利用橱窗及商品讲故事。


IMG_7613.JPG

永安百货橱窗


有一年中秋节,永安公司在橱窗内设计了一轮明月,并有一名典雅的古装宫女环绕而行,取嫦娥奔月之意,前景摆放了多款诱人的待售月饼。

 

漂亮的设计,让街道变成靓丽风景,以至于成为当时诸多学校毕业旅行的参观景点,还成为《上海游览指南》推荐的游览点。

 

再比如货物陈列。


百货公司商店内部,一水玻璃柜台,顾客可无死角看见陈列的货品,关键可以毫无心理压力垂涎欲滴地看,不需要招呼店员,无丝毫非买不可的压迫感。

 

这在当时是一大创举,消费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购物体验。

 

另外顾客进入商店后,除了能一览无余看见商品和标价外,就光待在里面,也是一大享受。因为百货公司都争相使用最先进的声光电科技。

 

比如漂亮的霓虹灯灯箱广告,当时已非常普遍。《大晚报》作者对此不无惊叹地形容道:“仿佛在说就是太阳从此以后不再来临,也可以从它们照明大地似的。”

 

不止灯光,大新百货大楼还安装了冷暖气管,新新百货则斥资20万美元装上了美国进口的冷气机,让顾客获得了“冬暖夏凉”的购物体验。

 

你能想象吗?这在许多人家里还点煤油灯、连电风扇都没见过的时代,那会是什么体验?

 

再就是电梯了。


四大百货公司,大概是国内最早使用电梯的地方。先施和永安开幕之初,就安装了升降机,可载客至屋顶的游乐场。不过坐升降架要花钱,一次两角。

 

大新安装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电扶梯。好多顾客,不为买东西,就为带着一家老小,来这体验下“上上下下”的感受,本来免费,但坐的人多了,竟然成为一景点,搞得百货公司不得不通过收费(一次四角)控制人流。


IMG_7614.JPG

大新百货电扶梯

除了外在的购物体验,百货公司的推销手法,也非常先锋。

 

1919年,美国的热气球飞行家访问上海,永安公司抓住机会,大肆炒作,吸引无数顾客前来观看。


公司承诺,只需要进百货大楼消费五块钱以上,就能获得观看热气球表演门票一张。如果没有购物,那就要花费五角买张入场券。

 

还有一年,永安公司推出一款“润肤香皂”,为推广产品,公司设置了表演台,由两位年轻女职员操作小型机器,将皂片磨成粉再塑形成条,以展现制造香皂的过程,许多顾客围拢参观,啧啧称奇,亲自上手,体会DIY的乐趣。

 

以上林林总总的措施和手段,几乎完全颠覆了传统的买卖。中国消费者,也是从这会开始,体验到了什么叫“消费者是上帝”、消费也可作为休闲和乐趣。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消费背负着满满的罪恶感。但以永安公司为代表的四大百货,近乎完美地消解了消费罪感,进了大楼自由逛、自由看、自由购,就算来享受一会冷气,也能享受售货员的甜美微笑。

 

街边展示货物的橱窗,则让消费欲望溢出了大楼,倾泻至整个城市,并穿透阶层,让每一个路过的人都能体会到。


上至上流名媛下到黄包车夫,都能站在南京路或浙江路口驻足观看和欣赏漂亮的衣服、名贵的手表。一时买不起的人,也因此暗下决心努力赚钱,让自己早日配上更美好的物质生活。

 

1930年的《申报》,曾刊登过一颇有时代韵味的段子:


丈夫走进新装店,请求店伙帮个忙,把沿街橱窗内的时髦衣服暂时取下来,因为等一会他和太太会经过那家商店。

 

买买买,忍不住剁手的消费习惯,以及公众乐观打趣的自我嘲解,正是从那个时代培养起来的。

 

 

IMG_7615.PNG

 “康克令小姐”

 

1933年,黛西结婚了,对象叫吴毓骧,据说是林则徐后代,十九岁考上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美国麻省理工毕业。黛西说他嫁给吴,纯粹因为他很“fun”。

 

不过可惜,婚姻并不幸福。吴毓骧是一花心大萝卜。孩子出生当日,吴跑去过他的夜生活。终于有一天,黛西和二姐夫在一年轻的风流寡妇家里,把吴先生拎回了家。

 

黛西结婚前一年,他的父亲郭标去世。永安百货公司,迎来第二代管理者,即黛西堂哥,年仅29岁的郭琳爽。

 

郭琳爽是一经营奇才,只可惜他的运气不好,他上任前后,公司遭遇世界性经济大萧条以及战争的阴影。

 

1937年8月13日,日军入侵上海。10天后,日本军机掠过上海上空,一颗炸弹丢在了南京路,永安和先施百货大楼被炸。刚建成的永安新厦,被炮弹震出一个大窟窿,15名员工被炸死,近百人受伤。

 

郭琳爽不得不停止营业,全力救助伤员,他同时也浩然宣布:“全体永安人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期间,他向战时服务台捐款并赠送了大量食品和日用品。

 

后来上海没有守住,被日本人霸占。永安百货公司也被迫接受日本人军事托管。资助过抗日的郭琳爽,则被剥夺管理权,他和夫人杜汉华,被软禁在永安新厦顶楼,不得外出。

 

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滚出了中国,永安公司才恢复正常营业(期间也有经营,只是不正常)。可没正常几年,到了1948年,由于国民政府搞“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发行“金圆券”,酿成严重通货膨胀,弄得公司差点破产。

 

值得庆幸的,是郭琳爽不仅善于经营,其身段也柔软,在时局动荡不安的年代,总能逢凶化吉。为了应对危机,他搞了好几次成功的营销。

 

比如,国难当头之时,他跟着国民政府倡议,大力推国货,非常精准地击中了消费者心理。


当年像黄楚九发明的龙虎牌人丹,以及金华火腿、雄鸡牌毛巾和三星牌蚊香等国产老品牌,都在这股热潮中销量猛增。截止1946年,永安国货销售占比从原来2%提升到65%,这不仅提高了公司利润,还获得一爱国好名声。

 

他还有一招更狠,即启用和招聘女店员。


这是非常前卫的举措,因为当时大部分女子还没有外出工作的习惯。当然永安的招聘条件也非常苛刻:年龄必须在18-20岁,身高在157-163厘米,体重在45-54公斤,须“身家清白、五官顿正、体格健全,无近视目疾者”。

 

这还不算,他还给漂亮女店员取各种名号,什么“袜子皇后”、“奶包西施”之类,吸引男顾客驻足询价。


售卖康克令牌钢笔的“康克令小姐 ”,大概是其中最为知名的。洪晃的外婆、章含之妈妈谈雪卿,就是永安公司钢笔专柜的“康克令小姐”。


IMG_7616.JPG

康克令广告


漂亮售货员,跟电影明星一样,经常上媒体封面。她们的离婚、怀胎和绯闻八卦,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除了美女售货员外,永安还推出类似于信用卡性质的折子。


这种折子,主要面向外国侨民,功用是,平时购物可暂缓付款,累积到某时节再一并结算。后来郭把这一“信用卡”推广至所有客户,大大促进了永安的销售。

 

在新型促销模式下,永安顶住了时局动荡,相对1938年,1941年永安公司的营业额不仅没下降,反而增长5倍半,利润上升12倍之多。

 

 

IMG_7617.PNG

 骤变

 

1949年5月26日,郭琳爽没有回位于霞飞路的住宅,留在了永安新厦顶楼办公室。清晨,他听到窗外声响,穿好衣服朝窗外张望,街道上一排排怀里抱着枪的灰布军装战士席地而坐。

 

这些战士是第一批攻入上海的解放军部队。为了保证上海数百万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部队在进城之前,就将骡马和火炮辎重留在了上海郊区莘庄,严格执行三野司令员陈毅的指示:“瓷器店里抓老鼠”。


为了不惊扰市民,邓小平、陈毅早在10万大军进入城内之前就制定了《入城守则》,其中最重要的两条是:市区不使用重武器;不入民宅。

 

26日凌晨1时许,部队严格按照规定,露宿于南京东路。这天下着淅沥的小雨,5月的上海夜晚还有点微凉,从浙江路路口一直到西藏路路口,500多米冰冷的水泥路上,睡满了衣衫单薄的解放军战士,其中许多是上海本地人。


IMG_7618.JPG

解放军“露宿街头”

见到这一幕,郭琳爽大受触动。

 

当时原本打算离开上海前往香港、33岁的荣毅仁,也在同天早上见到了这场景,同样感触颇深,他回忆说:“记得那天我开了一辆汽车到马路上去看,看到解放军战士就在马路边席地而卧,毫不扰民。”

 

与此同时,几名一直在永安公司潜伏的中共地下党员,透过窗口看见了走进街道的部队,他们很快与部队取得了联系。“解放了!”,有人提议在永安百货大楼的最高点升起一面红旗,以迎接解放军。这个提议得到大伙的认可。


于是他们从大楼棉布柜台抽出了一匹红布,由缝纫间的裁缝金永铭师傅赶制了鲜艳的红旗,并由四名青年战士将红旗插到了楼顶“绮云阁”顶端。

 

永安百货大楼升起了上海解放时南京路第一面红旗,自此永载史册,至今还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IMG_7619.JPG

永安大厦“绮云阁”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时局不定,许多商人纷纷逃往香港和海外。郭琳爽和堂弟郭棣活却选择留了下来,在回应人们关切时,郭琳爽说道:“我是姓郭的,郭家门第二代老大,应该留在上海,负责维持有‘传统性’的企业。”

 

但此时包括永安在内的“四大公司”,因为国民党搞的通货膨胀,早已被人称为“四大皆空”。加上百货公司市场定位,本就面向中高端市场。可解放前夕,大部分富商巨贾、官僚买办和大地主,已基本走光了。

 

就这样,郭琳爽守着千疮百孔的永安公司,挨到了1955年。


这一年,在新社会影响下,市民消费习惯已大大变样。人们只认国营货而不认私营货。


商贸制度也改革了,公私合营已成大势所趋。郭琳爽积极向公私工会主席表示:“我们争取百货业第一家公私合营。”

 

1956年1月20日,上海工商联举行联欢会,庆祝合营改造胜利完成,作为戏曲票友的郭琳爽上台表演了一出《金马靴》,那天同在会场的荣毅仁也上台清唱了一段《草桥关》,获得满堂喝彩。

 

自此,中国民族商业史翻开新的一页,人们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街上,霓虹闪烁的橱窗不见了,过去时髦紧身的旗袍也不见了,人们换上了藏青色的人民装,艰苦朴素成为新时尚,消费欲望不再能随意流露,奢侈的生活更与人人平等的时代格格不入。

 

跟堂哥郭琳爽一起留在内地的郭家人,还有黛西以及他的丈夫吴毓骧。吴所创办的公司合营后,夫妻俩主动降了薪水,并融入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中去。

 

家里不再明目张胆过圣诞节,黛西也只能在家里偷偷穿一会美国产的玻璃丝袜,在街上她和所有人一样,改穿朴素的布满皱褶的人民装。

 

黛西的丈夫吴毓骧,相对嚣张一些,公私合营后,他还老开着福特车去上班。1958年,他被撤去了业务科长职务,被安排去做了保洁,后来又莫名其妙进了监狱。

 

黛西还没来得及营救丈夫,同一年,她也被送去了“学习班”,学习抡大锤砸石头。她被安排至上海郊区一外贸市场喂猪、扫厕所。


冬天来临,她被派去外贸出口仓库剥东北大白菜。大白菜又湿又冷,她必须剥掉上面烂黄的菜皮,最后出口去香港。

 

吴毓骧没能越过人生大坎,后不明不白死在了监狱里。

 

丈夫的死,给黛西和她两个孩子带来了致命的打击,不仅家里少了支柱,法院还要她偿还吴毓骧必须交的罚款,一共14万之多。

 

除了受皮肉、贫困之苦外,黛西还必须面对各种审问和批判。1963年,她被送去外贸职工业余大学教英语,一位女老师指着她的鼻子说:

 

“我从前去永安公司买东西时,曾经亲眼见过那些售货小姐把一件件她想要的货品摆到她眼前,而她则坐在皮沙发上,一只手拿烟,一手端着茶,看中什么就点什么,而且从来不付钱。”

 

痛苦的生活,一直持续至上世纪80年代初。

 

曾经和“四小姐”有关的一切,汽车、洋房、咖啡、旗袍、香烟,像是做了一场梦。


属于过去年代的中产消费欲望,也在劳动者粗粝的生活中逐渐凋零了。当时大部分中国人,过得跟黛西一样苦,甚至更苦,果腹尚有难处,遑论奢侈和休闲消费。

 

 

IMG_7620.PNG

尾声

 

1990年,纽约第五大道咖啡馆。80高龄的黛西,见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同学张菁英。

 

两位老人喝着咖啡,一如1936年那个冬夜。上海解放前夕,张小姐跟随家人离开了大陆,在美国定了居。当年,黛西本也可选择离开,可她执意留下来,从此两人分割天涯。

 

聊天间隙,张小姐把两人当年办“锦霓”时装沙龙的简报送给黛西,其中包括一张男性顾客写的感谢便条,上面写着:“感谢你们让我太太变漂亮”。

 

此时的黛西,满脸皱褶,头发花白,因为常年重体力劳动,手已经变型。改革开放后,她依然在那所职工业余大学教英文,住在上海一普通套房里,一直到她1998年去世。

 

1990年代后期,许多人出于好奇,来探访这位“上海名媛”,其中包括美国著名记者华莱士,但都被老太太一一谢绝了。她不愿意再回忆过去,更不愿意别人拿她的选择映衬他人生活,坚称不后悔留在大陆。

 

来拜访她的人,给她送来大量礼物,堆满了门厅,她从没心思拆开。有人给她送来钱财,但这位曾拥有荣华富贵的郭四小姐,皱起眉头惊奇地询问访客:“现在的人为什么那么喜欢钞票?到处都在说钞票。”

 

其实老太太不知道,此时中国大地上普通人的消费欲望,已再次兴盛,人们对金钱和物质的渴望也再次复活,而不掩任何羞涩了。

 

上海的南京路,在黛西去世这一年,被上海市政府建成了步行街。街道两边鳞次栉比的商店,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时尚的新潮,以及满脸胶原蛋白的人群,像日夜不息的河流,充塞于整条街道,鱼贯而入街旁的各类名品商店。

 

2005年4月,“永安百货”在特殊年代里被废弃的名称,也被重新启用了。这标志着,它代表的消费主义文化,似乎也从冰柜里被重新端了出来,那些它曾经倡导的透支消费、休闲消费、奢侈消费,又在今日市场大潮中变成普通中国人的日常。


IMG_7621.JPG

现在的永安百货大楼

 

相对不断后起的高楼大厦,一度走在消费尖端的永安百货新厦,早已不复当年风采,在网络电商和廉价超市兴起后,这些旧时百货公司,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如今人们提起,多把它们视为消费文化博物馆。

 

只有永安百货大楼里的“绮云阁”,因升起上海第一面红旗,变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永葆青春。

 

2018年11月24日,永安百货大楼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名录,得到更为完善的保护。这一年,也刚好是永安百货100周年。同年,中国零售总额达到38万亿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一年后,这一数据变成了41.2万亿,中国超越美国,正式成为世界最大消费市场。


100年,消费文化潮起潮落,它时而像洪水猛兽,被人们弃若敝履,时而又像诱人的糖果,让人欲罢不能。爱恨交织、屡弃屡拾的背后,是所有凡胎肉身者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不消亡。

 

 


END


主要参考文献:

1、《打造消费天堂——百货公司与近代上海城市文化》,作者:连玲玲,社科文献出版社。

2、《上海的金枝玉叶》,作者:陈丹燕,作家出版社。

3、《银元时代生活史》,作者:陈存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作者:胡悦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14 11:19 PM , Processed in 0.05113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