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35|回复: 2

[军事] 珠海航展|远轰露峥嵘:中国空军跨越历史性门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3 08: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珠海航展|远轰露峥嵘:中国空军跨越历史性门槛(上)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王宏亮

2021-10-01 09:12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9月28日,因新冠疫情推迟一年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珠海航展开幕。就在一个多月前的8月17日,美国《防务新闻》网站刊登的一篇对新任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的专访却无意中成为了对本届航展的最佳预热。
肯德尔当时表示:他的目标是制造“让中国感到恐惧”的超前技术,并拿还在研制中的B-21隐身轰炸机举例,称“我想它具备强大的能力,会很吓人。”此言一出立刻在全球媒体及网络上被热炒,3天后的中国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对此予以正面回应:“建议他问问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同不同意”。
当然不会同意。在8月31日的珠海航展新闻发布会上,解放军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大校首先驳斥了美方狂妄言论,随后正式宣布:中国空军历史性地跨入战略空军门槛,且将在本届航展集中展现推进战略转型、迈向世界一流的新成就。


0.jpeg

中国空军“20”体系里大众最期待的一员何时公开一直是热议的话题。

12年后的答卷
这无疑是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在中国空军“跨入门槛”之前,世界上只有美俄两国拥有公认的战略级空军,由此可见该“门槛”之高,历史意义之重大。共和国空军自1949年11月11日成立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追赶世界一流空军的步伐,期间在上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及60至70年代的国防防空作战中,还曾长期与美国空军正面交手。换言之,中国空军尽管在初创和早期成长阶段还并不算是一流空中力量,但其“陪练对手”却一直都是世界最强大的战略级空军。在如此超高强度对抗环境下,中国空军没有理由不把建设成一支世界顶级战略空军作为自己的终极建军目标。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国力的强势崛起,国家经济实力与相关科技能力的日渐强大,中国已经具备了建设战略级空军的客观条件。2009年11月,即建国60周年之际,时任中国空军司令员许其亮和空军政治委员邓昌友在《求是》杂志撰文指出:要加速推进空军战略转型,建设一支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与维护国家安全相适应,全面遂行战略战役任务、有效履行解放军历史使命,“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现代化空军,加强战略预警、战略打击、战略投送和战略威慑能力建设,实现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
从上述指导方针不难看出,中国空军从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着力完善自身的装备与战斗力构成,并提高现代化水平。尤其是明确了“加强战略预警、战略打击、战略投送和战略威慑能力建设”的发展方向,显然已经将目标锁定为继美俄之后的世界第三支战略级空军。


1.jpeg

本届航展上展示的轰-6K轰炸机。

追赶的号角自此正式吹响,而在12年后的今天,中国空军终于“历史性地跨入战略空军门槛”。
近年来,随着“空警”-2000和运-20等机型陆续服役,中国空军的战略预警及战略投送能力已初具规模。考虑到中国的陆基弹道导弹力量隶属于火箭军,而不是如美国直接隶属空军,因此中国空军的战略打击与战略威慑能力就只能依赖轰炸机部队。长期以来中航工业一直在不遗余力的升级轰-6轰炸机,目前该型机配备远程巡航导弹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周边战略威慑能力。但图-16平台的改进潜力毕竟是有限的,无论载弹量、航程,还是突防能力,我们均不能指望轰-6最终具备图-160、B-1B、B-2级别的战略打击和威慑能力,甚至也很难与图-95、图-22M和B-52这些美俄上一代的轰炸机老兵们(最新改进型)抗衡。
因此,既然在建军方针里明确提出了战略打击和战略威慑能力,中国空军对新型战略轰炸机的需求和研发决心是没有疑问的。2021年1月,中国空军发布了新的招飞视频,视频中出现的一架神秘飞机轮廓与此前坊间已传闻数年的所谓轰-20隐身战略轰炸机高度吻合。它可能就是中国空军官宣“历史性跨入战略空军门槛”的那最后一块重要拼图。


2.jpeg

B-21将在明年首飞。

疑问与猜测
在本届航展上,有媒体向歼-20总师杨伟提问“20体系”里广大军迷最期待的是否会成为现实,提问记者没有指具体型号,但大家都心照不宣,也就是轰-20。杨伟回应说:“我觉得我们军迷还是不得了,军迷想到的事情到最后都能成为现实,最后看吧。”杨伟总师没有承认这个型号是否存在,但又给了大家丰富的想象空间。看到这样的回答,想必很多人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在笔者看来,本届珠海航展“轰-20”虽然没有正式官宣,但已经初露峥嵘。至今,关于该型机的诸多设计细节与技术性能也仍然停留在外媒猜测与坊间传闻阶段。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随着今年初那段官方视频的曝光,“轰-20”基本确定采用飞翼气动布局,这也意味着该型机将肯定具备隐身突防能力。
在笔者看来,目前聚焦于“轰-20”身上的核心疑问有两个:一、该型机是一款用于轰6换代的区域型远程轰炸机,还是真正的洲际战略轰炸机;二、该型机将采用什么突防方式。而官方视频则只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中的半个。
中国空军对上述疑问到底会做怎样的选择,实际归结于中国当前需要什么样的轰炸机?在进一步探讨此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近年来频繁出现在国外媒体上的“轰X”。


3.jpeg

轰-6K可携带远程空射巡航导弹。

俄罗斯《军工信使》周刊此前曾报道称,中航工业正在研制两型战略轰炸机,其中轰-8(也可能是轰-9)采用飞翼布局,与美国的B-2和俄罗斯的PAK-DA方案类似;轰-10则是一型高超声速空天轰炸机,中国设计师准备采用截短机翼的鸭式布局,配备4台双涵道涡喷加力发动机和2台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使飞机能在平流层以8马赫最大速度飞行。
美国“全球安全网”也指出,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受到F-117隐身战术轰炸机在海湾战争中大出风头的影响,打算自行研制一款外形类似的隐身洲际轰炸机。相关预研在1995年启动,当时预计2005年完成研制,这就是神秘的轰-9隐身战略轰炸机计划。但由于中国隐身技术在2005年后才开始取得重大突破。且F-117在南联盟被击落一度让解放军对此类隐身方案信心动摇,项目随后被搁置。此后,西方与俄罗斯又曾多次传出中国希望购买俄罗斯图-22M甚至图-160的消息。
客观地说,虽然外媒的上述猜测毫无事实根据,却也给出了中国新型轰炸机可能选择的研制方向:所谓“轰-8”或者“轰-9”都是隐身轰炸机,“轰-10”则是类似图-2000的空天轰炸机。可能引进自俄罗斯的项目则均为超声速非隐身轰炸机,其中图-160是超声速洲际轰炸机的典型代表;图-22M比较特别,其不具备全球威慑能力,但考虑到中国空军当前的现实任务主要立足于亚太,一款准洲际轰炸机配合远程巡航导弹也基本够用。该类机型还可以为中国海军提供有效的反航母能力,且技术难度相对最低,方便尽快形成战斗力。此外,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美国空军计划于今年首飞的B-21也只是一款中型远程轰炸机,这是否意味着全球轰炸机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21-10-3 08: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珠海航展|远轰露峥嵘:中国空军跨越历史性门槛(中)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王宏亮

2021-10-02 15:09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5.jpeg

轰-6K亮相珠海航展。

中美俄的远轰需求
然而,一款中远程轰炸机并不能从根本上弥补中国空军的战略打击和战略威慑短板。以轰-6K为例,该型机在换装发动机后将作战半径拓展到3500千米左右,即便加上“长剑”-10巡航导弹大约1500至2000千米的射程,轰-6K的威慑范围还是只能局限在中国周边,不要说美国西海岸,就连阿拉斯加与夏威夷都够不着。图-22M的作战半径稍远一些,也同样无法对美国本土构成实质性威胁。这使得该类机型无法在军控谈判或战略对峙中成为有效的威慑筹码。至于美国的B-21,其定位本来就并非B-2的换代产品,而是与B-2搭档的低端机型,华盛顿希望用一款更小、更便宜,也更容易保障的量产轰炸机在未来取代B-52和B-1B,以弥补B-2因价格高昂、保障难度大导致的新型轰炸机数量缺口,其航程劣势则可以依靠海外基地和空中加油来弥补。显然,中国空军目前还不具备类似的条件,尤其是海外基地网的缺失导致中国空军缺乏可靠的跨洲际空中加油节点。
因此,从长远来看,无论是否装备中远程轰炸机,中国空军都需要一款具备突防能力的洲际战略轰炸机。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好像“不缺”轰炸机,但俄罗斯空军其实面临与中国类似的问题。其同样计划在今年首飞的PAK-DA轰炸机也必须是一款真正的洲际战略轰炸机,该型机的航程据称高达12500千米。客观的说图-160的性能在今天也不算落后,但因为苏联解体后的零部件供应问题,莫斯科至今仍未彻底解决该型机的生产线重启问题,新生产出的几架基本都是利用拆解备件组装的,而完全在苏联解体后重新研制的PAK-DA则不存在此问题。


6.jpeg

轰-6K可挂载空射巡航导弹,具备远程打击能力。

在隐身突防、超声速突防和高超声速突防三大技术路线中,“轰-20”可以肯定采用了隐身突防技术,但这并不意味着该型机如B-2一样完全放弃了高速性能。来自美国空军最新消息显示,B-21尽管气动布局与B-2大体类似,具备很好的隐身性能,不过飞行速度将比B-2“快得多”,B-2的最大速度为0.95马赫,那么B-21的最大飞行速度将很可能突破音障;另外,俄罗斯的PAK-DA也采用了飞翼布局和相关隐身技术,但其最大飞行速度据称高达2马赫。
同时具备隐身和超声速突防能力将进一步提高突防概率,美国曾经在B-1B轰炸机上进行过这种尝试,然而50年前的科技水平还难以鱼与熊掌兼得,B-1B并不算成功,B-2和图-160则只能两者取其一。对于“轰-20”来说,具备超声速突防能力从实战角度看并不难理解,如果用于洲际战略轰炸,其潜在攻击目标必然拥有世界最强大的防空体系,在隐身基础上同时具备高速突防能力可以进一步压缩对手的防空拦截窗口,从而提高攻击成功率和战场生存率。但技术门槛也会陡然提升,尤其是超声速轰炸机的动力系统研制难度极大,在受限于隐身气动外形的前提下更是难上加难,中航工业通过歼-20已经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隐身设计方法,而发动机却仍然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至于更具革命性的高超声速轰炸机,提前预研显然是必要的,中国已经成功试飞过亚轨道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可即便最后能作为一种攻击型平台进入型号研制,它们算不算一般意义上的“轰炸机”仍有很大争议(更像弹道导弹),用户是谁也有待观察。目前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轰-20”绝非这种飞行器,而外媒报道的所谓“轰-10”对于现有技术显然太“科幻”了。
从大型运输机到战略轰炸机
自人类航空进入涡轮与喷气时代以来,仅有美俄两国研制并装备过战略轰炸机。作为一项大型综合航空系统工程,战略轰炸机的研制难度一点不比第五代战斗机低。与歼20等新一代战术飞机相比,战略轰炸机是完全不同的平台。对于中国来说,过去从歼-5开始逐渐摸索并积累的战术飞机研制经验多少可以延续至歼-20,但战略轰炸机就不一样了。在运20之前,中国航空工业从未研制成功过军用大型航空平台,即所谓军用“大飞机”。
以图-160为例,其最大起飞重量达275吨,而中国空军之前使用的最大型作战飞机轰-6只有80吨左右。仅从起飞重量看,一架图-160就相当于三架轰6不止。两款飞机的翼展也相差超过20米,巨大的重量与尺寸落差所带来的是气动设计、操纵系统、机载设备、动力需求等全方位的跨越。当然,可以肯定图波列夫设计局在研制图-95时会利用到在轰-6原型图-16上积累的某些技术与经验。然而对于中国空军来说,不可能在21世纪的今天还去上马研制一款图-95级别的战略轰炸机,我们很难想象轰-6平台对于类似B-2这样的高标准研制计划能有大的帮助。


7.jpeg

大型运输机也是战略空军的必备品。图为珠海航展上展示的运-20运输机。

而运-20大型运输机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它不仅是中国自行研制成功的第一款“大飞机”,而且是一款符合当前国际主流设计趋势与技术标准的“大飞机”。作为基准平台,中国航空工业可以通过运-20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大飞机”研制能力,从而站在一个新的台阶上展开其他型号“大飞机”研制,其中当然也包括战略轰炸机。
2013年运-20成功首飞后,有一种观点就将其比喻为“万能飞机”——在运20基础上通过加装不同的任务模块改装成预警机、加油机、电子战飞机。如军事专家就曾对媒体表示:“(中国)从战略运输机开始,先有机型,再在这个基础上派生,可以改成加油机、战略轰炸机、预警机等。”
的确,在运载型大飞机平台上改装功能机型的案例并不鲜见,美国的波音707和俄罗斯的伊尔-76都是很好的范例。但战略轰炸机却难以通过类似方式获得。纵观人类航空史,尽管也存在AC-130炮艇机这样的运输机武装化奇葩,或者某些中小国家在战争中临时用运输机投掷炸弹,却从没有一款专业轰炸机是以运输机平台为基础研制的,更遑论“改装战略轰炸机”。因此,从2013年运-20首飞到2021年“轰-20”初露峥嵘,从大型运输机到战略轰炸机,中国的大型航空平台技术必然再次取得了重大突破。
现代战争中,轰炸机与运输机面临着完全不同的任务环境。首先,战略轰炸机为了能够实现全球威慑,必须具备足够远的跨洲际作战半径。注意,这里指的是作战半径,不是航程。轰炸机执行的是火力投送任务,是在敌方空域活动,因此其航程不仅要满足到达目标空域,还得能飞回来。战略运输机就不同,其执行的是资源或兵力投送任务,除伞降任务外,目的地多为本方或盟友控制的机场,无需考虑返航载油,其航程要求自然比战略轰炸机小。以图-160为例,其最大航程为16000千米;相比之下,美国最新升级的C-5M战略运输机航程只有9000多千米,中国运-20大型运输机的航程只有约8000千米。
其次,战略轰炸机必须能够突破敌方的防空系统,也就是在敌方防空火力下拥有足够的生存能力。战场上,更快的速度永远是保护自身的有效手段;同时,作战任务本身也比后勤支援任务要求更高的任务效率,这同样需要速度来保障。因此,即便是亚声速战略轰炸机,其飞行速度也普遍比运输机快得多。如依靠隐身突防的B-2轰炸机最大速度为0.95马赫,而大型运输机最大速度一般只有0.75马赫,至于图-160或者B-1B等依靠高速突防的超声速轰炸机就更不用说了。
航程与速度的巨大差异让运输机和轰炸机在气动设计、动力配置、材料、制造工艺等多方面差异巨大。轰炸机更快的速度与更远的航程需要阻力更小、强度更高的机体,而运输机为了载货则普遍拥有宽大的货舱,这导致阻力激增,机体的抗过载标准也低得多;如果不追求超声速突防,现代轰炸机就必须设计怪异的隐身外形,追求超声速突防,则必须设计更激进的低阻气动外形,运输机则显然都没必要过分考虑。动力系统方面,由于飞行性能更高,新一代战略轰炸机普遍采用脱胎于战斗机动力的低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要想超声速飞行一般还须加力燃烧室(目前还没有一款已服役轰炸机具备超声速巡航能力)。而不过分追求速度,更重视运输经济性的运输机则装备高涵道比无加力涡扇发动机、涡桨或者桨扇发动机。
此外,大型或者战略运输机的任务载荷至少在60吨以上;现代战略轰炸机由于主要携带巡航导弹等精确制导弹药,一般不需要这么大的任务载荷,腾出的载重量可以携载更多的燃油来满足航程需求。
综上所述,战略运输机和战略轰炸机代表着军用大型飞机平台的两种主要设计方向,它们之间肯定有重合的部分,但差异也是全方位的。而只有同时掌握了这两个方向的总体设计与分系统研制能力,一个国家才有可能依靠自身航空工业打造战略级空军。运-20和“轰-20”的出现表明中国已经初步具备相关技术能力,中国空军“跨入战略空军门槛”的基础正在于此。(未完待续)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3 08: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珠海航展|远轰露峥嵘:中国空军跨越历史性门槛(下)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王宏亮

2021-10-02 20:26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匹配国家战略目标
现在看来,2009年中国空军领导层在《求是》杂志文章中提到的“战略预警、战略打击、战略投送和战略威慑”四大战略指标几乎就是中国空军对于所谓“战略空军”的基本结构定义。空警-2000于2003年首飞,十年后运-20首飞,随着“轰-20”在今年浮出水面,中国空军已经在上述四大战略指标中的每一个都实现了平台突破。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将2021年称作中国战略空军元年并不为过。


10.jpeg

运-20基础上可以衍生出加油机、预警机等战略空军所需要的特种飞机。

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跨入战略空军门槛”也表明中国空军仍处于战略空军的初始阶段,与美俄这样的老牌战略空军相比,中国式战略空军仍然在平台体系和作战能力上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战略空军,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执行国家战略级的空中作战任务,完成国家战略级空中作战目标的空军。对于美国来说,其国家战略等同于全球战略,美国空军必须是一支全球作战型空军才能满足战略空军标准;俄罗斯现在并没有覆盖全球的利益需要俄空军去保护,但苏联有,继承自苏联全球型战略空军的俄罗斯空军尽管严重萎缩,但骨架尚在,因此其仍然保有一定的全球作战能力;而由于中国周边复杂的安全形势,中国空军当前的首要目标肯定是应对中国周边亚太地区的现实作战任务,同时对于跨洲际的域外干涉型力量具备有效的威慑能力,这就是中国空军现阶段需要承担的国家级战略任务。
作为亚太地区最强大的域内空中力量,中国空军在亚太利益攸关区已经拥有全域监控、全域投送、全域打击能力,“轰-20”一旦服役将则进一步填补了威慑跨洲际域外干涉型力量的重任。因此,在“轰-20”机队形成有效战斗力后,中国空军将能够执行国家战略级的空中作战任务,完成国家战略级空中作战目标——即在2009年《求是》杂志文章中提出的建设一支“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与维护国家安全相适应”的中国式战略空军。
当然,在传统概念里,似乎只有具备全球监控、全球投送、全球打击能力的美苏(俄)空军才是真正的战略空军。考虑到中国当前在全球无处不在的经贸利益,未来中国空军似乎比现在的俄罗斯更需要一支全球型空军。如果以这个需求标准来看,目前的中国空军则在全球监控和全球投送两方面与美俄存在差距,全球打击能力是否达标则需要等到“轰-20”性能公开并形成战斗力后才有答案。
相对差距
除预警机外,在公开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很难看到中国战略侦察机的身影。SR-71“黑鸟”战略侦察机退役后,美国仍然不断升级更老旧的U-2战略侦察机,同时搭档使用RQ-4“全球鹰”无人战略侦察机和RC-135战略电子侦察机,此外还有其他多种型号的特种战略侦察机执行特殊侦察任务,如RQ-170“哨兵”等等,这些机型构成了美国空军的空中全球监控体系。俄罗斯方面,类似U-2的高空长航时战略侦察机M-55尽管发展很不顺利,但并没有放弃;图-214R是苏联解体后俄军重点发展的一款全能战略侦察机,其最初定位与RC-135类似,主要用于电子情报收集,但现在的图-214R实际也具备极强的光学和雷达侦查能力。


11.jpeg

珠海航展上展示的无侦-7侦察机。

中国空军拥有的战术级侦察机型号繁多,其中以运-8平台改装的各类侦察型因常在任务中被外军拍摄备受瞩目,此外伴随中国近年来无人机的井喷发展,也出现了无侦-7高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这样的准战略机型,不过中国空军目前只有一款真正的战略侦察机图-154电子侦察型,该型机装备数量有限,平台老旧,公开的资料也很少。


12.jpeg

无侦-8侦察机。

全球投送方面,尽管运-20是一款性能相当好的大型运输机,具备一定的战略空运能力,但与美俄真正的顶级战略运输机相比差距明显。运-20约60吨级的有效载荷,及200吨级的起飞重量与伊尔-76差不多,略少于C-17。这一级别的运输机大约相当于C-5战略运输机运力和起飞重量的一半,而俄军最大的量产型战略运输机安-124甚至比C-5更大。中国目前是否有400吨级别战略运输机的发展计划还不得而知,在2018年5月举行的《中国大中型军用民用飞机发展高峰会》上,运-20总设计师唐长红院士曾表示,更大型的飞机制造还是需要看国家的需求,在航空工业的运输机领域,有着更大的决心以及信心!此前有消息称中国与乌克兰合作在国内生产安-124,中国企业还收购了乌克兰马达西奇航空动力公司,这也许本该成为中国拥有更大型战略运输机的一条捷径,可惜上述一切努力目前均已搁浅,当下的基辅政权并没有应对美国反华压力的能力。
仅有战略级平台,但没有形成足够的平台规模也是不够的。美国空军装备有超过200架C-17大型运输机,以及超过100架C-5战略运输机(含空军国民警卫队和空军预备队),在刚刚过去的阿富汗撤离行动中美国空军充分展示了其强大的应激性全球投送能力,尽管撤离行动的性质是反向投送,对投送能力的要求和考验却是一致的;俄罗斯空军则拥有140架左右的伊尔-76大型运输机和26架安-124战略运输机,它们在叙利亚战争和纳卡战争中均有成功的境外远程投送表现。除上述机型外,美俄两国还拥有不少其他型号繁杂的老旧大型运输机作为运力补充。轰炸机方面,美国空军现役B-52H超过70架,B-1B已经开始退役,目前仍有60架左右,B-2现役21架,约150架洲际轰炸机里拥有突防能力的约80架;俄空军远程航空兵则拥有约60架图-95、16架图-160以及约120架图-22M,其中洲际轰炸机约80架,具备突防能力的轰炸机130架左右。
中国空军目前已服役的伊尔-76和运-20大型运输机具体数量不明。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以中国的工业能力和财力,一旦平台技术成熟,在短期内生产出足够本国所需规模的相应机型并非难事,唯一可能制约相应平台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因素还是发动机。如目前已在服役使用的运20仍然装备俄制D-30KP-2发动机,中航工业在今年才刚刚发布了国产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生产线建成的消息。而歼-10和国产“侧卫”家族重型战斗机之所以能在近年来迅速形成完善的型号谱系和装备规模,与国产涡扇-10及其改进型发动机的成熟和批生产是分不开的。
除平台建设外,中国空军与美国空军在全球任务能力上的最大差距是缺乏可靠的海外基地网络。考虑到中国的外交战略与美国有本质不同,因此这项差距恐怕是永久性的。凭借分布于全球战略要冲的大量前沿及二线三线基地,美国空军首先保证了其侦查与监控平台的效能最大化,各类有人无人侦察机可以方便地在全球热点地区实施抵近甚至侵入式侦查,或者对热点地区的长航时大面积监控;其次,在海外基地支持下,美国空军即便仅靠战术或战区级平台也能够在全球执行大部分战略任务,如美军在越战期间发动的长达近4年的“滚雷行动”,基本完全依靠从泰国基地和航母上起飞的战术飞机执行对北越的战略轰炸任务;在1986年针对利比亚的“黄金峡谷”行动中,承担主要攻击任务的则是从英国起飞,利用空中加油续航的F-111战区级轰炸机。即便是远程跨洲际作战的战略平台,其使用效能也因为就近基地的可靠保障,以及前沿部署战术平台的支持(如战斗机战场护航、侦察机提供目标情报、预警机、电子战机前出配合、加油机中途加油进一步延展航程等)得以更充分发挥。


13.jpeg

随着空警-2000、空警-500等预警机的服役,中国空军的预警能力大幅提升。

苏联解体后,俄空军可资利用的海外基地大幅萎缩,不过近年来莫斯科正试图在某些区域恢复海外基地,如在拉美,俄军战略轰炸机可以利用古巴和委内瑞拉的机场;在中东,叙利亚的赫梅尼姆空军基地可以支持俄远程航空兵在整个北非、南欧、中东和近东方向的作战任务;莫斯科在亚美尼亚和塔吉克斯坦也均设有大型基地,可保障俄空军在近东和中亚的行动。
当然,解放军的其他军种可以分担相当一部分全球战略任务,如战略支援部队的侦察卫星可以执行全球监控任务,海军可以执行全球投送任务,火箭军和海军的战略核潜艇可以执行全球打击任务,但各军种的不同类型平台在执行同类任务时各有优劣,需要根据任务特点针对性使用。而本文仅限于讨论中国战略空军的发展。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2 11:23 PM , Processed in 0.06802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