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3|回复: 0

[哲史艺丛] 武则天的「万国颂德天枢」值得夸耀吗? | 腾讯新闻短史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23 07: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武则天的「万国颂德天枢」值得夸耀吗? | 腾讯新闻短史记

 林汣琰 短史记-腾讯新闻  2021-07-23


作者丨林汣琰

编辑吴酉仁


这两天见到一篇吹捧武则天的神文。


文中说,武则天时代,“由各国君臣筹资百万亿”,在洛阳城修建了一座“大周万国颂德天枢”,乃“世界三大纪功柱之首,……标志着中国古代国际地位达到顶峰,是武周帝国屹立于世界之巅,统领万国、协和万邦的见证”。关于“天枢”的由来,文章是这样介绍的:


“李治死后,武则天为了打压关陇世家,调回不少边将,国土面积因此缩小不少。周边的国家以为有利可图。吐蕃,东突厥等四国为首,联合130多个国家集结兵力500多万分三路进攻武周。武则天当时内忧外患,但没有丝毫犹豫悍然应战。集结一百五十万大军应战。当时整个世界都在关注这一战。这是当时绝无仅有的大战。史称亚洲大战。所有人都不看好阿武。但他们注定失望。阿武仅用一年零两个月便以绝对的优势获得全面大胜!战败后所有的国家为表尊敬,主动提出由自己出钱为阿武修建武周天枢。”①

IMG_6273.JPG
♦ 神文截图

稍有历史常识者,一眼便能看破,所谓“130多个国家集结兵力500多万分三路进攻武周”云云,纯属脑补出来的胡言乱语。至于神文的作者究竟是真信武则天赢得过“亚洲大战”,还是刻意编造故事来钓鱼,则未而知。依笔者的主观判断,后一种可能性比较大——所谓“钓鱼贴”,是中文网络世界流行的一种不良论辩手段。其基本套路是:先故意捏造一些符合对方所持立场、迎合对方所持意见的不真实内容,并预留下用来戳穿的破绽,等待对方出来“顶贴”和传播。然后,捏造者们再现身揭露真相,对其进行嘲讽。

若以钓鱼文视之,这篇神文可以说达成了造贴者所预期的效果。许多读者对“亚洲大战”信以为真,在文后留言感慨说“好牛!!第一次知道!”“天呐!!!阿武这才是真·万邦来朝啊!!!”。

IMG_6274.JPG
♦ 疑似钓鱼文后的部分留言

“亚洲大战”是假的,但“大周万国颂德天枢”的修建实有其事。本文便主要说一说这根当时举世罕见的大金属柱子的来龙去脉。

据唐朝人刘肃的《大唐新语》,“天枢”的建造始末如下:

“长寿三年,则天征天下铜五十万余斤,铁三百三十余万,钱二万七千贯,于定鼎门内铸八棱铜柱,高九十尺,径一丈二尺,题曰‘大周万国述德天枢’,纪革命之功,贬皇家之德。天枢下置铁山,铜龙负载,狮子、麒麟围绕。上有云盖,盖上施盘龙以托火珠,珠高一丈,围三丈,金彩荧煌,光侔日月。武三思为其文,朝士献诗者不可胜纪。”②

长寿三年是公元694年,四年前,武则天已登基称帝,将国号由唐改成了周。按这段资料,这是一根八棱铜柱,也就是柱体上有八个面,主要用来记录武则天改朝换代的功勋,通过歌颂大周来贬低大唐。支撑铜柱的是一座铁山,支撑铁山的是铜龙,周围还有狮子和麒麟。铜柱顶端有一个装饰有云纹的盖子。盖子上有一条盘龙,托着一颗火珠。

下图是学者李松还原的“大周万国颂(述)德天枢”的大致形状③:

IMG_6275.JPG
♦ 天枢复原示意图

唐代的一斤,约等于现在的660克;现存唐代大尺(建筑用尺)数十件,短者28厘米,长者超过31厘米④,故一唐尺可按30厘米计算。若以刘肃的记载为依据,则耗费方面:这座纯金属制造的歌功颂德碑,用掉了66万余斤铜,435万余斤铁,还耗费了2.7万贯钱——按徐畅的研究,在不考虑苛捐杂税的情况下,唐代长安周边五口之家的农户,每年劳作所得纯收入只有800余文铜钱,也就是约0.8贯钱而已⑤。尺寸方面:铜柱高度约为27米,柱体直径约为3.6米。柱子顶部的火珠高3米,周长9米。

关于“天枢”尺寸,其他史料有更详细的记载。《新唐书》与《资治通鉴》的说法是:“其制若柱,度高一百五尺”,底部的铁山“周百七十尺,度二丈”。⑥如此便可以知道:加上铁制山形底座的二十尺高度,这座歌功颂德碑的总高度是一百零五尺,也就是约31.5米高。《大唐新语》说柱子高九十尺,大概是没有将底座的高度算入。

《新唐书》与《资治通鉴》还提供了碑体其他构件的尺寸数据。自下往上依次是:(1)铁制底座高二十尺,周长一百七十尺;(2)铜柱八个面,“面别五尺”,高度未知;(3)腾云承露盘“径三丈”,高度未知;(4)承托珠子的四龙高一丈二尺;(5)龙珠高一丈。

如此可以知道:这座歌功颂德碑的铁制底座高约6米周长约51米;鉴于承露盘的厚度不会太大,若以两尺厚(0.6米)为准,则铜柱的高度约为18.3米(约61尺上下);托珠四龙高3.6米,龙珠高3米

有学者取一唐大尺为31厘米(较笔者所取略大),先计算了该碑各部件的体积;再根据铜和铁的比重,计算各部件的重量,得出的结论是“两个数字都超过史载其用铜铁重量的数倍”,这意味着这座歌功颂德碑的铁山和铜柱等部件采用了中空结构。⑦

IMG_6276.JPG
♦ 武则天像

采用中空结构,很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资治通鉴》说,为了修建这座巨大的歌功颂德碑,武则天下令买尽了天下铜铁,最后闹到了“买铜铁不能足,赋民间农器以足之”的地步。市场上找不到铜铁了,便去搜刮百姓们的农具。

按《大唐新语》《资治通鉴》等书的说法,“大周万国颂德天枢”是在公元694年启动的,启动的原因是“武三思率蕃夷诸酋及耆老”上奏请求修筑,武则天批复许可。意即倡议者是四夷酋长,出资者是外蕃诸国,是“诸胡聚钱百万亿”,主动提议要给武则天造碑,要求歌颂她的丰功伟业。

这也是武则天时代的官方说法。

但出土墓志史料否定了这种官方说辞。《泉献诚墓志铭》里便提到,早在691年,也就是武则天称帝后的第二年,她便敕封卞国公、左卫大将军泉献诚为“检校天枢子来使,兼于宣武北门押运大仪铜等事”⑧。意即,早在“武三思率蕃夷诸酋及耆老”上奏的三年之前,打造“大周万国颂德天枢”的工程,便已在武则天的指示下开始运作。这位泉献诚,便主要负责搜集和运输铜铁。694年武三思跑出来组织在洛阳的外国人联名上奏,不过是走个形式,以营造“万国来朝”的假象——“天枢”的本意,是众星之中最尊的北极星,或谓北斗七星中的第一星。

为了让四方来朝显得真实可信,一些所谓的“蕃夷诸酋”确实参与到了工程之中。负责搜集和运输铜铁的泉献诚,便是高丽人。造模的工人“毛婆罗”情况不详,从姓名来看应该是高丽人或新罗人。还有一位来自波斯国的“阿罗撼”、一位来自辽东平壤的“高足酉”,据他们的墓碑碑文记载,也参与了天枢修筑⑨——这些人里,除“毛婆罗”外,其他三人均有“藩长”“酋长”的名号,实际上则皆是武周王朝的现任官员。《资治通鉴》说这些人为工程“聚钱百万亿”,大约也有一些史实的影子。泉献诚负责搜集和运输铜铁期间,便曾被酷吏来俊臣等“求金帛宝物”,因不能满足这些酷吏,结果死于非命。泉献诚有卞国公、左卫大将军这样的名号,尚且遭受此种命运,其他身在洛阳的“藩长”与“酋长”,当然也只有踊跃捐金这一条路可以走。

公元695年,“天枢”建成,武三思撰写了碑文,并将百官及四夷酋长之名刻于其上。武则天亲笔题字,将此碑命名为“大周万国颂德天枢”。至于那些因建碑而被搜刮掉铁制农具、只能以木棒石锄耕种的百姓,“天枢”上无只字记载他们的遭遇。Image(来源:腾讯新闻)


IMG_6277.JPG
♦ 《资治通鉴》记载唐玄宗开元二年毁熔天枢


IMG_6278.PNG
①《看我发现的神物——武周天枢。我知道武则天nb,但我...》,网址: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34894814/
②刘肃:《大唐新语》卷八,文章第十八“李峤”条。
③李松:《天枢——我国古代一种纪念碑样式》,《美术杂志》1985年第4期。
④胡戟:《唐代度量衡与亩里制度》,《西北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
⑤见徐畅:《长安未远:唐代京畿的乡村社会》第十一章“家计共田园——京畿乡村民众的经济生活与生计”。
⑥分别见《新唐书·则天皇后传》与《资治通鉴》卷205。
⑦梁恒唐:《武则天时代的天枢》,《晋阳学刊》1990年第3期。
⑧《泉献诚墓志铭》,转引自赵振华《洛阳古代铭刻文献研究》,三秦出版社2009年版,第587页。
⑨张剑葳:《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40-41页。
本文还参考了吕博《轉輪王“化謂四天下”與武周時期的天樞、九鼎製造》一文,《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15年第1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18 05:41 PM , Processed in 0.04732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