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过蒂姆·波顿导演的《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你一定记得电影里为了生产巧克力到处奔走、快乐劳作、对可可豆抱有极大热爱的Oompa-Loompa小矮人们。
而现实中,巧克力的生产与电影和童话中描述得大不相同。这种甜蜜的糖果不是所有孩子向往的美梦,相反,在极端贫困的环境中,有诸多儿童作为童工被看管奴役,被迫加入到巧克力的生产过程中。
去年年底,我们在一篇题为《最小才5岁!这个行业还在大规模剥削童工》的文章中,揭露了巧克力生产线及可可种植园中剥削童工的顽疾。这一问题已经持续了20余年,也许实际存在时间更长,但至今没有得以解决。
荷兰糖果制造商Tony’s Chocolonely决意证明,即使没有童工参与生产,人们也可以享用这种美味。但在商业实践中,道德与甜美的利润真的能够共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