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8|回复: 0

[哲史艺丛] 傅聪能被培养成材,与傅雷的棍棒教育毫无关系 | 短史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3 05: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傅聪能被培养成材,与傅雷的棍棒教育毫无关系 | 短史记

 言九林 短史记-腾讯新闻 2020-12-30
作者言九林
编辑吴酉仁


2020 年12月28日,钢琴家傅聪在英国伦敦去世。


中国人知晓、了解傅聪,除了他自身在音乐上的造诣与成就,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那就是他的翻译家父亲傅雷与著名的《傅雷家书》。自1981年出版以来,《傅雷家书》号称“父母必读的教育经典”,在中国畅销了数十年,甚至被列入了“中学生必读书目”。


《短史记》之前登载过一篇谈《傅雷家书》的文章,题为《大名鼎鼎的《傅雷家书》里,藏着残酷的父爱》,指出“这本家书里的傅雷,是一个经常对孩子使用暴力,且对孩子控制欲极强的父亲,并不值得当代父母们去效仿”,“傅雷为人严肃、性格暴躁。反映在对傅聪、傅敏兄弟的教育中,就是常说的‘棍棒式家教’”。①


不过,也有人不赞同该文结论,留言说“傅雷这样做没错,正是在他严苛教育下,傅聪才成了人才”。


所以再补充一文,谈一谈傅雷对傅聪的教育中,究竟是哪些东西在起积极作用。


4DD594E5-3EC5-4965-8007-CDD0E3661D7B.png

 1981年版《傅雷家书》封面


这当中没有“棍棒教育”什么事。


傅雷自己承认过这一点。


1957年,他应《新观察》杂志(当时是中国作家协会的机关刊物)之邀,撰文谈自己教育傅聪的经验与教训——1955年,傅聪参加在华沙举办的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赛,获得了第三名,随后进入了华沙国家音乐学院学习,已可算小有声名——其中便明确承认,自己的“棍棒教育”对傅聪没有起到多少效果:


我的教育不是没有缺点的,尤其所用的方式过于严厉,过于偏激;因为我强调工作纪律与生活纪律,傅聪的童年时代与少年时代,远不如一般青少年的轻松快乐,无忧无虑。虽然如此,傅聪目前的生活方式仍不免散漫。他的这点缺陷,当然还有不少别的,都证明我的教育并没有完全成功。”②


正因为明白“棍棒教育”是错的,也没有产生效果,所以傅雷才会在给傅聪的家信中忏悔道:“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③


父亲的棍棒,给傅聪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接受采访时,他曾如此对人说道:


“你看我这个疤(指着鼻梁上的疤痕),就是五岁时,有一次,他在吃花生米,我在写字,不知为什么,他火了,一个不高兴,拿起盘子就摔过来,一下打中我,立即血流如注,给送到医院里去。”④“我一面练琴,一面看《水浒传》呀!……忽然,背后大喝一声,就像《水浒传》里形容的一样。我爸爸走路没有声音的,忽然走到背后,这就给打得半死。”⑤


功成名就后的傅聪,对这些家庭暴力,始终持不认同的立场。


他对采访者说:“小时候管我那种方法,现在看来,不,不用现在,我当时就感觉,他很封建”⑥;“我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任何人都很难理解为什么他当年对我这么不近情理”⑦;“我真不懂为什么小时经常挨打,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念书特别笨?”⑧……


傅雷说自己的棍棒没能在傅聪身上产生期望中的效果,傅聪也是如此认为:


“ 事实上,不是他怎么严格的管教我,表面的东西,如生活小节,对我一点也不起作用,本性是不能管教的。”⑨


父子皆认为棍棒教育是无效的败笔。那真正有效的是什么?


B240E2BC-CD58-44CC-A179-0084E7DE545D.png

 1982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文《傅聪的琴音和傅雷的家书》,内文称“傅聪在首都举行钢琴演奏会的那一天,《傅雷家书》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问世了”


最有发言权的人,自然是傅聪自己。


对父亲的为人,傅聪的总结是:他有一种贯穿终生的理想主义精神,即“讲骨气,讲原则,讲逻辑。他认为‘死,有轻于鸿毛,有重于泰山”,生也一样,也有生活得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之分”。⑩傅雷也试图将这种理念灌输给儿子。用傅雷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他“把人格看做主要,把知识与技术的传授看做次要”⑪。所以在亲自教授傅聪国文时,着重讲授的内容,是批判荒谬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赞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傅聪后来说,傅雷试图通过家书教他怎么为人处事,怎么签名,弹琴时身体不可摇动,围巾应该怎么摆放等等,但这些带有强烈控制欲(至少从子女的角度来看是如此)的教导全然不起效果,因为“这些东西对我来说,完全不重要!这是由于我父亲的背景教养(注:傅聪的理解是“父亲身上的确带有儒家的烙印”)遗留下来的,就像他说话的样子、走路的姿势一般,改不了的!”⑪真正有效果的,“是他的价值观,他对生命的看法”,是这些东西“使我感受到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进而使得父亲的立身之道也被儿子所奉行


“我爸爸就是我的镜子,我从小就是这样看着他长大的。这一切,成为我的本性,并不是刻意去模仿他。”⑫“我父亲对我思想上的影响,打下的烙印是很深的。我没有办法丢掉,已经成为我整个生命的一部分了。”⑬


F883E99D-8836-414F-B866-CC84971911A3.png
 傅雷父子,引自《傅雷家书》1981年版


除了价值观,傅雷对傅聪的有效影响,还见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傅雷说,自己在教育傅聪时,“从来不直接讲解,是叫孩子事前准备,自己先讲”,作为父亲只用一些旁敲侧击的言语去做指引,最终要让孩子自己找出答案,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与基本逻辑”⑭。


这种思维逻辑训练,让傅聪受益匪浅。他后来回忆说,父亲一方面热情洋溢,“发起脾气来就没法控制”,但另一方面,“他的逻辑性、他的思想又可以这么严谨缜密……他的分析能力简直是了不得”⑮。这种正确处理信息的逻辑思维能力,无疑有助于傅聪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做出最恰当的决策。傅雷也说,傅聪能在波兰取得成功,是因为“自幼培养的独立思考与注重逻辑的习惯,终于起了作用”,即便身边没有良师指导,也能自行摸索“而居然不曾误入歧途”⑮。


除了价值观与逻辑思维能力,傅聪从傅雷这里得到的,还有开阔的眼界


这种眼界,大致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视野不局限于所学专业。傅雷说,他让傅聪学艺术,但也仅仅将艺术教育“当做全面教育的一部分”,并非奔着让傅聪成为艺术家而去,所以傅聪去波兰之前,不但“音乐视野比较宽广”,接触和欣赏过许多题材不同风格的音乐;文学艺术方面的整体修养也不错,对诗歌、小说、戏剧、绘画均有涉猎⑯。二是对现实世界的人事也有超出一般同龄人的认知。这主要缘于傅雷自1930-1950年代,在文化圈建立起的社会地位与人际关系。杨绛回忆说她与钱钟书去傅雷家做客,还是“小顽童”的傅聪即在楼梯旁偷听大人的谈话⑰。随着年岁渐长,傅聪自家庭人际关系中获得的信息与见识也自然越多。


2279FA46-41FA-461A-A089-D6B57153905A.png
 1946年,《宇宙线》杂志推荐傅雷翻译的《贝多芬传》


价值观、思维逻辑能力与开阔的眼界,是傅雷教育孩子时最看重的三样东西,也是傅聪自父亲身上得到的最重要的三样东西。这些东西,在《傅雷家书》中呈现得并不多(这些家书本来也不是为这种目的而写)。所以,傅聪说,他觉得很多人看《傅雷家书》“只看到枝节,看到皮毛”,将这些家书当成家教经典是搞错了重点,真正的价值所在,是父子间对艺术、学问与人生的交流:


“我们在艺术天地中对学问的追求与交流,才真是《家书》的精髓”⑱;“说实话,父亲有些信,我还嫌他烦,从来就没有好好看过,我喜欢的是他讲艺术讲人生。……这些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⑲


不过,傅聪也并非完全认同父亲的思想理念。在他看来,傅雷是一个非常复杂、矛盾的人。他一方面信奉人道主义和希腊精神,另一方面又存留着许多“封建”的东西:


“我永远不能忘记他在家里慷慨激昂的谈‘死谏’,所谓的‘抬了棺材见皇帝’。他对这中国文化中特殊的悲剧精神,很有感受。”⑳

“他是个很复杂的结合体,即便是在讲骨气、讲原则时,同时也免不了有封建的‘忠君’思想的烙印。记得我小时候,最深刻的一个印象,就是他慷慨激昂对我讲‘死谏’,他很为中国民族的‘死谏’自豪。他本身肯定了一个‘君’才去死谏嘛。为什么要死谏呢?为什么非得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呢?肯定君权的绝对性,绝对的事情只有用绝对的心情去对抗,这说明他封建意识还是相当强烈的。”㉑



1194B767-51B8-4C86-9620-BEFC3B03EE67.png
①隋风:《大名鼎鼎的《傅雷家书》里,藏着残酷的父爱》。
②傅雷:《傅聪的成长》,《新观察》1957年第8期。收录于《傅雷谈艺录及其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版,第312-313页。
③《傅雷家书》,三联书店1981年版,第1页。
④金圣华:《傅聪访问录》。收录于《海外华人散文精粹 (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版,第308页。
⑤金圣华:《傅聪访问录》。收录于《海外华人散文精粹 (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版,第317页。
⑥胡伟民:《与傅聪谈傅雷及其他》。收录于胡伟民《导演的自我超越》,上海远东出版社2015年版,第275页。
⑦金圣华:《傅聪访问录》。收录于《海外华人散文精粹 (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版,第308页。
⑧金圣华:《傅聪访问录》。收录于《海外华人散文精粹 (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版,第317页。
⑨金圣华:《傅聪访问录》。收录于《海外华人散文精粹 (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版,第316页。
⑩胡伟民:《与傅聪谈傅雷及其他》。收录于胡伟民《导演的自我超越》,上海远东出版社2015年版,第275页。
⑪金圣华:《傅聪访问录》。收录于《海外华人散文精粹 (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版,第313页。
⑫金圣华:《傅聪访问录》。收录于《海外华人散文精粹 (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版,第316页。
⑬胡伟民:《与傅聪谈傅雷及其他》。收录于胡伟民《导演的自我超越》,上海远东出版社2015年版,第279页。傅雷还说:“我再说一点,我父亲有一面也很可怕的。为了原则,他真可以……他那个性格,是 Robespierre(罗伯斯庇尔)的性格,当然,你们从信里看得出,不至于那么冷酷,可是也够可怕的……我也受了他影响,……这方面,我跟我父亲一样,原则上产生分歧,大义灭亲是可以做得到的。他做得到,我也绝对做得到。唉,如果我做了对不起民族、对不起国家的事情,他绝对可以亲手把我打死,没有问题,绝对做到。”
⑭傅雷:《傅聪的成长》,《新观察》1957年第8期。收录于《傅雷谈艺录及其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版,第308页。
⑮金圣华:《傅聪访问录》。收录于《海外华人散文精粹 (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版,第309页。
⑮傅雷:《傅聪的成长》,《新观察》1957年第8期。收录于《傅雷谈艺录及其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版,第310页。
⑯傅雷:《傅聪的成长》,《新观察》1957年第8期。收录于《傅雷谈艺录及其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版,第310页。
⑰杨绛:《杂忆与杂写》,三联书店2015年版,第201-202页。
⑱金圣华:《傅聪访问录》。收录于《海外华人散文精粹 (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版,第313页。
⑲《傅聪:黑白键上五十年》。收录于施雪钧《离上帝最近的人:中外著名音乐名家访谈录》,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331页。
⑳金圣华:《傅聪访问录》。收录于《海外华人散文精粹 (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版,第317页。
㉑胡伟民:《与傅聪谈傅雷及其他》。收录于胡伟民《导演的自我超越》,上海远东出版社2015年版,第275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6 02:31 PM , Processed in 0.10207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