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8|回复: 6

[中华脊梁] 中国凭什么赢得抗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23 12: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凭什么赢得抗战?

 血钻故事编辑部 血钻故事 2020-12-21

1912年,清王朝结束了其267年的统治。中国历史迈入民国时期。


1915年,珠江大洪水,广州城被淹,避灾人口聚集在城内十三行一带,又因引火不慎起火,造成了广州城内史无前例的一场浩劫:“火灾真系惨,河北过河南……”


1920年,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发生罕见旱灾,灾情遍及五省317个县,几千万灾民离乡背井,逃荒路上常见兜售儿童,每名索价两三元……


南方水灾、北方旱灾、西南匪灾、加上政局动荡不安,连年混战……值此天灾人祸交加之际,邻国日本,却靠着自明治维新以来的步步积累及对外掠夺,成为东亚唯一一个于一战前取得工业化成功的国家。


在右翼势力的把持下,日本自吞下朝鲜半岛后,实现其打造“东亚共荣圈”野心的下一个目标,正是中国。


一个半工业半农业国对抗工业国,中国凭什么赢?


中国军人的浴血奋战、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全线胜利、那两颗美国制造的原子弹……倘若抛开这些世人都已熟知的理由,重温那段跌宕起伏的岁月,或许我们还能找到今日中国之崛起的原因:用正确的组织及领导路线,有效地运用中国人民基层的力量。


那什么是正确的路线?什么又是中国人民的基层力量?


要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把历史的篇章往前翻100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1
红色



1920 年8月,瞿秋白以记者身份,途经哈尔滨赴俄。在哈尔滨开往苏联的火车上,瞿秋白第一次听到中东铁路局的俄国工人放声高歌。


“暗夜沉沉血作灯。”


他被歌词深深震撼了。精通俄语的瞿秋白很快从这些工人口中了解到,此为《国际歌》,诞生于巴黎公社的枪炮声中……


这不由令瞿秋白感慨万千。


0ABE378A-D1CB-4767-A7B1-BC3513B2C351.jpeg


那年一月,随着《凡尔赛条约》的签署,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一个月后,阿道夫·希特勒于慕尼黑组织纳粹党,酝酿着一场更大的人类浩劫。当时还没有人知道,这场浩劫,中国亦将牵涉其中。


回到中国,彼时世界形势波诡云谲,但瞿秋白眼里看到的中国同样纷乱:北洋军阀内部首场大规模战争——直皖战争爆发,地方军阀拉开了大规模混战的序幕;同时,直、鲁、豫、晋、陕各省旱情严重。天灾人祸前,中国人民不仅食不果腹,还朝不保夕。


中国该何去何从?


这是每个仁人志士都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而这首《国际歌》让瞿秋白找到了答案:黑夜笼罩下的旧中国,正需要这样的战斗号角,去唤醒人们奋勇作战。


瞿秋白很快将《国际歌》翻译成中文,但红色的骨血早于数月前就已流入中国。1920年3月,李大钊等人于北大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会。红色的种子开始在这片大地上生根发芽。


1927年,曾于直皖战争中站队直系的东北奉系军首领张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入驻北京后,张作霖下令绞杀共产党人李大钊。


ED44AD9F-5650-481F-8626-4D23CD811631.jpeg


这是共产党人的苦难时刻,却也是东北这个地域名词在旧中国最为高光的时刻。


只是这个出生即夕阳的奉系北洋政府还不知道,留给东北和整个北洋军阀的时间,不多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3 12: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

冰雪



1928年,张作霖在铁王座上坐了还不到一年时间,随着北伐军的节节胜利,奉军全线崩溃。


6月3日凌晨,眼看败局已定,张作霖乘京奉专列离京返奉。6月4日清晨5时30分,张作霖所乘列车驶至皇姑屯车站时被炸。张作霖受重伤,急救回沈阳,上午9时30分,奉系首领张作霖不治而亡。


一个棘手的烂摊子被交到了年仅27岁的张学良手上。


0EA2BB7B-8C8F-4FC5-83D4-C7654B0183C2.jpeg


除了安抚一众奉军将士平定军心,张学良苦苦斡旋于日本、俄国还有南京政府这三方势力。


12月29日,主政东北的张学良宣布易帜,服从国民政府。至此,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中国的统一。但日俄两国对东北的渗透活动并未停止。为此,张学良做出了一个决定:收复中东铁路路权


张学良把矛头直指苏联,决议到了南京。蒋介石思忖片刻,同意了张学良的请求。


1929年8月17日,国民政府对苏联宣战。围绕着中东铁路主权,东北军以一隅之地同大国苏联展开了一场必败的战争。


令张学良没想到的是,蒋介石只是口头答应,却未派一兵一卒支援东北。蒋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消耗东北地方势力,以及,切断苏联与中国共产党的联系。


中东铁路事件,东北军大败。张学良吃了哑巴亏,但很快,就该轮到蒋介石有苦说不出了。


几个月后(1930年),反蒋的地方军阀向南京中央政府发起挑战,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军阀混战——中原大战爆发。战争历时约7个月,累计投入110万人以上,战火波及20多省。


9FF4AFC4-A1B1-4F1F-B882-09E7C8D11D9F.jpeg


蒋介石成了这场战争的赢家,但获利最大的,却是远在关外的张学良。靠着手上的东北军和远东地区数一数二的军工厂,交战双方都极力拉拢张学良。但张学良却迟迟没有答复。


张学良心里有自己的算盘。


东北军特意选在中原大战胜负已分之际才入关站队,不仅未受任何损失,还靠着贩卖军火和索要军费发了一笔横财。战后,张学良获得了关内四省三市地盘,被授予中华民国海陆空三军副司令职位,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其个人势力和声望都到了其人生顶点。


命运似乎格外喜欢给予张学良某种暗示。张作霖踏上返回东北火车的那天,正是张学良的生日。而张学良正式派遣东北军入关那天,又是另一个特殊日子:9月18日


因处理中原大战的善后事宜,张学良对东北事务的精力被分散;而入关的大批东北军没有回防,导致东三省兵力空虚。而这,让图谋东北已久的日本,看到了可乘之机。


就在东北军入关一年后的另一个9月18日,日本少壮派军人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一万多名东北军将士,因遵循张学良的严令,一枪未发,没有抵抗——当晚,张学良正在北京看戏。


按张学良早期说法,不抵抗政策是蒋介石给他下的。但后世学者逐渐认为,这是张学良同蒋介石的共识。张是因为有了中东路事件的前车之鉴,认为一旦同日交战,自己得不到中央的任何实质支援,白白损耗实力。而蒋不抵抗,则是秉持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忙着围剿红军:1931年一年,国民政府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实施了两次大规模围剿。


处境艰难的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两次反围剿的胜利,但中华民国海陆空三军副司令张学良却仅用3个月时间,丢掉了整个东北。


1932年1月3日,日本兵不血刃攻占锦州。一周后,日军进犯山海关附近的前所车站。自此,山海关、长城一线开始处于日本控制之下。140 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沦丧,3000 多万国民成为了亡国奴。


东北沦陷后,常住华北的张学良前往上海,随后出国戒毒,一生再未回过东北。时值严冬,东北军告别白山黑水,于冰雪中入关,撤往西北。


山河沦陷,真正的凛冬,来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3 12: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3

烈士



在张学良的晚年自传中,曾这样说道:是我们东北军自己决定不抵抗的,我当时判断日本人不会占领全中国,我没认清他们的侵略意图,所以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借口。


但张学良显然小视了日本的野心,或者说,亲手助长了日本的野心。


从近代以来,日本一直穷兵黩武,加上国内资源匮乏,贸然发动战争,对日本来说,无疑也是一场大冒险。发动九一八事变时,日本国内对少壮派非议重重。但轻而易举地占领东北这一最终结果,又让右翼势力掌握了日本的话语权。


东北丰富的资源和张学良留下来的兵工厂转眼成了支持日本运转战争机器的重要生命线。九一八后,日本开始着手建立“伪满洲国“,企图同化东北,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占领。然而,这一计划刚开始,就被国际社会反对,干扰重重。


为了确保东北,日本需要转移国际注意力。


1932年1月8日,上海。一艘日本航空母舰驶向上海吴淞港。接着,四艘驱逐舰满载特别陆战队,开进黄浦江,一批批的陆战队队员在汇山码头登陆。20天后,第一次淞沪战争,也称一.二八事变,爆发。


58693869-BBA3-4116-8BAD-B5B3EE21C0AF.jpeg

一·二八事变时上海街头


此战,日本在正面战场并未占到便宜,却靠着谍战,迫使中国正规军撤出上海,为五年后的那场国殇提前埋下伏笔。然而,对1932年的日本来说,中国军队失去上海驻扎权只是额外收获。他们的真正目的,还是转移世人对东北的注意力。这一战略目的,显然也已达成。


但日本真的达成目的了吗?


此时关外,数千万东北同胞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亡国奴生涯,却也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抗日征途。东北军撤往西北后,在蒋介石的指令下,围剿红军。而他们的家乡同胞,却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着抗日活动。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机关从沈阳迁至哈尔滨。省委书记罗登贤在干部会议上提出要求: “共产党员不许离开东北。”


除了先前的党员不准走,在被围剿的处境下,新的党员也被有计划地送往东北。


赵一曼是第一时间被派往东北的共产党人,负责领导工人运动。抵达省委机关所在地哈尔滨后,赵一曼意识到,形势远比想象中还要艰难。


彼时东北,有庞大的“战争怪兽”关东军,有距哈尔滨仅 4 公里、至今依然令人毛骨悚然的“731 部队”,还有以酷刑黑狱制造恐怖惊惧的日军哈尔滨特务机关……


领导过几次工人运动后,时间眨眼来到了1934年。那年10月,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开始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然而,一个月后,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正式成立,杨靖宇将军为军长兼政委。赵一曼的工作,也转为在黑龙江东南部的珠河县组建游击队,领导武装抗日。


1935年秋,黑龙江。


赵一曼所属部队被日伪军围困于一座山间。她协助团长指挥作战,与敌激战数日,连续打退日伪军6次进攻。团长让赵一曼带领部队突围。她果断地说:“你是团长,有责任将部队带出去,我来掩护!”


为掩护部队突围,赵一曼身负重伤。之后,在珠河县春秋岭附近一农民家中养伤,被日军发现,昏迷被俘。当时正在珠河的伪滨江省警务厅特务大野泰治,连夜对她进行刑讯,没有得到任何情报,只好把她带回哈尔滨,关押在省警务厅地下室看守所里。


此时的赵一曼腿部伤口溃烂,生命垂危。为了撬开她的嘴,日军用铁条刺她腿上的伤口,用烧红的烙铁烙她的皮肉,往她的嘴和鼻子里灌汽油……各种酷刑轮番上阵,逼其招供。


赵一曼只是大骂,不曾泄露任何情报。恼羞成怒的日军,最终决定放弃窃取情报,将其从哈尔滨送回珠河县处决。


1936年8月,在开往珠河的火车上,赵一曼提笔写了一封遗书:我的宁儿,妈妈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你可以自豪地告诉所有人,你的母亲叫赵一曼。


6CC1E0AF-86E9-4F36-A963-0D25E9D75709.jpeg


“宁儿”是赵一曼孩子的名字,在前往东北领导抗日前夕,赵一曼将其寄养在上海大伯家中。


可上海,这座远东第一大都市,还能安全多久呢?


很快,日本人就将发动一场更大的阴谋:全面侵华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3 12: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4
国殇


1936年,西安。


赵一曼死后没多久,在西北围剿红军的东北军在这儿发动了一场惊天政变。


在后来被称为“西安事变”的政变发生前夕,国民党政府组织了一场“九一八”国耻会。九一八是所有东北军的痛,但在国耻会上,蒋介石的亲信却大谈特谈“攘外先安内”。


跟红军几次交手,虽然失利,但这些东北军也对共产党有了新的认识。听着“攘外先安内”离谱言论,一名东北将领再也忍不下去了,他一巴掌朝讲话的国民党高官削了过去。


此事惊动了蒋介石。他马上给张学良打电话:“你手下有个团长思想不对劲,非常反动,要解决!”不得不说,蒋介石看得挺准。这名东北将领叫万毅,一年多后,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D279920F-6910-4796-8527-40602A973446.jpeg

1955年,万毅被授予中将军衔


张学良保住了万毅,身为东北人,他也有国仇家恨。整日忙着自己人打自己人,自己和手底下的这帮东北男儿,何时才能打回关内?


1936年12月12日,为让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联合杨虎城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西安事变”。


FC6C1C74-3163-482C-8357-35DC0CC6E9E2.jpeg

西安事变前夕,张学良与蒋介石


“西安事变”是张学良最后一次书写历史的时刻,事后,他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自此被幽禁半生。这个生前还听过周杰伦歌的百岁老人说,自己的一生,就停在了那一天。


但东北军的故事,并未停止。回到南京后,蒋介石开始肢解张学良的东北军。多位东北军将领被关押,其中就包括先前削老蒋亲信的万毅。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狼子野心彻底暴露,开启了全面侵华之路。日军对华作战无非只有两个方向:华北和长江。前者是从北向南,后者是从东向西。但以日本的国力,断无可能两线作战。为此,日方也有人提出,如果条件允许,放弃华北战场,直接从长江朔游而上打下南京。


结合日本的地理位置,从东海进长江,无疑是最优侵略路线。按这条路线,首战之地,便是上海。


卢沟桥事变后,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向蒋介石提议:日军已在华北全线进攻了,与其坐以待毙等日军攻打上海,不如伺机先发制人,消灭日本驻上海的驻军以绝后患。


80EAC300-0F48-4AAA-8AF3-63CD5E6DED2C.jpeg


1937年8月,中华大地上的铁路线异常繁忙。这些载满了士兵的火车都有着同一个目的地,上海。8月12日清晨,张治中抵达上海南翔。那天的上海市民从睡梦中醒来后,忽然发现马路上全是全副武装的中国士兵,这是自“一二八事变”后,五年来,第一次在上海看到中国的正规军。


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淞沪会战,即将打响。


8CFC6CCC-E624-43A5-877B-BDC61CDEE1E2.jpeg

淞沪会战时的上海


西方称淞沪会战是“人肉磨坊”。中国部队一填进去就熔化了,每天一个又一个师被投入这座人肉磨坊里,有的不到3小时就死了一半。但更令人倍感无奈的是,这样的战损,还是建立在海军几乎全灭,只为阻拦日军增援部队的基础之上。


跟淞沪会战差不多同一时间进行的,是江阴保卫战。中国海军在江阴要塞死守长江防线近三个月,保卫上海前线陆军侧翼。这场海战惨烈程度不亚于上海前线。


到了10月,上海守军开始蜂拥撤退,他们身后是20万日军尾随追击。此时,还能守卫京沪防线的部队少之又少,江阴要塞也岌岌可危。为此,蒋介石释放了万毅等东北军将领,命由东北军第一部改编的57军112师守卫江阴。


万毅此时任112师辖下672团团长,他带着自己手底下的东北军战士,同日军鏖战五日,后又抢渡镇江,杀敌立功。


1937年11月11日,上海沦陷,持续三个月、投入七十万人马的淞沪会战宣告失败。12月1日,江阴防线失守。日本海军战报这样说道: “经我军两个月来的英勇作战,于淞沪圣战前撤往江阴,于彼处集结的支那海军,被击沉击伤共25艘,伤其兵员数千人。目前,这支军队已不复存在了。”


C953A848-C287-4FD6-8699-458EEA56B81F.png

江阴保卫战


本就无险可守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失去了江阴要塞后,南京直接裸露在了日寇刀下。日军大本营调整了侵华战争策略,放弃“不扩大”方针,于12月1日正式下达命令,向当时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发起进攻。


刚经历了江阴血战的112师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南京,参加南京保卫战。这也让东北军成为第一个到达南京的地方派系部队。


南京保卫战中,112师师长在之前的战斗中负重伤,副师长李兰池指挥一个旅镇守太平门。李兰池亲自巡视阵地,他用东北军难以启齿的九一八国耻,言明民族大义,鼓励手下的东北军将士奋勇杀敌。


C604CA7D-4A1F-4D04-AF49-C70AEF3A0332.jpeg

李兰池


南京危急后,守军开始陆续接到撤退命令。但作为曾兵谏蒋介石的东北军,在多数友军都已突围或撤退时,112师才接到了迟来的撤退命令。


接到手令后,李兰池嗤之以鼻。他不顾军令,仍率领东北军部队与敌作战,甚至亲自率师直属队数次冲锋开路,与日寇展开白刃战。最后,李兰池中弹牺牲,成为南京保卫战中殉国的17位将军中的一员。


整场南京保卫战中,由东北军改编的57军112师等同于全军覆没,而万毅全团也拼光,有说仅剩五人幸免,有说只剩万毅一人。


1938年3月,在战场上几次死里求生的万毅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出身地方军阀部队的万毅会选择加入共产党?


在和南京保卫战同时进行的扬州保卫战中,57军另一师,111师,也几乎全军打光。至此,原先的东北军第一部,仅剩的两个师加一起也才寥寥数人,原先的东北军逐渐名存实亡。


战后,111师师长常恩多接到了国民政府送来的嘉奖令。望着嘉奖令,这名东北男儿突然痛哭流涕,说道:“我手下一万多名东北子弟跟着我,从长城到连云港、再到南京,都死光了,我要这个嘉奖令有何用?”


军人守护的,除了个人荣誉和军人的尊严,还有什么?


只有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才能弄清楚万毅为什么加入共产党,也才能弄清楚,中国为什么能一扫百年积弊,迎来今日之崛起。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3 12: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5
剖腹



1944年,抗战进行到了战略反攻阶段。为扭转太平洋战场的不利局势,打通从中国东北到越南的大陆交通线,日本调集50万兵力,陆海空三军配合,展开了侵华以来在中国战场上最大规模的进攻,史称“豫湘桂战役”。


6月中旬,长沙沦陷,随后日军向衡阳进军。


当时,衡阳是与重庆、昆明并列的战时中国三大中心城市,税收居全国第二,被称为‘小南京’和‘小上海’。且衡阳地处粤汉铁路和湘桂黔铁路的交会点,是中国西南的门户和军事咽喉。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日军对衡阳发起了疯狂的进攻。


大战在即,国民党第十军奉调衡阳,接下了死守衡阳十天的命令。战前,第十军一营长黄锵率部队驻扎在一村庄里,跟村民住在一起。


一天,一个青年农民回到家,发现一只生蛋的母鸡不见了。恰好,黄锵手下的班长石英从这里经过。青年拦住了他:你偷吃了我的鸡吧!


石英一头雾水,有些生气地反驳道:谁吃了你的鸡?


一向对国军没有好感的青年也火冒三丈:装什么呢!我就出去这么一会儿,母鸡就不见了,赶巧不巧你就在这里。就是你吃了我的母鸡。偷了老百姓的鸡,还这么凶!


石英立马怒了:你知道我是来保护你们的吗!你讲不讲理!


“都说是来保护我们的,你们营长一来就说你们部队纪律多好多好,秋毫无犯,现在偷了老百姓东西还这么凶!我要去见你们营长!”


“好,我们就去见营长!”


两人的争执早就引起了邻居们的注意。到营部后,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也聚集过来。人群里,不少人都在底下偷偷地说:偷老百姓的东西,这简直是土匪嘛!


怎么处理?营长黄锵一时拿不定主意。过了些许时间,他想好了。并召来了全体官兵。


黄锵问青年:“你真的认定石英吃掉你的母鸡吗?”


“错不了,一定是他!”


黄锵是这样回答的:“如果石英确实偷了你的鸡来吃,我现在就可以让他把肚子剖开来给大家看。要是肚子里有鸡肉,他用命来抵,但如果不是,你又打算怎样呢?”


黄锵这样说,原本是想逼青年不再追究。不曾想这青年也是个狠角色。


“如果不是他,我就赔命!”


一只鸡,牵连到两条人命。在场的所有人都觉得不妥。黄锵也没办法,只能派兵到处找母鸡的下落。当事人石英心惊肉跳地等了半个多小时,然后士兵回报:找不到母鸡。


现场气氛到了冰点,没人敢说话。青年用愤怒的眼神死死盯着石英。


于是,石英从队列中走了出来,既痛苦,又从容地说道:“我愿意剖腹自证。我是广西贵县桥墟人,现年22岁,家里有六十多岁的母亲,请营长替我设法照料。”


在场所有人,包括那名青年的老父亲,都请求黄锵让石英别这样做。但黄锵却默许了石英的决定。


于是,石英把武器放下,把上身军服脱开,手握刺刀,先向营长敬礼,然后高呼“中国万岁”。随后,他艰难地挺起胸膛,双手是汗,却还是刺开了自己的腹部,然后往里一划拉,顿时血流不止。


淋漓鲜血里,夹杂着石英的肚内食物。人们这才看到,石英的肚里,没有鸡肉。


石英死了。


青年一下子慌了。真的要赔命吗?众人面面相觑,全都看着他。


“或许被石英藏在了哪里?或许被石英送给了其他官兵?”


青年想着最后的辩解。但就在此时,他的母亲匆匆赶来,说:母鸡,找到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3 12: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6

保卫



石英剖腹的故事,取自黄锵的作战日记《衡阳抗战四十八天》。


根据其自诉,默许石英剖腹自证是有原因的:


“如果我的部下乱取民间的东西,那和敌人抢掠有什么分别?老百姓还有谁肯和我们合作?要在这里待下去,要打胜仗,军队必须取信于民众,必须得到民众支持,军民合作,打成一片,否则就无法对日作战。因此,这件事很严重,不得不查个水落石出。”


母鸡找到后,青年意识到自己真的冤枉人了,还牵连了一条人命,脸色煞白,呆若木鸡。在场官兵纷纷义愤填膺,要他偿命。


青年的父母一听,立马跪在了黄锵的跟前,想替儿子求条活路。


根据作战日记,当时的黄锵心想:“如果真要他偿命,那以后我们的部队要真发生了不守纪律的事,老百姓还敢来报告吗?跟我们合作还能水乳交融吗?


于是,他以长官身份,压住了官兵的怒火,拒绝青年以命偿命。此后,青年加入了该营,成为一名士兵。根据黄锵日记,青年因心怀愧疚,此后一直都作战勇敢。


这个故事在衡阳当地口口相传。


当地老人似乎都能说上几句当时的来龙去脉。但不管故事的逻辑有多么地不合情理,甚至黄锵的作战日记在时间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史实错误,但有一点却是真的:在衡阳保卫战中,中日军力对比为1:5,伤亡比为1:3。在整场抗日战争中,无论是敌我军力对比,还是伤亡比,这样的数据,都寥寥无几。


而打出这种战绩,的确跟当地老百姓有着重大关系。衡阳保卫战前夕,日本曾派飞机侦察,得到情报称“株洲至衡阳之铁路,和宝庆至衡阳之公路,悉被衡阳居民破坏,运输设备,一无所有。”


这些,全都是衡阳老百姓自愿参加、义务完成的。他们不仅破坏道路,毁掉桥梁,切断日军进攻路线,还组织了3000名工人,在城内各街道修筑防御工事。


在老百姓的配合下,原本接到指令死守十天的第十军,孤军坚守衡阳47天。这四十多天,第十军连营级干部战亡殆尽,更不要说普通士兵。五桂岭争夺战,半天晋升了5个营长,很快又全部阵亡。待到连、营长相继阵亡死绝后,副营长继续指挥,死战不退……


0E52EB20-79CA-481F-9A15-7FF0666AB790.jpeg

潘家峪惨案


最终,第十军一万六千余人,仅剩1200人。而仅为抢挖工事,运送弹药,衡阳老百姓就牺牲了3174人。


非兵无能,非百姓麻木。


所有人都知道问题所在,包括营长黄锵,他在真假难辨的作战日记中特意强调自己对军民关系的重视。无论是不是一家之言,这样的觉悟在国民党政府里,始终是少数,因为高层只看得到政治,看不到人民。


新中国成立后,万毅将军谈得最多的是后来的连云港保卫战。包括他的经历,多有史料可查。唯独南京保卫战,万毅却从不愿提及。因为他清楚,蒋介石让东北军打这场必败之战,主要目的,是为了削弱东北军。


不怀疑蒋介石抗日的决心,只是,首都沦陷,在如此之大的国殇面前,其仍能在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这样的格局,怎能不败?


战争从不止于战场上的炮火以及背后的政治,尤其是保卫战,军人保卫的,除了个人荣誉和军人尊严,还有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数亿中国人民的生死存亡——决定战争胜负的,除了军人,还有普通百姓。


而在瞿秋白于哈尔滨翻译《国际歌》的1920年,在李大钊刚刚于北大成立马克思学说研会的1920年,毛泽东就预言:未来的政治属于工农。


一个半工业半农业国家,想战胜一个工业国家,唯有军民一心,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有组织地进行抗战,才有一丝胜算。


这便是正确的路线。朝鲜战争,就是最好的验证。而这条路线的本质,就是尊重人民的力量。


从绿林土匪出身的地方军阀混战,到腐朽的国民政府退场,再到今日中国之崛起,历史如同一个筛子,它一遍遍筛选,最终只选择尊重人民力量的政权。


那中国人民的力量,又是什么呢?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3 12: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7

尾声



2020年12月13日,南京。


为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抗日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3000余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默然肃立。10时整,南京市全城拉响防空警报,汽车停驶鸣笛,行人就地默哀……


这天是第七个国家公祭日。血钻特意发送特别纪念推文:这一天,中国人最不能忘!在数百条读者留言里,有这样一则评论令我感触良多:不知道别的地方公祭日是怎样,南京的话,这么多年黑白头报,拉警肃穆都在做。有没有国家公祭日这一名头对普通人来说区别不大。但讲真,第七个年头了,感觉最近几年整体上重视程度降下来了。


截至今天,第七个国家公祭日过去了一周,哈尔滨已下了几场大雪。国家公祭日的热度已不再,大家关心的下一个日期,是圣诞,元旦。我们的热搜,又重新被娱乐八卦牢牢霸占……


第一个国家公祭日时,是我在南京的最后一年。如读者留言所诉,不管有没有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南京城内都会响起很长很长的鸣警声。如今回忆起来,那一声声鸣警,却如一句句人声在我耳边振聋发聩。


“我手下一万多名东北子弟跟着我从长城到连云港再到南京都死光了,我要这个嘉奖令有何用?”


万毅在抗战胜利前夕组成东北挺进军进入东北,是东北军体系中第一个打回东北的,也实现了东北军打回东北的夙愿——那里才是他的故乡。


但万毅无疑是幸运的。身处乱世,命运的未知性让人思考得更多的,其实是这样一个问题:身后才是家乡,若一去不返呢?


“我是广西贵县桥墟人,现年22岁,家里有六十多岁的母亲,请营长替我设法照料。”


衡阳人民记住的石英,只是当时万千军人中豪不起眼的一员,他没有拿得出手的职位,甚至没有显赫战功,但他却同你我一样,有老母牵挂,有家人等候:若一去不返呢?


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在《苦难辉煌》中写道:“真正的英雄是具有深刻悲剧意味的:播种,但不参加收获。


播种,但不参加收获。这便是华夏文明数千年屹立于世的最底层力量——也是中国人民的力量。


今日之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在我们这代人前行的路上,不要忘了,我们的肩上,还扛着前人的期望。


中国凭什么能赢?


即便没有那两颗美国原子弹,即便再晚些时日,我们依然能大概率靠自己赢得抗战的胜利。因为中华大地上,从不缺这样的英雄儿女——在民族存亡之秋,他们总是毅然做出这样的选择:


这一生,不为养家糊口、建功立业。


巍巍中华,血肉长城。


我只愿做垒起这筑长城的一块砖。


若一去不返,


便一去不返!


1936年8月,在哈尔滨开往珠河县的火车上,赵一曼提笔写了一封遗书:我的宁儿,妈妈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你可以自豪地告诉所有人,你的母亲叫赵一曼。


END


本文作者:地中海螃蟹,血钻故事高级研究员。

部分参考文献:

1、赵一曼在哈尔滨的抗日斗争活动,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

2、开国中将:万毅

3、一座“英雄城” 一条“红色路”,郑蜀炎、田志国,国防事业

4、衡阳抗战四十八天,黄锵

5、《抗战殉职忠烈事迹纪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19 11:14 AM , Processed in 0.07724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