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消息,美国国会众议院将对一项限制中国企业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跨党派提案进行表决(《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其中有条款要求中企证明其不受政府控制。报道称,提案人说,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在美国交易的外国公司和美国公司一样符合独立审计要求。提案要求,如果一家公司不能证明其不受外国政府控制,或者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无法连续三年对其进行审计,则该公司的证券将被禁止在美国交易所交易。(环球网)|点评| 关于《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其实今年5月参议院就已经表决通过了。自此之后便陆续传出多只中概股要从美国市场退市,或者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而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同时,一些原本准备在美国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也纷纷转向了香港和内地。如果法案真的通过后,比较确定的一点是,不少中概股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11月29日,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在第十八届中国改革论坛暨中国体改研究会年会上表示,居住形态会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而影响经济的长期增长及社会稳定,我国土地要素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应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市场化改革。党国英建议,取消土地使用年限,克服短期行为,国有土地实行多级地方所有,克服土地预算的软约束,建立合理的不动产税收制度,降低土地使用权的分配差距,改善居住形态。(中新网)|点评| 党国英谈的是居住形态的问题,指向的则是土地使用权,或者说土地所有权问题。如果取消使用年限,实际上是默认土地永久使用权,这跟所有权也就没什么分别。在土地国有这块“奶酪”动不得的情况下,把使用权界定清晰,有利于土地市场的稳定性,也符合人们的心理预期。
但要迈出这一步,恐怕并不那么容易。虽然在实际操作中,国有住宅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是比较明确的,但到时候收费与否则不明确。也是在这一点上,政策层面似乎并未下最后决心。
11月29日消息,中国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公开场合透露,近期证监会将启动为期2年的公司治理专项行动,要求公司对照监管要求,全面自查、严格整改,实现治理水平整体提升。他指出,提供退市机制的适应性,并增强退市刚性,要通过重组一批、重整一批、退市一批,拓宽多元化退出渠道。对于严重财务造假的害群之马、丧失持续经营能力的空壳僵尸,决不允许久拖不退。(央视财经)|点评| 今年以来,中央在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方面,频繁提及要加强退市监管,前不久还发布了退市机制的顶层设计,可见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之高。而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违规现象近些年在A股从没有消停过,市场也在大声呼吁清除掉这些“害群之马”。希望两年后再回头来看,监管的这些承诺能兑现得多一些。
另外,在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水平上,除了退市外,把好上市公司的质量关也很重要,这样一来,原本业绩不合格的企业能直接被拦在A股门外,避免了后面爆雷的可能。
数据显示,上周国际金价一路下行,击穿每盎司1850美元关键支撑后,现货黄金又失守1800美元大关,为今年7月17日以来首次。年初,国际金价以每盎司1517.18美元开盘,3月起不断上行,进入7月后更是一路高歌猛进,当月涨幅就超过了10%。8月7日伦敦现货黄金的价格达到每盎司2075美元。创下历史新高。然而,自8月中旬起黄金经历数次大跌,国际金价重回1800美元,仅11月24日一日现货黄金就重挫2%。(每日经济新闻)|点评|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再加上多个主要经济体不同程度的量化宽松政策,使得市场的避险情绪高涨,由此让金价在短时间内就达到了历史高位。但随着疫苗的研发不断取得突破,同时拜登当选美国总统让市场对不确定性的担忧消除了一些,于是金价便出现了一定的回调。
只不过,只要疫情的风险依旧存在,金价短期内不太会出现大幅下滑的情况,但上涨的天花板也摆在那里。也就是说,现在并不能算“抄底”,想要通过买黄金赚钱,可能性并不大。
近日,港交所刊发了有关赴港上市主板公司盈利规定的咨询文件,其中提出了两个方案。按照方案1,港交所建议将盈利规定按市值规定于2018年的增幅百分比调高150%,业绩纪录期最近一个财政年度由2000万港元增至5000万港元,前两个财政年度则由3000万港元增至7500万港元。按照方案2,港交所建议按恒生指数平均收报点数(由1994年至2019年)的概约增幅调高200%。业绩纪录期最近一个财政年度由2000万港元增至6000万港元,前两个财政年度则由3000万港元增至9000万港元。(澎湃新闻) |点评| 首先,港交所之前的最低盈利标准是在1994年设定的,至今20多年过去从未改变,现在提高一下门槛符合常理。其次,由于港交所上市的条件比较宽松,所以出现了一些企业为上市而上市的情况,虽然最终股价大跌沦为“仙股”,但没关系,卖壳还能赚一大笔。
如今港交所提高盈利门槛后,哪怕按照其中最低的标准来,至少也能把一批刚好踩着盈利线的企业拒之门外。不过,由于新规到明年7月才开始施行,这之前可能会出现不少企业扎堆递上市申请的情况。
近日,富士康被曝斥资2.7亿美元(约17.7亿元人民币)在越南成立新公司。有知情人士透露,富士康将按照苹果公司的要求,把部分iPad和MacBook组装线从中国转移到越南,以分散生产,占比可能超过30%。据悉,苹果此举是为了实现苹果产品生产地的多样化。消息人士称,富士康位于越南东北部北江省的工厂正在为苹果iPad和MacBook新建生产线,新的生产线将于明年上半年投产。(综合财经网)|点评| 近几年,有关制造业企业转移生产线至东南亚的消息频繁曝出,这并不让人意外。市场经济下,人工成本永远是企业选择厂址必须考量的因素。之前有媒体报道,现在越南普通工人的月薪大概在1500到3000元人民币之间,这样的劳动力成本对企业确实很有诱惑力。
不过,按照以往经验,产业链转移的全过程可能会持续几十年时间。在现有的条件下,富士康旗下各类产品的主要产能仍集中在中国,而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短期内也不会被取代。
11月28日,人民日报发文指出马保国的一些言行实际是哗众取宠、招摇撞骗。消息一出,各大社交平台都紧急动作。哔哩哔哩弹幕网发布公告,为纠正有些商业机构想利用马保国现象的热度,炒作并收割流量进行谋利。自即日起将严格限制、审核、管理马保国相关视频内容。微博方面也表示,将对借机恶意营销炒作马保国的内容严格控制和审核,并且已解散马保国相关的粉丝群。此外,早前有疑似官方海报显示,马保国入驻快手平台。目前,快手方面已经否认了与马保国之间的合作。(中国证券报)|点评| 近期,有关马保国的各种鬼畜视频在网络上火了又一遍,各路资本早已嗅到其中的商业价值,纷纷拿马保国来大做文章,不仅有平台试图“热捧”,甚至还有人要请他拍电影。
在官媒痛批马保国的闹剧之前,实际已经有所征兆了。上周广电总局发布加强网络秀场直播的通知,其中提到了要防范低俗媚俗等不良风气滋生蔓延。而在各个平台上,类似的现象其实并不少,马保国只是最突出的一个罢了。
近日,快手带货一哥辛巴(辛有志)售卖燕窝事件在网络上持续引发关注。短短数日后,辛巴团队就公开致歉并承诺高额赔偿。辛巴承认这款“茗挚”品牌燕窝实为一款燕窝风味饮品,不应当作燕窝制品进行推广。辛选现提出先行赔付方案:“召回辛选直播间销售的全部‘茗挚’品牌燕窝产品、承担退一赔三责任(共销售57820单,销售金额1549万元,共需先退赔6198万元)。”(证券时报)|点评| 燕窝事件终于迎来结果,虽然退一赔三让辛巴团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如果用六千多万就能挽回用户的信任,从长远来看其实非常值得。不过,辛巴的道歉和赔偿并不意味着整个事情就真的结束了,需要看到的是,这次“假燕窝”的品牌方至今没给出让人满意的答复,对于这样进行夸大宣传的企业,市场监管部门应该出来管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