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7|回复: 0

[旅游天地] 全美最大国家森林解禁伐木:是环保的沦陷?还是MAGA的胜利? | 慢船去北方番外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29 03: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20-11-19 03:49 PM 编辑

全美最大国家森林解禁伐木:是环保的沦陷?还是MAGA的胜利? | 慢船去北方番外篇

 SummerAfar 远夏在路上 2020-10-30
IMG_1712.JPG


今日新闻:


全美最大的国家森林Tongass National Forest(通加斯国家森林),即日起开放伐木,过去二十年的“无道路”禁令就此作古。


淹没在飓风、疫情、总统大选的纷乱中,这条消息毫不起眼。但对阿拉斯加东南峡湾的居民来说,它却是实实在在的巨变。


去年坐渡轮北上阿拉斯加的旅途中,我们一路与Tongass National Forest形影相随,既饱览了它所保护的自然风光,也没少听到当地人对伐木禁令的怨声载道。如今新法案出台,网络言论几乎一边倒地反对,全是环保人士的愤怒之声。作为去过十次阿拉斯加的半个“本地人”,我们决定插播一篇“慢船去北方”的番外,提供一些不同的视角——不带立场,不夹私货的那种。


【前情提要】这是本系列的第六篇连载。2019年夏天,远夏带着自家的小蓝车,从美国本土登上渡轮航向阿拉斯加。游览过“北方的优胜美地”,在“阿拉斯加第一城”流连两日,再和黑熊亲密接触一整天,我们来到了Wrangell——一个与Tongass National Forest息息相关的孤岛小镇。


慢船去北方 | 用一个夏天,开一辆车到阿拉斯加,然后在秋天卖掉它


Lyra:以下图文无关,但本文照片全部拍摄于Tongass National Forest的地界。


IMG_1713.JPG


IMG_1714.JPG


IMG_1715.JPG


关于Tongass National Forest和Roadless Rule禁令,上一篇为什么阿拉斯加人不喜欢联邦政府?里就有提及。


阿拉斯加的东南沿海被称作Inside Passage(内湾航道),由地貌破碎的岛屿与峡湾构成。几十个不通公路的城镇散落其间,余下几乎完全被森林所覆盖。一个惊人的数据:这里2250万英亩(相当于整个缅因州)的总面积里,94%归联邦政府所有。


其中,Tongass National Forest占据了1670万英亩。在美国,国家森林是个重要的行政层级,管辖了全国土地的8.5%。它集保护和开发为一体,允许有限度的伐木、打猎、放牧等等,管理没有国家公园那么严格。内湾航道的重要景点,Misty Fjords、Anan Creek、LeConte Glacier以及最知名的Mendenhall Glacier,都在其疆域之内。


十八世纪以来,依靠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美国的伐木业一直相当发达。除了少数私人农场,多数木材来自于遍及各地的155个国家森林,Tongass National Forest亦不例外。自打1867年美国从俄国收购来阿拉斯加,伐木业始终是东南峡湾的经济支柱之一。由于树木质量上佳,哪怕生产和运输成本更高,阿拉斯加木材也保持着相当的市场竞争力,被销往全美甚至世界各地。


但随着2001年的一条联邦禁令,本地伐木业的繁荣戛然而止。


IMG_1716.JPG


此前的十一月,共和党候选人小布什赢得大选,总统克林顿任期进入倒计时。于是,赶在一月底权力交接前一周,他所代表的民主党抓住最后的机会,通过了一条针对国家森林的法案:Roadless Area Conservation Rule。


法案规定,为防止过度开发,全美国所有国家森林的范围内,原本没有道路的地方,必须保持为“Roadless Area”。换句话说,已经存在的公路可以继续使用,但以后不许再建新的公路。


法案的初衷是极好的,也确实收到了保护环境的效果。但是对于不同地区,影响千差万别。本土的伐木大户俄勒冈州早已修建了成熟的路网,然而阿拉斯加的伐木业尚在飞速发展的成长期,禁令让木材采伐量锐减至原来的零头,如同灭顶之灾。


Eric:打个比方吧。还一个月高考,忽然把大家的参考书统统没收,会发生什么?学霸反正早复习好了,涨不了几分无所谓。学渣就惨了,少做一个月题,没准得少拿几十分。


看似一碗水端平的政策,未必能达到公平的效果。二十年的拉锯自此开启。


IMG_1717.JPG


IMG_1718.JPG


东南阿拉斯加的多数木材工厂很快关门大吉。零星几家靠着现存的公路勉强维持生计,但也免不了减产裁员,无数一辈子的伐木工人被迫失业。


最依赖伐木的Wrangell变成了阿拉斯加的底特律。世纪初至今,小镇的经济持续下行,就业连年缩水,人口只出不进,老龄化严重。提起二十年前的禁令,当地人满眼怒火:老子的工作,就是华盛顿那帮XX弄没的!


Lyra:正所谓,时代的一粒灰……


那能不能经济转型?搞旅游试试看?


去Anan Creek看黑熊的路上,我们天真地向船长发问。谁料这位大叔本人就是从伐木业转来的,话题瞬间点燃了他的火药桶:开发?整个岛全归联邦政府管,开发个屁!只要一天不让修路,Wrangell就不会来邮轮,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有。


两天后,我们自己开车驶向Wrangell Island的后山,亲身体验了这里旅游转型的瓶颈——公路。偌大的岛屿面积13万英亩,却只有一条断头路进山,即使算上岔道,总长也超不过100英里。既然在国家森林的地界,不消说,都是上个世纪的遗产。几十年历史的老路由碎石铺成,车辙间野草长了一尺高,Eric聚精会神地操控着Outback,一边留意道旁伸出的尖利灌木,一边小心轮胎被扎爆。


0.jpeg


内湾航道是著名的邮轮航线。看看隔壁Ketchikan每年上百万的游客,再看看自己才一万出头的吞吐量,Wrangell也眼馋旅游业的肥肉。但那句话怎么说的:要致富,先修路。限制伐木业的“无道路”禁令,一刀切地禁止了国家森林内的所有建设,包括旅游开发。


因此哪怕岛上风景优美(甚至不逊于国家公园),距离Anan Creek和LeConte Glacier都不远,还能设计徒步、划船、山地车等各种项目,可船上游客过不去全是白搭。路况感人的唯一“公路”,足以劝退绝大多数邮轮公司。


本地苦联邦政府久矣。去年刚传出废除“无道路”法案的动向,Wrangell议会就以绝对优势通过决议,上书支持解禁。不从事伐木和旅游行业的居民们,同样对Tongass National Forest有急迫的诉求——基建。


因为小镇被国家森林包围,任何民生项目都免不了借道。现行的禁令下,想给岛那头通根高压线?打报告。想引水发电?打报告。想给山里的居民把路拓宽?打报告。联邦政府审批的低效众所周知,越不过这一层障碍,很多基建规划胎死腹中。


虽然Wrangell居民大概没有读过三体,但书中的比喻拿过来莫名合适:笼罩二十年的“无道路”禁令,就像三体人送来的智子,地球的发展被锁死,寸步难行。


1.jpeg


IMG_1721.JPG


分享了这么多当地人的观点,是因为他们的声音,已经完全被淹没了。


解除禁令的新法案,让围绕Tongass National Forest的争议,又一次进入舆论焦点。推上相关的#里充斥着反对声,矛头直指背后推动的州长和参议员,当然也少不了签署法案的总统川普。可是此起彼伏的讨论中,有一个元素始终缺位——当地人。


这正是我们写下本篇文章的初衷。


反对者说:原始森林太美了,砍树等于犯罪!Fxxk Trump!


支持者说:既然这块儿能砍树,把隔壁Pebble Mine的采矿项目也批了吧!MAGA!


观点越发二极管的今天,Tongass的修路之争,彻底沦为政治化的工具。从外州议员到绿色和平之类的国际组织,众多对此地不甚了解的人和机构,纷纷摇旗呐喊,拉踩站队,把它绑架成了一个关乎立场的议题。


而乱象之下,政策真正的影响无人关注:开放修路后,伐木业还能复苏吗?旅游资源可以得到多少开发?当地的就业率会不会反弹?被砍伐的树木,对局部生态有何种程度的影响,又是否将造成全球变暖?


我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却找不到与之相关的讨论。标签化的舆论场里,两方的论据似乎皆不可信。这边说森林是地球之肺,那边说我顶你个肺。一律把有利自己的数字夸大,再把对手的立场一路滑坡,无论对错,骂就是了。


无脑对喷的噪音背后,只有不上网不会发推的当地人失了声。就像父母闹离婚被夹在中间的孩子,明明谁都不重视,还被迫承担了最多的后果。


IMG_1722.JPG


面对“太平洋没加盖,失业可以搬走”的提议,阿拉斯加备受爱戴的老参议员Lisa Murkowski,在法案通过后回应了一句话:


“Alaskans who live in the Tongass want what most Americans take for granted—the opportunity to live, work, and raise their families in the communities they grew up in.”


“居住在Tongass National Forest的阿拉斯加人,只是想获得被多数人当做理所当然的权利——在他们长大的地方生活、工作、成家。”


Eric:必须声明,我们对Tongass是否应该修路并没有立场,只是希望人们在发表观点的同时,别光盯着自己的理想世界,也想想实现它的过程,会给其他个体带来怎样的影响。毕竟,他们和激情发推的那双手一样,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人。


IMG_1723.JPG


IMG_1724.JPG


做个不负责任的预测:禁令解除,恐怕并没有什么卵用。


如一个法案公示期留言支持的附近居民所说,当地的伐木业凉凉多年,工厂早已房倒屋塌,何谈复苏。就算政策放开,生产至多小规模重启。他们要求修路,只是想为旅游和基建提供便利。


更制约法案效果的,则是上面的朝令夕改。过去二十年里,“无道路”限制并非没有暂时放松过,虽然这次的解除看似彻底,但正像很多人号召的——把拜登送进白宫,他就能给Tongass翻盘。


只要华盛顿的宫斗不消停,Tongass National Forest与当地民生始终是一颗棋子,甚至党争的投名状。无论左派右派,仿佛都更在意法案是否打了政敌的脸,而非其实际的影响。行业复苏、旅游开发、基建项目……均需要时间实施,需要稳定持续的政策。今天解禁了,万一下周(或者四年后)白宫易主,它还能指望得上吗?


阿拉斯加命不由我的悲剧,从2001年“无道路”法案的推出,甚至从1907年国家森林建立的一刻起,便已注定。所以,当地人最深切的痛点,其实并不是单个的禁令,而在于明明是自家后院,却要听联邦政府的指挥。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一块“飞地”,阿拉斯加与美国本土相比,有诸多不同之处:气候、地理、交通、民族……这些都需要特殊的政策管理,但却时常是个奢望。完全为“Lower 48”设计的联邦法令,落地阿拉斯加每每水土不服,导致意料之外的副作用。


Eric:当年禁令刚一生效,阿拉斯加州政府就启动诉讼程序,一直试图让法院判它违宪。他们原本的策略是推翻整个法案,让它在全国范围内失效,因此直到2013年终审也未能胜诉。本次的诉求换成豁免Tongass National Forest,才终于得偿所愿。

Lyra:就像前文中提到的,Roadless Rule本身非常合理,无法被推翻在意料之中。然而州政府并非打算对滥砍滥伐敞开大门,仅仅是想脱离开这个一刀切的枷锁,和国家森林管理局一起,设计因地制宜的管理方式。


IMG_1725.JPG


三年前在Road Lottery期间自驾北美最高峰Denali,国家公园设置了一块展板,请大家分享自己的观感。一条条看过去,五花八门的赞美中,有张格格不入的纸条——“Federal Overreach”(联邦僭越)。


概括占据东南阿拉斯加94%的联邦土地,这个词似乎再合适不过。


很遗憾,本篇文章并无法给出什么确定的结论,而只能分享一些被淹没,被选择性忽略的声音。


在内湾航道与当地人的对话中,我们发现,无论对修路同意与否,有一个诉求是统一的:请把属于阿拉斯加的议题,还给阿拉斯加人来决定。


如今禁令暂时解除,在通往这个目标的道路上,究竟是前进还是后退了?


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IMG_1726.JPG


【下期预告】前一篇Wrangell的结尾已经预告过一次了:旅途的第三站,是“挪威小镇”Petersburg。我们对阿拉斯加的彼得堡一见钟情,甚至后悔给它安排的时间不够多——然而一语成谶,对这里的喜爱,最终变成了旅程中最大的flag。


IMG_1727.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3-28 05:40 AM , Processed in 0.04435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