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6|回复: 1

[军事] 《校场》2020-09-14:答疑:西方坦克的反工事弹药与东方有何不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14 0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校场答疑:西方坦克的反工事弹药与东方有何不同
新浪军事  2020年09月14日 10:52


1.png
微信网友 会武术 :感谢普及埋头炮知识,100炮是为了取代迫击炮战车么?西方履带战车对付混凝土工事和苏联有什么不同?



2.png
第一个问题:100炮可以算是现代意义上的步兵炮(李云龙的92式那种),是为前线步兵提供直射火力支援的,与迫击炮定位稍有不同,但可以理解为一种阉割版的坦克炮。



3-compressed.jpg
第二个问题:西方国家平时要面对的坚固工事很少,主要是一些砖石、混凝土建筑(中东战场很常见的那种),所以通常不需要像中苏一样用超大装药量的杀爆榴弹力大飞砖,因此他们主要是着力于研究怎么“隔空打牛”,杀伤掩体后边的软目标的。



4.png
为此,西方国家(主要是德国)开发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横向效应弹,即动能横向效应弹(KE-PELE)和多用途横向效应弹(MP-PELE)。先说KE-PELE,这东西在国内也叫“夹心长杆弹”,顾名思义,是把一般的长杆穿甲弹挖空,在里面填充易膨胀材料。这样一来,穿杆在穿透混凝土建筑时,内部会产生高压使外部的钨合金壳裂解,产生大量钨合金碎块,杀伤建筑后的软目标。



5.png
相比之下MP-PELE普及度更高,这种弹药主要是通过尾翼稳定破甲弹(HEAT-FS)改进而来的。因为即使属于破甲弹,这些炮弹的动能也完全足以穿透较薄的砖石墙或钢筋混凝土墙,所以只要适当改进弹药的头部结构和引信,就可以让这些HEAT-FS穿入墙后再爆炸。其中设计比较好的是美国的M830A1/M908。其射弹部分做成了次口径以增强穿透力,弹丸顶部增加了钢制被帽保护弹体。同时引信还有编程/近炸功能,可以对散兵坑中的步兵以及直升机等疑难目标进行杀伤。不过缺点就是功能太多导致装药量太小,杀伤效果一般。另外MP-PELE也可以叫做HEAT-MP(多用途破甲弹)、HE-OR(破障榴弹)等。



6.png
此外,西方国家也会使用装药量较大的榴弹,只不过装备数量很少(当然上面提到的PELE装备的也很少,基本都是作为技术储备,只有美军大量列装了)。这里面又分成两个分支:英国坦克使用线膛炮,不需要考虑炮弹初速过低导致的失稳问题,所以更倾向于使用初速非常低但是装药量较大且爆炸效果较好的碎甲弹(HESH);而德国Rh120系列坦克炮因为是滑膛炮,所以只能搞类似于苏联尾翼稳定榴弹(HE-FS)的初速较高的传统榴弹。最早为120mm滑膛炮研制榴弹的似乎是瑞典人,他们为从德国采购的Strv121(豹2A4)坦克配备了SLSGR M / 95榴弹。后来德国莱茵金属公司也在2013年推出了DM11系列榴弹,但由于DM11和DM12的装药量、爆炸威力都差不多,所以暂时还没什么国家装备这种炮弹。



7.png
微信网友 淡淡の、幽香:听一个大佬说因为脱穿飞行时会抖动,所以落弹不一定延前进方向,所以运气好遇到倾斜装甲还是会跳弹的,请问这种说法有理吗?



8.png
炮弹飞行过程中确实会抖动,但这和跳弹没有什么关系。炮弹之所以会发生跳弹是因为弹丸头部接触到装甲后会遇到一个不通过炮弹质心的不对称阻力,让炮弹向“转偏”方向翻转。但是长杆穿甲弹因为着靶速度超快,炮弹在穿甲的过程中也会因为承受不了巨大的冲击力而自己裂解。所以头部的材料还没来得及把力传到给后面的材料就直接被巨大的应力“吹”走了,也就影响不了后面的弹芯材料了。而后面的材料冲击靶板时靶板已经被开坑变成了“凹”形,也就不存在什么跳弹问题了——除非靶板本身的倾斜角太大了。



9.png
微信网友 偏执:潜艇x舵是不是代表潜艇发展先进方向 相对十字舵有什么优点?



10.png
X舵的效率高一些,因为不管是升降还是左右机动,X舵的4个舵片都在参与。而传统十字舵就是两个舵面控制俯仰,两个舵面控制左右。不管是俯仰还是左右,都有两个闲着没事做的舵面。
 楼主| 发表于 2020-9-14 0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compressed.jpg
不过X舵的缺点也很多,比如十字舵就算被一发鱼雷炸坏了相邻的两个舵面,用另外两个舵面也能维持操作,但X舵就不行;另外如果程序控制的自动操舵坏掉了需要手动操舵来应急的话,X舵因为不符合人的直观印象,因此也很难使用。所以总的来说,虽然X舵平时效率高一些,但是也未必能完全取代十字舵。



12.png
微信网友 1链:为什么没有一款涡喷或涡扇发动机的舰载预警机,而看到的全是涡桨发动机的预警机?将现在的小型涡扇支线客机改装成新型舰载预警机不行吗?如果可行的话,无论是动力性能还是飞行性能都将优于现在以E-2为代表的以涡桨发动机为动力的舰载预警机!



13-compressed.jpg
舰载机预警机的“舰载”二字,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小”。拿E-2来说,长度17.6米、空重18.2吨。这两项数据都和战斗机差不多(F-14A长度19.1米,空重18.2吨)。而“预警机”三个字很重要的一个设计要求就是留空时间长。也正是这两个相互制约的需求导致了舰载预警机全部是涡桨动力的——涡桨发动机是喷气发动机里最省油的。



14.png
至于支线客机,目前最大起飞重量在30吨以下的支线客机也无一例外的使用了最省油的涡桨动力(因为客机同样要追求燃油效率和续航力),而30吨以上的大家伙就没法在航母上运作了(长度都在30米以上),所以也不在考虑范围内。



15.png
微信网友 黑曾经的飞翼:坦克装甲车辆有时行军前拆除侧裙板,这么做是为了保证行军的高速度吗?



16-compressed.jpg
单纯是为了防止在磕磕碰碰的过程中被刮掉。东方阵营的坦克习惯使用橡胶板制作软裙板,这种裙板只防破甲弹不防穿甲弹,重量也比较轻,所以不怎么需要加固固定,只在裙板上端可以和坦克车身拼接,所以在外力作用下非常容易出现掀起、断裂等情况。



17.png
西方坦克更倾向于使用钢、铝合金等制造硬裙板。这些裙板对穿甲弹也有一定的防护能力,但是防护力比较好的那些通常比较重(美军很喜欢使用),所以裙板的板面下还通常有支架。但因为钢、铝合金都是刚性比较强、韧性比较差的材料,讲究一个“宁折不弯”,所以即使在板面下方有支架固定,遇到强大的外力冲击后,该掉还是会掉。所以我们也经常能在北约演习中看见“缺胳膊少腿”的坦克。



18-compressed.jpg
而在行军过程中,裙板掉了也就掉了,不太可能下去捡(何况人也未必捡的动),这就会导致无谓的财产损失。所以在不需要裙板的时候,可以直接把裙板拆掉,或者换成比较轻,没那么容易掉的“齐X小短裙”避免(或者说至少降低一下)损失。



19-compressed.jpg
微信网友小顾:一个国家战略眼光决定了一个国家的高度。另外我想问一下二战期间英美的火控雷达是个什么水平?



20.png
英国雷达起步较早,技术积累极为雄厚。整个战争期间总共有3种舰载火控雷达投入使用。分别是284雷达、276雷达和274雷达。其中284雷达于1940年首先安装在纳尔逊号战列舰上,这种雷达波长(雷达精度的影响因素之一,越低越准)50厘米,功率(瞬时输入功率,没有什么意义,下略)25千瓦。性能非常一般,对水面目标探测距离只有10海里,只能较为精确的测距,无法精确测向,也无法分辨炮弹溅落在海里形成的水柱,在指挥炮击时仍需光学手段辅助。



21.png
276雷达和274雷达基本算是同一代产品,分别安装在小型和大型舰艇上,于1944年投入服役取代284型雷达。波长降低到了10厘米。测距、测向精度极佳,分别为50码和0.8密位,可以分辨出水柱与目标的区别来进行主炮校射。配合垂直稳定仪、RPC摇炮等新技术(前卫号战列舰)的使用,可以做到完全无目视接触瞄准目标和主炮校射。唯一的缺憾是英国人并没有为这两种雷达安装PPI显示器,依旧使用老式的示波器显示,操作起来略显繁琐。



22-compressed.jpg
美国雷达起步较晚但起点非常高(英国吐血援助的结果),起步之后迭代速度非常快。二战时期共有8种火控雷达投入服役。其中用于战列舰、巡洋舰这样大型舰艇的共有三种,即Mark3、Mark8和Mark13。用于主力驱逐舰的共有2种,即Mark4和Mark12。这里主要说说战列舰雷达:mark3是美国最早的火控雷达,波长40厘米。测距精度40码、测向精度1.8密位。于1941年末投入使用,同样很难校射水柱、单独测向、没有PPI显示器,算是英国284的弱化版。



23.png
Mark8雷达是美国海军在经历了瓜达尔卡纳尔岛附近的一系列海战,亲身体会到了雷达的巨大威力,并深感自身在雷达性能上的不足后搞出来的产物。于1942~1943年间投入战场。雷达波长减少到了10厘米,前期型号功率15-20千瓦,后期型号20-30千瓦。测距精度5米,测向精度1.8密位。从Mark8后期型开始,美国火控雷达可以独立获取测距、测向和水柱校射信息,在完全没有光学瞄具参与的情况下独立指挥舰炮。



24.png
Mark13与Mark8后期型基本功能大致相似,服役时间也差不多,一般认为是同等产品,两者的最主要区别是波长不同,Mark13为3厘米。这两种雷达也都采用了PPI显示器,操作非常便捷。此外,美军1930年代以后建造、彻底翻新的新型战列舰(北卡、南达、衣阿华三级以及西弗吉尼亚等老舰)都采用了PRC摇炮和垂直稳定等技术,在安装了Mark8后期型/Mark13后,都可以在无目视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进行持续的跟踪瞄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16 02:22 AM , Processed in 0.04311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