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1|回复: 0

[转贴] 美高评等企业债发行狂飙联准会购债无力 套利资本纷纷落袋为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22 08: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sc 于 2020-8-22 08:40 AM 编辑

2020/08/22 中时新闻网 赵永纴

20200821004996.jpg
联准会持续加码货币宽松(QE)措施的刺激下,美国高信用评等企业债发行规模正在狂飙突进。图/美联社


在联准会持续加码货币宽松(QE)措施的刺激下,美国高信用评等企业债发行规模正在狂飙突进。


据Refinitiv Lipper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本周末,今年以来美国投资级(高信用评等)企业债发行规模将突破1.342兆美元,创下同期发债规模纪录新高。

一位华尔街债券投资型对冲基金经理向媒体透露:「事实上,每天都有新的高信用评等企业债在询价发行。」

目前,衡量美国高信用评等企业债收益率高低的重要风向标:彭博巴克莱美国综合企业指数在8月初触及1.82%的歷史新低,大幅低于3月的4.5%。

有「新债王」之称的双线资本(DoubleLine Capital)创办人冈拉克表示,随着发债利率走低驱动越来越多企业扩大发债规模,今年美国高信用评等企业债发行规模有望达到1.9兆美元。

然而,金融市场能否「消化」如此庞大的高信用评等企业债发行募资量,正存在巨大的变数。

8月以来,高信用评等企业债平均跌幅达到1.2%,正创下3月以来最糟糕表现,凸显大量资本不再追捧高信用评等企业债。

道明证券资深利率策略师Gennadiy Goldberg指出:「这背后,一方面联准会购买投资级企业债的力度远远低于市场预期,令政策套利者倍感失望而选择离场,另一方面大量对冲基金的高信用评等企业债持仓已达到上限,无力再追加买入。」

儘管疫情扩散导致二季度花旗、摩根大通等投行业绩下滑,但投行业务收入逆势增长俨然成为他们值得欣慰的业绩亮点。

数据显示,二季度花旗银行投行业务收入增长55%,摩根大通则增长46%。究其原因,美国企业大举发债令他们在债券承销方面赚得盘满钵满。

一位美国投行人士向媒体透露,3月以来,他所在债券承销部门几乎每天都在操办基于线上的债券承销路演活动,协助各行业美国大型企业发债筹资。他表示:「整个3-5月份,美国高信用评等债券月均发行规模均超过2000亿美元,这种景象只有在1990年出现过。」

这背后,一是联准会将基准利率降至0-0.25%,令高信用评等债券发行平均利率从年初的2.9%降至2.2%附近,吸引眾多美国大型企业争相低息发债募资,二是联准会购买投资级企业债ETF与单个债券的措施,激发大量政策套利者入场,令美国企业不愁巨额发债没人买单。

3-4月期间,波音、甲骨文、AT&T等大型企业的高信用评等企业债发行规模最大,分别达到250亿美元、200亿美元与125亿美元,原因是航空、IT设备等行业受到疫情衝击较大,导致企业不得不大举发债筹资「过冬」。

随着联准会决定在较长时间延续极低利率政策与持续加码QE力度,近期一些「不差钱」的美国企业也加入疯狂发债募资阵营,比如苹果公司在5月份发债募资80亿美元后,近期又再度举债募资55亿美元,8月初谷歌母公司则发债募资100亿美元,创下公司歷史上的最大发债规模;此前亚马逊也不甘示弱,一口气发行100亿美元高信用评等企业债。

华尔街债券投资型对冲基金经理人向媒体透过:「近期惠誉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等展望降至负面,几乎没有对高信用评等企业债发行构成任何负面衝击,因为市场买盘依然汹涌。」。

Refinitiv Lipper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过去17周投资者向高信用评等债券投资基金投入逾1000亿美元。

与此同时,不少大型对冲基金纷纷抛售年化收益率仅有0.65%的10年期美国国债,转而加仓年化收益率在2.2%左右的高信用评等企业债,以提升固定收益类美元资产的回报。

这位对冲基金经理坦言,这些资本之所以涌入高信用评等企业债市场,主要是为了政策套利。但随着联准会购买高信用评等企业债的力度远远低于市场预期,他们很可能转而「用脚投票」。

所谓政策套利,主要是3月联准会宣布将购买高信用评等企业债ETF与单个债券后,大量资本纷纷追涨高信用评等企业债,等待联准会「高价」回购。

然而,联准会的实际购买力度令多数政策套利者颇感失望。

联准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联准会仅仅持有87.4亿美元企业债券ETF与35.5亿美元企业债券,总计约123亿美元,与市场预期的联准会千亿美元「持仓」相去甚远。

更令政策套利者沮丧的是,联准会的债券购买策略极其分散且小额。整个7月份,联准会总共完成753笔债券交易,多数债券买卖交易金额都在数百万美元以下,仅有三笔交易超过千万美元,分别是购买1000万美元辉瑞债券、1200万美元CVS健康公司债券、1000万美元的AT&T债券。

与此同时,联准会的购债对像覆盖数百家公司,导致单个企业的持债规模极低——即便是市值约2兆美元的苹果公司,7月份联准会也仅仅买入3300万美元苹果债券。

「这无疑令多数政策套利者在失望之余,选择获利离场。」Weeden & Co策略分析师Michael Purves向记者指出。因为他们担心一旦其他政策套利者纷纷离场,美国高信用评等债券市场也将重蹈此前黄金大幅跳水下跌的覆辙。

上周以来,美国高信用评等企业债价格累计下跌逾1.52%,凸显部分政策套利者已经失去耐心。

在Michael Purves看来,这些政策套利者之所以选择提前离场,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担心金融市场无力再「消化」日益庞大的高信用评等企业债发行募资需求。

但随着8月20日凌晨联准会表态尚未计划引入挂鉤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新QE措施,加之美国经济復甦进程艰难与大选不确定性推高美元避险属性,越来越多投资机构已注意到美元反弹将令高杠杆投资策略成本大幅抬高,因此选择尽早获利退出落袋为安。

「海外投资者的去杠杆操作力度尤其明显。」前述华尔街债券投资型对冲基金经理向媒体坦言。8月17日美国财政部发布最新资本跨境流动数据显示,在3-5月持续加仓美国企业债后,6月海外投资者开始抛售美国企业债,规模达到166亿美元。

在他看来,这意味着联准会想借政策套利资金接盘庞大高信用评等企业债发行募资需求的算盘,正在落空。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1 11:23 AM , Processed in 0.03535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