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阿波罗飞船上就使用了氢燃料电池;但因为成本瓶颈,随后陷入长期停滞。直到90年代,日本和韩国接过研发大旗。而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此时的氢燃料电池,似乎站在了2010年锂电池的位置。而在这次峰会上,各大企业高管也对氢电产业的未来表示乐观:氢燃料电池即将复现当年的锂电池产业趋势,在近两年迎来爆发。当然,这种发展并不是将取代锂电,而是相互配合,形成互补格局。正如大会的主题“春寒已逝万里晴,秋实迎来满城氢”,氢电产业经历迷茫与蛰伏,渡过疫情至暗时刻,即将迎来春天。下一家飙涨八倍的宁德时代,或许就会出现在参会的企业之中。而且,氢燃料政策方面也很有亮点。锂电池时代,补贴政策可谓是大水漫灌,产生了不少骗补的现象。而对于氢燃料行业,目前政策则是“以奖代补”,即谁先完成指定目标,谁就来领走奖励。这会大幅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实现“政策呵护和自有竞争”的良性结合。曾任奥迪高管、同济大学教授,之后成为科技部部长的“中国电动汽车之父”万钢,在担任863新能源汽车项目首席科学家时,承担的就是燃料电池轿车部分。虽然之后与马斯克的那次握手,先把特斯拉带来了中国,但他对氢电技术仍是充满期待。去年在接受彭博采访时,万钢表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将以接纳电动汽车的方式,接纳氢燃料电池汽车。“现在该轮到氢了。”[1] 参考资料:[1]. “万钢:现在轮到氢了”,汽车商业评论,第一电动网。 [2]. China’s Father of Electric Cars Says Hydrogen Is the Future, Bloom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