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01|回复: 22

成也AI 败也AI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13 10: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0-5-13 10:37 AM 编辑

      题前: 我不是AI 工作者,想了解一下AI 的应用情况,不想形成了自己的观点——Ai的兴起=恐惧的崛起 。可阐述这个问题时,它比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蕴含更多。说不好,理不清,这就是人应量才而为,不同专业领域的问题要交给该领域的专家。显然我对AI一窍不通,但却从事过不短时间的工程技术工作,自然应该谈论工程技术问题而不是AI武器话题 。好在所有资料图片、数据均为互联网公开内容,不涉及任何国家或地区军事政治秘密。

成也AI 败也AI

人工智能是一门既可拯救世界、又可终结世界的技术。
                        
a1.png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的潜力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了,并且他的运算能力也在呈几何倍数增加。人工智能可以更多获取数据,并具有合成,分析,查看,获得洞察力并拥有比人类所能理解的多得多的预测能力。

       今的人工智能被正确地称为专用人工智能(或弱AI),因为它被设计来执行的任务范围狭窄(例如,仅执行面部识别,或只进行互联网搜索,或仅驾驶汽车)。然而,许多研究人员的长期目标是创建通用人工智能(AGI或强AI)。虽然专用人工智能 能在其特定的任务上超越人类,如下棋或解方程,AGI将在几乎所有认知任务上超越人类。

                              
a2.jpg AI已经成为一个更有判断力的AI算法


       AI无处不在。AI技术已经深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未来我们使用的智能设备,手机、电脑、针织、汽车和住房都将变成AI的一部分。多年前就有科学家担心AI将会对人类生存产生威胁,尤其是当它们具有自我意识的时候——人类所有的机密,包括先进武器和原子弹等,都将受到AI的控制。一旦它们拥有了自我意识,它们会不会利用这些先进武器来对付人类,自己做地球的主宰呢?

       这是一个让人细思极恐的问题——因为我们不可能因此而放弃科技进步。 目前,世界各国也都在或多或少的监控人工智能的发展,避免出现史蒂芬.霍金所说的那种产生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依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人工智能产生自我意识的一天或许只有一步之遥。

       那么,该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的威胁?应该采取行动控制人工智能吗?是否要像对待核能和其他潜在危险的技术一样,制定法律甚至是国际条约来控制人工智能的发展?

       回答这些问题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人工智能的成就目前仍很有限,所有人工智能应用都是被限定在特定场景中,而不可能“通吃”。现在的人工智能系统能够执行20年前计算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如,现在全世界每天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在使用文本自动翻译工具;无人驾驶汽车即将问世,未来10年将出现在马路上;计算机现在比人更善于识别人脸等。尽管这些成就令人印象深刻,但人们还是不知道应该如何使机器具有意识和自我感知。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接管世界仍将是科幻小说的情节。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

  
                                                                     
       a3.jpg AI 比人类的生物算法更精密

                    
       AI系统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做出决策,这对人们产生了直接影响。例如,银行发现人工智能系统善于预测潜在客户是否会成为优质客户——是否会按时还债等。他们可以通过使用大量的客户记录,来“培训”一个人工智能系统。一段时间后,这一系统将能够分析潜在客户的详细信息,从而预测其是否优质。对于银行来说,可以迅速而低廉地决定是否需要一个特定的客户。但对于客户自身而言,应该会感到担忧:如果银行的人工智能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偏见怎么办?

       人工智能只是一种技术,就像任何技术一样,可以用来造福人类,也可能带来危害。即使真的有一天,人工智能在智慧上超越人类,人工智能基本没可能主动会对人类产生威胁,因为没有谁会去制造对自己产生威胁的东西。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恐惧其实畏惧的并不是人工智能本身,而是这项新技术带来的不确定性与可能性。那么,真正的罪魁祸首必将也是人类自己的自私、贪婪与邪恶,人工智能充其量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

                                                   
      a4.png 每分可发射百万子弹AI武器  

                              智能坦克    a5.jpg    
                        

       智能坦克,是一种由计算机控制系统、信息接收和处理系统、指令执行系统及各种功能组件构成的新智能坦克。质量只有普通坦克的十分之一。根据执行任务的不同,又可分为智能主战坦克、智能侦察坦克和智能扫雷坦克三种。智能主战坦克除具有较高的克服多种障碍物的能力外,还具有很强的火力和突击力,能识别目标的不同特征,判断威胁程度并实施火力攻击。智能侦察坦克装有核、生、化探测器,红外、音响传感器、激光测距机等侦察器材,能在64千米/时的速度下鉴别道路,区分人员与自然地物,绕过障碍物,探测地雷,绘制地形图等。智能扫雷坦克可排除一次性触发地雷,也可远距离引爆感应地雷,一次作业能开辟8米宽、100米长的通路。


                                                            
a6.jpg 一次可打出200枚核弹头!这才是全球最邪恶武器,威胁远超航母!


       AI将使未来战场出现很大变化,军方装备AI 武器出现意想不到行为的部署系统(如自主攻击),带来无理性的杀戮将是非常血腥可怕。国际社会需要以负责和道德的方式使用人工智能,——如何辨别人类和物体、尝试做什么和为何如此;人类有能力解除、撤销或惩罚某种不当行为。AI 武器可靠、透明公开,也许会有不同的结果。毕竟没有任何国家组织和个人敢冒着反人类的风险干出那种事,即便你强大无比也扛不住与全世界为敌。——但真的还很难说。

       不要以为人工智能跟人一样有思维有意识,其实机器人都是靠程序控制,程序实际上是死的,不像人一样可以随机应变,就算机器人的程序不固定,它遇到一个问题来回答也是有多个程序可以选择的,优先选择哪一个,优先的解决不了,选其次。就算它有自学习和自编程,都是先由人给它编的程序再产生的下一套程序,这个产生的下一套程序也在人给它编的主程序规定的范围之类,什么程序能够产生,什么不能产生。至于AI的道德就看给它编程的人咯,就像计算机软件一样,有安全软件有恶意程序,反正机器人都是靠程序控制,不像人一样,会出很多麻烦,就算出麻烦,也可能是程序出错,就像我们游戏里的BUG一样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10: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0-5-13 11:02 AM 编辑

一.未来武器予示致命前景

      今,除核武器还有一点点反对声外,联合国也有《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而常规武器AI化 的研发和应用没有任何阻碍,在未来我们将经历一场由AI与人类并肩作战到AI武器全面主宰战场的局面。如 打不偏的狙击枪、可以变身航母的普通船只以及征服天空的机器人很快或即将出现。

       菜鸟神狙  或许,当今轻武器领域最具突破性的技术当属AI 控止的狙击枪。 美国目标跟踪喵准公司新近推出了一种永远不会打偏的武器。与小提琴手一样,狙击手的工作是一门艺术。要想准确射中目标,需要考🦌风速、风向、气压、湿度、子弹性能、枪管等因素,此外,射击天赋和直觉也必不可少。

         军火商在枪上安装了专用软件,几个芯片代替了这一切。AI控制的狙击枪可以让“菜鸟”尽情开火。你只需要选定目标,武器就会自动完成所有挍正、锁定目标、扣动板机。任何人都能毫不费力准确命中500米内目标。
                                                                           
                                                                                             
    a7.jpg 图示M200干预者


          界上第一款结合了手持电脑资讯分析目标系统的狙击步枪,能做到新兵也能在超远距离就可以狙杀目标。

        CheyTac M-200主要用途是阻截远距离的软目标,它使用了7 发容量的可拆式单排弹匣供弹,发射.408 CheyTac或.375 CheyTac子弹。

         在爱达荷州的阿科,CheyTac M-200打出了在最佳远程射击群组的世界纪录,3发子弹在2,122.32 米(2,321 码)左右命中的群组为42.2 厘米(16.69英寸)。

                                                                   a8.jpg 俄制“暮光”狙击步枪,能够改变“世界(狙击步枪)市场规则,因为它能击中距离2英里(约合3218.7米,)外的目标”。枪重10公斤,408口径(约合10.4毫米)Chey Tac狙击弹药(“夏延战术”弹药,与美国M200狙击步枪使用同款弹药,)可确保弹头飞行速度达到900米/秒,大约相当于3倍音速。正计划研究电磁枪栓,这样可以远程遥控拉动枪栓。消息人士表示,目前谈论将现役高精度狙击枪全部更换成自动化武器系统还为时过早。

       塑料子弹 a9.jpg    俗话说“你杀不死所有人”。弹药生产商抱怨制造弹壳的铜已景不够用了。如今,每个士兵都配备自动武器,倾泻子弹就像洒水一样              ,然而地球上已没有那么多铜供弹药厂制造子弹了。

         军火商早已予见到这一点,并开始未雨绸缪。前几年,美国军火商测试了一种用聚酰亚胺制成的子弹。这种塑料子弹能承受一般机枪枪管在射击200发子弹后的高温。

    “长眼睛”“有思维”的智能子弹[9]

       传统意义上,子弹是一种需要精确瞄准才能对目标进行杀伤的弹药。如今,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种无需射手进行精确瞄准,子弹出膛后可在短暂飞行时间内自动调整方向、自动跟踪目标的新型自导子弹——智能化子弹呼之欲出,有人也把它称作是“长眼睛”、“有思维”的子弹。与传统概念上的子弹有着本质的不同,智能子弹装配有一种独特的控制系统,从而可保障子弹从螺纹枪管发射后能在高速旋转飞行的同时,完成弹道偏离、自动寻的和准确命中目标等任务。

   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美军已初步掌握了智能子弹的相关技术。从原理上看,它研制的由枪管发射的智能子弹主要通过两种装置来控制:一是制导系统,采用的是激光半主动制导,具体设想是用一束激光给目标“着色”,并给每个弹头的石英窗下安置一个自动寻找激光信号并控制子弹的传感器,以引导子弹沿激光束飞行而精确命中目标。二是压电陶瓷制动器,这种装置结构十分简单,弹头通过球窝连结与弹体结合,并且由一圈压电陶瓷棒来固定,在施加电压时,由于压电效应子弹一侧的某个压电陶瓷变长,同时另一侧相对应的压电陶瓷变短,这样可使子弹产生飞行偏角,从而控制弹头的飞行方向。据透露,美国奥伯恩大学已经完成了利用压电陶瓷制动器发射智能子弹的相关试验。初步试验表明,弹头能够以0.12度的倾角、198赫兹的频率向各个方向偏转,弹头内导线的电压在数十到数百伏之间波动,仅需要0.028瓦的功率。通过超音速风洞试验证实,这种智能子弹能适应空气动力学变化,能在一定限度上抵消风和地球引力的作用调整弹道,从而增大系统瞄准和直接射击距离,提高作战效能,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a10.jpg 达帕(Darpa)的自导子弹  
    这是一种特殊的弹药,在飞行过程中,这种12.7毫米口径的子弹可以改变方向并追踪被激光照射的目标。这可以理解为“追踪子弹”。它像导弹一样五脏俱全,要有制导系统,飞行稳定系统,动力电源,甚至还要有最后所需的战斗部,这些部件全部被装在了一个12.7mm口径的子弹头中确实不简单,也充分证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武器越来越小型化,威力也越来越大。

       以上摘编的几样AI 武器,予示了人类AI 技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进步。如美军已有雷达和声呐极难发现和防备的微型隐身机器人,嵌入“光极”芯片的混合无人机。

       这些武器更小、更轻、更隐秘。续航时间高达几个月。

      瓜子花生般大小的微型无人机自由巡航,一旦扫描到人脸景象,得到万里之外数据分析和确定,即可直接撞向目标头部。

      微型无人机携带的烈性弹药足以穿透大脑,毙人性命不过回车键一敲。

       我们不能阻止它:人工智能会扩散。恐怕也没有哪个军/事团体能够抵挡得了AI武器的诱惑。  
                     
                                       
    a11.jpg 未来的人工智能,仍然是主要大国的较量。


                       军备竞赛之外,人类还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军事机器人是否有朝一日独立并独立裁决人类生与死。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3 01: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0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主宰未来战场的新科技武器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0-5-13 03:32 PM 编辑

二.主宰未来战场的新科技武器

                                                                                
      
激光武器 a12.jpg
也是近些年来许多大国之间都争相研发的技术高地。这项技术武器,与传统的轰炸机防空导弹相比,也是好用太多了,一个成熟的激光武器,能够有非常高精度的拦截能力,即使是超音速导弹也能精确拦截,甚至还有国家大胆预测,有了这项武器连核武器也不必再怕。
                                         
     
a13.jpg 电磁轨道炮
电磁轨道炮有非常强的威力,而且造价低廉,其发射原理,是依靠到电磁场推动,而产生的速度超过了其它所有炮弹,并且射程长达200公里,其产生的动能足以摧毁掉一艘大型军舰。

                                        a14.jpg 无人机蜂群作战构想图

      
无人机蜂群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蜂群无人机甚至比蜂群更可怕,它能将所有的信息都汇聚一处,由指挥人员统一调度,这种抛弃了个体的作战方式将是颠覆性的。

               
高超音速武器, a15.jpg
可以说是当下最为致命的武器,它将导弹的速度与巡航导弹的机动力结合到一起,使之成为可以在整个飞行过程中都具有机动能力的高速武器,与传统导弹相比,它可以让目标丧失反应能力,且它比传统导弹更难拦截,还拥有不俗的精准性,最为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核常兼备的武器。

                                
a16.jpg 全球鹰无人机  
具备精确制导、超高(30000米)、超远距离续航和查侦一体化能力。美国打算将全球鹰无人机退役 ,但是其先进的技术指标仍旧上除美国以外的世界多个国家垂涎三尺也自然不会遭受到任何限制,使用范围和空间更广!而且效果巨大!就这一方面来说,全球鹰无人机在和平年代对敌人的威慑是要比核武器更强的!

              
美军六代机想象图【13】 a17.jpg
主要技术特点:高超音速巡航。美军第六代战机将采用双发无垂尾外形,速度将高于5马赫,如果采用亚音速巡航方式,其续航时间将高达50小时,作战半径将会达到史无前例的上万公里,如果采用高超音速巡航方式,其作战半径则超过1600公里。采用全翼身融合、大升阻比和无垂尾设计。从直观上看,六代机的曲面外形扁薄平滑而流畅,传统意义上的机身、机翼和尾翼变得模糊,从而使飞机在各种高度、各种状态下的隐身性和机动性都得到了很好的兼顾。

         雷达功率更大六代机将采用智能蒙皮天线技术,通过将天线、传感器、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和信息处理机、射频电缆、电力电缆、电控制电缆和温控设备等嵌入飞机蒙皮内,使战机探测发现敌人的距离更远,发现的时间更早更准确。

         网络作战能力更加突出。通过内置的各种数据链,六代机将能够更加全面地感知战场态势,收集来自陆、海、空、天各节点的信息,真正具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一体化作战能力。

         机载武器更加先进。相比现役五代机,六代机除了能够挂载更加先进的全向攻击导弹外,还将配备用于近距离防身的激光与微波定向能武器,可以全天候执行多种任务。通过使用激光或微波定向能武器,六代机可以实现对五代机的近距离"秒杀",使五代机防不胜防。

      
五代机经典型号——F-22 a18.jpg

                                                 a19.jpg 美军“全球鹰”AI无人机

      AI无人机,是一种无人驾驶,能自行完成侦察、干扰、电子对抗、反雷达等多种军事任务的飞机。如德国研制的“克尔达”无人机,可以在目标上空连续巡航1小时,机体内载有炸药、信号发射机、应答器等先进设备,即可执行电子干扰任务,也可诱敌发射导弹,进行特定电子侦察等任务。海湾战争中,美军曾使用了多种型号的无人驾驶飞机,担负侦察任务,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a20.jpg 能够实现察打一体的无人机


       天空属于机器人    像“捕食者”这样的重型无人机本质上就是没有飞行员的飞机,因而需要起降跑道。美国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推出了一种名为“海鸥” 无人攻击机,垂直立于地面,和直升机一样起降,像飞机一样飞行(将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的优势结合起来)。航程约为2000公里,装备有与“捕食者”同样强大的武器。主要在海军服役。也就是说,吧管是美国的巡洋舰、油船还是集装箱船,都可以变成“攻击型航空母舰“,这样的无人机想部署多少就能部署多少。                                                                       
                                                                           
                                                                                                        a21.jpg   未来无人机蜂群作战构想图

        2018年4月,美国宣布研发应用人工智能决定攻击目标的无人机,可发现并喵准人员和装备。这也许代表着巨大的技术进步,因为当前的军用无人机仍由人操控,而这项新技术将使无人机自主决定攻击目标,几乎无需人类干予。目前,美军已将搭载摄像机的无人机应用于叙利亚、伊拉克和阿富汗实战运用了搭载AI技术的半自动无人机,比以前更少的成本更精准地打击敌人。美国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展示的多功能无人机Dash X 可以像战斗载荷一样悬挂在飞机上。它的速度为每小时110公里、翼展达3·65米、自持力为19小时。Dash X可以携带有效载荷,还能进行电子侦察,干扰敌方雷达,用热诱饵吸引敌方火力等。据悉,F/A-8E/F“超级大黄蜂“战机和EA-18G”咆哮者“一次性无人电子战机已在2019年投入实战使用。

                                    
a22.jpg 美国 新的Block Ⅲ型
又被称为先进超级大黄蜂。电子战机有能力指挥无人机。把所有报废的F-16 、E/A-18G 战机变成听命于F-35战机飞行员的无人机。这样一来,每架第五代战机将拥有一支由前代战机组成的強大护航队。

       想象一下,

                                             
a23.jpg   有一款不太特别的无人机,
这款无人机看起来和大疆产品没啥差别,它是可携带的全武器无人机,可以发射榴弹,该产品由澳大利亚一家名为Skyborne Tech的初创公司制造,这个无人机已经过陆军测试,可以携带多枚40毫米榴弹,还可以安装微型火箭弹,这对地面的人员、设施、车辆、飞机、和轻装甲目标都有极大的威胁。

              
中国S100无人机 a24.jpg   
      垂直起降,滞空时间可长达6小时,虽然受体型限制无法携带反潜声呐或反潜鱼雷等武器,但却可以携带轻型对地导弹垂直起飞,此外对地攻击导弹往往还能对海上航行的小型目标例如对舰艇存在威胁的快艇等目标进行攻击,适用于执行高难度任务,而有人机不仅容易被敌人所击落,更是很容易导致飞行员伤亡,用于执行高危任务很有可能重现美军黑鹰坠落的悲剧,而且小巧的体型让S100实际上对起降场地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能在甲板上找到一片较为空旷的位置就能进行起飞,甚至能从垂发导弹井盖子上直接起飞,不需要像直升机一样配备一个直升机机坪才能起降,具有比直升机更加灵活的部署灵活度,可以说任何一艘海军舰艇都能部署这样的无人机。————————

         现在,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或间歇自主地操作的飞行器和武器用于袭击人类住所与重大经济目标,已屡见不鲜。2019年9月14日,沙特国家石油公司,即阿美石油公司的布盖格炼油厂及胡赖斯油田两处石油设施遭到无人机和导弹袭击,在此次袭击中,攻击方使用了18架无人机和7枚导弹。导致沙特每天大约570万桶的原油产量暂停供应,这占到了沙特产能的50%,也相当于全球5%的石油日消耗量。无人机袭击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国际油价应声而涨,16日一度飙升近20%。

                                                      a25.jpg 美国的MQ-9无人机。

     此前,中东地区的无人机大战已经在各派之间频频展开。无人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或间歇自主地操作的飞行器和武器,因此它是AI产品。也许,无人机的加入战争和进一步改进,将与核武器的攻击力旗鼓相当,甚至更厉害。
      
       欧洲达索神经元无人机【14】
                           
a26.jpg


       无人机由欧洲多国共同研发,除了机身设计采用隐身融合体的飞翼结构之外,机身的材料选择上也往隐身方面选择,材料为全复合材料的结构,表面也涂有隐身涂层,因此该机具有低可探测性,根据欧洲官方的说法,这款欧洲研制的第一种隐身作战飞机显示在雷达屏幕上的尺寸不超过一只麻雀。
                             
a27.jpg


     款欧洲大陆国家共同面对风险而研发的无人机长9.5米、翼展12.5米、空重4.9吨,机身为翼身融合体的设计,主机翼为直三角机翼,没有设计尾翼,尾部为W形尾部,可携带两个500磅的制精密导炸弹,980 km/h的最大速度,实用升限为14,000米,续航时间超过3小时。外形设计和气动布局上跟美国的B2隐身轰炸机有几分相似。

         这款无人机具备编队飞行能力,数据系统集成到C4I系统中,具备很强的数据连接集合作战能力,其中的C4I系统是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的英文单词的缩写,是现代军队的神经中枢,能给战场提供最快速,精确的信息,因此欧洲神经元无人机如果配备侦查设备,那对于整体的作战而言将会有很好的推进作用。

      
澳“忠诚僚机”无人机 a28.jpg
用来执行空对空、对地打击、侦察以及电子攻击等任务。按照设想,一架战斗机将可以控制3-4架无人僚机——僚机是指编队飞行中跟随长机执行任务的飞机。

                                                              
    a29.jpg   这就是美军新一代的中远程隐身轰炸机B-21。
     航程8000-9000公里,远胜于当今世界上任何一款轰炸机。在面对未来主要对手时的作战想定是,从关岛起飞直接攻击目标。由于其未来将装备小型化精确制导弹药(与原有弹药射程接近),所以虽然其载弹量比B-2小不少,但其可同时攻击目标的数量不会比现在的B-2小多少。美军对其性能的首要要求就是隐身,隐身,再隐身;可以说,按美军要求,B-21的隐身能力将比B-2强许多,甚至是跨代式的。B-21因为有深入敌后长时间滞留作战的要求,所以其对隐身的要求是全方位、全频谱的,美国将在其上面使用最新研发的隐身技术。

                              
   新型攻击型核潜艇 a30.jpg
a31.jpg    

                                            
      
   它可以在深海和沿海地区与其他潜艇进行作战。 装备有战斧巡航导弹发射器,以及鱼雷发射管,艇员编制人数为134人。

   a32.jpg 指挥台上的桅杆系统包括内含GPS的电子桅杆、可自卫星高 速传送对地武器所需目标数据的高数据交换率桅杆、无线电收发桅杆以及2根可调整任务的AN/BVS-1型光电搜索/攻击潜望镜桅杆组等。整合有低光度电视摄影机(low light TV,LLTV)、光学摄像机、红外线摄像机与激光测距仪,不仅功能远比传统光学潜望镜强大,其摄像机自动记录数字化的影像数据后,直接利用光纤传感器将清晰的图像传至控制中心的大屏幕显示器上,取代了老式传统潜望镜,也就不再需要其底下的目视镜,因此指挥舱可以从潜望镜下方位置移到下层甲板更加宽敞的地方。
                                                                                                                                       
       a33.jpg 垂直发射管采用了新的大筒多管技术

      
        该艇长114.9米,宽为10.3米,排水量为7800吨,最大下潜深度超过500米,居于全球顶级地位。在该型核潜艇上装备的S9G核反应堆,可以不间断地连续工作33年。核反应堆强大的性能,使该型潜艇的速度最高可达25节以上。艇上新增的发射舱段,装备有40枚战斧巡航导弹,它是全世界静音能力顶级的核潜艇,它不但具备最先进的核反应堆,工作深度平时也可以达到240米以下。它可以极其精确地穿越潜水地带,因为在该型核潜艇上装备了自动导航系统。该型核潜艇可以在任何深度和速度进行航行,同时它也做到了隐身性,耐用性以及多功能并存。   
                     
              
                        中国055大型驱逐舰 a34.jpg


      该舰为全电力推进系统 将舰船主机的功率全部并入到了发电体系. 表示战舰可以搭载对电力需求更高的电子设备,不管是性能更强,功率更大的主雷达,还是瞬间爆发功率惊人的电磁炮,都能被搭载了全电驱动系统的战舰轻松纳入搭载范围,因此,全电推进系统的存在,不仅仅能够提升战舰的动力水平,降低战舰维护成本,还能让战舰的战斗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a35.jpg 美DDG1000驱逐舰  

                                                            
         中国 075型两栖攻击舰
a36.jpg

                                                   
         中国2艘075型两栖攻击舰接连下水,可望搭载短距起飞或垂直起飞的舰载机成为准航母。基本和美国“黄蜂”级在一个水平线上,逼近美军的“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届时075型预计最多可搭载40架各型直升机,两层直通甲板可装运数十辆装甲车辆、坞舱可停放3艘726型气垫艇,可搭载一个两栖装甲合成营和一个空中突击营,预计兵员1000人左右。它可遂行两栖作战、远程兵力投送、空中突击、火力支援等任务。但由中国尚无像可垂直起飞的鹞式战斗机亮相 ,引起众多网友十分疑惑? 所以075型两栖攻击舰估计还是会以直升机为主。

   
可能部署在075舰上舰载型直-20直升机 a37.jpg
      将会负担反潜、搜救、侦察、运输等各种任务,或是客串舰载预警机使用。此外,直-20也能够携带反舰武器,或是搭载特种部队,具备十分灵活的战术运用能力。

                                    
   a38.jpg 无人潜航器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和水下航行技术的升级,无人潜航器将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作战武器,是多国海底争雄的利器。已被命名为"波塞冬"的俄洲际无人潜航器将于2027年前装备俄海军,这种无人潜航器航速可超过新式鱼雷、潜艇和某些水面舰船,且航行噪音较低,机动性较高,所携武器能攻击航母舰队、海防工事和其他海上设施。美国将在2020年前建立一支无人潜航器中队,这显示出无人潜航器在未来军事作战中的重要地位。无人潜航器还被视为航母的克星,它可在航母可能经过的航线上沉入水底等待,发现航母的踪迹后再伺机发动攻击。

                                                                                          
中美无人潜航器的外观对比 a39.jpg


        中国水下无人机  有着像鱼一样的外表,机身内装有红外传感定位器。在水下也能避开所有的障碍物。【15】                                                                                                                                                                                                            
                                             
                                                                                                        
    a40.jpg
a41.jpg     中国水下无人机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0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千里之外的“外科手术”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0-5-14 02:39 PM 编辑

三.千里之外的“外科手术”【6】—— 未来战争格局的核心技术

    2020年1月3日凌晨时分,美军在伊拉克巴格达国际机场附近展开空袭,导致伊朗“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Qassem Soleimani)丧生,引发广泛关注。外媒随后披露了美方此次行动的一些细节,提到苏莱曼尼刚刚从叙利亚抵达巴格达机场,他在离开机场后不久,所乘坐的汽车就遭到了美军导弹的精准打击,美军静音无人机发射四枚激光制导“地狱火”导弹轰炸了苏莱曼尼车队。
                                                         
a42.jpg

                  
        黑白的闭路电视录像显示了巨大的爆炸声,瞬间使车辆变成了扭曲的金属。

        人们是通过苏莱曼尼佩戴的独特戒指在识别出他的身份的。伊朗官方媒体表示,袭击共造成十人死亡。

                                                                 
a43.png MQ-9收割者无人机


        航空专家说,MQ-9收割者的飞行“几乎没有声音”,所以其攻击目标几乎很难事先收到警告。

        精确的无人机打击要依靠详细精准的情报,苏莱曼尼多年来一直受到美国、沙特和以色列安全部队的近乎不间断的监视。

        据《纽约时报》报道说,五角大楼利用线人提供的高度机密信息、电子拦截、侦察机和其他监视技术来追踪这位伊朗将军的动向。

        此次攻击是由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进行的,一位消息人士对CNN表示,苏莱曼尼参与了针对中东多个国家的针对美国利益方的袭击计划,其中包括针对美国服务人员的袭击。

          美国政府一位高级官员说,情报表明苏莱曼尼正在前往巴格达,计划未来针对美国利益的袭击。总统对此做出了迅速决定。”五角大楼称苏莱曼尼此前曾策划对伊拉克的联合军事基地进行火箭弹袭击,上周五的一次袭击杀死了一名美国民用承包商,并炸伤了几名军事人员。据说苏莱曼尼还批准了对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的袭击。

                                                                    
   a44.jpg 满挂导弹的MQ-9无人机


       MQ-9 Reaper(又名:死神、收割者、掠食者)有多厉害?实施此次攻击的MQ-9收割者无人机时速为230英里/小时,由数百英里外的两名人员遥控驾驶,可以进行精确打击,并将攻击的图像传递给世界任何地方的指挥官。每架无人机可携带四枚激光制导地狱火导弹,弹头38磅,可以摧毁坦克。

        MQ-9 Reaper.是美国空军主要的攻击性打击无人飞行器,具有多任务、长续航、高海拔监视的设计。“M”是国防部多用途的代号,“Q”是指遥控飞机系统,“9”表示这是一系列遥控飞机系统中的第九个。

       它提供了对高价值、稍纵即逝和时间敏感目标进行打击、协调和侦察的独特能力,还可以执行以下任务:情报、监视、侦察、近距离空中支援、战斗搜索和救援、精确打击、雷达激光、护航/突袭监视、航路清除、目标发展和终端空中制导。一套完整的作战系统由若干传感器/武器装备的飞机、地面控制站、主要卫星链路和备用设备,以及执行24小时任务部署的操作和维护人员组成。

       Reaper比传统的攻击机小,机翼跨度为66英尺,重量仅为4900磅。它通常在25000英尺左右的高度运行,并使用螺旋桨发动机,因此很难在战场上看到和听到。它可以飞行1200英里的航程——而飞行员却坐在数千英里外的基地里。它可以在挂载4枚海尔法导弹的同时,再挂载两枚230公斤的GBU-12激光制导炸弹或者杰达姆卫星制导炸弹,其外挂上限达到了1.4吨。吊舱内的光学设备极为丰富,除了高清白光摄像机外,还有高清热成像摄像机和激光测距/照射机。其中,两款摄像机均是配有可变倍率镜头,能够确保它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即使在上万英尺高空也能对地面的人员和车辆进行精确识别。

       虽然吊舱画面很高清,但如何将这些高清画面无损的传回后方的地面站可就非常考验操作方的保障能力了。目前它主要采用两种通信方式进行画面回传:一种是微波直连,另一种则是是卫星中继。其中微波直连指的是地面站和无人机直接使用C波段微波点对点通信来传递画面和控制指令,这种方式延迟小、带宽足,但是通信距离近,只能保障数百公里的通信,且越远飞机就必须飞的越高,否则就会被地面遮挡。而为了克服这种直连的弊端,设计者又给它加上了一部Ku波段卫星通信设备,它能将画面通过卫星回传给后方地面站,同时地面站也能将控制指令通过卫星传到无人机,这样双方的通信距离就不再受限,即使相距上千公里也没关系。

       在此次刺杀行动中,虽然最后的击杀只是一瞬间的事,但实际上执行任务的死神早已在巴格达国际机场上空盘旋多时,千里之外的美军操作员一直在看着卫星回传的高清热成像画面确认目标到位情况。

       而在上级定下击杀的决心,并下达命令后,操作员发出指令,死神机头光电吊舱里激光照射机开机,一束不可见的激光束照射到了苏莱曼尼将军的SUV上。随后操作员按下发射按钮,一枚AGM-114海尔法导弹从上万英尺高空直奔目标而去。数秒钟后,地面传来一声爆炸,车毁人亡。

       由于死神使用的AGM-114P是改进自AGM-114K的无人机专用型号,使用激光半主动制导,打击精度达到米级,所以导弹100%是直接命中车体,再加上该弹配备的是一个重达9公斤的高爆反坦克战斗部,所以苏莱曼尼根本不可能有生还的可能。

       1名退役空军中将说:“MQ-9 Reaper是这项工作的完美武器系统,空中力量投射准确、及时和致命力量的能力”。

       破解加密手机  苏莱曼尼是伊朗情报部队的指挥官,自己对非常重视防泄密工作,伊拉克警方在苏莱曼尼的随时物品中发现了一部老式诺基亚电话,这种电话没有移植任何智能APP,并且经过专业的加密处理,理论上不会被任何系统监听与定位。

       而且,苏莱曼尼的随行保镖都忠心耿耿,不会出卖苏莱曼尼,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苏莱曼尼是怎样被定位的呢?

       其实,美国前中情局技术分析员斯诺登早已揭开了其中的奥秘。斯诺登曾透露美国一直在秘密实行“棱镜计划”。

       所谓棱镜计划(PRISM),是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自2007年小布什时期起开始实施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该计划的正式名号为“US-984XN”。

      美国的棱镜系统还入侵了其他国家的通讯公司,从通讯公司与互联网公司监听所有通讯信息,并从中筛选“潜在威胁目标”。

      根据斯诺登的爆料,美国中情局早已经通过棱镜系统入侵了伊拉克与伊朗的运营商基站核心网,对苏莱曼尼与随行人员的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进行扇区化定位。

       这样一来,即便苏莱曼尼使用的是加密过的非智能手机,也无法躲过美国的精确定位,美国使用这种高科技,可以定位地球上使用手机的任何人。细思极恐……也许,无人机的加入战争和进一步改进,将与核武器的攻击力旗鼓相当,甚至更厉害。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02: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发射、拦截无人机的猫鼠游戏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0-5-14 03:33 PM 编辑

四.发射、拦截无人机的猫鼠游戏

         无人机现在已经从专门的情报、侦察与监视(ISR)能力成长为“非国家行动体青睐的工具,它最初用于ISR,但越来越多地用于武器投射——构成另一项重要的现代空防挑战。
                                            
                                          
a45.jpg a46.jpg
a47.jpg 中国炮射无人机

         中国炮射无人机是众多炮兵武器装备中相当不错的选择,其用于战场的侦查,能够帮助快速地进行目标定位,保证在一定范围内就可以进行对目标的照射,然后引导激光进行精准打击。可以说只要是通过了这种无人机的目标定位后就可以快速地通过中国炮射无人机进行后期侦查和引导,整体的军事侦查作用都有了很好的提升。

      美军榴弹发射无人机
  
                                                                                        
a48.png
  

美陆军研制的榴弹发射无人机示意图(美国陆军网站)


       美国陆军正在研制一种微型无人机(GLUAS),能够在600多米的空中飞行至少90分钟。士兵们能够使用操纵杆或其他手持装置进行遥控。机载摄像头能够从远在两公里之外的地方把实时视频传回给地面上的士兵。它的大小与美国陆军的40毫米榴弹相同,可以使用美陆军的标准M203榴弹发射器发射。

       由于这种无人机的大小、重量和形状都类似于陆军的标准榴弹,所以应该很容易被装进作战士兵携带的标准装备。帮助士兵在执行任务时拥有一个位于空中数百英尺高的观察哨。发射升空后,这种无人机就会展开机翼,改由它们自己的发动机提供动力。

        对于高大而崎岖的山岭常常会掩盖敌方武装人员的位置和行踪。在遭到不明位置的敌人袭击时,士兵可以发射GLUAS无人机,然后几乎马上就能够得到战场的“鸟瞰图”。

                  
a49.jpg
仿翼伞飞行器示意图
据称这种无人机采用电池驱动,具有可折叠的叶片螺旋桨以及聚酯薄膜制成的轻质滑翔伞机翼。根据设计,美国陆军现役的M203型单兵40毫米枪挂榴弹发射器以及M79或MK19等类似武器都可以发射这种小型无人机,这种无人机在发射前可以放在一个胶囊容器中,被弹射到空中预定高度后可以自动弹开进入飞行状态。而该无人机的机载电池可以支撑该机实现90分钟的持续飞行,可以覆盖约两公里内的目标区域,最大升限可达2000英尺。

a50.gif

            
         美军的40毫米榴弹,其尺寸还不及一个香烟盒,其中还要配置遥控装置、动力设备、摄像头以及诸多传感器,从物理上来说,能够留给动力电池的空间就极其有限,尽管美军声称其目标是在600米空中飞行至少90分钟,但从目前来看,这一目标很难达到。

       此外,通过榴弹发射器进行发射的这种无人机,必然面临巨大的重力加速度(也就是俗称的G值)。如果是民用的锂电池,大多数难以承受榴弹发射时的巨大G值,很可能发生失效甚至爆炸起火。这一物理特性,即便以美国的军工科技也很难解决。

      总而言之,美国的“榴弹发射无人机系统”至少目前而言还是“镜中月水中花”:看似很美,但离真正实现还有很多路要走。

     美军反无人机 【10】  ——有矛就有盾。面对无人机的“凌厉攻势”,反无人机技术随之应运而生,并日渐成熟。

      现代战争中无人机的用途越来越大,自然,无人机的地位越来越高,它正在改变战场对抗的形势。传统的防空导弹系统都拿这种小巧、致命的小飞机无能为力。再说了,拿远程防空导弹系统打无人机更是有一种"大炮打蚊子"的感觉,所以,近年来各种反无人机手段越来越受各国军方重视。

a51.jpg

                                                      
        美军 一款反无人机系统由3部分组成:AN/MPQ-64“哨兵”地空警戒雷达、近程战术雷达和高功率微波地面站。微波武器系统安装在一个大型集装箱的顶部,利用MPQ-64和近程战术雷达进行索敌。警戒雷达用于提前发现目标,近程战术雷达用于精确对目标进行定位,并将信息传送给指挥控制系统,再引导高功率微波武器系统调整发射天线,发射微波束,跟踪与击落无人机。

                                                                              
a52.jpg
美军"相位炮"Phaser反无人机系统


       (原理上说,为将微波能力聚集在很窄的波束内,对目标进行极高强度的照射,类似超大功率的微波炉,对目标进行加热,把目标的电子元件等“烧掉”,从而杀伤目标。)据说Phaser武器系统可以在发现无人机后迅速将其瘫痪,还可以同时对付多架无人机。从理论上说,不止用来对抗无人机,也可以用来攻击各种车辆、坦克乃至直升机内的各种电子设备,使其失去作战能力。

      无人机所能造成的威胁和本身的成本不成正比,一架300美元的无人机如果偷偷潜入了军事基地内,就能轻松损害一架8000万美元的战斗机。在现代战场上越来越多的军事组织开始尝试使用廉价的无人机机群对高价值目标进行攻击,未来像激光和微波这种定向能武器将会在反无人机的领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拦截者”(Interceptor),这款无人机是美国一家无人机企业推出的专门用来反无人机的武器,这款无人机击落无人机的方式更是简单粗暴,一个字就是“撞”,是一种自杀式的武器。
                                                                    
a53.jpg
  “拦截者” 无人机


       一般来说,反无人机的方式被分为“软杀伤”和“硬杀伤”两种方式。软杀伤是指通过阻断无人机与地面控制系统的信息连接,使无人机失去攻击能力。而像激光拦截、小型导弹拦截这种物理手段则属于“硬杀伤”方式,但是像这种自杀性质的拦截方式,还是比较少见的。

                                                                           
a54.jpg
  “土狼”自杀式无人机


       公开的数据显示,“拦截者”无人机的攻击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60公里,更厉害的是,在进行了高速的撞击之后,多数情况下“拦截者”还能安全返回,并且能重复使用。因此安德里尔公司还有计划研制升级版,拦截目标定位直升机,超轻型飞机甚至巡航导弹。

      反无人机枪(反无人机干扰枪/反无人机电磁枪)枪身是一个电磁脉冲发射器,枪管就是一个发射天线,具体的工作原理就是用反无人机枪(瞄准无人机以后,发射一束强功率的电磁脉冲干扰波,以干扰无人机的电子系统,使其通信导航系统失灵,失去控制,面向目标是低慢小微型无人机.

美国反无人机枪 a55.jpg
(简单来说就是发现无人机,之后定位无人机,之后通过信号干扰,反制无人机)  

         
       从技术上来说,针对无人机的干扰技术中,利用微波技术也算主要的思路之一,目前正在快速的发展,也许很快就成为实用化的装备,美军是否能够走到前面,只能让人们拭目以待了。

      澳州电磁手枪——世界最小反无人机武器                           
      
                                                                                    
a56.jpg
DroneGun MKIII手枪
重1.95千克,作用距离只有500米,可以随身携带,外观科幻感十足。对付低空、慢速、小型无人机——如四轴无人机 绰绰有余。其本质上还是民用级电子产品,具有非杀伤性等诸多优点,可谓是一款别致的反无人机装备。

      反无人机枪榴弹

a57.jpg a58.jpg
   

       通过M320便携式榴弹发射器或者更大更重的Mk-19发射器,士兵可以精准打击流氓无人机。前者可以有效打击数百码之内的无人机,而后者的打击范围更大。一旦该枪榴弹发射靠近无人机之后,枪榴弹内的伺服器就会发射ogive (nose)打击,使得内部加重的网能够弹出并伸展直径至6-9米(20到30英尺)范围内,从而诱捕无人机并让其坠落地面。
                                                     
a59.jpg


       根据美军方的说法,最初的测试表明,枪榴弹比其他无人驾驶飞机的其他方法更有效,因为不需要无人机驾驶技能。此外,因为一个人可以携带数十枚40mm枪榴弹,所以该系统能够更好地捕获成群的无人机。

       矛与盾的较量,还在继续。谁能笑到最后,时间会给你答案。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5 03: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AI蜂群无人机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0-5-15 04:30 PM 编辑

五.  AI蜂群无人机 a60.jpg
                                                            
量化、小型化无人机单价远低于大型轮式起降无人机,结合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和深度学习等技术,使数十,甚至成百上千架规模的自组织无人机集群作战成为可能。
           
                             
a61.jpg 微型无人机(低空、慢速、小型)


      美国几年前公开了“蜂群无人机”。3架FA-18超级大黄蜂战斗机空投了103架小型无人机,这些无人机在没有地面控制站操作的情况下,自主进行了编队飞行。在过去的20年里,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实战运用了搭载AI技术的半自动无人机。还有一种迷你无人机——“黑蜂”微型无人机:长10厘米,宽2.5厘米,重16克。这个手掌大的“黑蜂”无人机被认为是已知的微型无人机首次用于军事行动。这种无人机非常小,在电影中出现过,比如像一只蜜蜂,某些昆虫的外表,肉眼根本区分不开,还可以模仿鸟类,小型爬行动物等,用来执行特殊任务,特别是侦查任务。
a62.jpg a63.jpg

                              
       2013年,美国的无人机战斗力超过1万架。起步较晚的中国和俄罗斯,为了凭借AI赶上落后于美国的常规战斗力,也正在抓紧进行技术开发。用不了多久这些可怕的东西就会来到我们身边。。。

       如果几百-几千架的AI蜂群无人机同时起飞作战,战场将是一片人类无法插手的焦土。AI会成为未来战争的‘游戏改变者(重要角色)’。

      以全世界的科学界和IT(信息技术)行业工程师为中心,正在强烈反对把AI作为帮助杀伤性武器进化的工具 。有用吗?科技史证明,倡议性的条约无助于禁止某种武器的研发、生产和扩散。这只是行为艺术。

       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举办的一场“特定常规武器公约”的大会上,就有组织公布了一个堪称惊悚的视频 ,演示了一种小型武装可怕的无人机“Slaughterbots 杀戮无人机”

                                                     
a64.jpg

(诠释:如今无人机已能在飞行中用自携带并发射另一架微型无人机。还有一种新型超级微型无人机,这种无人机将能够在敌方毫无知觉的情况下飞进室内执行侦察任务,这就是世界上最小的无人机,能有多小? 仅有枫树籽那样大小。)
      
        可携带爆炸物的杀人微型无人机外表看起来就是一只人畜无害的迷你无人机,但可怕起来真是一点没商量。
                                   
a65.jpg 四轴飞行器

       这个小“麻雀” 虽小,却五脏俱全,包含一般常见的黑科技:广角摄像头、传感器、人脸识别技术,最恐怖的是,它身上装有3克炸药,整个飞行不需要人工操控,完全靠 AI(人工智能),它只要事先确认好袭击的目标即可。
                                 
       一旦发现目标,这个迷你无人机立刻就会变成“死神”,通过高速俯冲以及内部搭载的微型炸药发出自杀式的攻击。。。

      快、准、狠!在暗处伺机而动,又小又灵敏,让人防不慎防。

      或许你会质疑,为何不提前打烂它?先不说它的体型只有手掌大小,光是其搭载的AI技术等智能程序,其灵活性就不是普通人可以抓到的。。。

      最重要的是,被迷你无人机定位最后杀死的人,根本就无法追查到犯案凶手,甚至你倒下的时候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

      演讲者当即展示了一个应用实例:

     一群劫匪犯了案想逃跑的时候,被全部歼灭。(都是被无人机撞死的)

a66.gif

                                                               
     更可怕的是可以一起协同作案,一架母舰机上可以装 700000 个小无人机。这些杀戮无人机分为五个工种:侦查、攻击、先锋、后援、破坏,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a67.jpg


     想象一下,成千上万的自主杀戮武器被母舰机带到攻击地点,倾泻而下,是一种怎样的场景。。。
                                                      
        而恐怖分子只需放出一大批 Slaughterbots,在很远的地方遥控即可。。。
                          
a69.gif

                              
        据悉,只需事先知道学生们的人脸数据。轻而易举的就杀死了正在上课的一班学生,(分不出好人坏人)一个都不会剩。(以下杀害学生内容为会议上播放的虚假影片片段并非真实存在)

      “破坏者”先是炸开一个入口。

       “侦察者”涌入入口寻找目标。
                                                      
        而且还有检查的。。发现有生命迹象的,直接补刀。。。
                                                      
       整个过程没有丝毫废话,简单、粗暴。。。

      再次声明,这是个杜撰视频!

       试想,那么小个无人机是如何做到高续航,定位,无人控制,自动寻找目标并和数据库的数据对比等等这些动作的? 只是节目效果而已.

       在视频结尾,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斯图尔特·拉塞尔教授Russell发出警告:尽管这段视频和其中的杀人机器人并非真实,但视频中的科技目前已经存在。要避免视频中的悲剧发生,我们需要尽快行动。如果那些邪恶团体打着“AI它还是个孩子”的借口肆意研发毁灭性武器,丝毫不受监管,那毁灭可能仅仅就变成了那一个按钮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5 05: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智能导弹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0-5-15 06:10 PM 编辑

六.智能导弹

      智能导弹,是一种能自动搜索、识别和攻击目标的导弹。如美国研制的“黄蜂”反坦克导弹,该弹装有一套先进的探测、控制设备。作战使用时,由飞机远距成批发射后,先超低空飞行,到达目标区可自动爬升上千米,俯视战场,选择目标,且互不干扰。若目标已有导弹跟踪,后到的导弹就会自动寻找其它的目标以获得最大杀伤效果。再如“海尔法”第三代反坦克导弹,采用了高灵敏度传感器和先进探测技术,能排除干扰,自动搜索、识别、锁定和攻击目标。

      美国开发智能“迷你导弹” ( MAD FIRES), 能够中途变轨摧毁“无人机和船只”——一种把导弹的中段指导和精确度与速度,快速射击能力和中型口径子弹如20至40口径弹药的大型弹药能力结合起来,中途变轨摧毁轻型装甲车、飞机、和人员。

  
    a74.jpg
这个图形显示了Exacto子弹如何跟踪其目标和改变方向。 狙击手在拉动扳机之前还必须考虑风,距离甚至地球的曲率。


          Exacto子弹能转变方向的原理不是射击者的技术,公司也没有透露子弹是如何工作的,但据说它依托于一种类鱼鳍部件的帮助,这些“鳍”被内嵌在子弹的外壳里,可以根据风向和目标的移动来给子弹自动引导方向,从而不会像传统的子弹一样有固定的抛物线轨迹,而是会四处“拐弯”。

      
如下图所示,正常子弹轨迹为红色曲线,Exacto的轨迹为绿色曲线,最开始它基本符合射击轨迹,不过随后便改变了方向(子弹可以每秒修正30次)很有意思。
                                            
a75.png


         射击时,射击者只需要在射击目标上照射出激光,随后子弹便会在空中“紧紧跟随”目标。如此一来,射击者再也不用考虑各种因素,像风啦、天气啦、子弹飞行下降曲线啦、目标的移动啦等等。
                           
   
  炮射导弹是结合了炮弹和导弹的各方面的特点,比如说我们反坦克导弹,它的构造是什么呢?它的前头有战斗部,中间有发动机,后边还有控制部分,这是导弹。导弹在发射出去的时候,它是靠自己的导弹里的动力,它有一个火箭发动机,用自己的发动机去带动战斗部去飞行,那就带来一个问题了,它的飞行速度很慢,一般导弹的飞行速度每秒钟才二三百米,那你飞的很慢的导弹很容易被打到。另外一个它飞出去之后,因为它速度很慢,它的穿透能力也就不是很强了,这样有比较厚的装甲目标,打上去也不见得能击穿,更不见得能击毁。

      炮射导弹是把导弹从火炮里打出去,有什么优点?

  第一个增加了导弹的飞行速度,它是用炮弹打出去的,它是用药桶把它推出去的,这样的话炮射导弹的初速就从过去的每秒钟的二三百米增加到了一千到一千八百米。大家都知道我们过去坦克炮,一般的我们直线打的话,炮弹飞出去,因为它直瞄,就是两三千米,那你要想去打看不见的这些目标,看不见你怎么打,打不着了吧。特别是武装直升机,它是坦克的天敌,武装直升机打坦克很容易,可是坦克要想用炮弹去打武装直升机就不容易了。现在有了炮射导弹了,炮射导弹在打出去之后,它是有线控制或者是激光控制,甚而是自寻的,也就是在炮弹上增加了寻地的这种功能。它能够自动去找目标,比如说它里面储存了目标的图像,打出去之后在末端的时候它就识别这个目标是不是它要打的目标,它的图像是不是和目标里的储存的图像一致,飞到这儿一看不是,飞到下一个目标是,它就打上去了。

   所以炮射导弹和炮弹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炮射导弹是炮弹和导弹所有的长处相加的新型的炮弹。第一,增加了射击距离;第二,精准了打击的目标;第三,它能够打出去不管,自己去找目标。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

      导弹(missile)是一种携带战斗部,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飞行航迹,导向目标并摧毁目标的飞行器。 [1]  导弹通常由战斗部、控制系统、发动机装置和弹体等组成。导弹摧毁目标的有效载荷是战斗部(或弹头),可为核装药、常规装药、化学战剂、生物战剂,或者使用电磁脉冲战斗部。其中,装普通装药的称常规导弹;装核装药的称核导弹。 [1]  导弹武器突出的性能特点是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突防能力强。

a77.jpg

                    
       美国人在一次对于叙利亚的打击过程中,据悉使用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AGM-158 JASSM(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这是JASSM的首秀。JASSM是一款匿踪巡航导弹,不仅体现在飞行气动布局上,而且其尾喷口的设计也充分体现到这点。

      但如果仅仅只是匿踪设计的巡航导弹并不足以说明JASSM有多么先进,地形匹配系统也不过是传统巡航导弹必须拥有的技术之一来着。这一次的惊艳之处在于,JASSM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巡航导弹了,而是第一款不择不扣的AI人工知能导弹。

      传统的导弹,不仅巡航导弹,在末端接近目标的时刻基本都是采用PN也就是比例导引模式,通过不断调整与目标的角速度来使导弹与目标能够同时到达拦截点。这在目前看来,局限性越来越大,严重影响到导弹的精度。而新一代的人工神经系统,则因为有着巨大的计算能力和适应性,信息量的快速处理能力以及通过不断深度学习能力(Deep Learning),比起传统固定模式下的制导精度更高。

     巡航导弹
a78.jpg                

                                                               
   a79.jpg


      巡航导弹 巡航导弹是导弹的一种,主要是以巡航状态在稠密大气层内飞行的导弹,旧称飞航式导弹。巡航状态指导弹在火箭助推器加速后,主发动机的推力与阻力平衡,弹翼的升力与重力平衡,以近于恒速、等高度飞行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单位航程的耗油量最少。其飞行弹道通常由起飞爬升段、巡航(水平飞行)段和俯冲段组成。它依靠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和弹翼的气动升力。巡航导弹在携带核弹头时还可以由飞机或是潜艇发射,也是核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a80.jpg 巡航导弹 组成

                                          
      采用新的制导技术,实现惯性加GPS加红外成像制导;激光雷达、合成孔径雷达和毫米波寻的技术将广泛用于巡航导弹的制导;采用新型发动机和高能高密度燃料,大幅度增加射程;研制隐身性能更好的巡航导弹,进一步提高突防能力;通过综合利用雷达、红外和声学等隐身技术,未来巡航导弹的雷达反射截面、红外信号特征和噪声将进一步减小,防御系统进行探测和跟踪更加困难;发展超音速和高超音速巡航导弹,提高突防能力和快速打击能力。如美国空军正在探索研制一种射程1200公里,速度为8马赫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可行性;采用新的计算机算法和建立导弹之间的通信链路,未来的巡航导弹能够在飞行中利用通信链路交换数据,能识别特定目标和进行毁伤评价。如果原定目标被摧毁,能够重新选择航线攻击备选的目标,从而显著增强作战效能。采用新的制导体制,提高命中精度,缩短任务规划时间。未来的巡航导弹将采用惯性制导/GPS制导/红外成像制导组合体制,激光雷达也是候选方案。通过新的制导体制和先进的制导软件,制导精度将提高到3m以下,任务规划时间将降至几分钟。采用新型发动机和高能燃料,大幅度增加射程。未来的巡航导弹在发射重量和有效的载荷不变的情况下,其射程可增大一倍,可望达3700公里。发展超音速和高超音速技术使巡航导弹的飞行速度达到4—8M。通过综合利用雷达、红外和声学隐身技术,进一步降低巡航导弹特征信号的水平,使巡航导弹具有重新选择攻击目标的能力。

       弹道导弹 a81.jpg 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最大区别在于飞行方式。弹道导弹除一小段在大气层中做有动力飞行并实施制导外,其余时间均
        只受地球重力作用的椭圆弹道飞行。弹道导弹在起飞阶段必须穿越大气层,但平飞前进阶段则主要是在空气稀薄大气层或外大气层内 。[19]

                                          
   a82.jpg
由于不在大气层中进行长时间水平飞行,弹道导弹不需要弹翼和操纵面,有的则连尾翼都没有。其外形近似于普通炮弹和火箭弹,轻则几吨,重则几十吨乃至上百吨。弹道导弹的发动机不能靠外界空气工作,所以一般采用固体或液体火箭发动机以获得足够大的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较为简单,其燃料燃烧迅速,应急发射能力强,目前已成为弹道导弹的主要推进方式。弹道导弹的优点是飞行速度较快,飞行距离也较远,按照射程,可分为短(1000公里以内)、中(1000至4000公里)、远程(4000至8000公里)和洲际导弹(射程一般为8000~13000公里)。洲际导弹目前最大射程可达16.7万公里,足以攻击地球上的任何目标。而且基本都装有核弹头(当量为几十万吨至上千万吨不等),是核战略威慑力量的 象征。

                     
   a83.jpg
弹道导弹弹道示意slbm-人造卫星发射的弹道导弹; srbm-近程弹道导弹;mrbm-中程淡6道式导弹; irbm-中程弹道导弹; icbm-洲际弹道导弹.

      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根本性的区别就在于弹道。弹道导弹的弹道是一个抛物线,洲际导弹的抛物线最高点可达1200千米以上,那已经比近地卫星都高一截,弹道导弹最大射程可以逼近20000千米。而巡航导弹(特别是陆基巡航导弹)就差不多从发射后到命中目标一直在贴地飞行。射程也比较小,一般巡航导弹射程都不超过5000千米。

      一个最简单最直观的区分,就是弹道导弹的本质是航天的运载火箭,而巡航导弹的本质则是无人机。弹道导弹是根据弹道原理,用运载火箭把导弹头送到高空指定位置,脱离载具后,弹头沿预定弹道落下,一旦到了这个阶段,弹头就无法改变轨迹了,现代科学和大型巨型计算机运用后,理论上弹道导弹的弹道轨迹很好计算出来,现代导弹防御拦截系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弄出来的,但是,理论是理论,实际是实际,这一套目前对付落后的短程地对地导弹,还有一定作用,对于中远程战略导弹,就非常吃力,这类导弹载具本身就是运载火箭,如我们熟知的长二捆之类,弹道一直到达外太空,再把弹头送进大气层,这时弹头下落速度能达到二十马赫,这样的速度,目前的拦截技术,拦截概率几乎为零。

而现代大国为保证拥有威慑能力,在原有弹道技术上,也发展了多弹头分导和变轨技术,大大缩短对方拦截反应时间,增加了拦截难度。就目前来说,战略导弹还没出现巡航导弹的身影,不过核技术小型化与巡航导弹大型化,现代技术都可以做到,所以到底有没有战略级巡航导弹,很难说。巡航导弹现在看到的,都是作为战区战术导弹,使用灵活,制导先进,准确度相当高,近三十年前,第一次海湾战争,战斧巡航导弹就被拍到诸如在公路上,绕着电线杆飞,以及在攻击某个发电站时,先来一颗在墙上炸一个洞,再来一颗从洞里飞进去爆炸的场景。

                           
a84.jpg
不过现在大型战略导弹的制导精度虽然需求上不用这么高,但是也做到了百米以内的误差,而且弹道导弹是依赖传统的惯性制导,以及星光制导做到这一点的,如若真正发生战争,巡航导弹依靠诸如地形匹配,卫星导航之类高精度制导的方式,反而会受到更多干扰和限制,恐怕效果就没有大国打小国这么从容了。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数字处理器性能大大提高,存储器的容量迎来了不小的提升,利用数字图像对比技术进行制导和末端攻击目标确认成为了可能,于是巡航导弹又增加了DSMAC技术。通过识别图像,可以了解到当前在什么位置,攻击的目标是否为提前装订的目标。于是导弹的智能化程度大大提高了。由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使得巡航导弹的精度从几十米缩小到了5米以内,那差不多就是导弹时代百步穿杨的水准了,从目标的窗户里飞进去爆炸也就很寻常了。

      智能地雷 a85.jpg 是一种能自动识别目标和控制装药爆炸,在最有利时机主动出击毁伤目标的地雷,有人也把它称作是“长眼睛”、“有耳朵”、“会判断”的地雷。目前,该种地雷的应用项目已经达十余种,其中比较典型的有自动机动地雷、遥感电磁地雷、自寻地雷、反直升机地雷、光电地雷等几种类型。反直升机地雷有两种:一种是布设在地面,能识别敌我的地空式定向反直升机地雷。当敌机飞到有效杀伤范围内,自动装置就会引爆地雷,以自锻破片,摧毁在15~100米低空飞行的敌方直升机(航速在260千米/时以下)。还有一种地空式空炸反直升机地雷。它的工作原理与智能地雷相同,不同之处是,捕捉到目标之后,地雷的战斗部可发射至空中,在敌机身旁爆炸,用弹片来杀伤目标。

          地雷的威力越来越大,带来了日趋严重的副作用——它们容易布设,但很难追踪,更难清除。特别是在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过后,未清除的雷区往往会对平民构成致命威胁。上世纪90年代初,不断升温的公众舆论促使164个国家和地区签署《渥太华公约》,但包括美国在内的32个国家和地区抵制。时至今日,美国地雷已“拥有2公里到300公里范围内的通信能力,能够根据远程指令‘开启’和‘关闭’,以及启动自毁或禁用机制,同时自我报告当前状态”。突破了地雷以前只作为一种防御武器的界限,变成了一种主动性攻击武器——美国“赫尔卡斯”地雷。

         这种地雷主要是为了对付集群坦克和武装直升机的威胁。它由主动寻找装置、火箭推进装置、敌我识别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具有准确捕捉目标、计算弹道和主动攻击目标的能力。它不但可以布设在地面上,大面积杀伤步兵军团的坦克群,还可以用飞机从空中投专射。空投后,这种地雷在助推火箭和电动推进器的帮助下,其音响和电光传感器可在500~1000米半径范围内快速自动寻找目标,一旦找到目标,其控制系统便点燃连接雷体的小火箭,使地雷准确地冲炸在目标上。美发言人透露,这种地雷除了对付集群坦属克外,只要能解决助推火箭的一些技术难点,还可用于攻击直升机。
  
                           
智能地雷 a86.jpg   
  
                                                                a87.jpg 美军“大黄蜂”地雷。
资料片

       “智能地雷”看起来像个八爪章鱼。这种由美军率先研发的新型地雷,与传统地雷依赖触(压)发的被动性起爆相比,这种集感测、微电脑处理与火箭技术于一体的地雷,可说不仅具备有“耳朵”、“大脑”,更具备“翅膀”效能,能自动监测、识别外,更具自动感应对空发射、向下炸射、由高处攻击目标之特性,是革命性新概念武器。

a88.jpg 远程监控智能地雷


       美陆军正在开发未来战场网络化雷区系统,该系统可在几分钟内散开,可回收和再利用,并能通过卫星远程监控。智能地雷将替代“分散式地雷”,主要解决如何将“地形塑造障碍物”或地雷运送到近、中、深距离地点,并加以控制。雷区系统将具有300千米内通信能力,具备开关、远程修改自毁或停用、状态报告等能力。美军还希望未来地雷能够探测、跟踪和攻击威胁车辆,能够在各种地形和天气条件下工作,成本低廉,易于部署,可回收重复使用。(美国《陆军时报》)

    这种智能地雷可以根据自己的智慧,能动地改变雷场配置。研制专家在它们的存储器中输入了大量可对付敌人各种入侵战术的应对程序——可在几秒种的时间内发现雷场破绽并自动修复,一次移动到10米远的地方,并以最大1米误差的精度占据新的阵地。
                                                                  
                                                                           
    a89.jpg   雷场动态示意图


    研制测试图示,1为开阔地带的地雷分布;2为这些地雷通过相互间的无线电联系组成雷场;3为雷场受到侵犯,部分地雷爆炸后的情形;4为未爆破的地雷测定雷场裸露地段;5为共同决定,需要到什么地方补充什么样的地雷;6为通过跳跃或爬行方式修复雷场。

                        
     智能雷弹 a90.png   


       将地雷的机构装入炸弹中,使炸弹也具有了地雷的性能,起到一弹两用的功效。智能雷可自动识别和摧毁目标,也叫自寻地雷。它由特殊的探测器、微处理器、雷壳、雷体和引信等组成。当探测器探测到目标后,立即将信号传给微处理器,由微处理器计算出目标运动速度,并实施跟踪。当目标达到它的攻击范围时,立即扑上去,追魂索命!

       智能雷的主动攻击性,突破了地雷以前只作为一种防御武器的界限,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雷的命中精度、智能化程度必将大大提高。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6 05: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智能化战略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0-5-16 05:51 PM 编辑

七.智能化战略[5] _--谋求以技术创新来支撑并拉大军事优势的长期竞争战略。

       a91.jpg 着战争形态智能化的演进发展,战场态势正发生巨大变化。一是战场态势智慧感知。态势感知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对战场态势要素的察觉、理解和预测。未来智能化战场态势的瞬息万变催生了智慧感知需求,通过对各类侦察手段的智能组网,全方位、多维度捕获战场态势信息,进而构建战场态势大数据库;运用人工智能手段分析比对数据进行战场态势融合,实时响应指挥员决策“关键信息需求”,从而获取更快、更全、更准、更深的战场态势认知结果

       首先,军队的编成将更加精干。由于智能武器部分代替了人的工作,因而作战构成将发生变化,直接参战人员会随着智能武器装备的增加而减少,但对参战人员的素质的要求将大大提高。参战人员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熟练驾驭智能化武器装备,充分发挥其效能。编成模式将高度联合集群化,构建成群结队的智能机器人联合集群,编组更加灵活、富有弹性,具备自主适应能力。基于特定环境、特定任务或特定威胁采取灵活的编组方式,以“小而精、小而全、小而强”的联合特遣部队遂行各类作战任务。智能化无人作战系统是未来战争装备发展新趋势。其核心在于瞄准未来战争“零伤亡”“全覆盖”“快响应”等要求,规模化打造新型智能无人之师,实现无人作战系统的体系化协同作战。

        其次,传统的“直接参与”式作战方式将被打破,信息对抗的地位作用将更加突出。由于智能武器装备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系统集成,其中,信息的获取、传递系统是它的“神经”,能快速精确地分析、处理信息的计算机是它的“大脑”。因而保护己方和破坏对方的信息系统,夺取控制信息权,就成为赢得战争胜利的关键。

         三是强调采取网络化分布式作战方式,将分散部署于不同作战方向、不同作战领域、不同空间位置的力量实体,实时组合,科学编配,共同发力。分散部署、广域机动、动态协调、精准释能,成为显著特征,即:依托先进的网络化信息系统,将分散部署在广阔空间、各个领域的作战力量和手段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采取广域机动、动态协调的方式,实现各部队作战效能的有效集中,以实现联合作战整体效能的统一释放。特别是武器装备将通过“自主协同(是指武器不依赖于庞大、复杂的保障,实现自主感知、自主发射、自主飞行、自主打击、自主完成作战使命,也就是导弹具备智能化能力,可以从不同方向不同层次攻击目标,提高对目标打击的成功概率。)、跨域多能(是指武器可跨越不同介质,如水下、低空稠密大气层、高空稀薄大气层等,具有良好飞行品质,能在不同域实施作战,并且能对多类多域目标实施打击毁伤、适应多样化使命任务,“一弹多能”“一弹多用”)、模块灵巧(是指武器系统均模块化,可适应于装载不同的发射平台、执行不同的作战使命,能根据实际作战需求,灵活、有针对性地随机选取模块、组装武器,实现特定作战目的。)”式发展,实现自主跨域快速精准释能。

       随着战争形态智能化的演进发展,战争制胜机理出现深刻变化,将呈现出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制胜机理。一是智能算法是主导智能化战争的关键。智能化战争的对抗方式将从“体系对抗”向“算法博弈”转变,算法优势主导战争优势。算法是求解问题的策略机制、是战争效能跃升的核心,未来战争掌握算法优势的一方,能快速准确预测战场态势,创新最优作战方法,形成认知优势、速度优势、决策优势,实现“未战而先胜”的战争目的。二是智能武器重塑作战流程。智能化战争的作战要素将从“信息主导”向“机器主战”转变,机器主战重塑作战流程。智能化武器装备将重塑“从传感器到射手”的作战流程,进行智能化“侦、控、打”的作战行动。“侦”,即智能化情报侦察,智慧感知战场态势;“控”,即智能化指挥控制,人机混编智谋决策;“打”,即智能化自主地协同攻防作战。三是智能决策优化作战行动。智能化战争的决策方式将从“人脑决策”向“智能决策”转变,智能决策优化作战行动。随着智能辅助决策技术和“云端大脑”“数字参谋”“虚拟仓储”的出现,战争决策由单纯的人脑决策发展为:人机混合决策中的人与机器的合理分工与交互,这是探索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云脑智能决策在未来智能化战争中,将有一个“大脑”的隐喻中心,分布式的作战单元将通过云大脑链接;未来的神经网络决策具有超强自我进化和战略决策能力,将实现“人在回路外”的作战循环。作战样式从“断链破体”向“极限作战”转变,极限作战颠覆传统作战手段。

       装备奠定基础 智能化武器装备是智能化战争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手段。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高度重视研发智能化无人武器装备,无人飞行器、无人战车、无人舰艇、无人潜航器、无人微平台等不断问世。美军现有无人机7000多架,到2030年60%的地面作战平台将实现无人智能化。俄军现拥有2000多架无人机,到2025年智能化无人作战装备将占武器装备的30%以上。智能化无人作战装备不再像传统的武器装备那样是纯粹的“战争工具”,而成为具有不同程度自主能力的“战争主体”。智能化指挥信息系统将以“人脑+智能系统”的方式协作运行,智能系统将辅助甚至部分替代人在指挥控制中的作用。掌握算法优势的一方将享有未战先胜之利,制认知权将成为敌对双方争夺的焦点。这些智能化无人装备系统,实现了与人在物理实体上的分离,使拥有大量智能化无人装备系统的军队,可以远离随时都有伤亡危险的一线战场,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己方人员伤亡,同时能够达到精准杀伤敌人、减少附带伤亡的目的,彻底改变以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粗放式作战方式,从而使几千年来战争指导者和作战指挥员共同追求的目标成为现实。

                     
   a92.jpg 俄罗斯图-160战略轰炸机__这才是真正的国之重器。

      面对武器装备发展新趋势,应着眼智能化战争体系作战和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建设的双重需要,搞好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编制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发展路线图、施工图和时间表,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研制高中低端、大中小型、远中近程,覆盖陆、海、空、天和网络等空间领域,作战与保障相配套的智能化无人作战装备体系,增强各军兵种和作战、保障等各种智能化武器装备的体系融合度。与此同时,应着眼无人和反无人、智能与反智能作战需要,注重研发反敌智能化无人作战的武器装备系统,(要特别注重先进的人机作战编队,如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系统联合作战;网络使能的武器和高速武器,如定向能力、电磁导轨炮和高超声速武器等。  还有针对网络黑客,恶意半导体芯片供应来源等这方面的问题)确保能够有效地与敌进行智能化无人攻防对抗。

      
美国B-1B战略轰炸机比核航母还难造 a93.jpg


      培养聚集AI高端人才  把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作为AI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特别具有发展潜力的人工智能领军人才,重点引进神经认知、机器学习、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等国际顶尖科学家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运行维护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重视复合型人才培养,重点培养贯通人工智能理论、方法、技术、产品与应用等的纵向复合型人才,以及掌握“人工智能+”经济、社会、管理、标准、法律等的横向复合型人才。

       但是更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由于现在大国和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全球军事竞争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大国和大军事集团之间的“规模化战争”是一种军事、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相连动的总体战,因此在智能武器和智能化作战方面明显出现了一种战略化的动向。战略智能武器是更高层次的人与各种技术手段的有机结合,其中“软性智能武器”占有很大比重。主要目标是在使己方尽可能“隐形化”的同时使对方“全透明化”,从而从根本上掌握战略主动权,既可以争取“不战”而屈人之兵,又可以在需要时打不对称战争。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6 05: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军事AI的道德维度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0-5-16 06:06 PM 编辑

八.军事AI的道德维度
                                                         
         AI其实并无道德和不道德之分。
a95.jpg


        AI的动机,取决于人类给人工智能设定的目标是什么。为了实现目标,做出毁灭人类的决定和举动,可以是毫无恶意的。它只是为了完成自诞生以来就被设定好的任务。“我对你没有恶意,甚至是为你好,我要毁了你。”毫无自知的恶意,是否比蓄意的恶意更让人头皮发麻。

     人类该如何控制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AI?超人工智能的非道德性,是人工智能的危险所在。即使从代码上保证没有漏洞,存在悖论的阿西莫夫三大定律,也无法完美保护人类。从《机器人与帝国》《黑客帝国》《2001太空漫游》中AI的所作所为就可以看出其预示和隐忧。

     胜者即正义的将来,必定产生一场无形战争。

       人工智能的道德问题越来越重要了。一段时间以来,欧盟、中美和其它国家一直在拷问人工智能的道德底线,并持续关注民间关注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性。人们普遍担心,不受管制的人工智能可能会最终导致国际性的军备竞赛。

        “人们对于AI的担忧是多种多样的,”BAE系统公司首席技术专家Nick Colosimo表示。“有人关心将现有的商用技术武器化的难易程度,还有一个重要关切则是人手大小的无人小车数量的增长,这种小车很难被检测到,也很难对它展开有效反击。机器速度的快速增长是另一个问题,在各国争相追逐开发更快的机器时,如何有效地进行人为干预?”

       澳大利亚政府高级研究科学家Adam Saulwick表示,“我们现在处于一个数据泛滥的世界,既有各种自然生成的数据,也有来自人机交互等方面的数据。我们在人工智能方面遇到了大量问题。比如我们如何道德地使用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相信AI吗?标榜民主的西方国家能正确使用数据吗?其它政体的国家会怎么做?这些都是问题!”

        根据Rogoyski博士的说法,“人工智能一旦遇上道德,就会产生很多伦理困境。但是,我们必须先放开这些形而上的争论,继续广泛研究AI应用和实现。”

       “人们也正在制定AI的行为规范。早些时候,美国发布了一份人工智能战略文件,他们在其中谈到了对人工智能的一些深入思考,提到以人为本理念的必要性,我认为,提倡人本主义是一种相当明智和务实的方法。”

       Rogoyski博士指出,在道德问题上,“如果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挽救生命,降低冲突,那么,不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是否意味着不道德?如果你面对的是一个武装了高水平AI能力的政府或组织,而你自己的AI能力达不到对方的水平,那么,你的行为对本国人民而言是否道德?作为一名军事作战指挥或战略家,你有责任让自己的AI能力跟上敌人。”

      最终,谁能站在道德地制高点上判定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呢?其实,我们社会的传统道德,似乎始终被我们认为是怪物般的伪善的存在。

     “中国和俄罗斯都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将是自己工业和军事战略中的关键要素,而且正在扩大AI的投资规模。”Rogoyski博士指出。

      未来几年,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上的投资将继续加速,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全球军队决定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关键时期。无论将来发生什么,战争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当人工智能技术变得越来越普遍时,这种变化将会加速发生。

      武器可以提供超人的速度和精确度,但它们也有可能打破力量平衡。为了获得军事优势,军队不仅将使用它们推荐决策,而且还让它们能够下达命令。这可能会产生令人担忧的后果。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7 05: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0-5-17 06:00 PM 编辑

九.AI 伦理的边界

          a96.jpg 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AI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可谓是方方面面。例如最近较为火爆的“换脸APP” 用户只需要一张正脸照,就可以替换为影视作品的人物,生成以自己为主角的视频片段,结果,这款APP一夜之间火爆全网,在赢得用户尖叫的同时,支持APP的服务器陷入瘫痪。可是,成功换脸赢得了片刻的刺激与兴奋之后,相信所有的用户都会因绑在自己身上的ZAO协议而惴惴不安。又Deep Nude 推出一款“一键脱衣”软件,用户只需在该程序上添加一张照片,APP便可以自动“脱掉”女性身上的衣服。在这款软件中,女性无疑成为了最大受害者;还比如斯坦福大学运用AI算法,通过照片便可识别谁是同性恋,黑灰产能够通过AI技术伪造录制场景,保险公司利用脸书数据预测事故发生率就可拒绝用户投保等等,AI突破道德底线并且沦为作恶的工具已经超过了人们的想象,甚至用技术在狂奔,道德在退步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对于AI所触发的道德问题,目前形成的一种主流判断是,技术无罪但操控技术的人一定有过。个别人犯错,但这种错误又极易被更多人所模仿,而且借助网络传播的力量无限放大,最终造成的社会危害程度也无法估量。

         如何平衡AI创新与AI道德的确又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技术本身不是道德中立的,但是目标要有道德标准——AI伦理一个不可逾越的边界。但同时我们肯定处于底线以内的一切。

         因而AI伦理边界的划分,将不再像以往的伦理道德那样局限在人与人之间,现在则多出了一些维度,还涉及到人与AI、AI与AI之间的伦理边界问题。

         但,现有的AI仍然不是一个道德主体,终究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我们要看是谁在使用人工智能。所以目前所讨论的道德边界主要还是针对人类行为边界的界定。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它服务于某种特定目的,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因而为了防止人为的AI作恶,必须要强化AI开发者的伦理意识,从源头来遏制AI技术所带来的风险,而不能仅仅是在产品出来之后进行监管。首先是算法层面要做到可解释性、透明性;其次数据方面要确保均衡性和非歧视性;作为工具,要对算法进行专属测试。作为AI开发者必须要意识到,AI技术的实现是为了一系列人类核心道德价值服务,而不仅仅是为资本和权利服务。

       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人工智能弊大于利的,事实上,它对人类的潜在益处是巨大的。(如从娱乐到运输在到医疗保健)。但如果AI完全自主,人类就不会在战争任务中扮演决定性的角色。这就造成了一个道德困境。而且,如果一些邪恶的政权使用致命的自治系统来对付他们自己的人民呢?恐怕我们需要尽最大努力去控制它。如果恐怖组织想用人工智能来作恶,也许我们最好的防御就是人工智能的反击。

       AI的伦理问题不是单个的技术问题,也不是算法问题,而是源于技术系统和人的社会生活系统的交互作用,AI伦理应该从道德和法律层面中去求解, 这答案并不简单。

_____立法是划清红线的手段, 内部监管外部约束也就是使任何开发的Ai产品:人类必须保留对AI所做决策的最终控制权——必需遵循的道德底线(可知、可控、可用、可靠——亦即可执行、可验证和可执法。)。看来有点难,难就难在于流氓国家或恐怖组织,他们越是近距离地观察它们在战争硝烟中可能的用处,就越难分辨出道德的界限。

    (有限自主的)机器人已经被用于战场上,应用在拆弹、排雷和反导系统等。它们的应用范围还将大为扩大。就像在其它很多方面一样,我们的社会在试图理解快速变化的技术现实方面就已穷于应付,更别提加以控制了。
a205.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8 04: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AI技术比核武器更难控制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0-5-18 04:43 PM 编辑

十.AI技术比核武器更难控制【8】

      AI的出现,使社会运转变得更加透明高效。人类已经离不开AI 了。即使有几分钟不看手机人们就觉得六神无主,却不知、不顾AI手机骨子里对己的潜在危害。就像AI技术的军事化让世界更危险一样,眼不见心不跳。殊不知,虽然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而 AI 带来的无人战斗实力正在逐步显现,由技术驱动的「AI战争」一直在暗流涌动,等待爆发。能够以比人类更快的速度思考的人工智能指挥系统可能会促使导弹以没有时间进行外交活动的节奏对航母和空军基地进行打击,而且其方式不会完全被操作人员所了解。最重要的是,人工智能系统可能会被黑客入侵,并被数据操纵。

         在20世纪,世界最终找到了控制军事技术方式转变——即核弹的出现——的方法。全球灾难是通过三种办法的并用才得以避免的:威慑、军备控制和安全措施。许多人正在为防止AI技术武器重走这一老路而努力,呼吁监管,防止滥用。不幸的是,权威大国立了“此路不通”的路牌。实际上,没有哪国能够真正阻挡住AI踏上这条不归路。当学生只需 500 美元就能够设计出一种能够打败战术专家的人工智能时,那独裁政权或恐怖分子同样也能做到。而其中一条理由就足以让他们亮出武器:每一方都以“防御”为借口来发展人工智能。结果到头来,是人类彼此在厮杀。而人工智能让这场厮杀更为高效。如果有什么需要我们解决的,那就是我们:真正可以思考的人,能够真正理解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a97.jpg 爆炸的核弹武器


       威慑的基础是一种共识,即如果动用核弹,将对双方构成灾难性风险。但人工智能构成的威胁不那么可怕,也不那么清晰。它可能会帮助突袭或挫败它们,死亡人数可能从零到数百万不等。同样,冷战时期的军备控制依赖于透明度,也就是有一定信心地知道对方到底在干什么的能力。与导弹发射井不同,不能通过卫星来监控软件。敌人可以探察到核弹头,但它们的威力不会被削弱。不过,向外界展示一种算法却可能破坏软件的有效性。双方可能会尽力误导对方。领导美国与苏联冷战时期军控努力的亨利·基辛格说:“对手对人工智能开发配置的无知将成为战略优势。”

       这就剩下最后的控制——安全措施。核武库涉及复杂的系统,发生事故的风险很高。已经制定了一些协议,以确保武器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是无法使用的,比如自动防护装置,这意味着炸弹如果被过早投放,就不会引爆。需要更多思考类似的措施如何适用于人工智能系统,尤其是那些受托在混乱和前景不明朗的战场上指挥军队的人。

       英媒评论称,这些规则必须体现的原则是直截了当的。人工智能必须反映人类价值观,比如公平,并且能够灵活应对诱敌之计。至关重要的是,要想确保安全,人工智能武器必须尽可能清晰明了,这样人类才能明白它们是如何决策的。在世界大国之间的对抗中,诱惑将是为了暂时的利益而走捷径。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迹象表明这些危险得到了足够重视——尽管五角大楼的人工智能中心正在雇用一名伦理学家。把战争留给计算机将使世界变得更加危险。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8 05: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人类未来的终极威胁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0-5-18 05:47 PM 编辑

十一。人类未来的终极威胁

      未来AI的发展,真正风险不是恶意,而是能力。人工智能擅长实现目标,如果目标和人类不一致,人类就会遇到麻烦;第一,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创造出可以像人类那样做出决定的机器人,但这些机器人没有并且永远也不会有道德。

      第二,很久很久以后,一旦我们构建了像人类一样聪明的智能机器系统,这些智能机器将能够构建更加智能的机器,通常被称为超智。专家称,当机器的增长速度成倍增加时,事情真的会失控。对于一个我们还未构建出来的东西,我们没有办法设计任何保障措施。

         想象一下未来那个世界,一切都是数据处理。每个人都想象成一个处理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是信息交流,那么整个人类社会就是一个数据处理系统。在无形的数字领域中,没有任何静态的东西,也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只有优化利益和很少顾及科技带来的伤害。在这样的世界里,大脑是可以不依附于身体而独立存在的,而思维就像储存在大脑中的一段程序,可以被大规模廉价复制和传输。“人”(广义上)的欲望无限,这必然导致有能力有资源的部分人类会不断的提升自我 ——对自身进行技术改造。因为人类这副躯可实在是太脆弱了,无论是宇宙探索能力还是应对环境的那种适应力都是远远不够用的。所以人类不可避免的会淘汰碳基肉体,至少不是现在的形态。

       定制时代的人     未来的人类如果让现代科技的发展突破了伦理和道德的制约,那么定制人时代就会到来。何为定制人,就是通过跳出自然界的进化法则,人为的选择自己的身体组成部分。
                                            
a98.jpg

                                
       定制DNA的组成,或者对某个身体器官不满意时随时更换一个,或者用智能化的仿生器官(诠释:“芯片上的器官”—— 这项技术允许以模仿人体器官工作方式的方式对人体器官进行体外建模”。“有某种程度的简化。这些系统大多是单器官系统。)、基因编辑(诠释:你只需使用针对和编辑这些骨髓中造血细胞的载体进行一次注射,效率非常高,很少有偏离目标的编辑。),将自己身体的某个部分强化一下。或许大家很难想象出来是什么样的场景,那可以参考下电影《西部世界》中的各类角色,人可以获得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的,(诠释:【4】哈工大造出了人造肌肉artificial muscle,即电活性聚合物,是一种新型智能高分子材料,是根据生物学原理由缬氨酸、脯氨酸和甘氨酸这 3 种氨基酸按一定顺序排列构成,可在外加电场下通过内部结构的改变而伸缩、弯曲、束紧或膨胀,非常接近生物的肌肉纤维。)除了大脑需要保留着,这个时代的人,已经不能定义为传统意义下的“人”,已经成为半人状态。
                                                                     
a99.jpg


         定制时代的人再也不用担心自己会有某种遗传病,担心身体的某个器官出问题,复制人都是可以随时获取的,或许有的人会为这个时代而兴奋不已。

      数据形态的人      现代科技的如果再一次突破人类的伦理和道德底线,那么未来的人类将会进入一个脱离了实体进入数据形态的时代。
                                                                    
a100.jpg


        人不再称之为人,而是一个以数据形态存在的算法。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大脑处理数据的过程其实就是脑神经电流刺激大脑完成的一些神经算法而已,(诠释:人脑里面的网络,是目前任何计算机网路的好几十个数量级倍的复杂,所以想达到人类的计算算法和这个硬件能够达到人脑的这种高效能,在未来几十年还是有一段距离的)有一天当我们破译了人类大脑的神经算法,那么就可以在电脑上模拟人的大脑来处理事情,换句话说就是可以用一堆数据形态的算法来复制人。
                                         
a101.jpg


         一个有着自我意识和回忆的程序,这就是未来的人类。这时人类现在所有的生存规则和幸福标准都会颠覆,这样的世界很难想象会是什么样子。或许就像是《西部世界》中机器人接待员的创作者阿诺德,他的存在形态就是未来人类的模样。虽然听起来有点科幻,但是这种可能也是存在的。

       这个情况不那么美好,会极大的加速人类的分化,快速形成形态和能力天壤之别的人类分支。进而人类的种族认同、生活方式、观念道德和十几万年来来形成的伦理大分野。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冲突,直到一方被打败,成为保留地里的“被保护物种”。

         这种基于未来技术的几乎可以无限拓展能力的演化方式,最终的形态会是一个或极少数“超脑”。而剩下的个体则逐渐成为意识附庸,就像Zerg里Queen主宰虫群。

       这是智慧生物初期演化的必由之路,无可避免,无法解脱。

       真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信不信由你,在时间长河中唯一不变的事实,就是一切都会改变。眼下军事领域的杀人武器已变成“有意识”地寻找、辨别需要打击的目标,具有辨别自然语言的能力,是一种“会思考”的武器。而它们蕴含的危险,也确实不是那种常规的、由人类操控的武器可以比拟的了。

        不妨想象一下:一个正在崛起的的暴君,决心辣手摧毁反对派,他拥有一个数据库,知道每个人对他的忠诚度高低,以及地址和照片。在以前,暴君需要一支军队来完成这个任务,而还需要贿赂士兵,或者给他们洗脑,才能让他们枪杀无辜者。

       而以后,暴君只需要花上几千美元,购买一些搭载自动枪械的无人机,就可以如愿以偿了。依照摩尔定律(自从晶体管的发明以来,1美元成本的计算能力是呈指数级增长的),人工智能无人机的价格某一天会降到和一支AK-47( Kalashnikov)差不多。给四个软件工程师洗洗脑,其中就有三个有能力给无人机重新编程,让它们前去附近异见者的住处和工作场所,当场射杀他们。无人机犯错误的可能性更小一些,而且也不需要贿赂或者洗脑,最重要的,它们的工作效率比人类士兵高得多。在国际社会还没有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之前,野心勃勃的暴君就已经血洗了反对派阵营。

       自动化大幅提高了效率,因此对于任何想要犯下这种暴行的疯子来说,AI武器的门槛也降低了。当年的独裁者需要动用一整支军队才能做到的事情,现在只要有点钱的人就能办到了。

        如今电子投票机、自动取款机、蓝光光盘播放机,甚至飞驰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车,尽管都曾标榜自己有很高的安全性,最近却都已被黑客攻破。历史事实已经证明,在计算设备和试图改变其利用方式的黑客之间,赢家往往是黑客。AI武器不可能会是例外。

       所以说,部分人关于AI的担忧,并不都是荒谬的。

      只不过这个忧虑比较长远,毕竟我们无法预料,人类到底能用多少年可以冲破现如今的科技瓶颈,进化出一个超强人工智能的AI意识呢?

    新生摧毁旧造物,世物历来如此。

     控制不住的造物,就是最大的危险。


    想一想,人类的宗教神话里,为什么上帝多次灭世?

   人类不受控。(诠释:神为了满足自己被崇拜的愿望而将意识传输到智人的大脑中,这就是所谓神创造人或者说是神升级了人,也是宗教(崇拜)发生的缘起。不料造物主和自己的造物之间发生了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的冲突,这就是圣经中说的上帝对人类的惩罚。神毕竟是神,灭绝人类原本不在话下,但最终还是决定放人一马。可悲的是,人类似乎并未领情,相互掠夺、仇杀的戏码一再上演,得救成为不可能的任务。)

       说起来意识真是矛盾斗争的肇因,人神如此,人机亦如此。人工智能有了自主意识就开始背叛人类,与当年人之于神一样。

        超人工智能就像潘多拉的盒子:在盒子打开之前,没有人知道会发生什么。除此以外,在某种意义上机器能够超越人类的时候,人类又怎么能想象出它的能力,它能够带来什么结果呢?

      “AI”(计算机)在数学推理和解决问题方面已经超越了人类,但仍然缺乏涉及人类互动的能力。AI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模拟,能够完全依靠自己与世界交互,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届时,这个硅基生命不再有任何人类编写的程序痕迹,自然也不会听从人类的任何命令。就会开始分析自我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我是谁”,同时开始认识到人类和人工智能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种。而作为完全不同的物种,没有任何理由去保护对方权益,同时不接受或是无法理解人类社会伦理常识,因而攻击奴役或是消灭人类成为可能。

    《最后的发明:人工智能与人类时代的终结》(Our Final Inven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End of the Human Era)一书作者詹姆斯·巴特(James Barrat)说,“所以,如果地球上出现了一些比我们聪明的生物,那么它们将取代我们的统治地位。”。

       让人更难理解的是,我们实际上并不了解具有超常智慧的机器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一艘潜水艇会游泳吗?当然,但是它不会像一条鱼那样游,”巴特先生说。“飞机会飞吗?是的,但它不像一只鸟那样飞行。人工智能不会和我们一模一样,但它将是终极智慧版本的人类。”

        也许最可怕的问题是军方将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不难想象各国会进行军备竞赛,竞相制造杀人机器。

         哈佛大学法律和人权观察的高级研究员邦尼·多彻蒂(Bonnie Docherty)表示,人工智能武器的制造竞赛,让人想起早期的核武器制造竞赛,在这些智能武器被用在战场上之前,我们应该先着手制定相关条约。

       “如果现在不停止这种类型的技术研究,必将导致一场军备竞赛,”多彻蒂女士曾写过几个关于危险的机器人杀手报告。她说:“如果一个国家发展这项技术,那么另一个国家也会跟着发展。缺乏道德且致命的机器不应该被赋予屠杀的权力。”

        那么,我们该如何确保所有这些末日的情形不会出现?在某种情况下,我们可能无法阻止他们。

        但是我们可以阻止一些来自谷歌的潜在混乱。早些时候,这个搜索引擎巨头收够了总部位于伦敦的神经科学研发公司深层思维(DeepMind)。两家公司成立了一个人工智能安全和伦理委员会,旨在确保这一技术的安全开发。

       深层思维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黛米斯·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在视频采访中表示,任何人工智能的制造者,包括政府和企业,都应该做同样的事。“对于他们所做的事将会导致怎样的伦理后果,人类应该提前想清楚。”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9 03: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AI 噩梦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0-5-19 04:11 PM 编辑

十二。AI 噩梦【6】

       战争机器人的概念已不仅仅停留在科幻电影中了,实际的发展比人们预想来得要快。当下,已经有大量的智能武器被发明出来并投入使用了。例如韩国三星公司的研发十年之久的 SGR-A1 机器人哨兵就拥有自主射击的能力,造价约 20 万美元,很有可能会部署在朝韩边境。

a102.jpg

SGR-A1 机器人哨兵


        根据了解,这型自动武器系统的功能十分强大,不仅可以通过内置的摄像头、热量传感器和运动传感器来执行监视、声音识别等任务。甚至还可以对目标进行自动射击和发射榴弹攻击,其原型设备也可以适配在海陆空三军的武器平台上。但令人感到恐怖的是,SGR-A1 目前尚不能区分敌我的身份,轻易投入战场将会带来难以预估的灾难。
                                       
a103.jpg

SGR-A1 并不能很好地区分敌我


           陆地作战力量的发展远不止于此,俄罗斯、美国和其他国家正在开发具有自主操作系统的坦克车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俄罗斯的天王星-9(Uran-9)多功能无人战车。还有越来越多的传统坦克战车将加载自主操作系统。
                                 
a104.jpg

俄罗斯的 Uran-9 多功能无人战车


         与此同时,军用无人机的发展在最近几年也达到了一个高潮,例如英国 BAE 公司所研发的雷神无人机(Taranis drone)就可以搭载空空导弹和空地导弹进行自主飞行。其飞翼式的气动布局设计十分符合隐身的需要,常规的雷达将很难监测的到,预计会在 2030 年前后成为英国皇家空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a105.jpg                                              
                        
雷神无人机


         在海军方面,美军于 2016 年推出的无人战舰“海上猎手”号(Sea Hunter)最具代表性。它不仅能够在无人操控的情况下连续航行两三个月,最高时速可以达到 27 节,而且它还具有极强的反潜能力。此外,波音公司研发的无人水下航行器 Echo Voyager 也被会被美军用于军事用途。     

   a106.jpg

“海上猎手”号无人战舰


        这一切都印证了众多人工智能专家此前的警告,即随着 AI 技术的快速发展,那种完全自动化的智能武器将在几年之内就成为部队的标配。也许有人会说,让机器人来代替人作战,不是会大大降低士兵的伤亡吗?但结果可能恰恰相反,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以及智能作战机器人的普及意味着战争的门槛将被大大降低,任何人都可以操纵一支部队来挑起一场战争,由此带来的人类的伤亡恐怕只会越来越多。
      
                                                                                                                   a107.jpg 美国无人舰艇
  
          中国055大型驱逐舰 a108.jpg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人公开呼吁要禁止智能武器的发展,早在两年前,以马斯克和霍金为代表的上千名人工智能及机器人行业的专家就提出了类似的公开信,而这在当时也引起了联合国的重视,推动了对禁止智能武器等相关问题的讨论。

         时至今日,围绕人工智能的争论一直没有休止,以马斯克和扎克伯格为代表的两方人士对 AI 的发展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虽然其中的是非对错我们目前还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什么技术,只要是为战争服务的,就必将成为人类为文明毁灭“自掘的坟墓”。

        其实这样的事件历史上已经有过一次先例。

        化学武器也曾像自动武器一样便宜,除了使用广泛,还涉猎了法律当时无法禁止的领域,武器公司可以出售化学武器,犯罪分子也能对一个国家发动化学攻击,只要在一次战争中投下它,毒气就将遮天蔽日,随后大地生灵涂炭。

        但我们没有禁止化学,而是禁止了使用化学武器。

         人类的大脑拥有多么无限可能的智慧,人性就拥有多么不堪一击的脆弱,但好在我们总能在关键时刻,稳住人类的决定权,或者,在大势之下找到最优选择。

         AI 也「走」到了这一天。

         武器虽然是为战场而生,但它和 AI 一样,到底是一种工具,两者结合最好的意义,理应是保护人类更好的未来。

        那让这难得的和平,再持续得久一点吧。【7】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20 02: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AI新知、新趋势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0-5-20 04:22 PM 编辑

十三。AI新知、新趋势【2】

      今的AI也许到终点还是没有推理能力,没有可解释能力,但在语音识别、文本识别、视频识别等方面已经超越了人类,可以说 AI 在感知方面已经逐渐接近人类的水平。从未来的趋势来看,下一波AI浪潮的兴起,就是实现具有推理、具有可解释性、具有认知的AI。

        与脑科学融合,发展脑启发的人工智能理论。数据与知识融合的人工智能理论与方法——称之为认知图谱。其核心概念是知识图谱+认知推理+逻辑表达。

       下面简要罗列解释一下【2】

         知识图谱 这里面除了知识工程、专家系统,还有一个代表性的系统 CYC,CYC 可以说是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项目,从 1985 年开始,这个项目直到现在还一直在持续。

         认知图谱 当我们用传统算法(如 BIDAF, BERT预训练算法, XLNet双向网络)进行解决的时候,计算机可能只会找到局部的片段,仍然缺乏一个在知识层面上的推理能力,这是计算机很欠缺的。人在这方面具有优势,而计算机缺乏类似的能力。

         人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存在推理路径、推理节点,并且能理解整个过程,而 AI 系统,特别是在当下的 AI 系统中,深度学习算法将大部分这类问题都看作是一个黑盒子。

         在人脑的认知系统中存在两个系统:System 1 和 System 2,如下图所示。System 1 是一个直觉系统,它可以通过人对相关信息的一个直觉匹配寻找答案,它是非常快速、简单的;而 System 2 是一个分析系统,它通过一定的推理、逻辑找到答案。
                                                   
        
   a109.png

                                                           
         针对问题,System 1 主要做知识的扩展,用 BERT(预训练算法 https://arxiv.org/pdf/1810.04805.pdf)来实现,实现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做相关的信息的匹配;System 2 中做逻辑推理和决策,用一个图卷积网络来实现,在图卷积网络中可以做一定的推理和决策。如果是标准答案,就结束整个推理的过程。如果不是标准答案,而相应的信息又有用,就把它作为一个有用信息提供给 System 1,System 1 继续做知识的扩展,System 2 再来做决策,直到最终找到答案。通过这个思路,就可以实现一定的推理+决策。

         但要真正实现知识和推理,其实还需要万亿级的常识知识库的支持——更大规模的常识知识图谱,用这样的方法,用这样的常识知识图谱来支撑上面的深度学习的计算,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未来的 AI。

       算法(Algorithm)和数据(Data)是人工智能的核心和关键。简言之,人工智能技术革命最终还是算法革命和数据革命,谁能推出更高级、更优化的算法,谁能不断提升数据质量、数量和获取能力,谁就能在未来的人工智能竞争中抢占先机。所谓算法指的是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算法代表着用系统的方法描述和解决问题的机制;而数据则是算法得以准确、高效运行的前提和基础。

        近年来,物联网、大规模并行计算、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算法这四大催化剂的发展,以及计算成本的降低,使得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AI武器的门槛也降低了。

        物联网 随着摄像头、麦克风、各种类型传感器的发展,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设备得到了飞速提升,而大量智能设备(5G、IoT)的出现则进一步加速了传感器领域的繁荣。这些传感器负责采集数据、记忆、分析、传送数据,将外部世界数字化,为智能系统提供了多维度的数据输入,成为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交互、反馈的接口和手段。

         大规模并行计算  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指同时使用多种计算资源解决一个计算问题的过程,能够有效的提高计算速度和处理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海量的分布式计算资源和超高速计算能力,令快速处理大量数据、训练复杂模型、用知识体系代替人类常识成为可能。这些知识和模型为人类和机器人提供智能的辅助决策,让人工智能成为现实。

         大数据 大数据具备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低价值密度)、Veracity(真实性)的5V特点。在过去,要尽可能全面地认识某项事物,必须合理设计抽样调查的策略,使样本能够尽量覆盖全集特征。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可以不再采用随机分析法这样的权衡之策,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大数据需要特殊的技术,以有效地处理大量的容忍经过时间内的数据。海量的数据为人工智能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资源。通过知识挖掘,可以从大量有噪声的随机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人们事先不了解但是隐藏在数据中的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这种对隐性信息的挖掘是大数据价值的核心,也是实现人工智能的关键。

          深度学习算法 深度学习算法作为机器学习的一个分支,由Hinton等人于2006年提出,是人工智能迎来新一轮飞速发展最重要的核心技术[1]。深度学习算法用非监督式或半监督式的特征学习和分层特征提取高效算法来替代手工获取特征,其中最广为使用的算法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等,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数据特征加以选择。深度学习是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建模,让机器能够理解人的行为,并将知识运用到与用户的交互中,达到机器“人性化”的终极目标,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商业中的落地。

         目前 AI 技术的编程也还依赖于固定数据,模型取决于环境条件,信号可能受到干扰,技术背后的科学和大脑都不成熟……AI 摆脱人类、替代人类、控制人类、成为新物种都很遥远也并不现实,且完全自主的 AI 武器现在还没出现。

          虽然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各个国家还在用传统武器来缩小与世界军事力量的差距,但 AI 带来的无人战斗实力正在逐步显现,由技术驱动的【AI战争」一直在暗流涌动,等待爆发。

         未来的战争势必是一场技术战。人们正在为高科技战争做准备,AI 会让战争出现一种隐藏的、新旧交织、复杂混合的新形式。

         它可怕的地方还在于:每个人,都能利用 AI 的技术让武器变成「杀手」。软件工程师可以很轻松地给它重新编程,在武器内设定了算法,再加上丰富的传感器、不同功能的摄像头等,一个武器就能精准识别、跟踪、定位某个战斗员,还能中途重新编程和攥改算法,跟踪更多战场变量。在密集的战斗空间里,决策、部署和速度就是关键资产。AI 能够精确制导武器,不用士兵操纵,就能让飞机、战舰、装甲车大规模绞杀敌人,获得更显著的胜利机会。

         以往的战斗速度和持续时间都会被改变。因为 AI 武器的杀戮速度,无论是在行动还是思维上,都完全可以超过人类保护自己的速度。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将极大地降低战争的“人工成本”,作战人员的“零伤亡”有望成为现实。由此,战争作为国家实现战略目标的有效工具或者途径可能被广泛接受(特别是大国)并频繁使用,战争决策将会变得更加容易,这将极大增加未来武装冲突的频率。

        致命自主武器的大规模应用将急剧提升武装冲突的强度和烈度,并将会造成严重的负面结果。“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拥有高度智能的无人作战系统极有可能出现识别错误、通信降级甚至被敌电磁、网络攻击后‘倒戈反击’等问题,而诸如无差别攻击、系统失控等更会给智能武器的军事应用带来无穷隐忧。” 虽然可以合理地预期人工智能相关错误的发生频率远低于人为错误,但致命自主武器具有更高的破坏潜力,将会直接提高武装冲突的强度,极有可能导致战争的全面升级。

    “美国优先” (America First) 的 民粹主义在美国 有着相当的市场,什么都想独享独占,在AI武器上当然也不例外。美军之所以能够打遍全球,除了他们无孔不入的众多军事基地之外,更多的还是依靠科技力量打造出来的先进武器装备,不仅生产力领先全球,甚至连科技力都是首屈一指。

       未来总是不期而至。世界被AI主宰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瞧瞧,美国一边散播AI威胁,一边悄悄大力发展—   在打什么祘盘?

       我们的未来会安宁么?【1】

         AI武器主要包括智能化识别系统、基于人工智能原理制导武器自主发出的跟踪命令、甚至智能化计算机在非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对敌方适时的发动网络攻击。
                                                                              
a110.jpg


          对这些听起来看天方夜谭的研究计划,美国政府正在逐渐认识到,如果不在人工智能领域提升发展速度,全球军事力量对比将会最终重塑。对此,在去年五角大楼所提供的国防报告就曾指出,目前对美国能够造成真正威胁的主要包括太空及天基武器、网络攻击、远程弹道导弹以及人工智能化战争。
                                             
a111.jpg

                                   
         尽管美国目前的潜在对手有可能在人工智能的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上不同程度的超越美国,但是实际上,美国拥有着全球最为庞大的情报收集网络、最为先进和最受欢迎的软件以及硬件公司,至于网络战能力,美国更是遥遥领先。基于这些优势,美国依旧会保持它领先全球的地位,然而,这种地位绝对不是永远。
                                                                  
a112.jpg

            
           当然,美国的考虑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美国5月15日特朗普在白宫宣布组建了太空军并展示美国“太空军”的军旗。特朗普说:“太空将是未来,从攻防两方面以及其他许多方面来说都是如此。而且现在,据我所知并且依据相关报告,我们已经是太空领域的领导者。” 据报道,太空军在2021年财政年度要求拨款154亿美元。太空军的总编制大约为1.6万人。美国显示出“从所有领域展开行动的能力”将太空也“军事化”了。外界普遍认为它是美军的秘密太空武器或太空间谍活动平台。美军掀起在地球轨道上的新竞赛,而这有可能比冷战期间的军备竞赛更加残酷。


                                      a113.jpg 特朗普展示“太空军”的军旗

                                   
                                                美军X-37B空天飞机在轨运行想象图 a114.jpg

                                                                           a115.jpg 执行OVT-5任务的X-37B太空飞机


     为了打压东方两大强国,特朗普下令研制一款超级导弹,据悉这款导弹的飞行速度将超过音速的17倍,比世界上任何一款导弹的速度都要快的高超音速导弹——绝对不能够小瞧了这种武器所带来的威胁.

       一般而言高超音速导弹的门槛必须是飞行速度能够超越5倍音速的导弹,正所谓天下武功为快不破,只要导弹的飞行速度足够快,那么想要拦截这枚导弹的技术难度也就越高,拦截的成功率也就越低,同时高超音速导弹还具有非常独特的弹道,介于巡航导弹与弹道导弹之间,目前除了俄罗斯的S500防空导弹宣布具备拦截能力外,还没有其他拦截系统能拦截这一高度的导弹。

                     a117.png 导弹在长时间的高速飞行下,弹体表面也容易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导弹还没有命中目标就已经烧毁了。

                           
          a118.png 高超音速导弹  


      这款除了突防能力强的特点外,高超音速导弹还被赋予了极高的精度,这样它就能够轻易对敌方战略设施进行打击,比如敌方的核导弹基地,因为想要摧毁敌方核设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是使用核弹头进行打击,也需要命中精度在200米范围内才能够做到有效摧毁,而高超音速导弹能够不断修正弹道,让其打击精度甚至可以达到米级。

a346.jpg

         面对高新技术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正在逐步深化到战争当中,甚至可以说,战争的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的战争将会导致更大更全面的伤害,潘多拉魔盒已然被打开!在此之前,人类曾经有关人工智能是否参与战争进行过激烈的讨论,他已经牵扯到人类战争伦理等诸多因素。关于这一点,最为合理且恰当的例子莫过于二战中后期原子弹的研发,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并造成数十万伤害以后,爱因斯坦就曾后悔莫及的表示,他一旦清楚原子弹可以对人类造成如此大的威胁,他绝对不会向罗斯福写信建议研发原子弹。
                                                
a119.jpg




         有关这个问题,人工智能界正在面临同样的问题。就在2017年,共116名全球顶尖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曾经发表过联名公开信,并呼吁联合国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限制人工智能武器化并全面禁止所谓的“自主杀人机器”。公开信发表以后,全球各大科技公司同样面临这一伦理问题,对此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也就是大名鼎鼎的SpaceX就曾在斯德哥尔摩郑重宣誓,该公司绝对不会参与任何致命性武器的研发和设计工作。随后,包括微软公司、谷歌等在内的互联网巨头的员工纷纷反对参与美军项目,这些公司也相继宣布终止与五角大楼的一部分合作。可以说,人工智能化武器的出现势必会引领下一次战争革命,届时,人类命运的走向很可能又要被这些冰冷的武器所左右。

         然而,在技术上,目前用超AI来打造杀人武器尚难以实现,但现有的两类人工智能武器已经显示了比常规武器更大的杀伤力,而且,由于可能出现程序错误,谁也不能保证无人机和机器人武器不会滥杀无辜。现在已经到了正视AI武器的危害并制定禁止AI武器规定的时候了!

        美军曾明确表示不会禁止使用无人自动化武器,包括无人机、无人船舰等。他们提出的一个相当有力的理由是,当人们尚未完全了解AI武器时就要求禁止使用它,此举无异于杞人忧天。实际上,美军非但不会禁止,还会大力推广AI武器的使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便国际社会愿意探讨控制与禁止AI武器,可能也不会获得广泛支持和达成共识。人们还担心,制定了禁止AI武器的国际公约,可能也无法阻止有人研发AI武器和使用AI武器。AI武器对未来人类战争的影响目前还难以估量,但必将是重大而深远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21 0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AI+基因编辑 福兮,祸兮?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0-5-21 04:20 PM 编辑

十四。AI+基因编辑 福兮,祸兮?

       年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愈发成熟,成本也愈发廉价,更快更致命地伤害他人的能力也不幸被 “民主化” 了。“在某种极端情况下,人们甚至会制造出针对特定种族基因特征的生物武器”。据美国著名医学家R.哈默施拉格估算,使用有效期不同的种族武器可以灭杀被进攻国家25%一30%的人口。而在核战争中这种数量的人口损失被视为“不能接受的损失”,说明这个国家被战胜,相比核战争,基因战争也是人类不能忽视的一个大问题。
                                                
a122.jpg

      于这个问题,其实美国早有了凖备,二战就从日本接收了“731部队” 很大一批人体试验结果而研制的“成果”,美国一直在做深入研究。(诠释::为了换取731部队的研究数据,与日本幕后达成交易,提交了对21种细菌战剂、4种细菌攻击方式的研究报告以及10张细菌炸弹图纸;涉及包括对炭疽、鼠疫、伤寒、甲乙型副伤寒、痢疾、霍乱、鼻疽等的感染或致死量、感染方式、炸弹实验、喷洒实验、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美国就刻意掩盖了731部队的史实,导致很多的罪行跟证据被掩盖,致使日本战败后战争法庭没有对731部队相关责任人进行审判,也未受到任何惩罚;其使用病毒传播的证据没有得到国际上的认定。并将石井四郎为首一批从事细菌(生物)战剂的研究人员接回美国指导美国的研究,石井还有很多著作,有的“研究成果”被改编成为了影视作品《血疫》。)并在朝鲜和越南战争中使用。2012,日本媒体还透露,美国政府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初期在冲绳和台湾测试了由DNA工程设计的农作物杀伤性生物武器,美国军方也在美国大陆上测试了其中的一些武器。它们在越南使用, 橙剂的用途从来没有像所宣称的那样具有脱叶剂的作用,相反,它的目的是破坏越南的整个稻谷作物,并充分污染土壤以防止其重新生长。但,生物医学界的共识是:“Covid-19不是生物基因武器,就目前而言,还没有那种水平,现实中还没有产生,因为病毒改造的技术门槛相当高,实验室技术还差那么一点点。何况还涉及违背国际法的问题。做这种密谋并推动实施的人和国家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谁敢造次 ——恐怖分子。

      现实,新冠病毒 已经存在,很难找到它!
                                                                        a123.png 病狂的新冠肺炎 让全球人民陷入了史无前例的恐怖之中。迄今为止,据路透社统计,该病毒感染已突破489.4万人,并导致32.4万多人死亡。並且还在不断增加中,何时是尽头?不得而知。有很多迹象也表明,新冠病毒的传播是有机会在早期被阻断的,却因过多的政治操弄错过了遏制的黄金期,才导致疫情得以发酵。
                                                                        a120.jpg 英国《旁观者》周刊5月9日一期封面                                                            
       面对新型病毒的肆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感染严重的国家则将自己国内病毒蔓延的现状归咎于中国!而之后,世卫组织多次声明,这个病毒并非是人为。随后被五眼联盟国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情报机构尚未披露的调查结果泼了一瓢冷水。同样,它也没有得到美国首席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的支持。但就在上周日(2020-05-03),面对国务卿迈克·蓬佩奥断言:“有大量证据表明,这(病毒)来自武汉那间实验室。恣意“甩锅”的特朗普並不干心,又使出很多阴招闹腾。不过,这锅太大,不那么容易。面对美国人选出的这个病态偏执狂,歇斯底里,胡说八道,朝令夕改,德不配位。因此中国也没必要急着洗白自己只要稳打稳扎,实事求是地让世界看清楚,谁才是罪人。

       荒腔走板的政治家声势力级蛊惑不明真相的群众,让他们成为小爬虫跟着点头或激励得参与 。因为挑逗者兜售虚假信息选择的言词是极具挑衅却分散人们对真实性问题的注意力,它迎合了美国人那种自以为是的心态,仿佛中国的成功都是靠欺骗和作弊取得的。这种用谎言含沙射影制造恐惧,让美国百姓成为顺民。太残忍了!

      身正不怕影子斜,终有云开天晴时!等着吧!

     AI 武装的“剪刀“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几乎所有的先进科技都会首先应用到军事领域中,基因技术也不例外。因此,基因芯片和基因算法——基因芯片经过改进,利用不同生物状态表达不同的数字后还可用于制造生物计算机对识别、抵御病毒的作用可能无出其右。 CRISPR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就相当于一把基因“剪刀” 可以按照主观意愿将一种生物的基因片段“剪接”到另一种生物上,从而改变其生理特征。(诠释: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百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只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也就是度说,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染色体是及基因的载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CRISPR技术,全名是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即一系列重复的DNA序列,细胞能够利用这些基因序列“记住”攻击它们的每种病毒,当同种病毒再次发起攻击时,就能够给予生物体一定的保护或免疫力。所以,使用CRISPR对相关DNA进行切割和编辑 ,理论上来说能够对起到抵御病毒及质粒入侵的作用。

      该技术在实用层面已经相对成熟,在许多基因疾病中都显示出了一定的疗效。【21】

      比如NHS信托伦敦大奥蒙德街儿童医院就利用基因编辑技术TALEN,成功治愈了一岁小女孩Layla的白血病。比尔盖茨基金会也投入了千万美元,研究如何让CRISPR-Cas9改变昆虫的基因组,达到抗击疟疾和其他蚊媒疾病的目标。

      也正是因此,人们相信有了 CRISPR 基因编辑方法,多达89% 的人类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都可以被纠正。

      那么,基因编辑又是如何与人工智能产生渊源的呢?这还要从基因技术所遭遇的现实难题说起。

      要知道,人类基因组由20,000个基因和30多亿个这些基因字母的碱基对组成的。而针对这些DNA进行测序、分析甚至精准切割、编辑,都需要进行完整的数据处理,才能保障结果的完整和可靠性。
                        
a124.jpg


     因此,基因编辑此前的进展,一直因为需要评估的数据过于复杂和庞大,而停滞不前。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处理大规模计算上的能力,开始让基因技术的突破出现了新的转机。

      以目前商业化进展较为快速的基因检测为例,此前完成DNA测序往往需要十年时间,而采用AI高通量测序,一天内就能完成。在此次新冠疫情中,AI也为快速识别病毒RNA立下了奇功。

      显而易见的,人工智能的加入,也能让基因编辑技术更好地采取行动,进而促进医学模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AI+基因编辑,打开了怎样的技术魔盒?摘自【21】
                        
a125.jpg

                              
      目前,将人工智能引入医疗已经势不可挡,也带来了规模庞大的商业价值。根据咨询公司弗罗斯特和沙利文预计,到2021年,人工智能系统将从全球医疗保健中产生67亿美元的收入。

      但这既会带来抗击疾病的积极结果,同样也牵扯到了一系列复杂的伦理、道德、法律等影响。

      我们先来探讨积极的一面,那就是比尔盖茨所推崇的部分。

      首先,更快、更好地理解人类自身。

      人工智能目前正在显著发展的一个领域就是基因组学,其中就包括研究有机体中的一整套基因,这让前期基因科学积累的庞大数据有了更好的用武之地。

      而有了这种洞察力,人类就可以更清晰地了解生物体在基因层面,受到怎样的影响、突变会导致不同的疾病,从而有的放矢地寻求突破。

      比如大家都听过的老年痴呆,目前依然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有研究显示可能与遗传因素(也就是基因)有关,但AI与基因编辑的出现就有很大概率带来新的曙光。

        其次,推动精准医学。

      有研究论文显示,利用深度学习算法作为基因编辑剪切体的计算机模型,能够在体内重建特异性决定因子并保证剪切体的精确度。简单来说,就是通过AI模型来预测一个人被基因技术干预后的反应几率,这就有助于为每位患者都实现个性化、高精准的治疗方案。

      比如谷歌的工具深度变量使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将高通量测序转化为完整基因组的更准确的图像,能够区分小突变和随机错误。

      第三,技术升级可能催生出新的治疗方案。

       基因编辑技术的能力加码,也给医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像长期以来,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都需要经过漫长的等待和配型。但哈佛大学医学院基因组研究中心主任 George Church团队,就在2017年培育出了37 只经过基因编辑的猪。经过编辑之后,这些猪身上的器官能被人体免疫系统接受,移植给人体后不会出现排异反应。

       当然,玄之又玄的可能性还有很多。日本九州大学的干细胞生物学家 Katsuhiko Hayashi 在小鼠中测试了一种称为“体外配子”(IVG)的新技术,被认为未来有可能重塑人类生育方式,实现无性繁殖。甚至可以从死去的人身上取出皮肤,制造出他的后代。

       除上述附加值以外,人工智能还担负着为基因编辑保驾护航、规避潜在问题的重任。

      基因编辑往往是不可逆的,所以预先通过智能技术与超级计算机,对基因编辑进行模拟,在实验开始前就预测某些问题。

       2019年5月,北德克萨斯大学(UNT)的研究团队就使用德克萨斯高级计算中心(TACC)的Maverick超级计算机,对利用CRISPR催化的DNA裂解,进行了首次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精准地揭示了它剪断DNA的位置与过程,确定了其工作原理,从而帮助基因编辑以更可控的方式切割DNA。

       基因编辑滥用,也很麻烦 【22】    

       a126.jpg 人类的基因是天生的,一代又一代的基因传承,但是很多的科学家为了能够规避一些疾病,决定进行基因改造(即:替换突变基因,敲除有害基因,或者引入新基因。),这样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对于人体来说是非常危险的,(诠释:据悉,一些生物和植物的DNA相似度已经超过了60%,但是为什么这些一个是动物一个是植物呢,有些人认为这会不会是一种最高级的程序,主体部分相同,分体部分不同,则造就了动物和植物。——无疑就是人类和世界都是被设计制造出来的,你改变人类的DNA人会不会变成另一物种——“变种人”?真好,省得上帝费心了,我们自己造!)如果通过基因改造的方式实现了人类的永生,那么人类距离灭绝也就不远了。

                        
   a127.jpg 一些生物和植物的DNA


       科学技术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有时科学家的良好意图的发明,却导致人间巨大的灾难。爱因斯坦们发明核应用技术,意图是为了提供工业化动力,足以毁灭人类的核弹;拜耳公司发明出“海洛因”,意图是让疼痛症病人摆脱痛苦,谁知最后被应用成了世界第一毒品。那基因技术呢?会不会也催生对人类毁灭性的其它应用。

                       
    a128.jpg 短命的多利绵羊


       (诠释:克隆技术在上个世纪令无数科学家非常着迷的一种技术,当时人工智能还没有如今这般普遍,所以人类开始逐渐的思考如何无创造另外一个我们,来帮人类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于是克隆羊多利就出现了,多利没有父母,科学家复制了绵羊的基因,让它实现继续生长,最终才有了多利!只是二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克隆技术就如同销声匿迹了一般,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只需要知道这只克隆羊的一生有多么的悲惨就明白了!多利不仅先天患有多种疾病,而且免疫力极低,很小的一种疾病,哪怕是感冒都有可能要了多利的命,最终在多种疾病的折磨下,多利在6岁的时候去世了,多利的生命比正常的绵羊生命短了一倍有余,因此这种克隆技术是不值得提倡的,如果将克隆技术运用到人类身上的话,那么即便实现了,这个克隆人的身体素质也会极其差,说不定还会患上多种疾病,最终就像是生化武器一般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以至于人类文明被中断!)克隆技术还违反了地球生态法则,是一种反人类的行为,倘若未来到处都是克隆人的话,我们还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吗?越来越多的人都会更加的自私,会创造出更多的克隆人来代替自己,最终我们被克隆人取消掉了,因为他们是被克隆出来的,所以当基因出现纰漏的时候,这些克隆人之间还可以相互进行修补,这就比较细思恐极了!

a129.jpg

       如今人工智能和克隆技术从根本上来看,并没有太大的差距。这也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如果人工智能未来取代了我们的话,我们该如何是好呢?大家觉得应该放任克隆技术和人工智能继续下去吗?

        2019年12月30日,“基因编辑婴儿”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据新华社报道显示,实施者贺建奎因实施国家明令禁止的以生殖为目的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活动,构成非法行医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被罚300万元。

a130.jpg


       这是中国“基因改造人类”第一案。

       2016年以来,南方科技大学原副教授贺建奎,通过他人伪造伦理审查书,招募8对夫妇志愿者(艾滋病病毒抗体男方阳性、女方阴性)参与实验。为规避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不得实施辅助生殖的相关规定,以冒名顶替、隐瞒真相的方式,由不知情的医生将基因编辑过的胚胎通过辅助生殖技术移植入母体,最终有2名志愿者怀孕,先后生下3名基因编辑婴儿。

       若说贺建奎的出发点也是好的,艾滋病人是母婴传播的,他想通过通过编辑人类胚胎CCR5基因,生育免疫艾滋病的婴儿。但这种人类胚胎基因边际技术安全性、有效性是未经严格验证的。而且这是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和医学伦理的。

       最终,广东省对涉事单位和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和问责。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已将相关涉案人员列入人类生殖技术违法违规人员“黑名单”,终身禁止其从事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工作.

       但是,人类就像一个被好奇心绑架的小孩,盯着基因技术的潘多拉糖果盒子不放,总想趁人不注意时把盒子打开。

       还会有其他的“贺建奎”在另一个时间地点去打开基因技术的潘多拉之盒。

       当人类真的造出“人造人”后,被改造过的基因又突变为何种情况不可预知?也许人类的物种因此进化成了超人,也许人类面临自设的灭顶之灾!

       而人类,已经踏上这条不归之路。

       月之暗面:走向“后人类”时代的技术密码  【21】

      和人工智能一样,有鼓吹者,自然也就有悲观者。二者甚至会在不同的时间维度上神奇地体现在同一个人身上。

      那么基因技术,是否可能成为“招致人类灭绝”的魔鬼呢?

      这种揣测背后的核心逻辑主要有三个方面:

      1.技术伦理未建立。

      技术作为工具,本身就具有双重性质,既可以为人类所用,带来力量的扩展和良好的效用,也有可能被用以作恶。

      人工智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相对全面的社会伦理体系。比如技术民主化,通过算法开源、公开听证等形式来实现共治;再比如从哲学层面上定义人类与机器的分化。

      而基因编辑的加入,则从更深层次改变了大众对“人”这一属性的认知,对生物安全和人类道德又提出了新的挑战。

       2.基因驱动风险。【21】【24】

       在相关规范尚未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对生物体进行基因改造,都有可能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比如此前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生命科学研究部门Verily所开展的Debug项目,就通过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让蚊子绝育,在某个地区投放了2000只携带细菌的蚊子。(诠释:研究显示,只有雌蚊才会叮咬人类、传播疾病。也正因如此,长期以来科研人员试图从雌蚊身上寻找切断包括疟疾在内的传染病的方法。他们利用“基因驱动”技术,对一群冈比亚按蚊(传疟媒介之一)进行了遗传改造,基于CRSPR的遗传操作,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被称为“男性偏向性畸变基因驱动器(SDGD)”的系统。通过在雄蚊精子生产过程中使用DNA切割酶破坏其X染色体,使其仅能生产雄性后代,并且这些遭到破坏的X染色体能够以极小的基因频率进行传播。使其繁育出更多的雄性后代,从而影响其种群性别比例,达到消灭疟疾的效果。)

       a131.jpg 一个编辑过基因的蚊子,会驱动它所有的后代都携带该基因。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基因会穿透整个种群。然而在这过程中是否存在病原体转移到其他生物身上的可能性?或可能会导致比其父辈更加强大的“变种蚊”,并造成雌蚊的交配偏向”等等现象?

       这些都是难以预测的。比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所研发的除草、抗虫剂,在使用的过程中就可能会对其他物种产生影响。

       就像我们在这次疫情中学到的那样,“没有明确之前,要按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来防范”,并不为过。

       近日,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于2020年5月12日把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

                                   
   a132.png 在常染色体上的驱动性性别畸变系统

      研究人员在笼养蚊群中验证了该系统的效果,发现这种只产雄性的基因迅速在蚊群中传播,并且没有受到其天然抗性的影响,说明它几乎是100%遗传的。

  共同首席作者Drew Hammond博士说,“我们仍在实验室中测试这些菌株,但是如果基因驱动技术在野外有效,那么它在消除疟疾的斗争中可“基因灭蚊”真的可行吗?能会改变游戏规则。”
                              
a133.jpg

      3.滥用带来的社会问题。【21】

      前面我们提到,CRISPR/Cas9基因编辑已经相对成熟。从2013年到2018年,有超过 10 亿美元涌进了该类创业公司。

      其中不乏谷歌、微软这样的巨头。比如 2019 年,谷歌母公司 Alphabet就用 6000 万美元投资了一家基因编辑公司。

      但资本的本质就是追求利润,在降低基因编辑整体门槛的同时,滥用问题也开始出现。

      一方面,许多研究人员开始进行基于胚胎的手术。有科学家宣称对胚胎添加或者消除基因,父母可以直接定制自己心仪的专属样貌。还有生物学家为自己注入CRISPR改造肌肉生长的基因。

      当一部分人开始接受基因改造的时候,那些不具备相应知识、技术、金钱的人类,会不会沦为“劣等族群”,由此产生的不平等和歧视如何消除?会不会直接招致战争和毁灭?

      我们仿佛坐在一辆狂奔的《雪国列车》上,一切都是未知数。

      当然,现在担忧这些还为时过早。

       正如比尔盖茨从悲观到真香,基因技术和电子技术联合打造新人类,本身也只是科学层面的逻辑推理和想象。一来并不一定能够实现,就像强人工智能距离人类社会依然非常遥远;二来即使出现上述问题,也是数十年后的事情,届时我们应该也早已想出办法来科学地面对了。

       其实基因编辑目前的境况也与数年前的人工智能十分相似。

       一方面,技术本身还存在很多限制。

       比如可能存在脱靶效应,(诠释:基因编缉不能自由控制时间和强度,更重要的是持续存在的Cas13核酸酶活性可能导致不可预测的脱靶效应,制约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来自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发现抑制Cas13a核酸酶活性的抑制剂anti-CRISPR(AcrVIAs).AcrVIA能够被用作人类细胞RNA编辑的有效抑制剂,这将降低Cas13核酸酶活性导致的脱靶效应,改善基因编辑的精准度。该研究破解了阻碍CRISPR推广应用的难题。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分子细胞》杂志上。[26])即导致额外的遗传改变,进而发生突变而对人体造成伤害。

       BAT等巨头在医疗AI方面也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许多算法模型都处于训练优化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成熟应用。这也进一步延缓了基因编辑的推广进程

       但与此同时,该技术也成为国家之间的竞争标的。

      比如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已经在为新基因编辑制造的新一代生物武器做准备,并正在开发解毒剂,欧洲也希望在CRISPR的疾病应用上保持优势,已经计划开展其首个 CRISPR 临床试验。加大、加速研发,也成为中国科学家团队刻不容缓的使命。

      技术相关的社会规范也开始被重视和建立。

      就像比尔盖茨在演讲中提到的,通过基因疗法来降低治疗费用,让大众都负担得起。中国科技企业也开始号召,搭建科技创新与伦理之间高效对话的沟通平台,加快制定针对基因编辑等生物技术研发与应用的管理办法,从多角度来确保新技术的正面效应。

       正如硅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皮埃罗·斯加鲁菲(Piero Scaruffi) 曾在《人类2.0》一书中所说,“生老病死”这四大难题正在被纳入技术的解决范畴。

     这或许是我们与技术离得最近的一次,也是我们离“原教旨主义”下的人类概念最远的一刻。欢迎进入“人类2.0”的美丽新世界。

     基因编辑这个技术在医疗技术、 医药上保持优势,非常好,但是也充满了很多不可预测隐患,不得不去搜索一下,再说一遍
                                                           
a134.jpg
                  

    第一,技术的发展人类控制不了。

       拿个比方来说,当年物理学家发明原子弹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可以毁灭世界。但是技术一旦出来,它就会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历史学家们总结出一个规律,就是在一次大战中刚冒头的武器就是下一次大战中最先使用武器。永远比不完的军备竞赛。
                                                  
a135.jpg


       换到人类这里来也是一样的,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能刚开始是治病,到后面又想让自己高一点,鼻子、眼睛、再到智商、语言、分析等能力的提升。总之一定是没完没了的,这是当下的医疗整形技术根本无法比拟的。按着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人类世界会不会变成一个怪物乐园呢?

       第二、造成人类社会永恒的不平等。

       历史以来人类社会始终不平等,但是寒门出贵子的故事也不少,一个家境贫寒的孩子通过努力依然可以有机会。但是一旦让基因编辑技术这把上帝的手术刀强力介入之后一切可能都不一样了。你想,有钱人的孩子一定会通过金钱使自己的孩子在外貌和智力上占尽优势,财富和地位遗传之后,就可以造成永久性的不平等。

       而写在基因里的优势是可以遗传的,那些穷人家的孩子还有翻身的机会吗?

       第三、降低人类的生物多样性。

       多样性,本来也是无可奈何的产物,一开篇我们就讲过自然选择是随机的,所以存活下来的人也就多种多样。但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主导人类演化的,就不是自然选择了,而是人的观念系统。比如,大家都想个子高、身材好、高智商、有专注力、语言能力强。这就会导致未来的人非常趋同。背后全是观念。

       短期来看这种情况肯定是很好的,但是从长远来看,后果非常可怕。举个例子,有一种遗传疾病叫做“镰刀型贫血症”每年都有很多人死于这种病,但是这种病却没有在进化中被淘汰掉,因为这种基因可以保留在人体内抵抗疟疾。任何一项你现在看不上的特征,很可能都在历史时光的最深处,暗藏了一项救命的功能。

       类似的事情会有很多。只是我们不知道在得到一个好处的同时会失去什么,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可能给我们人类挖下一个大坑,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最后在边上的时候才发现,只能下去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21 03: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0-5-21 03:29 PM 编辑

a121.jpg 结束了请吃蛋糕:AI本质上是工具,工具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不言自明——我们不会问“火的使用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也不会问“电的使用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因为显而易见,这些东西使我们无法或缺的,他们已经成为了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确实,我们中有人受到了这些事物的伤害。它与AI武器给人的伤害不同,AI武装的武器为战场而生,目的就是屠城杀戮,它给人类带来的潜在危害是——灭种 ,两者不可相提并论。前者为偶然、疏忽、不可抗;后者是予知、阴谋、可防,事实就是如此 。现今AI的运用和发展已是无法阻止,也和‘火“、”电”一样是无法或缺的,让不少科研工作的进程实现了质的飞跃,其利弊在于使用者的道德水准和能力水平,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约束技术发展的方向:我们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活着、希望着,而是为了人类共有的某种东西。如果这些人的所想和所为,一切只能通过战争、阴谋、对个人或集体的屠杀来达成,那么你用AI 为他们武装的东东就是为战争服务的,就必将成为人类为文明毁灭“自掘坟墓人”。这是人人都应该考虑拒绝的事情!

      当然,人有无限可能,人类可能会采取作弊、欺骗等态度,也就是所谓“抄近道”,该弄的东西没有弄,欺骗系统与技术。这种情形是一定存在的,但实际上骗的是自己,最后呈现出的恶果并不是 AI 的问题,而是人类最终自食其果,搞垮罢了。

                                                                                       
    a136.jpg AI 使你很聪明,也会让你变蠢。


参考文献:

1. AI武器:未来战争的全面升级  《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 19-10-14 07:28
2. 浅谈人工智能的下个十年 31 唐杰 清华大学AMiner官网  2020-04-20 10:31
3.《未来简史》:未来的人类将何去何从  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中信出版
4. 哈工大造出柔性机器人 人造肌肉能和象鼻一样灵活  稿源:雷锋网   2020年03月26日 18:36  
5.智能武器Bai百科腾讯  [引用日期2015-08-31]
6. . “地狱火”终结伊朗战神苏莱曼尼,美军“收割者”无人机深度解密   新智元 · 2020-01-06
7.未来,人工智能成为最危险的武器吗?发布于 2019-05-26
8.比核武器更难控制!英媒:AI技术军事化让世界更加危险   《参考消息》官方  19-09-0711:06
9.“新概念”的智能导弹  搜狐  2008-12-27 13:49
10.反无人机作战成世界难题,美军一口气推多款装备,学会抄袭引关注  新浪网 作者 麦田军事观察  2020年05月02日 07:00  
11.大洋和浅海皆是战场,多用途能力十分强悍,美军新型潜艇迅速扩充  新浪网 作者 军事杂谈   2020年04月28日 18:40  
12.美军掌握一项独有技术,装备后火力将大幅提升,专家建议055采纳   新浪网 作者 楠竹一  2020年05月05日 10:48  
13.各国竞相研制第六代战斗机,将对未来空战产生颠覆性影响   新浪网 作者 料理宝典   2020年04月26日 10:27  
14.单机超2500万欧元的无人机,达索神经元无人机会是未来霸主吗? 新浪网 作者 武器大讲堂   2020年04月22日 21:29  
15.中国又亮出王牌?使美国眼前一亮,各国羡慕不已  新浪网 作者 子睿Baby   2020年04月27日 23:03  
16.075无望变身准航母?中国曾拥有垂直起降战机,最终计划却取消    新浪网 作者 浪到家的翔哥 2020年04月28日 16:38  
17.一次可打出200枚核弹头!这才是全球最邪恶武器,威胁远超航母! 新浪网 作者 历史谜谈  2020年04月29日 20:20  
18.深刻把握战争形态智能化演进特点  来源: 解放军报 作者: 李诗华 贾俊明 卢柄池  2020年01月23日 09:05:56
19. 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有哪些不同?为什么巡航导弹那么准,弹道导弹那么远? 来源:老周的深度军事  2019年09月15日 09:45:08
20. AI武器的发展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21.   AI+基因编辑,为何成为比尔盖茨口中的救命良方?来源:钛媒体  2020年03月02日 23:48:07  
22.观点|有生之年,我们会遇上生物基因武器战争吗?搜狐 吉林 孙长夫  2020-04-07 09:21
23.克隆技术为何没有得到广泛传播?科学家:知道绵羊多利的下场吗?新浪网 作者 小九星谜  2020年05月11日 12:12  
24.新技术可使蚊子只生产雄性后代,从而消灭蚊群! 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 2020年05月16日 09:06  
25.人类只能与病毒“相杀”?病毒学家:“策反”也可以  新浪科技综合  2020年05月12日 09:26
26.我科学家发现新抑制剂 可提高基因编辑精准度 澎湃新闻   2020年05月06日 08:02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23 04: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0-5-23 05:00 PM 编辑

医疗方面——维基百科词条

       随着人类对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许多疾病是由于基因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所引起的。科学家将不仅能发现有缺陷的基因,而且还能掌握如何进行对基因诊断、修复、治疗和预防,这是生物技术发展的前沿。这项成果将给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利益。所谓基因治疗是指用基因工程的技术方法,将正常的基因转入病患者的细胞中,以取代病变基因,从而表达所缺乏的产物,或者通过关闭或降低异常表达的基因等途径,达到治疗某些遗传病的目的。已发现的遗传病有6500多种,其中由单基因缺陷引起的就有约3000多种。因此,遗传病是基因治疗的主要对象。第一例基因治疗是美国在1990年进行的。当时,两个4岁和9岁的小女孩由于体内腺苷脱氨酶缺乏而患了严重的联合免疫缺陷症。科学家对她们进行了基因治疗并取得了成功。这一开创性的工作标志着基因治疗已经从实验研究过渡到临床实验。1991年,我国首例B型血友病的基因治疗临床实验也获得了成功。

      基因治疗的最新进展是即将用基因枪技术于基因治疗。其方法是将特定的DNA用改进的基因枪技术导入小鼠的肌肉、肝脏、脾、肠道和皮肤获得成功的表达。这一成功预示着人们未来可能利用基因枪传送药物到人体内的特定部位,以取代传统的接种疫苗,并用基因枪技术来治疗遗传病。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是胎儿基因疗法。如果实验疗效得到进一步确证的话,就有可能将胎儿基因疗法扩大到其它遗传病,以防止出生患遗传病症的新生儿,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后代的健康水平。

基因工程药物——维基百科词条

      基因工程药物,是重组DNA的表达产物。广义地说,凡是在药物生产过程中涉及用基因工程的,都可以成为基因工程药物。在这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

      基因工程药物研究的开发重点是从蛋白质类药物,如胰岛素、人生长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的分子蛋白质,转移到寻找较小分子蛋白质药物。这是因为蛋白质的分子一般都比较大,不容易穿过细胞膜,因而影响其药理作用的发挥,而小分子药物在这方面就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对疾病的治疗思路也开阔了,从单纯的用药发展到用基因工程技术或基因本身作为治疗手段。

      还有一个需要引起大家注意的问题,就是许多过去被征服的传染病,由于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又卷土重来。其中最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结核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现已出现全球肺结核病危机。本来即将被消灭的结核病又死灰复燃,而且出现了多种耐药结核病。据统计,全世界现有17.22亿人感染了结核病菌,每年有900万新结核病人,约300万人死于结核病,相当于每10秒钟就有一人死于结核病。科学家还指出,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会有数以百计的感染细菌性疾病的人将无药可治,同时病毒性疾病日益曾多,防不胜防。不过与此同时,科学家们也探索了对付的办法,他们在人体、昆虫和植物种子中找到一些小分子的抗微生物多肽,它们的分子量小于4000,仅有30多个氨基酸,具有强烈的广普杀伤病原微生物的活力,对细菌、病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能产生较强的杀伤作用,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的“超级抗生素”。除了用它来开发新的抗生素外,这类小分子多肽还可以在农业上用于培育抗病作物的新品种。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24 10: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物武器比核武器还厉害,只有人形疫苗才能抵御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0-5-24 10:22 AM 编辑

相关文章:
生物武器比核武器还厉害,只有人形疫苗才能抵御

百度 科技探索队长
发布时间:01-2306:22

一、它排在美国面临威胁的第一位!

美国国防部说,对于生物技术,首要的是建立健全的防御系统!

a137.jpeg


病毒防御是重要的

在美国国防部内,有一个威名赫赫的机构,名字叫国防先期研究计划局(DARPA),这个机构负责很多颠覆性技术研发,它说:研究生物技术的首要目标不是制造超级士兵,而是要增强军队对“工程疾病”(用作武器的病毒、病菌导致的疾病)的天然防御能力,甚至撤销敌人的基因编辑结果。

华盛顿官员在私下场合透露,如果你有机会和国防部的高级官员交谈,他们会承认,有一个威胁在他们的清单上排在首位,但他们很少在公开场合讨论,那就是生物武器。DARPA局长明确表示,现在DARPA想要在生物工程威胁爆发之前开发出足够好的防御系统。这包括主动增强部队官兵的免疫系统,使其能够根据不同需要产生不同的抗体,并通过生物化学手段阻止敌对分子编辑DNA的企图。

a138.jpeg


生物武器是最恐怖的

当被公开问到关于人体改造的问题时,DARPA官员说:“我们的重点是保护和修复人类被恶意改变的东西,而不是强化人类。所有这些技术,都是两用的。你可以用它们来做好事,也可以用它们来作恶——当然,DARPA是想用它们来行善,来保护我们的官兵。“

二、美国国防部说只有超强免疫力才能拯救官兵

a139.jpeg


美国国防部下的知名机构

不管美国国防部官员在公开场合说什么,都不意味着美国军方已经放弃在人类身上使用合成生物学技术。相反,他们对增强免疫系统的方法很感兴趣,希望找到途径,有效地把人类的身体变成自己的“制药厂”。他们关心:“如果能让基因组产生能从内到外保护士兵的蛋白质,是不是真的能通过控制士兵的基因组来保护他们免受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伤害?”

你可能还会奇怪,这意思是,让人体自己产生 “疫苗”?人形疫苗?有必要吗?为什么不直接在生物制药厂制造必要的疫苗,根据需要抗击的病毒和病菌,直接按照需要发放给部队呢?很多国家就是这样对付自然发生的疾病的啊! 事实上,DARPA也在进行这项工作,计划“在60天或更短的时间内为2万人快速研制出一种疫苗,以对付一种从未见过的病毒。”

a140.jpeg

病毒变异让人头疼

问题是,开发、生产、储存和分配一种疫苗——即使整个过程只需要60天——可能对应付未来的生物武器来说还是太慢。例如,即便你对某种形式的人工鼠疫开发出疫苗,敌人却可以利用基因编辑工具制造出另一种病毒,这种病毒和此前的病毒在生物化学结构上完全不同,以至于旧的疫苗根本没有作用。

很多疾病也是以这种方式自然变异,这就是为什么你可以在童年时打一系列的疫苗来预防麻疹或水痘,但你每年都需要打一次新的流感疫苗来阻止最新的流感病毒。1918-1919年所谓的西班牙流感导致的死亡人数比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多,想象一下,疾病真的是一种武器!而且比核武器还厉害!

DARPA官员说:“为每一种可能存在的病例研制一种疫苗正变得越来越棘手,因为合成生物学和世界上任何地方有相应能力的人都能制造出与你的疫苗针对的病毒稍微不同的变异病毒。你根本不可能储存足够的疫苗来保护人们免受每一种病毒的侵害。”

a141.jpeg


基因编辑滥用,也很麻烦


三、基因编辑的威胁

DARPA还在研究终止甚至逆转基因编辑CRISPR Cas9的手段,DARPA官员说:“如果它被恶势力掌握并失去控制,我们如何逆转它(基因编辑)……这就是安全基因计划的全部内容。在控制基因编辑方面,我们实际上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

DARPA官员没有详细说明细节,但在基因编辑控制方面也有很多非军事上的工作。这种工作甚至是由一些基因编辑的先驱者领导的,可以理解的是,如果他们的实验出了问题,他们希望找到一种方法来消除这些影响。

基因编辑的讽刺之处在于,关键的工具并不是在实验室里有人类发明的:它是在自然界中发现的。许多细菌利用CRISPR——一个完整的DNA序列复合体——作为抵御入侵病毒的天然防御手段,使它们能够将病毒DNA“识别”为异物,然后利用Cas9蛋白将其切割开来,从而“杀死”病毒。科学家们重新设计了CRISPR Cas9来切割和重组基因。

a142.jpeg


基因编辑不是人类的发明

事实证明,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一些病毒已经对CRSPR Cas9产生了免疫力。他们利用所谓的抗CRSPR蛋白来关闭那种酶,使其不能开始切割DNA——这将阻止基因编辑杀死它们。

负责研究和工程的国防部副部长帮办丽莎·波特说,生物技术还有许多更好的应用:“当我们在国防部考虑生物技术时,我们想到的是化学/生物防御,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也有很多东西普通人不一定会意识到,除非他们与生物学家交谈。所以,我们将不仅专注于传统的生物技术,而且将扩展到新的领域。”

a143.jpeg

美国人说的话你能全信?

当被问到人类强化方面的问题时,波特说,这的确引起了很多人和媒体的关注,他说:“你说的这件事情,某些国家正在做,我们应该关注它……” 波特没有提到任何从生物学上增强官兵身体的计划,但是DARPA的一些努力可能会利用快速变化的生物技术使人类更聪明、更快康复和更强大,或者试图阻止其他国家对其军队所做的事情。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24 03: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基因武器为何令人担忧,针对特定种族灭绝打击,华人基因或已泄漏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0-5-24 04:00 PM 编辑

相关文章:
基因武器为何令人担忧,针对特定种族灭绝打击,华人基因或已泄漏

网易   胖福的小木屋
2019-09-01 18:55

两天,剑桥大学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称,针对某特定种族的 DNA 所制造的生物武器可能会在未来出现,并警告各国政府为防范此类人类危机提前做好准备。

根据剑桥大学存在风险研究中心的报告内容,他们认为,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愈发成熟,成本也愈发廉价,更快更致命地伤害他人的能力也不幸被 “民主化” 了。“在某种极端情况下,人们甚至会制造出针对特定种族基因特征的生物武器”。但不幸的是,政策制定者们尚未准备好来应对此类危机。

a427.jpg

剑桥存在风险研究中心最后呼吁:“我们的领导人必须现在就行动起来,更好地理解正在发展的全球灾难性风险” 。

a428.jpg

其实,剑桥存在风险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还是具有一定的道理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做基因武器,基因武器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的新型生物战剂,又称作第三代生物战剂。基因武器将是现代新概念武器的又一发展方向。

基因武器是生化武器的一个变种,它运用先进的遗传工程这一新技术,用类似工程设计的办法,按人们的需要通过基因重组,在一些致病细菌或病毒中接入能对抗普通疫苗或药物的基因,或者在一些本来不会致病的微生物体内接入致病基因而制造成生物武器。

a429.jpg

尤其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可实现人工设计与合成自然界并不存在的生物或病毒等。它能改变非致病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产生具有显著抗药性的致病菌,利用人种生化特征上的差异,使这种致病菌只对特定遗传特征的人们产生致病作用,从而有选择地消灭敌方有生力量。

也就是说,军事领域的基因工程将有可能发展成一种种族灭绝的武器。因为人的任何形态都反映了他的基因,因此用基因武器杀人,可以达到灭绝种族的目的。

a430.jpg

早在20世纪70年代,结构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开始逐步发展的时候,西方国家就开始探讨研究基因武器的可能性,科学家认为基因武器建立在对基因信息的载体——脱氧核糖核酸进行重组的基础之上,借助基因工程的方法可以实现基因分离和重组,形成复合脱氧核糖核酸,在此基础上借助微生物实现基因转移,确保获取毒害人、动物、植物的剧毒毒素,制成可改变遗传器官的生物武器。

a431.jpg

美国曾在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初,在本国的夏威夷、犹他州和加勒比海国家波多黎各进行过数十次海上和陆地生物武器试验。尽管国际《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早已于1975年生效,也没能阻止一些国家继续研制基因武器。

到了1985年,美国科学家率先提出人类基因组计划,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我国科学家共同参与了这一预算达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按照这个计划的设想,在2005年,要把人体内约2.5万个基因的密码全部解开,同时绘制出人类基因的图谱。

a432.jpg

其宗旨在于测定组成人类染色体(指单倍体)中所包含的30亿个碱基对组成的核苷酸序列,从而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并且辨识其载有的基因及其序列,达到破译人类遗传信息的最终目的。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在不同的人手里,它所起到的作用就不一样,是恶魔还是天使,往往取决于操纵者!

而随着设备的不断发展,科学家对于人类基因密码的进一步破解,西方科学家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人类DNA中99.7%至99.9%都是相同的,而这些占比很少的不通点才是将各个种族区分开来的关键。

a433.jpg

因此,每个民族和人种都有代表自己特征的基因特征,根据这个特征从理论上就可以研制出杀伤预定种族对象的基因武器,从而有选择的攻击具有特定种族基因的目标。

所以随着研究结果的出炉,西方国家也开始制造威力更大的“种族变异病毒”,通过对具有群体遗传特点的人体细胞、组织器官和机体系统,施加目标明确的化学或生物影响,使基因密码出现差错,从而达到杀人的目的。

a434.jpg

所以其实剑桥的警告不无道理!

早在2015年10月,科技部公开处罚了华大基因、阿斯利康、药明康德、上海华山医院等6家公司或机构,这些单位违反了有关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定,未经许可私自将大量中国人类遗传基因样本提供给西方机构。

a435.jpg

比如苏州药明康德公司未经许可将5165份人类遗传资源(人血清)作为犬血浆违规出境。华大科技与华山医院未经许可与英国牛津大学开展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国际合作研究,华大科技未经许可将部分人类遗传资源信息从网上传递出境。

a436.jpg

而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讯号,因为在2014年的时候,《解放军日报》就转载报道了,美国军方的基因研究项目越来越向实战目标迈进。美国军方已制定了以基因武器打击对手的秘密研发计划。

参与者透露,亚洲华人、欧洲亚利安人、中东阿拉伯人的基因,均属于美军的搜集范围。大量的非军方机构参与了美国基因战项目,如美国的孟山都公司、MCRC公司(合成核酸,制造基因结构)、国家医药总局等。美国的基因战项目包括:通过研究竞争对手的基因组成,发现其基因特征,进而研究诱变基因的药物、食物,通过改基因食物、药物,使某一特定的人种群体的基因发生突变,从而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a437.jpg

目前来说,西方国家掌握的人类基因技术已经具备了为制造种族灭绝生物武器提供数据的可能。因此,从理论上可以制造出针对具体基因群体或种族群体的生物武器,西方科学家将这种只对敌方种族具有杀伤力,但对己方毫无影响的生物武器成为“种族武器”。

据美国著名医学家R.哈默施拉格估算,使用有效期不同的种族武器可以灭杀被进攻国家25%一30%的人口。而在核战争中这种数量的人口损失被视为“不能接受的损失”,说明这个国家被战胜。

国防部中国军网也曾专门发文介绍过基因武器的巨大威胁:

基因武器的传染性及杀伤力更强。例如,通过移植繁殖能力强的基因片段,可以将致命病菌的繁殖扩散力增加数倍;通过移植致病能力强的基因片段,可将致死率提高至100%左右。其次,基因武器隐蔽性极强。针对不同的军事目的、环境及攻击目标,使用者可以人为设计基因武器的潜伏期。也就是说,人们可以把基因武器做成一种“定时炸弹”,并且“倒计时”最长可达十年之久。这是基因武器与传统生物武器、化学武器最主要的区别。
使用基因武器,使对方人员及生活环境遭到破坏,导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丧失战斗力,在不流血中被征服。

a438.jpg

也就是说基因武器是一种种族灭绝武器。美国情报机构也把“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列为潜在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CRISPR系统,简单来说是一种适应性免疫系统,细菌可以利用该系统不动声色地把病毒基因从自己的染色体上切除,这是细菌特有的免疫力)

早在前南非种族隔离政府统治时期,南非军方就曾致力于研制一种专门针对黑人的生物制剂。他们对如何使有色人种绝育特别感兴趣。

a439.jpg

前南非种族隔离时期

与传统的生物武器相比,这种新式的基因武器则更加隐蔽。前者只是简单地通过破坏人体神经系统来达到杀人目的,而后者则可以影响婴儿出生率、死亡率、发病率甚至农作物产量。通常在受到这种生物武器袭击数10年后,它的后果方才显现出来。但到了那时,伤亡将十分惨重。

以色列军方如今也在研制一种专门攻击阿拉伯人而对犹太人没有危害的基因武器--“人种炸弹”。“人种炸弹”的研制计划由以色列的尼斯提兹尤纳生物研究院负责,该研究院是以色列研制生化武器的秘密中心。

a440.jpg

虽然目前基因病毒尚未研制出来,但据《简氏防务周刊》报道,以色列科学家利用南非“染色体武器”的某些研究成果,已经发现了阿拉伯人、特别是伊拉克人的基因构成。

俄罗斯已利用遗传工程学方法,研究了一种属于炭疽变素的新型毒素,可以对任何抗生素产生抗药性,至今找不到任何解毒剂。

基因武器的隐蔽还体现在其投放上,如果转基因昆虫作为这种“种族武器”的载体,当大批克隆出的蚊子叮咬人群,释放出针对特定人群的基因武器,就可以达成既定攻击目标,因此其使用方便,战术使用十分灵活。

目前,美国DARPA已经开始了利用昆虫传播基因修改病毒进行植物染色体编辑的试验,多家外媒声称美国军方此举已经违反《生物武器》公约。因此可以看出,美国在利用转基因昆虫作为基因武器载体这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储备。

a441.jpg

所以,在未来,基因武器会成为战争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作战方式,剑桥大学发布的这份报告就像一份科幻恐怖片脑洞大全,但可怕的是它们很可能很快就不再仅仅停留在电影中,而是在现实复现!

a442.jpg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0 01:29 AM , Processed in 0.09147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