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5|回复: 0

[军事] 《出鞘》2020-04-16:大人,时代变了:美军这款明星装备为啥突然就不香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9 0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人,时代变了:美军这款明星装备为啥突然就不香了
新浪军事  2020年04月16日


1.png
人类历史上的军事装备,大多可以区分为进攻类和防御类的武器。在战争中,掌握着进攻能力的一方往往拥有着战役和战术的主动权。因此,往往大多数的国家都会将有进攻能力的武器放在第一位。但是到了21世纪,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美国却广泛装备了这么一种装甲车,他车身高大而无厚甲,外形威猛而无巨炮,甚至他的“防御”能力也只是针对某种特定攻击而特化的。换句话说,这种装甲车生来就是为了挨打,这种装甲车就是大名鼎鼎的反地雷伏击车。



2-compressed.jpg
反地雷伏击车,英文为(Mine Resistant Ambush Protected ,MRAP)又叫“防地雷反伏击车”,后者这个翻译其实更为恰当,因为这种车型并不能主动对地雷进行防御。没有排雷这种高大上的功能,有的只是特殊设计的车体结构,通过比如特殊的座椅悬挂和V型底盘,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地雷等爆炸物对车体内部的人员造成伤害。譬如原本一个地雷就能让你一车人去见上帝,但现在一颗雷除了让你感受到天翻地覆以外,身体随着车体在天上滚几圈后就啥事没有了。



3-compressed.jpg
虽然这种车型是被美军发扬光大的,但最早的“防雷车”却是一个不被国际社会承认的小国“罗德尼亚”在1974年,为了应对地雷战而设计的。这种名为“豹”式的原始“防雷车”,极端的展现和指出了之后防雷车的共同点——V底,高底盘。而这种看似原始的设计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虽然这车只有2吨不到,载员稀少、越野能力也堪忧,但的确缓解了当地的地雷战危机。



4.png
随后南非通过缴获的“豹”式逆向研发了自己的防雷车。该车同样保留了加高的车斗和V型的底板。而为什么这两个简单的设计就能极大的缓解和削弱地雷等爆炸物的杀伤呢?这就要从爆炸物的原理说起。爆炸杀伤的主要形式有震荡、冲击波、碎片、高温等。一般来说在当量没有几百上千克TNT的情况下,高温带来的杀伤可以忽视;而由于目标或多或少都有着装甲防护,因此破片杀伤也大多只出现在反人员地雷上。



5.png
出于通用条件考虑和简化生产成本,大多数制式的反坦克地雷和民间自制地雷,都是将杀伤原理寄托在了震荡和冲击波上,而这两者威力也只能靠最简单和最原始的方式——多装点炸药来提升。例如我军的72式塑料外壳反坦克地雷,就是完全将杀伤寄托在5.4千克的装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上,毕竟既然铁外壳对坦克和坦克履带并没有什么用,还不如换塑料壳节约重量。



6.png
当我们知道了爆炸的杀伤方式后就能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大家都有过小时候放鞭炮的经历,因此也算是初级爆破入门。肯定能理解在非接触情况下,距离对爆炸威力的削弱有多大。因此,我们就能得到最简单的一条结论,那就是我不贴着爆炸物不就行了?我离爆炸物远一点不就行了?放在车辆设计上,那就是底盘加高,地板升高,把地下的爆炸点与地板之间的距离拉开,这就能有效的降低爆炸物的杀伤了。



7.png
而超压或者说冲击波本身也是一种波,是波就会弹,会反射,会分散。如果是传统的平底结构,正下方爆炸的冲击波就会在中间最初接触的地方产生一个形变(除了物理试卷上的钢板,任何我们以为的刚性物体都会在受力时产生形变,哪怕那是海蓝色的),使底盘“凹”进去,然后这个凹陷会导致更多冲击波的能量在这附近完全作用掉。类似的作用在火工中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如果有一块金属板是凹进炸药的,我们就管它叫空心装药;而反过来,如果炸药是装在金属“碗”里的,也有个学名叫沙尔丁爆炸效应。如果没听说过也不要紧,利用这个原理的武器你一定游戏里见过——阔剑反步兵地雷。



8.png
因此,有必要避免平面的车底结构设计,比如采用一块V型的加强装甲板安到底部,不但能提升底甲板强度,还能将冲击波导向倾斜的侧面,产生类似“流线型”的效果来减小冲击波带来的杀伤。虽然很显然,作为一个轮式车辆,被炸后毫无疑问车辆的悬挂和轮胎应该都会回归自由。但设计者和使用者对此都不是很在意,因为他们对这种车辆的期望很简单,只要boom的一声之后,车辆里面的人还能活着爬出来,这就合格了。至于这时车子还能不能开,车上武器还能不能用,借用本山大叔的一句话“要啥自行车啊?”而这些设计的效果也是显著的,在使用了这种结构设计后,大部分防地雷车都能做到在10千克以下当量的爆炸中,确保人员安全。



9-compressed.jpg
由于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治安战中饱受IED的困扰,因此美军自然的也把目光投向了防雷车,毕竟长期的失血性伤亡对军队的士气是致命的。毫无疑问,美军迫切的需要一种措施来降低IED的杀伤和对士气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在2007年启动了MRAP计划,并以单价50万美元以上的价格采购了1万辆。这种战车一经问世便受到了美军的热烈欢迎,毕竟命只有一次,以后出去巡逻,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收到紫心勋章了。(但事实上,MRAP多了之后,伊拉克的EFP构型IED也变多了……)



10.png
MRAP倒也的确对得起它的价格,在最早的一段时间内,MRAP显著的降低了士兵的阵亡率,有不少起车辆被炸的面目全非而乘员平安无事或者只有轻伤的情况发生。因此,相比于一炸死一车的悍马,士兵们更愿意搭乘MRAP去执行任务。而在美军的带动下,一时间防地雷车成了各大防务展的明星,更有人觉得一只先进的军队就应该全员MRAP。然而,随着美军撤出伊拉克和阿富汗,美军自己倒是做了一个成熟的计划——在服役的2万多辆MRAP中,有30%将留在旅战斗队中作为部队运输和扫路车,10%将用于训练,而剩下的60%将直接入库封存。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由于把这些车运回美国的运费太贵,又没有买家愿意接盘,所以美军最后不得不考虑再用一万美元的单价对其进行销毁。



11.png
为什么防地雷反伏击车又不被待见了?我们大家都知道,现代军队对防御的理解和要求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不被击穿”,而是不被发现,不被锁定,不被击中,不被击穿,不被击毁的综合防御理念。例如俄罗斯还未批量列装的T-14便是通过主动防御、电磁干扰等手段号称成功实现了这一理念。



12.png
大的车身,这一点恐怕还不如坦克做得好。而不被锁定,不被击中更是无从谈起。在“不被击穿”这一环节,还是由于那过于高大的车体,其不可能做到有全方位有效防护机枪弹。因此,相对普通悍马、勇士这些军用吉普运兵车而言,防地雷反伏击车唯一的优点居然只有现代综合防御中的最后一条——不被击毁。同时这个不被击毁也仅仅只是针对传统的地雷,其在面对新一代的EFP战斗部IED时同样有心无力。



13-compressed.jpg
而到了价格上,MRAP的贵不仅是采购成本上的贵,还有后勤上的贵——因为其零部件与悍马并不通用。同时其物流成本也让美国运输司令部肉痛——一架C-17只能运输三辆MRAP,向中东地区投送式,平均单车运费15万美元(悍马只需要不到5万);海运虽然只需要1万3钱美元,但是需要二十多天的时间,有这时间就不如直接海运布雷德利了。同时这些车还会遇到因为过重无法过桥,因为重心过高容易翻倒等问题,甚至还出现过因为过高而被电线电击和翻入运河后乘员无法逃出而遇难的事情。因此美军高层认为:这些专门的防地雷车,虽然的确能防地雷,可一旦脱离治安战环境,也就毫无用处了。



14.png
但这也并不代表防雷车在短暂的繁荣后就此退出历史舞台,或者说衰败的只是专门的防雷车,但这种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降低地雷对人员的杀伤的设计理念却也已经深入人心了,譬如说美军的联合轻型战术车,就在防地雷、控制车高与机动性上做了一个取舍和平衡。类似的还有美军M1系列主战坦克的TUSK(城市战)套件中也包含了一个V字形的车底板。此外,俄罗斯的“台风”运兵车,也在设计中考虑到了防地雷。



15.png
而对于我军来说,大批量列装看似先进的防雷车无疑是没有道理的。我军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缺钱阶段,在这种情况下,花费大量财力专门采购完全用不到的装备并没有什么意思——我军并不是侵略者,没有担忧自己的巡逻车队天天坐土飞机的必要。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确实需要像美俄一样研发诸如“防雷悍马”、99A-TUSK之类的改件,或在今后的装甲车辆设计中考虑到些。这可以用较低成本为车辆提供一个较低但足以应付大多数威胁的防御。至于有人担心在占领某岛时没有防地雷车的我军会不会在治安战中吃亏,恐怕还是要看对岸有几个真的愿意拿着扫帚上阿里山打游击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19 04:32 AM , Processed in 0.10168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